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楊自起
“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愿以吾輩之青春, 護衛(wèi)盛世之中華……” 這是鶴壁市示范性校外綜合實踐中心的學生出早操的口號聲。近年來,這富有朝氣的口號聲彰顯了一批又一批新時代少年的活力。
“這幾年,實踐中心每年平均接待一萬余名學生前來學習。 我們思政教育內容及實踐活動根據(jù)各學生團體實際量身設計,努力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 在感悟中升華其愛家、愛黨、愛國之情。而這,只是鶴壁市‘大思政課’建設的舉措之一?!睂嵺`中心主任徐杰介紹說。
推進“大思政課”建設,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舉措, 事關“培養(yǎng)什么人、怎樣培養(yǎng)人、為誰培養(yǎng)人”這一教育的根本問題。近年來,鶴壁市教體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堅持把思政課建設作為立德樹人、 鑄魂育人的重點來抓,不斷深化思政課改革創(chuàng)新,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一體化構建“大思政課”,積極探索出符合鶴壁實際、具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模式和機制。
學校思政教育工作不是單純的一條線工作,而是全方位的?!敖陙?,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不斷推進, 相關教育工程也隨之深入實施。 因此,要想進一步推動、完善鶴壁市的‘大思政課’建設工作,就要做到全學段育人主題一以貫之、 教育內容縱向銜接,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全市共下一盤棋。 ” 鶴壁市教體局副局長牛萬斌表示。
為對全市思政教育進行統(tǒng)籌謀劃、統(tǒng)籌設計、統(tǒng)籌推進,鶴壁市教體局在行政機構改革調整中, 將思政教育從基礎教育科、職業(yè)成人教育科等科室剝離出來, 單設思政科,精配政治硬、素質強、業(yè)務精的工作人員。 自此,鶴壁市的思政教育工作由專門機構、專門人員負責推進。
“為下好這盤棋,我們設計出鶴壁市大中小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規(guī)劃圖, 對全市思政教育發(fā)展進行統(tǒng)一謀劃?!柄Q壁市教體局思政科科長趙群芳說。
據(jù)趙群芳介紹, 鶴壁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規(guī)劃圖涵蓋該市思政教育的機構建設、教師隊伍、課程體系、教育資源、教研活動、實踐研學六大方面,細分為14個小項目實施。在其規(guī)劃下,鶴壁市教體局牽頭成立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聯(lián)盟、 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 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研究中心。
“我們三家組織機構的分工有所不同,但其目標一致。比如,我們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指導委員會每學期都會組織全市的思政課巡回聽課、評課、調研活動,借此指導一線思政課教師創(chuàng)新思政課堂。”作為該指導委員會的成員, 鶴壁市教育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扈文杰表示, 在三家組織機構的努力下, 鶴壁市的思政教育活動已覆蓋至各學段。
“大思政課”建設背景下,鶴壁市教體局全面規(guī)范、推進全市思想教育建設工作,印發(fā)《鶴壁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方案》,明確全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原則、目標、任務,以及結合本地教育實際的具體推進措施。比如,所有思政課教師每3年要完成一次不少于5日(40學時)的集中脫產(chǎn)培訓,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相關培訓、 研討等活動, 在每個縣區(qū)遴選5—10 所中小學校與市屬高職院校簽署共建協(xié)議,在各學段、各學科中推出一批課程思政示范課程,等等。 如今,鶴壁市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實施順利, 正沿著和諧、規(guī)范、快速的發(fā)展軌道向前行進。
量是基礎,質是關鍵。 在推進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上,鶴壁市教體局堅持培養(yǎng)“經(jīng)師”、塑造“人師”并重的原則,推進思政課教師個人素質和專業(yè)能力的全面提升。
“在教師編制動態(tài)調整和補充長效機制工作中,我們優(yōu)先考慮思政課教師的配備。 ”市教體局人事科科長孫艷表示,為了能吸引更多優(yōu)秀思政課教師安心從教,市教體局不僅每年專門安排了解中小學思政課教師需求的調研活動,還在職稱評聘、評先評優(yōu)等評審政策上向思政課教師傾斜,從而讓更多思政課教師安心從教。
在思政課教師“政治要強、情懷要深、自律要嚴”素養(yǎng)的涵育上,鶴壁市教體局堅持教師培訓思政第一課制度,不斷加大專題化培訓的力度,并將“政治素養(yǎng)”這一核心課程模塊嵌入各項教師培訓活動。
在思政課教師“思維要新、視野要廣、人格要正”素養(yǎng)的涵育上,鶴壁市教體局采取研訓一體化方式推進。 其“研”,即校本教研、縣市級教研,旨在引導學校突出思政課教研組、備課組的地位和作用,讓教師在豐富的思政教研活動中提升自我;其“訓”,即專題化培訓,以提升思政課教師“校本教研技能、課堂教學技能、專業(yè)知識水平”為目標, 設計出專題化中小學思政學科教師培訓活動。
今年9月,鶴壁市第七中學組織學生前往鶴壁市山城區(qū)石林鎮(zhèn)小寨溝金色農(nóng)業(yè)種植園,開展一年一度的南瓜采摘搬運實踐活動。 活動中,學生盡情享受豐收的快樂,忙得不亦樂乎。 學校政教處主任李楠說:“這是一節(jié)非常有教育意義的思政課,學生樂于參加,收獲也大。 ”
課堂是教育的主渠道,而“行走的思政課”,是鶴壁市教體局將“學校思政”融入“社會思政”的探索之一,它以學校為單位,依托鶴壁市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紅色研學實踐教育基地開展活動, 讓學生走出校園、走進社區(qū),在實踐活動中學、感、悟、思。如今,鶴壁市教體局通過不斷擦亮思政“小課堂”、更新“行走的思政課”內容,不僅為其他學科注入的思政元素越來越豐富,還打造出一批精品思政融合課例, 進一步凝聚了思政課教師的“三全”育人共識。
此外,在積極構建中小學“大思政課”教育體系過程中,鶴壁市教體局還強力推進市屬高校思政課與小學、初中學校道德與法治課、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一體化的研究,適時發(fā)布教學指南、教法建議;積極探索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手拉手”備課機制,開展“同備一節(jié)課、同上一堂課”活動, 實現(xiàn)大中小學思政課堂的深度融合;引導廣大思政課教師嘗試案例式教學、探究式教學、體驗式教學、互動式教學等教學方法,以現(xiàn)代信息技術等手段促進智慧思政課堂建設,使思政課活起來、強起來、實起來、亮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