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任黃埔軍校校長是蔣介石生平最大的轉折點。他以這一職位為跳板,躍向權力的巔峰。然而,關于黃埔軍校校長人選,并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為蔣介石。
程潛建議成立教導團
陳炯明兵變后,以孫中山為代表的國民黨人意識到以往策動地方軍隊進行革命的嚴重危害。1923年2月,孫中山返回廣州,重建陸海軍大本營,如何在蘇俄幫助下建立一所強有力的軍事學校便提上了議程。
大本營軍政部長程潛針對內部軍事干部訓練匱乏的問題向孫中山建議,成立中央陸軍教導團,作為培養(yǎng)軍隊骨干之用,并獲得批準。該教導團是為了將新式軍隊訓練基本方法推廣至中國國民黨所能控制部隊中,訓練方法及內容以軍事隊列訓練和戰(zhàn)斗進攻防御實操為主,學員數(shù)量較少,只有兩個學兵連三百余人,訓練六個月后派遣回原部隊。教導團雖達到了培養(yǎng)軍事干部,加強軍事力量的目的,但強化黨權、以黨建軍的理念未得以貫徹。
1923年8月,孫中山派出蔣介石、張?zhí)椎人娜私M成的博士代表團赴蘇考察。考察期間,蔣介石對蘇聯(lián)紅軍的認知更加深入具體,“回國之后要使軍隊能為人民求自由幸福打仗,能為黨實行三民主義打仗,非用俄國赤衛(wèi)軍這種編制不可”。代表團回國后,在蘇俄的全力推動下,1924年1月,孫中山下令成立軍校籌備委員會,蔣介石為陸軍軍官學?;I備委員會委員長,黃埔軍校正式進入全面籌建階段。
最初蔣介石只是副校長
黃埔軍校雖進入全面籌建階段,但關于黃埔軍校校長人選,并不是一開始就確定為蔣介石。據(jù)由桂軍講武堂轉入黃埔軍校第二期學習的覃異之回憶:孫中山先生除親自兼任軍??偫硗猓P于校長的人選,最初決定為程潛,而以蔣介石、李濟深為副校長。
但蔣介石不愿在程潛之下,就離開廣州,跑到上海。這時張靜江、戴季陶等出來替他撐腰,張還親自跑到廣州找孫中山先生說情。孫中山先生這才改派蔣介石為粵軍總司令部參謀長兼黃埔軍校校長。此外,尚有另一種說法,即孫中山擬任命粵軍總司令許崇智兼任,負責籌備工作,但由于許力不從心,最終未能履任。
程潛最終無法擔任黃埔軍校校長一職,歷史學者分析其原因,首先是程潛雖早年加入同盟會,資歷較老,但程潛本人與蘇俄關系并不密切。此外,程潛非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力量的核心成員,且湖南籍力量在國民黨內勢單力薄。討袁失敗后,程潛因追隨黃興參加了歐事研究會,從而游離于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之外。護法戰(zhàn)爭發(fā)生后,程潛在湖南各派軍事勢力的排擠下轉而投靠廣州軍政府,才正式匯流于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運動。而就孫中山所領導的革命力量的地緣關系而言,其核心成員多為粵籍,湘籍革命黨人為數(shù)不多,且多處外圍,無法對程潛在國民黨內地位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幫助。
(綜合《團結報》《南方都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