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奎
素質教育理念下,初中數學課堂更加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求教師尊重學生的需求,給予學生展現自我的平臺,又要求教師發(fā)揮自身引導職能,為學生指明思路與方向,這與“收放自如”理念具有內在一致性。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收”與“放”,不僅要求教師“放”,給予學生自由思考、主動探究的時間與空間,還要求教師“收”,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梳理思路,進而在教學課堂中發(fā)揮自身引導職能與激勵效能,提高師生交互的有效性,構建高質量數學教學課堂。本文針對初中數學課堂教學存在的現狀,提出初中數學課堂應用“收”與“放”的策略,在提高數學教師教學能力與學生學習成效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一、初中數學課堂中“收”與“放”的優(yōu)勢
(一)給予學生思考時間,提供學習平臺
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中落實“收放自如”理念,辯證把握教師“教”、學生“學”與課堂“評”之間的內在關聯,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差異需求,發(fā)揮“放”的效能,既能給予學生思考時間,弱化教師的過度干預,促使學生大膽嘗試,主動參與教學活動,思考問題的解決辦法、驗證數學概念與定理,避免思維固化,又能通過鼓勵學生開展小組合作與成果展示,為學生提供學習他人思路、方法、態(tài)度的平臺。這有助于引導學生全面調動自身已有的生活經驗與數學知識,并靈活應用知識與經驗解決復雜問題,同時取長補短、查漏補缺。
(二)發(fā)揮教師引導職能,提高教學質效
“收放自如”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不僅要求教師“放”,還要求教師“收”,科學指引學生辯證地看待問題、認知自我、尋求幫助,以打破學生固化思維,轉變學生錯誤行為,提高數學教學質效與學生學習成效。教師在“放”中掌握恰當的時機“收”,既能迎合初中階段學生好奇心較強的特點,避免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中出現偏離主題、課堂走神等低效行為,保證課堂紀律,又能根據教師觀察、掌握的學生學情,及時指出學生存在的錯誤,幫助學生重新梳理思路,避免學生在“放”中無所獲,進而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
(三)鍛煉學生思維活性,增強學生素養(yǎng)
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收”與“放”,對教師宏觀調控數學課堂節(jié)奏、科學指引學生錯誤行為、動態(tài)調整教學模式等能力提出了較高要求,需要教師結合教學經驗,立足課堂教學目標,確?!胺拧边m度,把握“收”時機。這既能讓學生發(fā)揮自身主體能動性,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問題的討論與研究中來,引導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學刁態(tài)度,又能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教師指引與教學評價的過程中,鍛煉學生思維,豐富學生知識儲備,拓寬學生眼界與思維,并幫助學生構建系統(tǒng)化、體系化的知識框架,進而增強學生核心素養(yǎng)。
二、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一)忽視學生主體地位
當前,部分教師尚未樹立現代化教育理念與終身學習意識,無法辯證認知自身的引導職能與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依舊存在教師過度干預學生思考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影響學生課堂能動性、思維活躍度的提升,極易導致學生出現思維固化現象。另外,部分教師受限于有限的教學時長,在教學中無法顧及學習能力較為薄弱的學生,既會影響這部分學生自信心的養(yǎng)成,又不利于形成濃厚學習的氛圍,易降低數學課堂教學質效。
(二)教學模式相對單一
在傳統(tǒng)滯后理念與教師精力有限的因素影響下,部分教師忽視教學模式的優(yōu)化創(chuàng)新與靈活應用,一味地采用板書、講解、習題練習等相對單一的教學模式,導致數學教學課堂缺乏趣味性,無法激發(fā)學生思維活性與課堂活力,不能保證學生高效、積極地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另外,部分教師對教學評價的重視程度不足,無法及時開展課堂檢測與教學評價,不能實時掌握學生學情,無法動態(tài)調整教學模式,也會影響數學課堂教學質效與學生學習成效的提升。
三、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收”與“放”的策略
(一)科學設計“放”的問題
針對初中數學知識抽象、復雜、多元的特點,為轉變學生對數學教學課堂的抵觸心理,最大限度調動學生能動性、激發(fā)學生活躍度、提高學生參與度,教師要正確理解“收放自如”理念的內涵,辯證把握“收”與“放”之間的內在關聯,并立足初中階段的學生認知水平與數學教學目標,科學設計“放”的問題,突出強調問題的開放性與啟發(fā)性,以打破學生的思維局限性,引導學生根據問題而主動探索、深度思考,進而激發(fā)學生思維活性與課堂活力。
以“生活中的軸對稱”為例,教師利用剪刀、紙張等材料,現場操作剪出軸對稱的圖形,引導學生思考“剛剛剪出的圖形具有什么特征?”“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圖形?”等問題,既能幫助學生梳理思考方向,避免學生出現走神等低效現象,又能調動學生積極思考,促使學生主動回憶、思考、交流生活經驗,尤其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與交流,學生積極思考,這樣有助于學生掌握課堂主題,能夠為課堂教學奠定基礎。
(二)積極構建“放”的情境
“收放自如”理念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的應用,要求教師辯證認識自身的引導職能與學生的主體地位,既要調動全班學生課堂能動性與活動參與度,又要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確保所有學生都能在教學課堂中學有所獲。教師應用“放”的教學模式時,應采用初中階段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確保學生從被動淺表層學習轉變?yōu)橹鲃由顚哟螌W習,這就需要教師積極構建“放”的情境,讓學生沉浸在情境中深度思考,進而促使學生調動自身所有的知識與經驗解決問題。
以“位置與坐標”為例,教師可以構建“小明家住在A點位置,需要去住在B點位置的小紅家,和小紅一起去往c點的游樂場”的教學情境,并給予學生A點、B點、c點的位置坐標,要求學生結合情境畫出平面直角坐標系,思考“小明家位于游樂場的哪個方位?”的課堂問題。教學情境在“放”中的應用,既能讓學生明確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場景及重要性,引導學生形成用數學眼光看問題的意識,又能鞏固強化基礎知識,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
(三)合理把握“收”的時機
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過程中如果僅僅關注并應用“放”的方法,則課堂秩序難以得到保障,無法保證課堂教學效果,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統(tǒng)籌把控能力,能夠在“放”的過程中將教學重點與視線注意力放在學生身上,以及時指導、糾正學生在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中存在的錯誤,同時注意調控課堂氛圍,避免學生因過于熱情而出現偏離討論問題、降低學習成效的不良現象。
以“七巧板”一課為例,教師提前設置、打印、下發(fā)相同的三組圖案,并將全班學生分成三個小組,采用計時賽的模式激勵學生快速利用手中的七巧板完成圖案拼接,進而利用學生好勝心而發(fā)揮“放”的優(yōu)勢,同時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臺,調動學生活躍性與激發(fā)課堂活力。另外,教師要重點掌握學生的思維走向和表現行為,適時“收”,以借助學生活躍的思維、高度集中的精神而及時點撥學生思路,給學生指明探索方向,進而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成效。
(四)用“收”開展教學評價
高質量的教學評價既能幫助教師全面掌握課堂教學情況與學生的學習狀況,為教學結構的動態(tài)調整指明方向,又能幫助學生辯證認知自我,實現查漏補缺,尤其是“收”的目的是更好地“放”,而“放”需要教師能夠提前預測“收”的效果,這也需要教學評價的支撐與推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應用“收”與“放”時,教師要正確認識課堂檢測與教學評價的重要性,并在“收”中開展教學評價,以發(fā)揮多元化評價優(yōu)勢,夯實學生數學基礎,提升學生學習成效。如在“二次函數”教學過程中開展評價,既能幫助學生回顧總結一次函數的學習過程,豐富學生知識儲備與學習經驗,幫助學生靈活調動已有知識,提升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又能通過應用問題的解答而考查學生學習能力,并引導學生思考、掌握、應用題目解答中涉及的思想方法,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用“收放自如”理念,對發(fā)揮學生課堂主體能動性、增強學生學習自信心具有重要作用。為發(fā)揮“收放自如”理念優(yōu)勢,教師要辯證把握“收”與“放”的內在關聯,確保“放”適度,把握“收”時機,以突出學生課堂主體地位,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課堂中,教師既要科學設計“放”的問題,積極構建“放”的情境,利用開放性、啟發(fā)性問題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指引學生思考方向,促使學生進入深度學習狀態(tài),又要發(fā)揮自身統(tǒng)籌調控課堂節(jié)奏的職能,合理把握“收”的時機,并用“收”開展教學評價,以利用教師引導職能幫助學生辯證認知問題、悅納自我,提升學生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