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曉春 樂立平 鄭友龍
摘要:由于現(xiàn)行中小學體育課的教學手段嚴重滯后于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發(fā)展,體育教師的動作示范普遍存在動作演示“捉襟見肘”、動作分解“迷離惝恍”、動作要點“轉瞬即逝”等難題。該文從“利用設備播放‘視頻+課件”、“利用微課梳理‘要點+步驟”、“利用平板進行‘慢放+回放”三個方面,論述了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解決體育教師動作示范難題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信息技術;體育教師;動作示范;難題
基金項目:本文系集美區(qū)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利用信息技術解決中考體育教學手段“落后”問題的研究》(課題批準號:21104)的研究成果。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手段依然停留在原始“石器時代”——依舊采用“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課堂上沒有文字性提示、沒有圖像演示、沒有視頻解析,唯一的電子設備是一臺擴音器,以至于經(jīng)常出現(xiàn)動作演示“捉襟見肘”、動作分解“迷離惝恍”、動作要領“轉瞬即逝”等的動作示范難題。為了改變體育課教學的“落后”面貌,筆者經(jīng)過反復研究與嘗試,在利用信息技術解決體育教師動作示范難題方面,進行了有效探索。下面,筆者從三個方面具體論述。
1.利用設備播放“視頻+課件”,解決動作演示“捉襟見肘”難題
課堂上,老師規(guī)范、標準、優(yōu)美的動作示范定會引起孩子們地陣陣歡呼與滿眼的崇拜,然而并不是每位體育老師對每一個體育項目都能次次做出贏得滿堂彩的示范,比如:一名健美操專項老師在上籃球課時她的示范動作可能還不及班級里經(jīng)常打球的男同學;或者正處于懷孕、受傷階段的體育老師,他們的課堂示范必然會受到影響;亦或是隨著體育老師年齡的增大,他們的身體機能大都不能同青年教師相比,有些動作的示范反而容易會引發(fā)傷?。徊⑶?,在信息飛速發(fā)展的當下,學生們獲取資源的途徑增多,他們早已領略了當代火熱的體育明星們的運動風采,課堂上如若遇到雷同動作示范,更是難以抓住學生們的眼球。綜上所述,老師們不夠驚艷的動作展示難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們不夠規(guī)范的動作展示更是難以推進學生的課堂效率,動作示范難免變得捉襟見肘。
此時,視頻、課件的插入正是對這些問題的有效補償,老師可以提前下載好標準、精彩的動作示范視頻,或制作清晰直觀的動作講解課件,利用他山之石攻取我方美玉,那么視頻、課件又該如何在廣闊的操場上呈現(xiàn)呢?對于有戶外電子大屏的操場或室內(nèi)電子大屏的體育館,體育老師可以直接播放展示預先準備好的視頻及課件,根據(jù)當堂的課堂設計、學情分析,巧妙的將視頻講解融合在戶外課中,比如:在一堂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課中,授課老師首先可以利用大屏播放一些排球賽事的精彩瞬間,通過視覺的震撼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后在正式教學中可以利用視頻播放完整動作示范、慢動作示范、重點動作定格、動作流程、分解圖片等結合老師講解讓學生更為形象、直觀的了解動作要點,學生練習過程中屏幕上依舊可以循環(huán)播放完整動作示范及慢動作示范,在學生練習出現(xiàn)困難時及時給到動作提示。對于沒有固定電子大屏的學??梢陨暾埨靡苿与娮影装暹M課堂,移動白板的形式與戶外大屏大致相同,不過其可移動的特性方便將學生匯聚在場地的一小塊區(qū)域,形成一個戶外“小教室”一般的屏障,比如在教授雙手前擲實心球項目時,就可將移動電子白板設置在投擲區(qū)域場地,一邊利用眼前電子白板的視聽結合特點講述練習過程的注意事項,一邊結合身邊的實際場地、器材提前進行安全教育,同時通過完整示范、慢動作示范、動作分解圖、對比圖等對動作構成、要點、易犯錯誤進行分層學習,更是可以和初中物理的力學和數(shù)學中的拋物線等內(nèi)容進行跨學科結合授課,通過制作動畫、講解視頻等,讓學生在腦海中構建更為清楚、直觀的動作概念,了解正確的運動軌跡,提前規(guī)避練習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接下來再進行練習將更加高效、有序。
2.利用微課梳理“要點+步驟”,解決動作分解“迷離惝恍”難題
所謂“微課”是指以視頻的形式呈現(xiàn),供使用者觀看、學習的一種授課模式,好的微課可以直觀、具體、清晰的將所要教授的內(nèi)容形象、生動、有趣的展現(xiàn)在觀眾面前;那么一堂微課又該以何種流程生成呢?制作者可以將當堂的教學目標、重難點、需要解決的問題等學習指南清晰、直觀的展示在視頻伊始,讓學生先清楚了解自己本堂課需要掌握哪些內(nèi)容、解決哪些問題,而后再加入簡潔且突出主題的主體內(nèi)容,做到圖文并茂、視聽結合,充分調(diào)動使用者感官的同時誘導使用者自主思考、積極嘗試。那么我們又該如何將其高效應用于課堂中呢?布置課前任務,提前觀看微課教學完成課前預習任務單;很多科目一般都有預習性的任務安排,然而多數(shù)體育課僅限于完成課上的練習任務,課前預習很是罕見,這也與體育重在實踐、存在有很多技術性問題難以開展自主預習相關,在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今天,利用微課這種短小精悍、主題突出的教學手段,體育的預習也已經(jīng)可以提上教學日程,為了讓課前預習效果最大化,學生的主體作用充分發(fā)揮,現(xiàn)在頻繁提到的翻轉課堂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體育老師可以依據(jù)課堂教學需要設計本課學習任務單,從三大模塊展開如在學習指南部分明確本課學習主題、學習目標、學習重難點等概念,在學習任務部分設置一系列基礎性自測習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看微課,了解需要掌握的內(nèi)容,完成任務單,最后設置困惑與問題部分,學生可以將學習后依舊存在的困惑與問題記錄下來帶到課堂上針對性學習、解決。通過微課進行預習,學生們可以對當堂的學習內(nèi)容有一個提前的了解,對所要學習的技術動作有更為直觀的感知,能夠在正式上課前在腦海中初步構建一個正確的動作概念,為正式課堂的學習奠定基礎,那么在課堂上,學生就可再針對自己的薄弱環(huán)節(jié)或有疑問的部分展開進一步的學練,提高教學效率的同時還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獨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改變以往體育課僅有肢體模仿沒有思維碰撞的窘?jīng)r。加強課后練習,利用微課補償課堂不足;隨著體育中考分數(shù)的增加以及考試標準越發(fā)提高與規(guī)范,體育中考也越來越受到了學生和家長們的重視,學生在課后也有了主動走向操場、戶外進行體育鍛煉的身影,小區(qū)樓下也多了很多學生鍛煉的蹤跡,這一景象即為實施體育中考制度的初衷,也更是幫助實現(xiàn)每天校內(nèi)運動1小時,校外運動1小時的有力推手。但是,由于家長們?nèi)狈ο鄳捏w育知識儲備,在指導學生進行體育中考項目學習和鍛煉方面存在不夠科學的方法與手段,極有可能造成學生運動損傷,影響正常學習生活,反而適得其反;學生們掌握的自主練習策略及能力也有限,想要練習卻又得不到施展,這無形之中就打壓了他們的積極性,課后練習變得寸步難行,更別提獲得技能、增強體能了。此時,若將微課運用到體育中考項目學習的課后鞏固環(huán)節(jié),不正好解決了孩子、家長在課后想要鍛煉卻毫無頭緒的現(xiàn)狀嗎?微課的加入很好地將家、校協(xié)同育人聯(lián)系在了一起,有效促進了學生中考體育成績的提高。學生可以及時根據(jù)自己課堂學習的情況,針對薄弱動作進行課下鞏固學習,采用手段科學、方法有效便能直擊靶心,收獲成效。以我們中考體育項目原地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為例,原地雙手頭上前擲實心球?qū)儆诩夹g較難的投擲類項目,必須經(jīng)過反復的練習才能掌握,課堂練習的時間有限,且具有一定的危險性,課后若想鞏固練習又對場地、器材要求極高且只能在家長的陪同下進行。那么此時,我們即可利用微課教學進行補償性練習提示,教師首先可以通過圖像對比列舉一系列易犯錯誤及共性問題供學生對號入座,如出手角度低、出手速度慢、蹬地不充分、握球方法不正確、重心后移不夠等,在明確自己問題后即可針對這些問題再提出一系列解決方法與練習手段,以及提升手臂、腰腹、腿部力量等的相關體能訓練方法。有了這些科學的指導,課后學習必然變得更加有章可循不再迷離惝恍。
3.利用平板進行“慢放+回放”,解決動作要領“轉瞬即逝”難題
在中考體育項目中,有些動作瞬間完成、一閃而過,有些動作連續(xù)進行、環(huán)環(huán)相扣,在我們傳統(tǒng)示范講解的體育課上,老師想讓學生看清空中動作、瞬間發(fā)力狀態(tài)、連貫動作的關鍵銜接處多是很難做到,更是別說通過一堂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動作重點及難點了;多數(shù)體育教師是很難做到示范講解同步進行的,大多情況是先講解再示范,或先示范再講解這樣分步展開,那么學生的學習過程多數(shù)呈現(xiàn)為先猜測動作形態(tài),再結合動作形態(tài)與前面所學習的動作要點在腦海中奮力拼接,或先看個大概,再結合老師所講的動作要點與剛剛所看到的示范相對應,然而,老師所講授的動作要點學生在觀看動作示范時是否真的有清晰看到?學生在動作形態(tài)與動作概念的拼接上是否都一一對應?所以,原始的教學手段多少會讓學生學的吃力,老師講的學生沒有按照設想全盤接受,那么課堂效率必然大打折扣。此時,我們不如將動作視頻或上面所提到的微課視頻等資源預先放入平板中,在課堂上以小組形式分發(fā)給學生,通過慢放、定格、文字批注、解說等,學生同時接受視覺信息、聽覺信息并立即在腦海中建立直觀動作概念,這樣反復播放,學生就能清楚知道每個動作要注意的細節(jié),有助于學生快速建立正確的動作表象,以有效解決動作要領轉瞬即逝的示范難題,從而促進學生當堂掌握。以立定跳遠教學為例:正式授課之前老師可以先提出課堂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譬如,該動作由哪幾部分組成?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哪些動作問題?又該采用哪些手段解決、改正?之后再讓學生小組觀看平板中的視頻,通過反復觀看、討論從視頻中得出答案,這樣,學生的學習目的就更為明確,對于立定跳遠中的蹬地起跳、騰空展體、落地收腹等都是快速瞬間完成的,授課教師可以使用慢放視頻、定格圖片等進行講解,將復雜、抽象、難以分解的動作化繁為簡、化抽象為具象、化動態(tài)為靜態(tài),解決動作示范轉瞬即逝難題。以快速跑的終點沖刺跑課程為例,老師無法反復進行終點沖刺動作示范,然而僅憑語言講解、提醒學生還是很難掌握動作重點,如若一直讓學生反復奔跑也難于提得起興趣,到頭來所呈現(xiàn)的課堂狀態(tài)即快速跑不夠快,沖刺跑沒有沖的窘境,成績必然也難以有效提升;不如提前將一些跑的輔助性練習錄制成簡單直觀的微課小視頻存儲在平板上,課堂上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由小組長帶領完成所分到平板上的練習內(nèi)容,老師進行巡視指導,一定時間后輪轉進行下一項練習,首先,是區(qū)別于往常的教學方式更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學習內(nèi)驅(qū)力,其次,通過對平板中視頻內(nèi)容的反復探索、學習、練習,提升學生學練的自主性及小組合作能力,最終結合在最后的完整練習過程中,讓學生深入體會前面小練習的針對性作用,從而更清晰其完整動作的形態(tài)構成。同時平板也可運用于學生當堂掌握的反饋階段,以加深學生的動作理解;很多時候,即使學生已經(jīng)清楚的知道所學技能的動作要點是什么,但是由于每人的身體素質(zhì)不同,所呈現(xiàn)出來的動作形態(tài)就更是不盡相同,那么動作依舊存在問題的同學此時可能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動作偏差,由于不能直觀了解自己的動作形態(tài),那么學生糾正起來就變得更為困難,此時通過現(xiàn)場錄制不同學生的動作視頻,進而將其進行播放、慢動作播放、多人對比以及和示范視頻對比等,讓學生通過屏幕更直觀的認識動作要點以強化學生對動作要點的理解與判斷,知曉自己當下的問題及解決辦法和努力方向,提升學生當堂掌握效率,讓動作要領不再轉瞬即逝。
在信息技術日益發(fā)達的今天,我們中小學體育教師也要緊跟時代步伐;隨著新課程標準的落地,培養(yǎng)什么人?為誰培養(yǎng)人?怎樣培養(yǎng)人?這個問題深深拷問著我們每位教育工作者的靈魂,原本單一“言傳身教”的教學方式是否還適合新時代育人方向?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我們要培養(yǎng)具有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優(yōu)化課程內(nèi)容,改進教學方法,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體現(xiàn)課程的時代性,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與方向。
信息技術的介入是實現(xiàn)我們多元教學的有力推手,也順應了當今時代發(fā)展的需求,信息技術參與課堂并不代表我們體育教師的身體技能逐步退化,反而對我們體育教師的全方面素質(zhì)發(fā)展提高了要求,它需要我們對多媒體等技術手段應用自如、對課堂掌控更游刃有余、對技術動作更精準剖析、對教學設計更有的放矢,從而才能提高課堂效率、提升體育教學水平,以幫助體育教師有效解決動作演示“捉襟見肘”、動作分解“迷離惝恍”、動作要點“轉瞬即逝”等難題。
參考文獻:
[1]劉珍,黃愛峰,曹烴,劉林. 國際 K-12 體育教育信息化的實踐及啟示[J]. 體育學刊.2019(1)
[2]楊宗凱,楊浩,吳砥. 論信息技術與當代教育的深度融合[J]. 教育研究.2014(3)
[3]李海英. 信息化 興趣化 情景化:信息技術與體育教學融合策略研究[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20(10)
[4]周凰,古雅輝,劉昕.中考改革背景下學校體育發(fā)展的熱效應與冷思考[J].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7(7)
[5]孫德明.體育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下體育課堂教學手段分類與運用研究[4]. 體育教學.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