路倩影,劉月涵,孟慶宇,張 萌,郭雪濤,梁 欣,楊志新,3
(1.河北農(nóng)業(yè)大學 資源與環(huán)境科學學院/河北省農(nóng)田生態(tài)環(huán)境重點實驗室,河北 保定 071000; 2.省部共建華北作物改良與調(diào)控國家重點實驗室,河北 保定 071000; 3.中央農(nóng)業(yè)廣播學校保定分校,河北 保定 071051)
多環(huán)芳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類含有2 個或2 個以上苯環(huán)具有疏水性強、蒸汽壓小、辛醇-水分配系數(shù)高和“三致”效應(yīng)的持久性有機污染物[1-2],可通過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燒、石油泄漏和工業(yè)生產(chǎn)等人為活動進入環(huán)境造成污染。有研究證實,在不同環(huán)數(shù)PAHs 組成中以4 ~6 環(huán)高環(huán)芳烴類為主,約占16 種PAHs 總量的73.21%[3]。隨著苯環(huán)數(shù)增加,脂溶性明顯增強,遺傳毒性也越來越高,從而造成了更大的環(huán)境風險[4],因此,高環(huán)多環(huán)芳烴污染修復已引起廣泛關(guān)注。
目前,PAHs 修復技術(shù)主要包括物理、化學和生物修復法等。其中,物理修復法具有易操作、成本低廉、無二次污染等優(yōu)點被廣泛用于環(huán)境生態(tài)修復領(lǐng)域。生物炭因具有比表面積大、孔隙結(jié)構(gòu)發(fā)達、官能團豐富及結(jié)合位點多、成本低、環(huán)境友好等優(yōu)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吸附劑[5-6]。然而,生物炭因其自身特征對不同苯環(huán)數(shù)PAHs 的吸附存在明顯差異。有學者認為,小麥秸稈生物炭(BC400 ℃和BC600 ℃)對菲、芴和芘的吸附能力表現(xiàn)出了菲>芴>芘的特征[7]。因生物炭是廢棄生物質(zhì)在無氧(或接近無氧)條件下熱解或氣化過程中產(chǎn)生的固體副產(chǎn)品[8],一般認為生物炭吸附能力在200 ~700 ℃范圍內(nèi)隨溫度升高而增大[5,9-12],但Qiao 等人[13]也證明了中高溫度500 ℃制備的滸苔生物炭對PAHs具有最高的吸附效率。國內(nèi)外學者常以小麥秸稈、玉米秸稈、花生殼、松木屑等為原材料制備生物炭,其對多環(huán)芳烴吸附效果不同[14-15],譬如以荔枝樹枝、小麥秸稈、水稻秸稈為原材料的生物炭對菲的吸附量依次為22 088、18 463、16 108 mg/kg[16]。而對農(nóng)業(yè)廢棄物中其他原料資源如蘑菇菌渣的吸附PAHs特性尚未進行挖掘。
據(jù)統(tǒng)計,2020年全國食用菌總產(chǎn)量4061.43萬t[17],產(chǎn)生的蘑菇菌渣約400 萬t,但利用率只達33%[18],大量菌渣因無法利用造成了環(huán)境污染和資源浪費。蘑菇菌渣含有多種菌體蛋白、代謝產(chǎn)物以及未被利用的礦物質(zhì),同時含有的大量菌絲體和碳源具有吸附作用[19]?;诖?,菌渣作為原料制備的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規(guī)律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以芘、苯并芘和苯并苝為高環(huán)多環(huán)芳烴典型代表,以蘑菇菌渣為原材料,通過不同溫度制備生物炭,分析不同生物炭理化特性,研究生物炭對PAHs 的動力學吸附和等溫吸附特征,進一步優(yōu)選適宜高環(huán)PAHs 吸附的生物炭,為生態(tài)環(huán)境中多環(huán)芳烴污染的修復提供科學理論基礎(chǔ)。
蘑菇菌渣:2020 年6 月取自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溫室。
生物炭制備:將采集的蘑菇菌渣經(jīng)自然風干2 d后,在70 ~80 ℃烘箱中烘干12 h,用植物粉碎機粉碎,過60 目篩(0.25 mm)保存,備用。稱取10 g原料秸稈粉末于坩堝中,加蓋密封(注意瓷坩堝蓋必須自然搭在坩堝堝體上沿,盡量避免空氣進入),置于馬弗爐中。首先調(diào)節(jié)溫度至100 ℃,碳化1 h,然后升溫至目標溫度(200、300、500、700 ℃),碳化4 h,使秸稈受熱均勻、碳化充分。碳化結(jié)束后,待生物炭自然冷卻至室溫后取出,稱重,碾碎,過60 目篩(0.25 mm),保存于棕色瓶中備用。蘑菇菌渣生物炭分別標記為M200、M300、M500 和M700,并簡稱為菌渣生物炭。
試驗試劑:芘(Pyrene,Pyr)、苯并芘(Benzo[a]pyrene,BaP)和苯并[ghi]苝(Benzo[g,h,i]perylene,BghiP)購于北京百靈威試劑公司,純度≥99%;正己烷購于北京百靈威試劑公司,為HPLC 級;其余所需分析純化學藥品均購于保定萬科試劑有限公司。
Pyr、BaP 和BghiP 母液配制:稱取等量的Pyr、BaP 和BghiP 標準品,溶于丙酮,配制總量終濃度為1 000 mg/L 的Pyr、BaP 和BghiP 丙酮溶液,作為后續(xù)PAHs 試液配置的母液,于-20 ℃下保存?zhèn)溆谩?/p>
1.2.1 吸附動力學試驗 稱取上述的M200、M300、M500、M700 菌渣生物炭50 mg 分別置于不同的樣品瓶中,均加入20 mL 背景溶液(含有5 mmol/L CaCl2和200 mg/L NaN3,pH=7,用來抑制微生物在背景溶液中的生長),再加入Pyr、BaP和BghiP 母液,使終濃度為1 mg/L,密封。同時設(shè)置不添加生物炭的空白對照。放置于恒溫搖床,于25 ℃、180 r/min 避光振蕩,分別于0.5、1、2、4、8、10、12、24、36、72 h 采集樣品,結(jié)束后3 000 r/min離心并取上清液測定PAHs 含量。
1.2.2 吸附等溫線試驗 稱取1.2.1 中優(yōu)選出的菌渣生物炭50 mg置于樣品瓶中,加入背景溶液(同1.2.1),再添加Pyr、BaP 和BghiP 混合母液,使每種PAHs的終濃度水平分別為0、5、10、20、50 和100 mg/L,每個處理重復3 次?;靹蚝蠓胖糜趽u床,于25 ℃、180 r/min 避光振蕩24 h,結(jié)束后3 000 r/min 離心,并取上清液測定PAHs 含量。
1.3.1 生物炭性質(zhì)表征指標及方法
灰分測定:按照下面公式進行樣品灰分含量計算[20]:
式中:A為生物炭樣品中灰分含量百分比,%;G為熱解前生物質(zhì)的質(zhì)量,g;G1為空坩堝質(zhì)量,g;G2為灰分和坩鍋總重,g。
產(chǎn)率測定[20]:不同熱解溫度下制備的生物炭產(chǎn)率,計算公式為:
式中:W為生物炭質(zhì)量,g;W0為生物質(zhì)原料質(zhì)量,g。
pH 測定:利用pH 酸度計測定[20]。表面官能團含量:利用Boehm 滴定法測定[21]。
1.3.2 多環(huán)芳烴測定指標及方法
PAHs 測定指標有:溶液中Pyr、BaP 和BghiP的含量。PAHs 測定方法: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20 mL色譜純正己烷,并加入20 μL 替代物(20 mg/L 氘代三聯(lián)苯與4-溴-2-氟聯(lián)苯),超聲提取5 min,然后置于30 ℃、180 r/min 的搖床中振蕩萃取40 min,再次超聲5 min,最后靜置分層,用1 mL 進樣針吸取1 mL 上層正己烷溶液,轉(zhuǎn)移至2 mL 的棕色進樣瓶中,4 ℃冷藏保存,待測。
采用氣相色譜- 質(zhì)譜法(GC-MS(Aglient 7890A/5975C))測定樣品,程序升溫方法:起始溫度為80 ℃,保持2 min;以25 ℃/min 上升到240 ℃,保持3 min;再以5 ℃/min 上升到290 ℃保持3 min,進樣量為1 μL,不分流進樣,流速為1.1 mL/min,離子源溫度230 ℃,四極桿溫度150 ℃。
每處理設(shè)置3 次重復,替代物質(zhì)最后回收率控制在70%~130%[22]。
1.4.1 生物炭對高環(huán)PAHs 在t時刻的吸附量計算公式 生物炭對高環(huán)PAHs 在t時刻的吸附量計算公式為:
式中:Qt為t時刻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量,mg/kg;C0、Ct分別為PAHs 的初始濃度、t時刻濃度,mg/L;V為污染溶液的體積,L;m為生物炭的用量,g。
1.4.2 Lagergren 準一級方程擬合公式 在1.4.1 基礎(chǔ)上,采用Lagergren 準一級方程對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
式中:Qt、Qe分別為t時刻與平衡時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量,mg/kg;k1是準一級動力學模型的吸附速率常數(shù),h-1;
1.4.3 Freundlich 方程和 Langmuir 方程擬合公式 采用Freundlich 方程和 Langmuir 方程擬合數(shù)據(jù),研究平衡吸附行為。
Freundlich 模型公式
Langmuir 模型公式
式中:KF是Freundlich 吸附容量,mg/kg;Ce是平衡時背景溶液中的多環(huán)芳烴濃度,mg/L;Qe是平衡時生物炭上多環(huán)芳烴的容量,mg/kg;N是常數(shù),表征等溫線的線性狀態(tài)。在N<1 時表示該曲線成非線性,N值越小代表該生物炭對多環(huán)芳烴的吸附等溫線非線性越強,當N=1 時公式則變?yōu)榫€性公式。1.4.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試驗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Excel 2019 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制圖;使用Origin 2019 進行模型擬合,采用SPSS 22.0 進行處理的差異顯著性統(tǒng)計分析(P<0.05)。
冰再多,也不能繁衍生命,我們更希望能夠發(fā)現(xiàn)液態(tài)水。于是,科學家在鳳凰號著陸器的著陸腿上,觀察到了冷凝的水滴——露珠?;鹦窍募镜某嗟赖貐^(qū),在一些斜坡上,發(fā)現(xiàn)了一些奇怪的暗色條紋,可能是融化的液態(tài)水,但只是季節(jié)性出現(xiàn),這還不夠。要有生命,就要有穩(wěn)定的液態(tài)水體,但火星上一直沒有發(fā)現(xiàn)。
菌渣生物炭是蘑菇菌渣在不同溫度(200、300、500 和700 ℃)下經(jīng)限氧熱解所得產(chǎn)物。生物炭的產(chǎn)率、pH 值、灰分及酸性官能團含量變化如表1 所示,菌渣生物炭產(chǎn)率隨制備溫度升高而降低,從200 ℃下的83.95%下降到700 ℃下的29.13%,與溫度呈現(xiàn)出顯著負相關(guān)。其中300 ~500 ℃使產(chǎn)率下降損失最大,每升溫100 ℃產(chǎn)率下降了24.39%~28.52%?;曳质巧锾假|(zhì)的無機組成部分,是生物碳質(zhì)在充分氧氣氛圍下高溫燃燒產(chǎn)生的白色或淺紅色物質(zhì)??梢钥闯?,隨熱解溫度從200 ℃升至700 ℃,灰分從30.66%提升至53.12%。這說明熱解溫度越高,生物炭可揮發(fā)性物質(zhì)揮發(fā)越多,無法揮發(fā)的灰分占比越大,有機質(zhì)熱解就越徹底。菌渣生物炭pH 值隨熱解溫度增加而升高,pH 值從200 ℃的5.86 上升到了700 ℃的10.42,提高了77.82%。從生物炭官能團的變化看出,總酸性基團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其中羧基和內(nèi)酯基含量與總酸性基團數(shù)量呈正比,而酚羥基卻呈現(xiàn)相反的結(jié)果。綜上,M200 處理下產(chǎn)率和酸性官能團最高,灰分含量和pH 值最低,M700 處理下產(chǎn)率和酸性官能團最低,灰分含量和pH 值最高。
表1 菌渣生物炭的基本性質(zhì)Table 1 Basic properties of biochar from bacterial residue
菌渣生物炭對芘(Pyr)、苯并芘(BaP)和苯并苝(BghiP)的吸附量隨時間變化曲線如圖1 所示??梢钥闯?,隨時間延長不同生物炭的吸附量基本呈現(xiàn)出了先升高后逐漸平穩(wěn)的規(guī)律。從3 種PAHs 的吸附特征看,Pyr 和BaP 的快速吸附均發(fā)生在12 h 內(nèi),其在菌渣生物炭上的吸附量迅速增加,而BghiP 的快速吸附發(fā)生在2 h 內(nèi),在極短的時間就可達到吸附平衡,其快速吸附過程比Pyr 和BaP 提前了10 h。這種差異與Pyr、BaP 和BghiP 的本身物理化學性質(zhì)有關(guān)。可見,菌渣生物炭對BghiP 的吸附比Pyr 和BaP 快速,吸附平衡提前了10 h。
圖1 菌渣生物炭對芘、苯并芘和苯并苝的吸附量隨時間變化的曲線Fig.1 Curve of adsorption capacity of mushroom residue biochar to Pyr, BaP and BghiP with time
從不同生物炭吸附特征看,4 種生物炭對Pyr和BghiP 的吸附量隨溫度升高而增大,分別為234.91 ~382.14 mg/kg 和254.92 ~319.76 mg/kg。M700 對Pyr 的吸附比M200 和M300 顯著提高了62.68% 和25.43%(P<0.05),M500 對Pyr 的吸附比M200 顯著提高了29.69%(P<0.05),且M700 和M500 差異顯著。M700 和M500 對BghiP的吸附分別比M200 顯著提高了25.44%和19.28%(P<0.05),M700 和M500 無顯著差異。4 種生物炭對BaP 的吸附量為280.26 ~340.08 mg/kg,M700 比M200 顯著提高了14.97%(P<0.05),其余處理差異不顯著。同時,M700 對3 種PAHs 的吸附呈現(xiàn)出Pyr>BaP>BghiP 的顯著差異特征??梢?,生物炭M700 和M500 對Pyr、BaP 和BghiP 的吸附表現(xiàn)最高,分別比M200 提高了14.97%~62.68%和19.28%~39.38%。
為了更好地了解生物炭對高環(huán)PAHs 的吸附過程,利用準一級動力學模型進行了分析,擬合曲線及其參數(shù)見圖2 和表2。由Lagergren 準一級動力學模型計算出的平衡吸附量與實驗值相差不大,進一步比較可決系數(shù)R2在0.552 7 ~0.963 2 范圍內(nèi),均達到了顯著水平(P<0.05),說明生物質(zhì)炭對高環(huán)PAHs 的吸附過程符合一級動力學模型。從平衡吸附量來看,不同生物炭對Pyr 和BghiP 的平衡吸附量呈現(xiàn)出M700>M500>M300>M200 的規(guī)律,M500 和M700 差異不顯著,但與M200 與M300 達到顯著差異(P<0.05);對BaP 的平衡吸附量仍以M700 最大,該結(jié)果與上述的最大吸附量規(guī)律相一致。同時,生物炭M700 對3 種PAHs 的平衡吸附量大小也表現(xiàn)為Pyr>BaP>BghiP。吸附速率常數(shù)是指趨向平衡時的速率變化,其值越大,越易達到平衡。M500 和M700 時的k1(BghiP)大于k1(Pyr)和k1(BaP),說明M500 和M700 對BghiP 的吸附速率最大,能較早達到吸附平衡,這也與上述的菌渣生物炭對BghiP 的快速吸附結(jié)論相一致,可能與PAHs 和生物炭的疏水性“匹配度”有關(guān),類似于“相似相溶”原理[23]。因此,菌渣生物炭吸附PAHs 最好的炭化溫度為500 ℃和700 ℃。
圖2 菌渣生物炭對芘、苯并芘和苯并苝吸附過程的準一級動力學模型擬合Fig.2 Pseudo-first-order kinetic model fitting of adsorption process of mushroom residue biochar for Pyr, BaP and BghiP
表2 Lagergren 準一級反應(yīng)動力學模型參數(shù)Table 2 Kinetic model parameters of Lagergren quasi-first order reaction
由上述的2.2 結(jié)果可知,500 ℃和700 ℃制備的菌渣生物炭對3 種高環(huán)PAHs 單體的吸附效果顯著高于其他溫度。因此,該部分以M500 和M700 生物炭為吸附材料,使用Freundlich 和Langmuir 兩種模型對PAHs 的吸附等溫數(shù)據(jù)進行擬合,擬合結(jié)果及擬合的動力學模型參數(shù)分別見圖3 和表3。由圖3 可知,當PAHs 平衡濃度<2 mg/L 時,M500和M700 的吸附量均先快速增加;隨著3 種PAHs的平衡濃度增加,吸附容量增加緩慢,趨于平緩。菌渣生物炭對3 種PAHs 的最大吸附容量均表現(xiàn)為M700 遠高于M500??傊苽渖锾康臏囟仍礁?,PAHs 的平衡濃度越低,平衡吸附量越大。由表3 可知,Langmuir 模型(R2=0.876 9 ~0.990 1)相比于Freundlich 模型(R2=0.764 0 ~0.988 8)能更好地描述M500 和M700 對PAHs 的吸附過程,表示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過程屬于單分子層吸附。在Freundlich 模型中,KF代表了生物炭與污染物的結(jié)合能力[24]。隨著溫度的升高,KF和Qm均變大,說明溫度的升高能提高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效果,并且0.1<N<1,表明吸附易于進行[25]。
圖3 芘、苯并芘和苯并苝在菌渣生物炭上的吸附等溫線Fig.3 Isothermal adsorption lines of Pyr, BaP and BghiP on six kinds of biochar
表3 Freundlich 和Langmuir 的等溫吸附擬合參數(shù)Table 3 Parameters of Langmuir and Freundlich isotherm models
表4 反映了菌渣生物炭對高環(huán)PAHs 的吸附量與官能團含量之間的相關(guān)性結(jié)果??梢钥闯觯? 種溫度制備的菌渣生物炭對Pyr、BaP 和BghiP 的吸附量與生物炭羧基、內(nèi)酯基含量呈負相關(guān)性,與酚羥基呈正相關(guān)性,其中,Pyr 吸附量與羧基含量的負相關(guān)達到了顯著水平(R=0.962*,P<0.05);BghiP 吸附量與內(nèi)酯基含量的負相關(guān)達到了顯著水平(R=0.989*,P<0.05),卻與酚羥基呈極顯著的正相關(guān)性(R=0.991**,P<0.05),即BghiP 吸附量隨酚羥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酚羥基作為酸性官能團使生物炭具有陽離子交換特性,提供更多的吸附點位,有利于吸附BghiP??梢?,酚羥基含量是提升生物炭吸附BghiP 的重要官能團。
表4 生物炭對芘、苯并芘和苯并苝的吸附量與官能團含量之間的相關(guān)性Table 4 Correlation between adsorption amount of Pyr, BaP and BghiP on biochar and functional group content
本研究菌渣生物炭對3 種高環(huán)PAHs 的吸附性能差異明顯,M700 對3 種PAHs 的吸附量基本呈現(xiàn)出Pyr>BaP>BghiP 的特征,而對BghiP 的吸附速率遠比Pyr 和BaP 快。這可能是因為BaP 和BghiP 相對Pyr 有更大的分子結(jié)構(gòu),更高的分子量,更難以通過孔隙截留而形成吸附,對較低分子量的吸附效果則相對更易截留吸附。當然,也和生物炭含有的不同官能團含量有關(guān),與3 種高環(huán)PAHs 的LogKow差異有關(guān)。25 ℃條件下Pyr、BaP、BghiP 的LogKow分別為5.30、5.78、6.90。LogKow值越大,化合物的親水性越弱,疏水性越強,吸附越容易發(fā)生[23],導致了高分子量BghiP 吸附速率遠比Pyr 和BaP快。然而,有些研究得出麻瘋樹籽殼生物質(zhì)炭對4 種PAHs 的吸附能力大小順序為萘>蒽>芘>菲的特點,這是因為菲的結(jié)構(gòu)是不對稱的,鍵長不能像其他3 種PAHs 那樣進行平均化,因此菲具有永久偶極矩,有一定的極性。與本研究結(jié)果規(guī)律不完全一致,對低環(huán)多環(huán)芳烴的吸附能力表現(xiàn)更強,這可能與生物質(zhì)炭的材料及其官能團不同有關(guān),有待于對不同材料的吸附差異原因進行進一步深入研究。
本研究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過程符合Lagergren 準一級動力學模型,可以較好地擬合該吸附過程,其中M500 和M700 的吸附速率常數(shù)較大,達到平衡時間較快,且平衡吸附量與上述最大吸附量有相同的規(guī)律,即溫度越高,平衡吸附量越大。生物質(zhì)炭對PAHs 的吸附動力學曲線與黃華[11]報道的不同溫度下生物炭對菲、萘的吸附特征相似,均可分為快吸附和慢吸附,尤以700 ℃溫度下制備的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量突出。根據(jù)Langmuir 模型擬合參數(shù)中R2(0.876 9 ~0.990 1)高于Freundlich模型R2(0.764 0 ~0.988 8),表明Langmuir 模型更能良好地描述該吸附過程,這也意味著將該吸附過程為單分子層吸附[27],歸因于吸附質(zhì)吸附在生物炭表面的等量位點,Langmuir 等溫線假定一個具有等量活性位點的均勻表面,相鄰位點上的吸附分子之間沒有相互作用[13]。同連神海[28]等人結(jié)果一致,對物質(zhì)的吸附均可用Langmuir 等溫方程較好地擬合。而Esfandiar 等人[29]用Freundlich 模型對5種吸附劑(生物炭和椰殼纖維等)吸附雨水中多環(huán)芳烴 PAHs (PYR、PHE 等混合物)進行擬合,相關(guān)系數(shù)R2比Langmuir 的更高,具有較好的擬合性。
(1)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菌渣生物炭的產(chǎn)率、羧基含量和酸性官能團含量降低,灰分含量和pH升高。
(2)在4 種菌渣生物炭中,對Pyr、BaP 和BghiP 的最大吸附量均以M700 為最高,且對3 種PAHs 的吸附表現(xiàn)出Pyr(382.14 mg/kg)>BaP(340.08 mg/kg)>BghiP(319.76 mg/kg)的特征,且M700比M200 顯著提高了14.97%~62.68%(P<0.05)。
(3)菌渣生物炭對PAHs 的吸附曲線符合準1級動力學模型,M700 對PAHs 的平衡吸附量呈現(xiàn)出Pyr>BaP>BghiP 的差異特征,但吸附速率k1 卻呈現(xiàn)出BghiP>BaP ≈Pyr 的特征。等溫吸附曲線中Langmuir 模型能更好地描述M500 和M700 對PAHs的吸附過程,吸附以單分子層吸附為主。
(4)在200 ~700 ℃范圍內(nèi),高溫條件下制備的蘑菇菌渣生物炭M700 對PAHs 具有較強的吸附能力,可用于開展高環(huán)PAHs 污染土壤修復的生物炭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