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家順,李道成,劉威,張康妍,王裕成
(江西省道地藥材質量評價研究中心,江西南昌,330029)
無機元素是各種生物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多數(shù)無機元素可以在天然產物中長期保存。生物元素通常反映土壤的組成、環(huán)境因素和生物的營養(yǎng)[1],因此,有益的營養(yǎng)元素對中藥材的品質評價具有一定的意義。另一方面,在種植、收獲和加工過程中,中藥材可能會受到鉛(Pb)、鎘(Cd)和砷(As)等有毒金屬的污染,會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即使是在微量水平上,危害依然存在。例如導致記憶退化、腎功能不全、生殖缺陷、糖尿病、心血管問題、周圍神經(jīng)炎和免疫系統(tǒng)疾病[2]。在飲食中攝入少量銅(Cu)、鎳(Ni)、錳(Mn)或鋁(Al),并不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然而,如果攝入過量,可能會出現(xiàn)頭暈、腹瀉、虛弱等毒性癥狀,甚至有患心血管或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的風險[3,4]。
枳殼為蕓香科植物酸橙(CitrusaurantiumL.)及其栽培變種的干燥未成熟果實[5]。枳殼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廣東、貴州、四川、西藏等地,主產于四川、江西、湖南,四川產者稱川枳殼,江西產者稱江枳殼,湖南產者稱湘枳殼。目前藥材市場枳殼藥材主要是按產地來區(qū)分規(guī)格,以江西樟樹“鳳眼片枳殼”、新干的江枳殼和重慶江津的枳殼為道地藥材。枳殼主要用于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臟器下垂等病癥的治療[6,7]。
目前,有很多學者研究了不同產地枳殼HPLC指紋圖譜[8-11],以及柚皮苷、新橙皮苷、辛弗林、黃酮類、檸檬苦素[12-16]和枳殼的道地性[17-20]。也有文獻報道了川枳殼、江枳殼、浙江枳殼(衢枳殼)中無機元素的含量[21-25],但將多個枳殼主產地一起進行無機元素含量差異分析的報道卻很少。
為全面評價枳殼的品質,本實驗以不同產地(湖南、江西、四川、重慶、浙江)作為研究對象,通過微波消解-ICP-MS法同時測定枳殼中Li、Be、Mg、Ti、V、Cr、Mn、Fe、Co、Ni、Cu、Zn、Ga、As、Se、Rb、Sr、Zr、Mo、Cd、Sn、Sb、Cs、Ba、Hg、TL、Pb、Bi 28種無機元素的含量,分析不同產地枳殼中無機元素含量的差異,通過相關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為枳殼的科學研究、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依據(jù)。
枳殼收集于湖南省、江西省、四川省、重慶市、浙江省等5個產地,共80批樣品,所有樣品經(jīng)江西省道地藥材質量評價研究中心寧知貴藥師鑒定為正品。樣品信息見表1。
表1 樣品產地信息
硝酸(UP級,蘇州晶銳化學試劑公司),實驗用水為一級水,內標元素為鍺(72Ge)、銦(115In)。
(Al、As、B、Ba、Be、Bi、Cd、Co、Cr、Cu、Fe、Ga、Li、Mg、Mn、Ni、Pb、Sb、Sn、Sr、Ti、Tl、V、Zn)多元素標準溶液(批號GSB04-1767-2004,100μg/mL),Rb(GSB04-2836-2011,1000μg/mL),Mo(GSBG62035-90,1000μg/mL),Cs〔GSB04-1724-2004(b)〕單元素標準溶液,采購于國家有色金屬及電子材料分析測試中心。
Hg(批號:22071135,1000 μg/mL)、Se(批號:22101835,1000 μg/mL)、Ge(批號:22072635,1000 μg/mL)、In(批號:21122035,1000 μg/mL),采購于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
ETHOSUP微波消解儀和趕酸器(北京萊伯泰科);ICAPRQ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ThermoFisher);XSR205DU/A型電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DHG-9240A型臺式電熱恒溫鼓風干燥箱,Pulverisette11刀式研磨儀(德國Fritsch)。
精密稱取0.5g(精確至0.1mg)烘干好的枳殼粉末置于消解罐中,加入5mL高純硝酸后,預消解過夜,根據(jù)預先設定的程序進行微波消解。試樣消解完成后,自然冷卻至60℃以下后取出,取出微波消解管,將消解液轉入50mL容量瓶中,用少量水洗滌消解罐3次,將洗滌液合并于容量瓶中,超純水定容至刻度,搖勻,即得(如有少量沉淀,必要時離心分取上清液)。同法制備試劑空白溶液。
ICP-MS開機穩(wěn)定30min后再對待測液進行調諧和質量校正,使儀器的狀態(tài)調至最佳。儀器工作條件如下:等離子體功率1550W;霧化器流量0.9968L/min;輔助氣流量0.800L/min;采樣深度5mm;冷卻氣流量14L/min;碰撞氣流量5.122L/min檢測器電壓(脈沖)1278.59V;檢測模式KED;蠕動泵泵速為40r/min。
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法: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法通常是指能夠分別反映目標物中各個元素的污染程度,其計算公式為Pi=Ci/Si〔式中Pi為目標物中污染元素i的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Ci為污染元素i的實測濃度值(mg/kg),Si為i種污染元素的評價標準(mg/kg)〕。其中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一部對梔子中重金屬及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值:Cu≤20.0mg/kg,Hg≤0.20mg/kg,As≤2.0mg/kg,Cd≤1.0mg/kg,Pb≤5.0mg/kg。Pi≤0.7為優(yōu)良,0.7≤Pi≤1.0為安全,1.0<Pi≤2.0為輕污染,2.0<Pi≤3.0為中污染,Pi>3.0為重污染,Pi值越大,說明受到污染越嚴重[21]。
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shù)法:內梅羅綜合指數(shù)法突出了高濃度污染物對環(huán)境質量的影響,同時兼顧單因子污染指數(shù)的平均值。由于樣品同時被多種重金屬元素污染,因而樣品污染評價要運用綜合指數(shù)法進行評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P綜合為綜合污染指數(shù),Pi(max)為各單項污染指數(shù)中的最大值。P綜合≤0.7為優(yōu)良,0.7<P綜合≤1.0為安全,1.0<P綜合≤2.0為輕污染,2.0<P綜合≤3.0為中污染,P綜合>3.0為重污染,P綜合值越大,說明受到污染越嚴重[26]。
采用EXCEL2010軟件建立不同產地枳殼樣品無機元素含量的原始數(shù)據(jù),所用數(shù)據(jù)采用Origin 2022、SPSS 27.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在儀器狀態(tài)穩(wěn)定的前提下測定制備好的混合標準溶液,測定結果見表2,各元素相關系數(shù)在0.998~1.0,表明線性關系良好;其中自變量x為樣品濃度(μg/L),y為強度。
表2 無機元素回歸方程、相關系數(shù)及檢出限
精密度試驗:按照設定的檢測方法進行測定,平行測試6次,計算28種無機元素峰強度的RSD為1.8%~8.4%,表明儀器精密度良好。
重復性試驗:取同一批枳殼供試品進行6次平行測定,計算得到28個無機元素峰強度的RSD為1.5%~8.5%,表明該方法重復性良好。
加標回收試驗:在枳殼供試品中添加一定量的標準溶液,按照設定的檢測方法處理并測試,計算得到28個無機元素的平均加標回收率為80%~110%,RSD為0.3%~7.8%,表明所建立的檢測方法準確可靠,可用于枳殼中多種無機元素的同時測定分析。
將處理好的5個產地的枳殼供試品,按照預先建立的檢測方法進行測試。依據(jù)表3,不同產地的枳殼中均含有Mg、Fe、Mn、Cu、Sr、Ba等無機元素,各無機元素間含量存在較大差異。湖南、江西、四川、重慶、浙江等5產地枳殼中的Mg含量最高,江西新干最高達2440mg/kg。其他元素如:Fe含量23~110mg/kg;Mn含量4~64mg/kg;Cu含量3~6mg/kg;Zn含量8~25mg/kg;Sr含量4~87mg/kg;Ba含量8~97mg/kg。枳殼中有害重金屬Hg含量較低,均未檢出,Pb、Cd、As檢出含量值均遠小于2020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限量標準值,Cu含量檢出結果均未超過藥典限量標準值,但均有不同濃度的檢出,需引起注意。
表3 各產地枳殼樣品無機元素測定結果(mg/kg)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一部對梔子中重金屬及有害物質的限量標準值(Cu≤20.0mg/kg,Hg≤0.20mg/kg,As≤2.0mg/kg,Cd≤1.0mg/kg,Pb≤5.0mg/kg),7批梔子樣品中Cu、As、Cd、Hg、Pb含量均符合規(guī)定。不同產地枳殼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安全性評價如表4所示。單項污染指數(shù)和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shù)均小于0.7,評價為優(yōu)良,這表明枳殼生長環(huán)境未受到污染。
表4 枳殼中重金屬及有害元素安全性評價
從圖1可知,枳殼中21種無機元素含量之間17個極顯著正相關(P<0.01),13個顯著正相關(P<0.05);1個顯著負相關,為Rb-Sr,這說明枳殼在生長過程中對土壤環(huán)境元素吸收有一定的選擇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協(xié)同或拮抗作用。
圖1 枳殼無機元素相關分析圖
由表5可知,前7個主成分累積貢獻率達86.89%(>85%),具有較強的代表性,因此選擇前7個主成分進行分析,采用最大化方差法進行旋轉,獲得因子載荷矩陣。
表5 主成分的初始特征值與貢獻率
由表6可知,對第一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Mo,對第二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Ga和Se,對第三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Rb,對第四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Fe和Ni,對第五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Mg,對第六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Sn,對第七主成分貢獻大的元素為Ba。綜上可知,Mo、Ga、Se、Rb、Fe、Ni、Mg、Sn和Ba是枳殼藥材的特征元素,可用于其質量控制。
表6 旋轉變換后的因子矩陣
對20個產地枳殼樣品中的無機元素含量進行聚類分析,當歐式距離平方和為5時,18個樣品可被分為4大類,結果見圖2。第1類:S2,S4,S5,S6,S7,S8,S9,S11,S13,S14,S15,S16,S18,S20;第2類:S12;第3類:S10,S17,S19;第4類:S1,S3。從分類結果可知,第1類樣品分別來自湖南、江西、四川、重慶和浙江;第2類樣品來自江西;第3類樣品來自江西、重慶、浙江;第4類樣品來自湖南。由此表明,各地樣品具有一定的差異性,不同的土壤環(huán)境、氣候條件導致了樣品中無機元素的差異性。
圖2 枳殼聚類分析結果
本實驗采用微波消解-ICP-MS法同時測定枳殼中的Li、Be、Mg、Ti、V、Cr、Mn、Fe、Co、Ni、Cu、Zn、Ga、As、Se、Rb、Sr、Zr、Mo、Cd、Sn、Sb、Cs、Ba、Hg、TL、Pb、Bi等28種無機元素,運用碰撞反應池(KED)模式和內標法排除了機體效應和多原子分子離子的干擾,通過樣品的加標回收試驗,保證了檢測方法及結果的準確性、可靠性,適用于對枳殼中無機元素的測定。
本實驗測定了20個產地80批枳殼中無機元素含量,基本覆蓋了枳殼的主產地,可反映枳殼無機元素含量的整體情況;Cu、Hg、Pb、Cd、As檢出含量值均低于2020年版《中國藥典》規(guī)定的限量標準值;不同產地枳殼中重金屬及其有害元素的單項污染指數(shù)和內梅羅綜合污染指數(shù)均小于0.7,評價為優(yōu)良;以枳殼中檢出的21種無機元素含量進行主成分分析,篩選出9種特征元素(Mo、Ga、Se、Rb、Fe、Ni、Mg、Sn和Ba)對總方差的累積貢獻率達86.89%;通過對無機元素含量進行聚類分析,可將20個產地分為4大類,表明枳殼無機元素的含量與土壤環(huán)境、氣候條件具有相關性。本研究結果可為枳殼藥材質量控制和安全性評價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