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琳
橋本甲狀腺炎又稱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通常表現為無痛性彌漫性甲狀腺腫大,血液中可檢查到高水平的自身抗體,如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甲狀腺乳頭狀癌是甲狀腺癌中最常見的一種亞型,病人一般在體檢做甲狀腺彩超時發(fā)現患病,或者以頸前包塊就醫(yī)。臨床工作中常常發(fā)現部分甲狀腺乳頭狀癌病人也同時患有橋本甲狀腺炎。那么,這兩個疾病究竟有沒有密切的關系呢?
早在20世紀50年代,就有學者提出橋本甲狀腺炎和甲狀腺狀癌可能有密切的關系。目前比較一致的看法是橋本甲狀腺炎會增加病人患甲狀腺乳頭狀癌的風險。專家推測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1.兩種疾病在發(fā)病原因上有一些共同特征。比如,橋本甲狀腺炎在女性中最常見,而甲狀腺乳頭狀癌也是女性高發(fā),推測雌激素在兩者發(fā)病上可能起著重要作用。此外,流行病學家發(fā)現過量的碘攝入會顯著增加橋本甲狀腺炎的發(fā)病率,而富碘飲食地區(qū)甲狀腺乳頭狀癌也高發(fā),可能與長期高碘引起甲狀腺上皮細胞突變有關。當橋本甲狀腺炎進展到一定階段,會出現甲狀腺激素水平下降,也就是甲狀腺功能減退,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TSH)會反饋性升高,而(TSH)又會刺激甲狀腺上皮細胞增生,誘導腫瘤生長和淋巴結轉移,患者的癌變概率就有增加的風險。
2.炎癥和腫瘤之間的關系目前在醫(yī)學界已經得到證實。炎癥在免疫反應的過程中與受免疫細胞調節(jié)的腫瘤微環(huán)境互相影響,自身免疫反應導致的慢性炎癥可通過一些細胞因子的產生和活性氧的形成引起DNA損傷,導致基因突變,最終引發(fā)惡性腫瘤。
3.在基因遺傳方面兩者也有一定聯系。比如RET/PTC基因重排,一些生物標志物如PI3K/Akt表達增加、P63表達增加,在兩種疾病中都有發(fā)現。
因此,患有橋本甲狀腺炎的病人,每年到醫(yī)院隨訪、復查甲狀腺彩超特別有意義,尤其是當橋本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結節(jié)較硬、活動度差或結節(jié)突然增大,更需警惕合并甲狀腺癌的可能。甲狀腺癌的診斷方法中彩超最具價值,早期的微小癌(小于1厘米)在超聲下就可有典型特征,如結節(jié)呈現回聲不均勻、低回聲、縱橫比例失調,特別是合并有點狀強回聲或沙粒樣鈣化灶時,甲狀腺癌的可能性就比較大。再結合細針穿刺活檢、術中冰凍切片病理診斷,即可進一步明確。
當橋本氏甲狀腺炎合并甲狀腺乳頭狀癌時,需要遵循分化型甲狀腺癌的處理原則,確診后要以規(guī)范化外科手術治療為主,術后131I治療、TSH抑制治療和隨訪,實施多學科、個體化管理??偟膩碚f,甲狀腺乳頭狀癌是一種發(fā)展緩慢的惰性癌,總體預后較好,如果早期發(fā)現、正確治療,病人很少有復發(fā)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