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蝶
(中北大學藝術學院,山西 太原 030051)
1983 年,著名教育家朱九思首次將“第二課堂”這一概念引入到《高等學校管理》中。是指在教學計劃之外,指導和組織學生進行一系列有益的課外活動。隨著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第二課堂日益受到關注,第二課堂作為常規(guī)課堂的輔助與補充,是對知識和技能的拓展和加深。
第二課堂相對于課堂教學而言的。在一定的教學時間內,以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為基礎進行的教學活動就是第一課堂,而第二課堂指的就是第一課堂之外的課程。就其教學內容而言,源自教科書而非教科書,它不需要通過測試,倒是卻是素質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在形式上,它是生動的,豐富多彩的;它的學習空間很大,不論是在課堂上還是在運動場上,可以在學校,社會、家庭中進行。
由學生根據(jù)自身的興趣和愛好組成的社團或組織是繼課堂之外的育人載體,也被稱之為第二課堂,也可以叫社團活動。社團活動之所以被認為是一種高效的教育方式,是因為在社團活動當中,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與人相處和團結協(xié)作的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創(chuàng)造能力,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隨著素質教育的改革和發(fā)展,學生成長成才的渴望進一步增強。在這種形勢下,學生社團得到快速發(fā)展,呈現(xiàn)出積極、健康的態(tài)勢,反映出當代學生朝氣蓬勃、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1.國內研究動向
關于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研究,蘇林英在《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開展策略探究》中從第二課堂的開展背景、重要作用等方面展開分析,并根據(jù)學生的興趣愛好提出開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具體策略。佟賀在《小學音樂創(chuàng)造教學的現(xiàn)狀及對策研究——以C 市小學為例》旨在音樂教學的全過程中將創(chuàng)新作為核心理念,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作力。從理論研究、現(xiàn)狀研究和理想構建與教學案例評析三個部分來論述,總結了4 個研究成果。王悄然在2014 年第20 期《黃河之聲》發(fā)表的《淺談農(nóng)村小學音樂第二課堂教學的問題及對策研究》文章中,提到了農(nóng)村小學音樂第二課堂教學方面的問題并提出具體的音樂第二課堂教學的對策研究。吳立群在《藝術教育》發(fā)表的《小學音樂第二課堂開展情況調查》對十所城鄉(xiāng)分布均衡、以省會城市為主的小學進行調研,充分了解了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開展情況。張子良在1995 年的《開展小學第二課堂活動的體會》中以湖南省岳陽市郊區(qū)五里中心小學為著眼點,把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看作是“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的一個突破口,并確定了第二課堂活動的教育目標。韓哲在2018 年發(fā)表的《小學音樂第二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2 第1 章緒論對策》文章中,首先,對目前我國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現(xiàn)狀和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了探討和分析;其次,將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同目前我國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現(xiàn)狀和問題相結合,提出了一些建議和措施,其中,包含創(chuàng)新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以及營造良好的音樂學習氛圍等。
2.國外研究動向
在國外,許多國家都對學生的第二課堂給予了高度的重視。許多國家的音樂第二課堂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之一,通常情況下是以課外活動的形式來開展音樂第二課堂活動。從教學內容方面來看,其內容豐富多樣;從教學手段上看,它既重視對學生音樂的興趣的培養(yǎng),又重視對音樂教學的全過程的關注。在匈牙利,大部分的學校都非常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質,鼓勵學生從小開始學習音樂,例如大合唱,幾乎所有匈牙利的學校都擁有非常高水平的合唱團。在德國,開展音樂教學活動主要是以賞析和班級合奏為主,賞析音樂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充分結合各種歌劇、舞劇、芭蕾等等來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做到視聽結合。在美國,教育學家希爾伯曼指出,“開放課堂”作為一種教學形式,具有空間上的靈活性、活動的選擇性以及內容的豐富性,注重的是以個人或者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而不是以班級為單位進行集體教學。
同第一課堂相比較而言,第二課堂最大的特點就是學生是自愿和自主的參加。在大部分人看來,第一課堂比第二課堂重要,在第一課堂當中老師態(tài)度認真,所花費的精力和時間也更多;但是,在第二課堂就相對比較隨意,沒有像對待第一課堂那樣來看待第二課堂,就會讓課堂效率降低。自我意識的形成對于學生的一生都非常重要,而自我意識的形成往往都是在小學時期,也就是說,小學期間對于學生形成自我意識十分關鍵,如今小學生形成自我意識主要依靠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中,學生的各方面素養(yǎng)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包括道德素養(yǎng)以及行為素養(yǎng),這對于學生未來發(fā)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見,對于學生來說,第二課堂有著絕對的不可替代性,給學生們枯燥的學習生活帶來慰藉,豐富了學生業(yè)余文化生活,獲得滿足感和自信心,因此第二課堂要加大吸引力,讓學生有興趣主動地參加活動,趣拓校園平臺。
第二課堂活動,學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同時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和諧的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是建立良好關系的前提。第二課堂的開展,讓同學們可以走出教室,走出班級,走出自己的社交圈,同學們由于興趣相投而聚在一起,從而拓寬了同學們的社交圈。他們共同學習,共同求知與探索,相互團結與合作,完成了學生對內部溝通與理解的號召,這為學生形成良好的人際關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是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的校園文化氛圍的基礎。
小學音樂第二課堂活動的開展,一定要符合學校的有關規(guī)定。音樂第二課堂既是學校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與傳承,又是學校辦學的個性與特色。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音樂第二課堂不僅是建設發(fā)展、豐富拓展校園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其自身也是校園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
第二課堂的基本特征還在于三個方面,一是“活”,第二課堂教學內容豐富,形式生動,其心理基礎是求知的興趣,應用技巧的喜悅,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具有很強的主觀能動性;二是“新”,采用一種新型的上課模式,讓有共同愛好的學生聚集在一起,新的知識技能傳授給學生,這對學生的眼界開闊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其求知欲;三是“全”,即在具有較強實踐性、社會性和技術性的第二課堂中進行,有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能促進學生動腦筋動動手,實踐和探究,學習和創(chuàng)新,并為學習文化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師資力量薄弱,專業(yè)教師匱乏。每一個專業(yè)的老師都比較少,所以有時候不能很好的解決同學們所遇到的問題,困難。要保證小學音樂第二課堂的健康發(fā)展,就必須加強對教師的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與第一課堂相比,在音樂第二課堂中,音樂教師需要在其他方面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展開與之相關的活動。這就對音樂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其具有更高的愛崗敬業(yè)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所以,音樂教師的職業(yè)道德非常關鍵。因為音樂第二課堂的組織形式多種多樣,參與人數(shù)眾多,所以,在進行第二課堂的時候,老師們必須要有強大的組織引領能力,確保課堂有序地進行下去。此外,在小學音樂第二課堂中,音樂教師的職業(yè)素質是決定其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同時,因為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所以,教師也要有“因人而異”的能力。另外在教學中要注意發(fā)掘學生的優(yōu)勢和優(yōu)勢,引導他們進行適當?shù)纳鐖F活動。
練習時間較少,現(xiàn)在的孩子們每天也忙于自己的學業(yè),或者會上一些課外的興趣班等等,以至于學生們的練習時間遠遠不夠,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毋庸置疑,熟能生巧適用于絕大多數(shù)科目的學習,在音樂的學習方面更是如此。如果不能天天練習,一周也要保證練習三到四次,否則孩子們在技能技巧的掌握上會感到困難。
第二課堂方面的教育思想薄弱,在過去的教育中,音樂學科的教育重視程度遠遠不如其他的基礎學科,第二課堂也并不為大多數(shù)人所關注和重視。在學校里,只會安排一周一次的音樂課。在學校以外的家庭生活中,音樂教育更是近乎于零。近幾年來,隨著教育部門的大力提倡,音樂課程逐漸得到了廣大群眾的認可,但是開展效果還是不理想。
個別教學模式,并非權宜之計。教學模式上較為單一,一味的教與學,不能作為長久之計??梢岳枚嗝襟w手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采用情景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熱情。
加大師資投入,保證供需平衡。學校相關負責人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統(tǒng)計師資缺乏的社團,從社會上招聘有相關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輔助第二課堂社團的教學?;蛘呓y(tǒng)計對相關教學內容感興趣的本校老師,同時將實際需要上報上級領導單位,在不影響學校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的基礎上,由其聘請相關領域專業(yè)人才對老師們進行集中培訓,以增強老師們對于該領域的直觀認識和實際體驗,通過不斷地學習逐漸形成專業(yè)素養(yǎng),從而為從事相關領域第二課堂的教學工作奠定基礎,以緩解供需矛盾,提高教學質量。
尊重客觀實際,增加練習時間。利用平時點滴積累起來的時間來增加練習時間,保證孩子們的課下練習時間,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使他們可以相互請教、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相信對于整體的進步也會有一定程度的促進作用。
規(guī)范學習內容,增強學科建設。隨著相應教材的更新要與時俱進地進行修訂,確保學生的學習內容符合新時代國家教育精神的特點,在調研中得知,很多社團的教學內容靈活多變,缺乏體系化的教材建設,在繼承發(fā)揚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發(fā)展特點統(tǒng)一選編一些優(yōu)秀的音樂教材,讓孩子們在接受音樂教育的同時也對現(xiàn)實社會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從而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
豐富教學方法,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袄蠋隆保仙鷰ьI新生,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溝通起來會更有共鳴點?;蛘咴黾訋熧Y投入,有效利用孩子們不服輸?shù)男睦硖攸c,激發(fā)其上進心,督促學生們更加勤奮努力地練習,從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保證社團質量的提高。
素質教育改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在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增強集體主義和團結協(xié)作意識上具有非同小可的積極意義,而這些優(yōu)秀品質是新時代的合格人才不可或缺的。希望第二課堂的教學事業(yè)在社會主義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過程中和其他教育工作一起繼續(xù)努力,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第二課堂對小學音樂教育至關重要,要想在課堂中順利進行,必須要有多個方面、多個部門的合作,這就需要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并積極配合,才能保證音樂課程的順利實施。同時,還需要老師的耐心指導,合理地安排第二課堂的授課計劃和內容,制定出一個合理的學習目標,讓學生有更多的音樂學習機會,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熱情,培養(yǎng)他們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讓他們在音樂表演方面的才華和創(chuàng)造力得到最大的發(fā)揮,鼓勵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全面發(fā)展。作為新時代的音樂學習者,我們應該盡力保留傳統(tǒng)音樂文化,緊隨時代步伐,促進社會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