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伊諾
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中學高二(2)班
巍巍華夏千年,浩浩蕩蕩的歷史長河中漂蕩著無數(shù)薪火相傳的故事,瀑布般傾瀉而出,而后隨流水淌去,匯入炎黃子孫的血脈。而當時代的如椽大筆遞交至我們手上,吾儕青年應采古擷今,潑墨揮毫,既是歷史故事的閱讀者,更做時代故事的捉刀人,文成鴻篇巨制,筆書時代華章。
好故事以文字撥動心弦,以思想反芻生活,使人如入桃花源,于探幽覓跡時豁然開朗。掩卷長思,圣地亞哥單槍匹馬向命運開戰(zhàn)的悲愴協(xié)奏曲令讀者為人性的高貴動容,大觀園千紅同哭、萬艷同悲的凄涼交響詩令后人為歷史的悲劇沉思;口口相傳,伊甸園的蘋果歷經(jīng)歲月的淘洗仍散發(fā)清香,在河之洲的雎鳩歷經(jīng)時光的飛逝仍鳴叫吟唱。好故事并非嘩眾取寵般的獵奇新聞,亦非史太君口中貶斥的陳腐舊套,而是秉關(guān)懷現(xiàn)實之心,于文字的田畦以筆作犁、研墨以耕,遍植文化新苗,方得于無聲處令讀者一見傾心,感“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但縱有品閱故事之心、寄心楮墨之意,也難免路遠塞途,或是不得其意,或是難書己心。費孝通先生以為,語言和文字都是無法完全傳達情意的象征體系,以語言和文字的單薄詞句傳達內(nèi)涵豐富的故事,難免削足適履、詞不達意。而當作者如梁啟超所說般“欲摹寫其情狀,而心不能自喻”,原本活色生香的故事更是大減風味、失其情致。除此之外,外力和強權(quán)的橫加干涉,以更蠻橫的姿態(tài)使故事變形扭曲:在清朝“文字獄”陰云密布下,隨手揮就的字句被斷章取義、解剖分析,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文人不得已使鮮活的故事“胎死腹中”;在大洋國嚴絲合縫的思想鉗制下,稍有分歧的“異己”思想便被“斬草除根”,本應百花齊放的故事集終成為一人恬不知恥的功勞簿。
在這風云際會、波詭云譎的當下,我們既閱讀著紙張上先人遺下的歷史故事,更應以自己的行為揮動時代的大筆,書寫新時代的故事、中國故事!國際輿論場彌漫著西方媒體扔出的煙幕彈,世界傳播場域充斥著霸權(quán)國家蓄意擺設(shè)的哈哈鏡,我輩應修身立德、錘煉才干,不負時代的召喚,執(zhí)筆寫出真實而富有朝氣的中國故事!
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讓我們一起握緊如椽大筆,書寫時代華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