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東
我們一邊動手寫詩,一邊閱讀,但閱讀其實是一個大問題。我們今天說一下如何“功利”地閱讀,在這里“功利”是加引號的,也就是說,我們從寫作的需要這點出發(fā)談閱讀,為了寫作而閱讀。這當然是一種功利,但和為了升官發(fā)財甚至揚名立萬的功利是不同的。首先,我們必須直接讀作品,你是寫詩的,就必須去讀詩歌作品。讀小說,讀理論,讀文學史當然也很好,但次序需要靠后。如何挑選最適合自己閱讀的詩歌作品?這是第二個問題,因為你仍然有太多的選擇。
這就像建立一個坐標,你要明白自己身在何處?,F(xiàn)在,至少有一根坐標軸是確定的,就是你以寫詩為目的。再看另一根坐標軸,詩歌作品仍然浩如煙海,讀誰的、怎么讀仍然茫無頭緒。每年出版那么多詩集,中國的,外國的,每天微信公眾號推送那么多詩歌作品,各種流派和風格的都有,這絕對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顯然,你不可能所有的都去讀,不可能也沒有必要,回到第一根坐標軸,你是寫詩的,而且是寫現(xiàn)代漢語詩歌的,那就直接去讀現(xiàn)代漢語詩歌。唐詩宋詞當然也得讀,但那是退后一步的事情。你寫什么,就讀什么,讀這樣一個范圍內(nèi)的東西。
這仍然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范圍,但其中主要的部分是翻譯作品。由于當代漢語詩歌和翻譯作品的關(guān)系極其緊密,讀翻譯作品自然是重中之重。還是太多,還是有同樣的問題,讀誰的?當然首先是比較熱門的,不是那么熱門的你也不知道,像佩索阿、辛波斯卡、保羅 · 策蘭,等等。但你得知道兩點:一是這些詩人熱門也是這些年的熱門,比如在我的學藝期,以上這幾個人幾乎沒聽說過(我們有我們那時候的熱門詩人)。二是這些熱門詩人或許是一些好詩人,但并不是唯一的好詩人。但沒有辦法,一開始你只能碰見大眾或者小眾意義上閱讀的熱門人物。
關(guān)于熱門,我要多說兩句。一個詩人之所以熱門,根本原因還是媒體的炒作,之后他才有可能進入較為大眾的視野。如果你是一個專業(yè)“選手”,就不要完全相信這樣的熱度。冷寂的詩人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尋覓的,但目前你還難以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其實是營銷的結(jié)果,包括我們很容易就看見的一切,很容易就獲得的一切。不論是名人推薦也好,讀書榜也罷,爭相傳閱的東西都需要警惕。我不是完全否定市場,只是你們要知道市場作用的特點,審慎對待熱門。
當然,另一些人會提倡,一個初學者有必要從文學史的順序展開閱讀,從荷馬史詩《伊利亞特》讀到但丁,再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再讀到艾略特,等等。對詩歌史有了一個整體的梳理和了解,才能算是真正的入門。
首先你讀不完。其次,你的目標不是搞詩歌批評,不是做學問。我個人的經(jīng)驗是,就你現(xiàn)在的可能的了解,借助詩人圈子、商業(yè)炒作的熱門以及文學史,所有的這些路標都可以使用,然后廣泛涉獵。你都需要讀一下,掃一眼,盡量多了解。但最重要的還是啟動你的內(nèi)心、你的熱忱。也就是說,在這些五花八門的詩人身上不要花太多的精力,直到有一天,你碰到了一位你真正喜歡的詩人,那就好好地讀,認真地讀,讀仔細。哪怕用一年半載的時間去讀一個詩人或者一本詩集都是值得的。
借助所有的路標,進入專業(yè)的圈子,從熱門到冷門,最后抵達你內(nèi)心的熱愛,和你有所共鳴。當然,我們沒有必要永遠執(zhí)著于一個詩人,現(xiàn)在沉浸,以后也許就不沉浸了。某個階段碰到一位心儀的詩人,被他的天才和表達打動,這是了不得的事。有必要詳細而深入地去閱讀。比如劉天遠剛才提到的R.S.托馬斯,絕對值得花上半年時間去閱讀。
所有涌來的信息都有用,關(guān)鍵是在它們轟炸的過程中,找到對你胃口的詩人。無論他是哪個流派,文學史的評價如何,都沒有關(guān)系。找到這樣的詩人需要時間。比如某天你讀了五十個詩人的五十首詩,比如一本《北歐現(xiàn)代詩選》,讀完之后大概有個印象,覺得這個詩人不錯,比如覺得特朗斯特羅姆不錯,那就多讀一些,找他的作品集來讀。如果發(fā)現(xiàn)整體來說提不起興趣,那就果斷放棄,然后再找,找到真的是你特別喜歡的。就像徐全當初找到張棗,不管他找到的詩人是不是最好的,這個另說,關(guān)鍵是他發(fā)現(xiàn)張棗時的熱忱。在這樣的熱忱下徐全沉浸進去,大有收獲,你們可以發(fā)現(xiàn)張棗的一些營養(yǎng)已經(jīng)進入了徐全的詩歌。
所以閱讀,我希望你們用自己的熱情自己去尋找,找到個人喜歡的詩人?,F(xiàn)在的詩集太多,信息量巨大。古人說學富五車,其實五車竹簡也沒有多少內(nèi)容,現(xiàn)在的情況不同。但古人讀書的方法可以學,就是死記硬背,開始不理解,背下來也好。把直覺上喜歡的但不能完全理解的東西背下來,忽然有一天你就全懂了,或者說全通了。當然今天我們所謂的背只是一個比喻,你背不了那么多,但可以反復深入地研讀。
如果有一本你特別看重的書,讀十遍,比你讀十本甚至二十本不一樣的書收獲更大。在閱讀過程中找到對自己胃口的,或者在某一階段上特別喜歡的詩人,反復去讀,直到反胃、懷疑,從他那里出來。當然,如果你讀進去了出不來也完蛋,那就在一棵樹上吊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