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松瑾
教學目標:
1.能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神
話人物,圍繞“我和___過一天”展開想象,寫一個故事,把新奇有趣的內(nèi)容寫清楚。
2.能根據(jù)同學的意見修改作品。
教學過程:
課前活動:
游戲:“神話人物猜一猜”。(根據(jù)提示猜一個神話故事里的角色)
播放金箍棒變大變小的動畫片片段。
展示葫蘆娃連環(huán)畫郵票。
出示盤古身化萬物的文字。
(設計意圖:課前活動由“神話人物猜一猜”這個游戲,利用視頻、圖片、文字為載體,以猜謎的形式對接神話人物,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為后面選擇神話人物過一天做好鋪墊。)
回顧單元任務:
這個單元的實踐活動是神話故事會,在這個故事會上,我們不僅可以講書中的故事,還可以講自己創(chuàng)編的故事。你們有興趣和老師一起創(chuàng)編故事嗎?那咱們就來創(chuàng)編一個你和神話人物過一天的故事吧。既然是神話故事會,咱們創(chuàng)編的故事就要——神奇。
(設計意圖:基于“神話故事會”這個真實情境中的單元總任務,“表達與交流”部分以“小小創(chuàng)作者”為子任務,承接“閱讀與鑒賞”板塊的教學,引領學生在活動中學以致用,在神話故事的創(chuàng)作中提升素養(yǎng)。)
活動一:“神話人物海選”——喚起閱讀記憶,激發(fā)創(chuàng)作欲望
1.說說你最想去哪位神話人物的世界,和他過一天呢?
2.師生交流中引導文化自信
(“祝融號”火星車,“羲和號”太陽探測衛(wèi)星。)
我們中華民族,對自然和宇宙的探索,從古至今,從未停止。而豐富的想象,就是探索的動力。
(設計意圖:喚起學生的前期閱讀記憶的同時,引導學生認同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化的生命力有堅定信心,指向育人目標。)
活動二:“作者聽眾見面會”——交流品悟神奇,妙筆書寫想象(教學重點)
1.創(chuàng)編片段。
今天就讓我們展開想象的翅膀,走進這些神話人物的世界,去續(xù)寫你和他的神話故事。
(1)音頻支架引路,巧用助學小伙伴。
①插入助學小伙伴創(chuàng)編的作品音頻。
聽說最近有章魚精危害人間,殘害百姓,他便踩上風火輪,一手攜著混天綾和乾坤圈,一手拉上我,直奔龍宮調(diào)查真相。初入龍宮,只見那里的燈與我們生活中并不相同,定睛一看,原來是一只只燈籠魚發(fā)出的光亮。我驚嘆不已,他卻說我少見多怪。往里走,只見一美男子向我們二人迎面走來,身邊的他趕緊上前問好:“三太子,想當年我鬧海收服了你,你不是就跟隨唐僧師徒去西天取經(jīng)了嗎?如何又出現(xiàn)在這里?”我心中一驚,原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小白龍。我們?nèi)苏f著,只見前面一團黑墨卷著海水噴涌而來,我們眼前一片漆黑,什么也看不見了。不好,是章魚精!小白龍和他都躲閃不及,被章魚精的觸手緊緊裹住。危急時刻,他將乾坤圈和混天綾拋給了我。我來不及思考,只能硬著頭皮上了,我拿混天綾捆住章魚精的觸手,章魚精毫無招架之力,動彈不得。接著我又拿乾坤圈不斷擊打章魚精的頭部,小白龍和他才得以逃脫。最終我們?nèi)她R力制服了這妖精,一起去見了龍王。
②互動活動,猜神話人物,感悟神奇。
(2)初試身手,小組對話。
自己想,和小伙伴說一說,說的時候不告訴彼此你選擇的神話人物,然后小組交流,猜一猜對方的神話人物,看看哪組有默契。
(設計意圖:作為小讀者,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到助學小伙伴創(chuàng)編的神話故事很神奇,想象力很豐富,而這樣的音頻資料,也成為了一個學習支架,為后期自己的創(chuàng)編奠定基礎。學生在此基礎上,自己口頭創(chuàng)作故事,小組之間交流就更加得心應手了。)
2.全班交流,說故事、猜人物。
(1)小作者展示。
(2)互動交流。
你們都猜對了,那咱們就召開一個作者聽眾見面會。你們是聽眾,給小作者評價一下:這個故事你愛聽嗎?吸引你嗎?
學生立足讀者意識交流:是否吸引人,怎么說更吸引人?
教師總結:把最吸引我們的地方寫清楚,寫神奇(突出重點)。
相機指導:創(chuàng)新故事,神力,特點,語言,動作……
3.錦囊對接“閱讀與鑒賞”,遷移運用。
(1)發(fā)現(xiàn)問題,主動質(zhì)疑。
你們都認為,要把最吸引人的部分寫清楚,寫神奇,可是要怎樣寫呢?
(2)錦囊得法,遷移運用。
①借助錦囊中的情節(jié)發(fā)展圖,豐富情節(jié),設計困難。
②想象要豐富。
《盤古開天地》選段:
盤古倒下以后,他的身體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呼出的氣息變成了四季的風和飄動的云;他發(fā)出的聲音化作了隆隆的雷聲;他的左眼變成了太陽,照耀大地,他的右眼變成了月亮,給夜晚帶來光明;他的四肢和軀干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液變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變成了茂盛的花草樹木;他的汗水變成了滋潤萬物的雨露……
4.制訂評價表,寫寫故事。
5.情境交流,評價修改。
6.改一改,再交流。
(設計意圖:在學生存在困難時,利用“錦囊妙計”的方式,對接“閱讀與鑒賞”板塊的學習內(nèi)容,為學生的表達提供學習支架,掃清障礙。這樣的活動設計,實現(xiàn)了以學生的“學”為主體,“教—學—評”一體化,讓學生能夠樂于表達,樂于分享,在語言實踐中不斷提升素養(yǎng)。)
活動三:“線上互動”——豐富交流活動,習作對接生活
同學們創(chuàng)編的故事片段真不錯,如果我們可以張貼在樓道的板報中,就能吸引更多的老師、同學為你評價,我們也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到神話故事會的時候講給大家聽。
(1)給板報編輯老師致電,交流自己創(chuàng)編的片段,看看是否能張貼在樓道中。
(2)教師評價。
(設計意圖:利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拓寬學生學習的空間,構建課堂與生活聯(lián)系的橋梁,學生又一次獲得了表達交流的平臺,這有效激發(fā)了其表達和繼續(xù)修改故事的欲望。)
(作者單位: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