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秀
(樂山師范學校附屬小學 四川 樂山 614000)
識字是小學生學習語文的基礎,識字能力直接影響著學生語文水平的提升,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對識字教學的重視程度。趣味識字教學措施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小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注入新鮮血液,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讓他們在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下學習。因此教師應當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能力,對教學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新和改革,從實際出發(fā)提升識字教學的質(zhì)量和效率。
趣味識字教學是一種有趣的、生動的、能夠吸引學生主動積極參與到課堂中來,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在識字教學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要想讓學生識字有興趣,就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心理特點。從學生的角度來講,他們對事物感興趣就會主動參與到其中。同時還要考慮到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在教學中可以采用多種方式,比如:游戲、故事、兒歌、謎語等。另外還可以通過直觀教具、多媒體教學等手段來幫助學生識字。從教師的角度來講,教師要以“生本”為核心,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識字效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精心設計教學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因為多媒體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還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所學內(nèi)容。
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開展的基礎,但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于識字學習的興趣還存在著一定程度上的不足,這就使得在開展小學語文識字教學工作的過程中,難以實現(xiàn)學生對于學習識字這一內(nèi)容的深入探索。例如在實際開展小學語文教學工作時,教師往往會采取一些比較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即通過簡單而又直接的方式來進行小學生漢字書寫內(nèi)容的講解,而對于漢字學習過程中較為枯燥乏味的一部分,教師也不會采取任何的措施來幫助學生提升學習興趣,而是會通過直接告知學生漢字書寫技巧等方式來實現(xiàn)對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提升。
小學語文教學,教師通常是通過學生的記憶來進行識字教學的,而這種方法,對小學生來說并不適宜。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記憶能力是很有限的,再加上識字教學又是一項枯燥乏味的工作,在教學中就會顯得格外吃力。而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為了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就不得不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在識字教學中,教師采取傳統(tǒng)的方法進行教學,而這些方法已經(jīng)無法激發(fā)小學生對于識字學習的興趣。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就會選擇更簡單、更直接、更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式進行識字教學。
教師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并通過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評價,但是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小學語文教學中缺乏科學合理的評價體系,無法全面了解學生的識字情況和識字效果,無法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設計出符合學生學習實際的評價體系。因此在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需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方法,以此來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zhì)量。
小學生在小學語文學習階段,由于自身的心理發(fā)展還不夠成熟,因此他們對于知識的學習與掌握都是通過教師來進行的,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也是需要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密切配合。
在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由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缺少溝通與交流,因此他們之間就很難形成一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在學習中也很少會將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與教師進行分享,因此這種教學方式就無法真正的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也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所以,需要教師與學生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從而提升教學效率[1]。
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小學語文教師主要采用板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講解,這不僅對教學效率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無法有效提高學生的識字效率。針對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來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與識字教學有關的圖片、視頻、動畫等資料進行播放,通過這些方式為學生提供生動活潑的學習情境,進而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多媒體技術還能夠?qū)⒊橄蟮奈淖洲D(zhuǎn)換成形象生動的畫面,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直觀地了解到漢字。例如,在進行“家”字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家”字有更深刻的了解。在了解完“家”字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將這些字組成詞語進行造句練習。例如“家里有爸爸媽媽和我”等。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家”字所包含的語言含義以及背后所蘊含的道理。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家”字的印象,還能使學生在了解了這些漢字所蘊含的道理后更好地掌握這些漢字。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對一些抽象事物進行直觀展示。例如在講解“門”字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播放動畫視頻《開心小豬》中對“門”字進行展示的畫面,讓學生對這一漢字有更深刻的了解。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將一些生活中常見事物展示出來,例如將“門”字與生活中常見的門進行對比展示。通過這樣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增強教學趣味性[2]。
自主學習習慣對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習具有重要的影響,為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幫助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收獲成就感。在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由于教師對學生的管理較為嚴格,使得他們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難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幫助他們養(yǎng)成自主學習習慣[3]。
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事物進行觀察,如觀察身邊事物的顏色、形狀、大小等。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在觀察這些事物時往往會花費較長時間,甚至會忽略教學內(nèi)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將注意力集中到觀察事物上。例如:在講解“車”字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車”字中的“車”字部分有幾橫,“車”字的部分有幾撇等。通過觀察教師可以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對此并不感興趣。因此教師應當向他們解釋“車”字是由哪些筆畫組成的。通過解釋說明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識字過程中體會到識字樂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在觀察過程中將自己的想法記錄下來,以備在日后復習時使用[4]。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往往會通過傳統(tǒng)的講解方式進行教學,這種教學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nèi)容,但是卻難以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通過激發(fā)學生對閱讀的興趣來提高他們對識字的學習興趣。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讓他們在閱讀過程中能夠?qū)⒆约核鶎W到的知識應用到文章中,從而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能力。例如,教師在教授《皇帝的新裝》這篇文章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先進行自主閱讀。由于這篇文章內(nèi)容較為簡單,所以教師可以讓學生自己先進行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文章大意以及寫作背景等相關內(nèi)容。然后再讓學生進行自主閱讀,并且結(jié)合自己的理解來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討論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深入理解文章內(nèi)容,并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閱讀習慣。此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書籍,例如《雷鋒日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內(nèi)容。
在教學中,教師應當注重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興趣,利用多種形式提高學生對漢字的記憶效果。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適當?shù)慕虒W內(nèi)容,將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與語文教學相結(jié)合,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識字環(huán)境。例如教師可以在進行識字教學時,引導學生將自己所在班級的名字寫在黑板上,并將自己所寫漢字的書寫規(guī)律進行分析。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校園,組織他們到附近公園觀察公園內(nèi)的環(huán)境,并要求他們對公園內(nèi)樹木、花草等進行描述。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想法與意見,引導他們將自己所寫漢字進行分析。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漢字書寫的興趣,還能培養(yǎng)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真正掌握漢字書寫規(guī)律,從而提高他們的記憶效果。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豐富教學手段。例如將多媒體技術應用到識字教學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向?qū)W生展示更多與漢字相關的圖片與視頻,使他們更加直觀地了解漢字中蘊含的文化內(nèi)涵與漢字所蘊含的情感價值。
綜上所述,趣味識字教學方式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果,還可以促進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趣味識字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養(yǎng)。為了提升趣味識字教學的效果,小學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應當對識字教學手段進行多樣化創(chuàng)新,通過各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漢字學習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度和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