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昌俊
近日,有網友轉發(fā)視頻稱,四川眉山仁壽一高中學校,建在操場下的化糞池塌陷,有學生掉入糞坑。據(jù)封面新聞記者證實,事發(fā)時間為10 月8 日,事發(fā)地點位于仁壽縣華達綜合高中學校。公開資料顯示,該校成立于1992年,是一所民辦學校。
(10 月12 日《羊城晚報》)
多名學生居然掉入了學校操場下的化糞池?此事曝光后,立即引發(fā)了輿論的關注。從目前看,此事有幾個關鍵細節(jié)變得清晰起來。一是,公眾最關心的涉事學生的安全問題,據(jù)校方介紹,“事發(fā)后3 分鐘內,14 名學生被救出,洗漱后全部送醫(yī)”,目前學生經檢查無大礙后,已正?;匦I险n;二是,校方表示,學生“掉入地點并非化糞池,而是排水道”。所以,部分網友圍繞“掉入糞坑”這個細節(jié)所發(fā)出的某些調侃可以休矣。
但盡管此事未帶來嚴重的安全后果,還是再一次為校園安全敲響警鐘。據(jù)校方介紹,涉事操場2004 年投用,此前并無異常。但事發(fā)后經初步鑒定,疑似因地面預制板腐蝕斷裂致塌陷,那么,這里面就涉及幾個問題。
比如,已使用近20 年的預制板操場,校方在之前有無進行過必要的安全排查?此外,預制板做操場是否合乎安全規(guī)范,也需嚴肅審視。
從公開報道來看,近年來關于化糞池塌陷的事件并非孤例,如果學校的化糞池真的建在了操場的下方,無論從環(huán)境衛(wèi)生還是從安全角度來看,恐怕都未必適合。對此,相關部門不妨也對此進行必要的綜合評估。
此外,此事也引申出一個需要注意的問題,那就是對于校園建筑和公共設施安全,也應該強化常態(tài)化檢查、評估。從公開信息看,近年來各地對校園安全都非常重視,但在實際的隱患排查過程中,似乎更多側重于校園安保、食品安全等方面,對于建筑、公共場所的安全排查力度,也有必要跟上。尤其是像涉事學校已建校超過三十年,是否存在一些建筑設施因為老化或是設計標準滯后而出現(xiàn)的安全隱患,值得高度重視。同時,學校人口比較集中,學生的活動量也比較大,對于校園建筑、公共設施安全的保障,理應有更高的標準。
學生安全無小事,校園安全保障注定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此事發(fā)生在最令人意外的地方,也再次提醒校園安全風險防范,必須盡量壓縮盲區(qū),切勿心存僥幸。只有通過完善日常的安全排查機制,確保安全防范無死角,才能讓風險降到最低,真正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