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 青
江南宜興古稱陽羨,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山明水秀、物華天寶的豐饒之地,處于今天的長江三角洲幾何中心位置。在歷史上,宋代大文豪蘇東坡曾經幾次來這里游玩,并且留下了“買田陽羨吾將老,從初只為溪山好”的詩句,這是他被陽羨茶、金沙水和紫砂陶所吸引之后的夙愿,而且坡公也身體力行地在這里置辦家業(yè),準備安享晚年,雖然沒有遂愿,但是絲毫不影響今天我們對坡公的敬仰,以及他留給這方土地的寶貴財富。宜興紫砂藝人們充分地將紫砂藝術不斷地發(fā)揚光大,“禪茶一味”的氛圍成為我們生活之中非常具有儀式感的休閑方式。
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宋韻壺》在造型的設計方面借鑒了宋代的酒具“執(zhí)壺”,同時又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改良,拉扁了身高的同時拉寬了腹部,使之更符合現(xiàn)代人的審美,呈現(xiàn)出更加質樸、具有濃郁中國傳統(tǒng)文化味道的藝術設計,也恰到好處地體現(xiàn)出我們世世代代紫砂藝人在不斷地汲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基礎之上大膽地融合創(chuàng)新。此壺壺身可以看做上下兩個部分,下面的腹部鼓起,扁而不塌,可以盛放很多的茶水,適合不同茶葉的沖泡,也完美地凸顯出宋代瓷器酒具的特征。頸部則是采用了鋪砂的工藝來描繪棱線的包裹,清晰地體現(xiàn)了作者在還原宋代瓷器之美的精髓之所在,壺蓋嵌入壺口,嚴絲合縫,上面的壺鈕則是如意紋飾,傳遞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博大精深。此壺的壺嘴采用了彎流象鼻一般的造型,良好的弧線能夠更好地控制出水的弧度,非常優(yōu)美且有力,與之相呼應的壺把則是在自然的圈卷之后形成舒適的端握效果,讓我們能夠感受到來自宋朝的優(yōu)雅和江南的韻味。從整體上來看這件紫砂藝術作品《宋韻壺》,作者把紫砂摶制的技巧運用得爐火純青,這樣看起來并不是非常顯眼的設計,其實蘊藏著許多的玄機,再加上如意紋飾壺鈕的點綴,優(yōu)美動人之間充滿了濃郁的吉祥祝福之情,柔美的線條勾勒出非常符合我們審美的輪廓,然后再把星星點點的鋪砂工藝結合起來,非常完美地展示出紫砂不同的裝飾手法,也讓廣大的壺友們宛如穿越大宋的詩意畫卷一般遐想萬千。
宋代是一個在中國歷史上文化審美非常之高的時代,如詩如畫,風華盛世,也流傳下來許多的藝術精品,令人垂涎三尺,除去熟知的書法、繪畫和陶瓷等等方面的藝術形式之外,我們也能夠在許多的影視劇之中尋覓到當時的雅致風韻。諸如比較火爆的“夢華錄”,這部電視劇中就充滿了宋代美學的渲染,最為核心的元素就是極致的雅韻和極簡的風格,非常符合我們中國傳統(tǒng)文人雅士的藝術審美。宋代的酒器“執(zhí)壺”是我們比較常見的陶瓷器型,經過千年的沉淀之后,在今天依然閃耀著藝術的火花,以此為原型摶制而成的紫砂器,在落落大方之余更多的是一種珠圓玉潤的一氣呵成之感,而且圍繞這樣的題材創(chuàng)作而成的紫砂器也不在少數(shù),極力展示著宋代的人文蘊含和對今天我們藝術審美的深刻影響。這件作品《宋韻壺》在汲取了大量的中國傳統(tǒng)藝術形式的基礎之上,作者幾易其稿多次嘗試才最終成型,沒有去模仿很多的作品一樣去跟風堆砌許多的元素,而是圍繞簡約流暢的線條之美和鋪砂點綴之意來娓娓道來,讓我們在休閑放松之余,一杯清香徐徐的茗茶之間,感悟到紫砂器皿的絕世芳華,一把小小的紫砂壺,其實就是傳遞我們文化的媒介,也是一種宛如故人一般的陪伴,完美地匹配著自己的精神氣質和人生境界。
在我們的生活之中,其實有著許多的茶具可以選擇,但是越來越多的茶友喜歡紫砂壺,是因為它屬于比較高雅的文化層次,具有形神兼?zhèn)涞乃囆g特點。一方面能夠把我們所希望看到的周圍身邊實物,綜合地運用不同的摶制和裝飾手法抽象概括地演繹出來;另一方面能夠把藝術審美的精氣神韻注入其中,發(fā)揮出紫砂藝術真正的價值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