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坦
劉堂中學本是劉氏宗祠,解放后和大多數(shù)祠堂一樣被政府征用為學校。學校三面環(huán)水,只有正南邊大門前有一片小廣場。廣場也成為學校操場,用石磙碾壓成的黏土地面平整、光滑、結實,秋收時也用作碾稻谷的稻場。操場不大,勉強能騰出一個籃球場,東西兩頭裝有木質的籃球架。
劉堂中學的正殿為青磚灰瓦包青式歇山頂建筑,兩邊山墻層層遞進,步步高升;屋頂上的陶獸居高臨下,睥睨一切,頗有臨絕頂而小天下之氣概!偏殿都是土坯房,分東西南北拱衛(wèi)著祠堂正殿,形成一個四合院。偏殿房屋因年久失修,屋頂上的檁條常常在夜里噼啪作響,很是瘆人。這大概是白天噪聲大,掩蓋了檁條松動的聲音,只有在夜深人靜時響聲才顯得格外清晰。按照現(xiàn)在的標準,都是實實在在的危房。這些房屋分為上下(西東)兩院,上院(西院)和下院(東院)的廂房是教師宿舍,住著校長、公辦教師和部分離家較遠的民辦教師。南北廂房按照三間一聯(lián),做成六間教室。
由于場地狹小,師資有限,每屆只能招收六個班。后來隨著入學人數(shù)暴增,每間教室擠滿八、九十人,最高峰時有的班級甚至達到一百多人,號稱“一百單八將”!教室里面全是“四腳扒”(一種只有一塊木板加四根木腿的簡易課桌)。這種桌子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可以隨時隨地搬運。學生上下課時既可以搬開桌凳進出,也可以魚躍而出。
學校還有屬于自己的十幾畝稻田,用于勤工儉學。每逢秋季開學,老師們帶領學生揮汗如雨收割水稻,全校師生共同享受豐收的喜悅。
那時候,老師們都以多上課為榮。沒有加班補助,沒有課時津貼。有時候上課多了害怕擠占了別人的課時,還擔心有出風頭的嫌疑。沒有人督促,沒有各種考評,全靠發(fā)自內心的一種對教育教學工作的虔誠默默奉獻,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
一日三餐,鮮見魚肉,豆腐小菜也不是經(jīng)常能吃得到的。苦行僧一般的生活無情地摧殘著青春的肉體,冬天的后半夜小腿凍得疼痛不已,甚至失去知覺。去問醫(yī)生,醫(yī)生說年輕人身體正在發(fā)育,勞累過度、運動量過大,營養(yǎng)跟不上,影響了骨骼發(fā)育,才會疼痛……
然而,世間自有公道,付出就有回報:劉堂中學人才輩出:從省部級、廳局級到縣鄉(xiāng)級,各級官員星羅棋布。至于經(jīng)商從軍富甲一方、出人頭地者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然而奇就奇在這些學生往往鮮有記住高中老師,卻對劉堂中學的學習經(jīng)歷念念不忘。有個學生上高中時寫題目為《我的老師》的作文,把劉堂中學的班主任老師寫得跟神仙似的,成功地引起了美女班主任的興趣,竟然促成了一樁初高中老師喜結良緣的人間喜?。?/p>
小小的劉堂中學可謂是桃李滿天下。尤其是劉堂中學的班主任老師,弟子遍神州,從北上廣深到全國各地,幾乎都有學生虔誠請吃陪游……
小小的劉堂中學就是北大畈這片肥沃土地上的一顆璀璨明珠。劉堂中學在北大畈六個行政村眾星捧月般的拱衛(wèi)中,如同鶴立雞群。盡管房屋破舊,雖然貌不驚人,卻因為出色的教育教學成績讓人肅然起敬。她就是學子心中的項脊軒,就是北大畈的諸葛廬、子云亭。她吸引著周邊方圓數(shù)十里的學子前來求學,甚至遠在南向店、新縣、息縣的學子都慕名而來。
每年小升初考試,北大畈各村小的校長、畢業(yè)班老師帶著孩子們像秋考一樣盛裝出席。劉堂中學的領導老師全員參加到廚房幫廚。剎那間,小小的劉堂中學人聲鼎沸,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就像皈依的廟會,又像朝圣的麥加。到了揭榜的日子,榜上有名的,學生、家長歡天喜地彈冠相慶;名落孫山的,學生捶胸頓足,號啕大哭;家長一臉沮喪,然后督促孩子來年再戰(zhàn)!
劉堂中學的籃球隊打遍潑陂河鎮(zhèn)無敵手;劉堂中學參加縣鄉(xiāng)各種競賽屢屢斬獲殊榮!就連劉堂中學喝酒也是喝遍北大畈無敵手,聞名遐邇!
學校領導老師被學生家長待為上賓,傾其所有熱情招待。因為物資匱乏,只能就地取材:宰一只自家養(yǎng)的雞,撈幾條自家養(yǎng)的魚,再去自留地里摘一些時鮮菜蔬,糧菜瓜豆齊備。再打幾斤自家釀的米酒,水陸俱陳。
那是一個肚子里缺乏油水的年代,當燉雞快要端上桌子的時候,坐在靠近堂屋門口的管姓老師把盤中剩下的魚頭夾到毛姓老師碗中,說:毛老師,多吃魚頭益智。毛老師談興正濃,不知是計。燉雞上來了,大家紛紛伸筷,一只一斤多的農家小雞眨眼間只剩下雞頭雞腳,而彼時毛老師看在碗里,急在心頭,等好不容易才把魚頭處理完,嘴都嗦麻了,燉雞已經(jīng)一掃而空了。毛老師事后感慨道:好你個老管!你撒下魚頭計,智取雞公山!
那時候,公辦老師如同鳳毛麟角。劉堂中學二十多位領導老師中,公辦教師只有區(qū)區(qū)數(shù)人。每到農忙時節(jié),學生放學后,學校里面就剩下幾位公辦老師,被老師們戲稱“劉堂大學校,張王李戴毛”。沒有電燈電話,唯一的家用電器就是手電筒。文化娛樂活動極度匱乏。但老師們精神世界卻頗為豐富,有的是辦法自娛自樂:“吃罷夜飯,后院相見。茶壺煙袋,小椅蒲扇。你說前朝,我說后漢??箍苟?,心里舒坦?!鳖H有些小令意味。后來年輕老師越來越多,大家可以為一首新歌研究半天,也可以為班級里的學生趣事談笑風生。冬日的午后,陽光暖暖地照著,女校長甚至為一步跳棋在正殿廊檐下跟部下爭得面紅耳赤,童趣畢現(xiàn)……
沒有運動器材,沒有運動場地,這些都不是問題,樹林里,操場邊,到處都是羽毛球運動場;土坯墩上擱一塊水泥板,就是乒乓球臺;兩根水泥桿上面橫一根鐵杠桿就是簡易單杠……發(fā)動學生去河灣背沙,再在操場邊挖個沙坑,跳高、跳遠、跳沙坑的場地都有了。把稻田里面的谷樁砍了,用石磙碾壓瓷實,扔鉛球、投標槍的場地有了……只要思想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
劉堂中學是質樸無華的,卻又是崇高偉大的。劉堂中學是抹不去的記憶,因為她更接近教育教學的本質?!昂煤脤W習,天天向上”是每個學生默默實踐的至理名言;不圖名利,教書育人是每個老師不知不覺踐行的準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