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歐陽勝
由大城西的聯(lián)勝路出發(fā),經(jīng)留下隧道、古蕩隧道和天目山路隧道下穿上行,到錢塘江畔的杭州廣電集團,驅(qū)車20 多公里,一馬平川,一路風行,只需半個多小時。
過去,天目山路這條東來西往的杭城主干道擁堵嚴重,曾長期困擾著城西百姓。去年,留下互通改建工程通車后,緩解了天目山路的局部擁堵,而8月8日天目山路隧道的開通,意味著作為亞運重點保障項目的錢塘快速路實現(xiàn)全線貫通,全長48 公里暢通無阻,將“城西到城東,沒有一個紅綠燈”變成了現(xiàn)實。杭州告別了西大門交通擁堵的過往,形成了主城、副城、組團45 分鐘時空圈。大杭州渾然一體,向世界名城又踏踏實實地邁進了一大步,將向來自海內(nèi)外的亞運選手和賓朋直觀展現(xiàn)城市的大氣和通暢。
那是2018年8月底,我從城西驅(qū)車去錢塘江畔的城市陽臺,參加雅加達亞運會閉幕式杭州8 分鐘宣傳片拍攝,走的就是天目山路。當時,天目山路正在改建,挖機轟鳴、塵土飛揚、車道變窄,路上堵得心急火燎、熱汗直冒,我花了兩小多時才趕到?,F(xiàn)在想來,那時的情景猶如蝶變前的陣痛,如今全都變得值得!
現(xiàn)在,杭州亞運紅利已然初顯。不只是“四縱五橫三連十一延”交通格局的日漸成形,讓市民出行更加便利順暢,更有每個人身邊點點滴滴的美麗嬗變。
位于西湖區(qū)蓮花街的蓮花廣場,是全市啟動的第一個亞運觀賽空間,應(yīng)該是與亞運吉祥物“蓮蓮”最有緣的一個市民廣場。它的大變樣始于2020年12月11日晚“趣蓮花,觀亞運”亞運觀賽空間——蓮花廣場啟動儀式?,F(xiàn)場,一根根繪著亞運和亞殘運吉祥物的充氣拳擊不倒柱,亞運智能體驗館的聲波明信片,以及動感單車、趣味投球的互動體驗,將亞運氛圍拉滿。而驚艷的國潮舞蹈、炫酷的青春街舞、動感的亞運歌曲、勁爆的百人互動健身操都讓人激情澎湃,輪椅拉丁舞和無極球表演同樣精彩連連。
輪椅拉丁舞表演者中就有小施夫妻。我是一名輪椅上的寫作者,小施夫妻是我的“輪友”,他們都是后天殘疾,一個是杭州人,一個是成都人。他們通過成都輪椅馬拉松相識、相戀,在美麗的杭州安家落戶,并攜手考入市輪椅舞蹈隊,參加了許多迎亞(殘)運演出,生活因此而越來越精彩。
修葺一新的蓮花廣場,從公共藝術(shù)裝置到景觀燈飾,從道路道旗到墻繪綠化,滿眼都是匠心獨運的亞運元素,戶外電子大屏更是每天循環(huán)播放著亞運宣傳片,展現(xiàn)著“品質(zhì)西湖,光韻風華”。在杭州亞運會期間,這里將實時播放亞運比賽實況、組織文體表演和互動活動,成為居民及游客觀賽和休閑的“城市客廳”。
說來也巧,黃龍體育中心就在杭州市殘聯(lián)斜對面。由于我常去市殘聯(lián)開會、辦事,正好見證了黃龍體育中心一點點地從圍擋包裹到雄姿展露的精彩蝶變。黃龍體育中心煥然升級,且不說場館設(shè)施如何先進,全長1000 米的空中健身跑道已足夠拉風,總面積1000 平方米的LED 環(huán)屏,讓它成為了全國第一座擁有超大型環(huán)屏的開放式體育場。還有刷臉入場、自動探測體能消耗和跑步速度等智能設(shè)計,張揚著杭州智慧云城的美名。最為直觀的是,黃龍體育中心主體育館大門前曾為2011年全國第八屆殘疾人運動會建設(shè)的曲折的無障礙坡道已不見,經(jīng)過從外到內(nèi)全方位改造,如今的無障礙設(shè)施現(xiàn)代而科學、實用且美觀。
此前,我有幸拜訪過杭州亞運會組委會,參觀了亞運展示館,也與殘疾朋友一起去過運河亞運公園。國球中心和“杭州傘”造型的曲棍球場很是氣派,大草坪和人工湖、花海、長橋頗具網(wǎng)紅氣質(zhì)。我們遇上了一大幫幼兒園的小朋友,像嘰嘰喳喳的小鳥,咔嚓咔嚓地在亞運吉祥物前拍照,而我的輪椅暢行無阻。然而,那個“花園崗街”路牌讓我猛然止步,不停地問導游:“花園崗在哪兒?”回答語焉不詳。20年前,我剛到杭州曾租住在花園崗村,曾經(jīng)破敗的城中村,如今卻是一片現(xiàn)代化的景象。
數(shù)月后,在杭州圖書館,在“迎亞運 向未來”杭州大型詩歌朗誦會上,我的心不經(jīng)意間被黃亞洲老師的詩作《杭州運河亞運公園:十八棵羅漢松》擊中:
我是在遙望大草坪時,看見
那十八棵郁郁蔥蔥的羅漢松的
顯然,那些松樹都還在童年
導游說那是花園崗村的村民臨走之時
依依不舍種下的,他們想要
留住一個村莊的念想
他們走了,他們把祖祖輩輩的土地獻給了亞運會
原來這里就是花園崗村,已然變身亞運公園,可當時卻身在此地而不知!
我無限喟嘆城鄉(xiāng)巨變,滄海桑田一瞬間;也無限感懷,正因為有像花園崗村村民這樣許許多多普通百姓鮮為人知的默默奉獻,才有了杭州城市的美好蝶變!
▲劉文元/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