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小龜
進入大學后,我才知道大學和高中天差地別,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高中時,我一直是好學生,乖巧、友善,老師喜歡我,家長信任我,身邊更是從來不缺一起交流、玩耍的伙伴。那時候,大家是志同道合的,目標都是高考,每天一起并肩奮戰(zhàn)?;蛟S是這個共同目標的存在,讓大家忽視了彼此之間在家庭條件、興趣愛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
而進入大學后,每個人的目標都不同了,學習只占了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家各方面的差異自然越來越明顯。我身邊的同學經常會約著一起去吃飯、逛街,還會組織各種活動,幾乎每一項都是需要金錢投入的。面對這種情況,我一度非常矛盾,因為隨大流參加這些集體活動,就意味著我要花很多時間和錢,而這是我承擔不起的。
每次面對別人的邀請,我都搜腸刮肚尋找一些看似合理的理由來拒絕。不去參加活動的時間里,我不僅努力學習,還找了幾份家教的兼職,靠兼職收入解決了生活費。但這樣幾周之后,我發(fā)現自己越來越“不合群”了,總是形單影只。室友搞活動也不再叫我,她們在宿舍談論的話題我都聽不懂,很難插進話去。
主動不參加活動,和直接被忽略不被邀請參加活動,完全是兩個概念,也會給我?guī)斫厝徊煌膬煞N心情。從小喜歡和同學一起學習、談心,連課間上廁所都要和大家約著一起去的我,在大學里實現了經濟方面的獨立,可是內心的矛盾和痛苦卻一再加深。
有一次,一個室友善意地提醒我:“大學女生之間的關系其實挺復雜的,你還是不要太特立獨行,免得被排擠。你看我們隔壁宿舍的晶晶,她家條件也不好,但是她一直和大家打成一片啊?!?/p>
我明白她的意思,如果我繼續(xù)這樣下去,很可能被孤立。有好幾次,我真的想放棄自己的堅持,努力去融入她們。但是和父母視頻時,看著視頻那端父母額頭上深深的皺紋,想想他們在太陽下勞作的身影,想想我寒窗苦讀十多年就為了實現改變家庭命運的夢想,我還是覺得,我不想為了追求合群,辜負自己在心中許下的諾言,我不想這么隨隨便便地放棄自己的夢想!
于是,我繼續(xù)穿上用微笑和堅定鑄造的“盔甲”,大步走向圖書館、自習室,走向我做家教帶的學生的家中。
大二開學,我拿到了全年級唯一的勵志獎學金,而有些曾和我一起拿助學金的同學,還在用助學金去支撐他們合群的生活。大三和大四,我再接再厲拿到了國家獎學金。平時的兼職收入就可以覆蓋我的生活花銷,所以獎學金都被我存了下來。剛畢業(yè)的時候,我就靠獎學金還清了自己的助學貸款。
我記得,在走過了最初那段難熬的痛苦時光之后,我就慢慢適應了那樣的生活。
我不拒絕和室友交流,但是不會強迫自己去迎合她們的消費觀,也不會為了隨大流而浪費本該用來學習的時間。我渴望友誼,但是我已不懼怕孤獨,甚至已經從獨處中慢慢地感受到了自由的力量。原來,能夠自由地去做自己覺得有價值的事情,竟是如此幸福!
而室友們也從我的努力中看到了我身上的閃光點,對我的選擇表示理解。我們沒法成為形影不離的親密朋友,但我們是相處融洽的同學。
畢業(yè)之后,班里有人回到了家鄉(xiāng),順利地開始了由父母安排好的安穩(wěn)、富足的生活;有人在父母的資助下留學深造。而我,也依靠自己大學期間優(yōu)異的成績和不俗的表現,獲得了不錯的工作機會,如今已在大城市安家立業(yè)。
但是,當初為了合群而一味迎合大家的兩個女生,一個回了北方老家,在縣城續(xù)寫父母輩的生活;另一個還在城市租房,為生活奔波。
有次出差時,和其中一個女生見面聊天,我得知她和大學時候天天膩在一起的同學已經鮮有聯系了。她說:“畢業(yè)了,大家各自回到原來的生活軌道,生活圈子變了,交集沒了,曾經的所謂友誼也很難維持下去?!笨粗淠难凵?,我不知道她是否后悔,在人生重要的求學時光里,為了追求合群,放棄了走自己的路。
大學四年,只是我們各自人生中的一段旅程。未來的路,大家各有方向,你走你的,我走我的。千萬不要為了合群而放棄屬于自己的路,不然,畢業(yè)時,你可能會發(fā)現,屬于自己的來路已丟,別人的去程擠不上。
我堅信勢均力敵的友誼才能長長久久,而成為朋友的前提是尊重彼此的選擇,能看到彼此的閃光點。
回望大學時光,我心中感慨無限。還好,那些年我沒有一味追求合群;還好,我能認清自己的情況,不抱怨,也不妄自菲薄,始終認真地走自己的路!正如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到的第二種境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那樣,唯有堅持奮斗,不懈努力,才能守得云開,聞到夢想之花綻放的芬芳。
感謝那段勇敢獨行的時光,更感謝那段時光里孤勇的自己,默默承受著孤獨帶來的痛苦,不退縮不放棄,始終咬著牙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