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緊扣《義務教育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2022年版)》,立德樹人,培根鑄魂,立意高遠,體現(xiàn)了思想性、政治性、時代性、實踐性、全面性等特征。試題貼近學生生活,立足核心素養(yǎng),注重考查綜合素質,展現(xiàn)國家發(fā)展,顯示中國力量,傳播中國聲音,引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試題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足國情、省情和學生實際,以考促教、以考促學、以考育人,強化道德與法治課考試評價的導向功能和育人功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一、特色試題,獨具魅力
道德與法治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堅持以課程標準為依據(jù),立足核心素養(yǎng),緊跟時代步伐,緊貼學生生活,重視學生參與,突出河南特色,充分發(fā)揮道德與法治課的育人導向作用,打造了“一堂優(yōu)質的思政課”。
1.堅持價值引領,彰顯育人導向。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堅持正確的價值引領,充分發(fā)揮中考導向作用,幫助學生拓寬國際視野,厚植家國情懷,堅定理想信念,強化責任擔當,助力培養(yǎng)有理想、勇?lián)數(shù)男聲r代好少年。
例如,河南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考查了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提出十周年、二十大報告、強軍目標、向雷鋒同志學習、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初中)》等內容,引導學生從小樹立崇高理想,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加強品德修養(yǎng),彰顯了道德與法治課的育人導向。
2.考查內容全面,聚焦核心素養(yǎng)。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結構合理,涵蓋七、八、九年級教學內容,圍繞道德、法治、國情、心理四大板塊,關注生命健康、法治、傳統(tǒng)文化、革命文化、國情等五大教育主題,聚焦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ǎng)、法治觀念、健全人格和責任意識等核心素養(yǎng)。
例如,第1題,以習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背景,考查我國的外交政策、國際地位、國際擔當?shù)?,彰顯了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的責任擔當,引導學生胸懷天下,樹立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關注社會、關注世界、關注全人類,增強全球觀念和責任意識。第5題,結合澳門回歸祖國以來經濟社會的全面發(fā)展,引導學生認識“一國兩制”在澳門的成功實踐,體會“一國兩制”的正確性,增進家國情懷,增強政治認同。第10題,一張?zhí)厥獾摹傲P單”讓我們見證了當代交警的柔性執(zhí)法,彰顯了“立警為公”“生命至上”的理念,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學會尊重他人,培養(yǎng)健全人格和法治觀念。第12題,通過學生對日常生活情境的選擇,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踐行道德,誠實守信、尊重他人、以禮待人,增強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培育學生的健全人格。第20題,以調查研究《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初中)》的學習情況為背景命制試題,引導學生堅定正確的政治導向。
3.關注學生生活,關愛學生成長。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所選素材,以學生為中心,采用符合初中生認知特點的背景材料,通過共青團組織為青少年提供權益服務的公益短號碼、《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電信網絡詐騙法》、立法法修改、校園公益服務活動、消除比賽緊張情緒、班干部競選、校園周邊交通擁堵問題的解決、“雙減”政策、暑假作業(yè)設計等情境,關注學生生活,關愛學生成長。
例如,第14題,通過效仿12355公益短號碼公益服務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懂得正視身體的變化,緩解學習壓力,正確看待他人的評價,依法維護自己的肖像權等,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做陽光中學生。第15題,通過運動員小葉跳水比賽奪冠的經歷,教育學生要學會培養(yǎng)自信的心理品質,學會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第16題,通過班級設置的特別的班干部崗位,引導學生“敢于競爭,善于合作”,發(fā)揚“自治精神”,積極參與班集體建設,為建設美好班集體作出自己的貢獻。
4.強化知行合一,重視學生參與。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設置緊貼學生生活的情境,突出實踐性,強調知行合一,引導學生學會打破常規(guī)、獨立思考、敢于質疑,考查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第19題,仿照九年級上冊教材第37頁“運用你的經驗”小欄目設置的活動情境設置情境,綜合考查了七、八、九年級教材內容,讓學生懂得既要積極面對當下的學校學習,又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養(yǎng)成親社會行為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民主意識和主人翁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在服務社會中不斷提升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第21題,以學生自主設計暑假作業(yè)任務單為背景,立足學生學習生活,以自主設計探究式、體驗式作業(yè)為切入點,體現(xiàn)國家的教育方針,情境設計合理,設問角度新穎,探究任務豐富,強調學生參與、體驗,綜合考查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5.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強則國家強。我們要增強文化認同,堅定文化自信,建設文化強國。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充分融入試題之中,讓學生在做題過程中受到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堅定文化自信,自覺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例如,第2題,以二十大報告中關于文化建設的重要論述為背景,啟示我們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推動中華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鑄就中華文化新輝煌。第21題,以做傳承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儒雅少年為背景,讓學生在完成拓展性作業(yè)任務中了解我國的傳統(tǒng)文化,在實踐情境中感受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獨特魅力,增強學生對中華優(yōu)秀文化的認同,堅定文化自信。
6.突出地方特色,展示河南形象。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立足河南,突出地方特色,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展現(xiàn)了新時代河南發(fā)展的新成就,激發(fā)學生了解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建設家鄉(xiāng)的美好情感。
例如,第7題,以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評選活動中河南三大考古新發(fā)現(xiàn)入圍為背景,展示了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原文化,印證了河南是中華文明重要的發(fā)祥地,增強學生文化認同,引導學生自覺為實現(xiàn)民族復興作出貢獻。第8題,以河南省在生態(tài)文明建設中取得的優(yōu)異答卷為背景,展現(xiàn)了河南空氣質量改善、PM2.5下降的美好生態(tài)景象,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態(tài)文明觀,懂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建設生態(tài)文明,造福人類。第9題,以圖表“2015—2022年河南小麥產量占全國比重”及“河南部分農產品加工量占全國的比例”為素材,凸顯了河南獲得“國人糧倉”“國人廚房”美譽的原因,展現(xiàn)了河南作為農業(yè)大省為維護我國糧食安全、建設農業(yè)強國作出的突出貢獻,引導學生關注河南發(fā)展,投身家鄉(xiāng)建設。
二、找準方向,努力前行
中考是“指揮棒”,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充分發(fā)揮了教育評價的導向作用和育人功能,以考促教,以考促學,引領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為今后廣大師生的教和學提供了有益的啟迪。
1.創(chuàng)設開放課堂,學生積極參與。
河南道德與法治中考屬于開卷考試,試題具有開放性、創(chuàng)新性、實踐性等特點,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打造開放性課堂,積極營造開放、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在教師創(chuàng)設課堂情境、提出探究問題時,學生要積極展開課堂討論、合作探究。學生與學生之間、各小組之間要積極交流互動,各抒己見,以加深對教材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夯實基礎知識,加強單元融合。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密切聯(lián)系教材,注重對核心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這啟示我們要認真學習教材,夯實基礎知識,牢記核心知識點和易混易錯點,學會靈活運用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中許多試題的素材、情境仿照了教材“探究與分享”“拓展空間”“運用你的經驗”等欄目內容。這啟示我們在平時學習中,要學習教材,掌握教材,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教材,提高學以致用的能力。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卷中的許多試題并非是孤立地考查某一個知識點,而是跨單元、跨課本、跨年級地考查知識點,其中第19題、第20題、第21題等都屬于大單元教學考查范疇,體現(xiàn)了大單元知識的融合。這啟示我們在平時學習時,要以大單元為載體,重視知識整合,掌握知識點之間的縱橫聯(lián)系,構建知識網絡,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
3.立足學生生活,促進學生發(fā)展。
2023年河南省中考道德與法治試題素材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緊貼學生生活,聯(lián)系社會實際。這引導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緊扣時代脈搏和學生生活,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這也引導學生在平時學習中,要積極參加社會調查、志愿服務、研學旅行等活動,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思政小課堂和社會大課堂相融合,體驗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在實踐中“學習—思考—踐行”,學會學習,學會做事,學會做人,促進知行合一。
4.擺脫資料依賴,注重能力提升。
道德與法治中考實行開卷考試以來,“開卷秘籍”“開卷速查”等資料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答題模板”“解題套路”滿天飛。許多學生機械地背書、刷題、抄書,缺乏獨立思考和辯證思維能力,道德與法治課變成了背誦課、刷題課,以及考試“抄書課”。中考時,學生審題不清,盲目翻書、抄資料,答非所問的現(xiàn)象比比皆是,嚴重背離了開卷考試的初衷。因此,在平時學習中,我們要避免死記硬背和盲目刷題,擺脫對“考試速查”“考試秘籍”等資料的依賴,克服僥幸心理,認真學習,掌握教材,弄清楚“學什么—考什么—怎么考”,注重培養(yǎng)學科核心思維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