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宜霖
(吉林藝術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即興表演創(chuàng)作的核心能力包括適應力、想象力、表達力、控制力以及體驗能力。
適應力要求演員在舞臺上面對不同情況下能快速地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適應變化了的情境,在與不同的對手交互時更好的適應力能保證演員在舞臺上始終處于一個靈活放松的狀態(tài)。適應力的養(yǎng)成不僅需要大量的舞臺表演經驗,更需要演員注重在生活中積累經驗,牢記不同場合下自己的切身感受,在表演實踐中逐漸釋放所積累的經驗。
想象力,無疑是所有藝術工作者必須具備的能力。想象力是演員在舞臺上進行優(yōu)秀二度創(chuàng)作的基礎,技巧是骨骼,那么想象力就是為表演注入了靈魂,其他能力只有想象力的加持下才能發(fā)揮出其本來的作用,優(yōu)秀的演員即使是在一部觀眾熟知的作品中也能通過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完成精彩紛呈、令人印象深刻的甚至超越原本的表演。
表達力,包括基本的言語和肢體表達,還包括更深層細膩的情緒表達。在舞臺上演員除了基本的言語和肢體表達力(即臺詞和形體),還要將角色的情緒表達到位,如角色此刻的矛盾心理、欲望、恐懼或渴望等,表達力幫助演員將角色塑造得更加飽滿生動,更能讓觀眾代入其中。
控制力,在舞臺上演員要對自己的一切行動進行必要的控制,主要包括形體、臺詞以及情緒的控制??刂屏Σ皇枪潭ǖ幕蛞怀刹蛔兊模缭谑诛枬M的情感戲中演員要控制自己的情緒將其釋放在合理的范圍內,不要過于激烈或平淡;而在一些平淡的戲中演員可能反而要控制自己釋放多一些的情緒,在理智的同時做到情緒外放的最合理程度,即演員的控制力要運用自如,有收有放。
體驗能力,體驗能力具有多個層面的意義,它既包括最基本的演員對舞臺表演和現(xiàn)實生活的體驗,同時也包括能理解到觀眾體驗的這種更深層的能力,也可以直白地稱之為共情能力。演員在生活中對于不同人和事,不同境遇、不同結果以及延伸出的體驗在舞臺上能夠通過與其他能力的結合使用將表演刻畫得更加真實。
即興表演的基礎學習主要包括學生在老師給出的規(guī)定情境下做單人或多人的即興表演,學生通過完成規(guī)定情境的命題表演來不斷鍛煉自己的基本素養(yǎng)和表演技巧。
1.想象力的培養(yǎng)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指出:“我們舞臺上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句話,都應該是正確的想象生動的結果?!毕胂罅ψ鳛檠輪T最重要的創(chuàng)作能力之一無論是在現(xiàn)實生活中還是在舞臺表演沙漠化無時無刻不發(fā)揮著它的作用,只有一個具有豐富想象力的演員才能將角色以最生動飽滿的狀態(tài)在舞臺上呈現(xiàn)出來,所以在基礎學習中想象力的培養(yǎng)是不可或缺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要在學習中提高學生的這一基本素養(yǎng)就需要大量的想象練習。許多時候學生并不是沒經歷過,而是不知道如何再現(xiàn),例如“放假回家”這一活動,演員在臺上要回想自己在實際生活中放假回家后的真實反應,如何拿行李,回家里跟爸媽吃的第一頓飯如何交流,在家是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學生要以表演的形式展現(xiàn)出生活中真實的自己,這些經歷過的事情如何運用想象力直觀地呈現(xiàn)出來讓大家知道這是什么,這就需要演員本身先確信此刻的表演就是自己的真實生活狀態(tài),符合生活邏輯。在這樣的不斷訓練學習中學生提高了自己的想象力,在舞臺上能充分調動、發(fā)揮想象力,做到能把自己的直接經驗生動地再現(xiàn)給觀眾。
2.感受力的培養(yǎng)
感受力主要包括生理上的視覺、聽覺、味覺、嗅覺以及知覺等能力,即興表演的基礎學習必須圍繞感受力的培養(yǎng)設置一系列訓練課程。感受力是每個人天生就具有的基本能力,它幫助人類認識世界、了解世界,而作為演員必須擁有比普通人更加敏銳的感受力,這就需要后天的訓練來激發(fā)。而即興表演對于感受力的訓練首先要讓演員擺脫固定思維的桎梏,讓自己所有的感知器官逐漸進入一個松弛的狀態(tài),在此基礎上才能在訓練中喚醒更多的感受力,更好地投入表演。訓練的內容例如將情境規(guī)定為三伏天,演員要不斷提醒自身感知器官此時正處于酷熱難耐的狀態(tài),仿佛能夠感受到真實的炎熱。訓練感受力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讓演員能夠快速地進入狀態(tài),找到規(guī)定情境中要求的最真實,符合生活邏輯的舞臺行動。
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讓演員深切地體會到即興表演訓練的作用,不僅能夠很好地訓練注意力,也能夠很好地訓練演員的感受力。
3.注意力的培養(yǎng)
注意力能保證演員在學習和表演時時刻以理想的狀態(tài)應對不同的狀況和要求,好的表演需要演員在放松的狀態(tài)下,集中注意力,同時調動自己的其他能力來完成,而學生在初始階段總是過于想表現(xiàn)得完美,反而使自己的身體和神經都處于一個緊繃的狀態(tài),完全背離了自己構想的狀態(tài),使表演變得十分僵硬、尷尬。所以演員一定要進行注意力的學習和訓練,逐步訓練自己在臺上擁有穩(wěn)定且積極的注意力。即興表演訓練要靠演員的臨場即興發(fā)揮,沒有固定的劇本,所以在過程中演員需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在進行無實物表演時演員要快速而仔細地回想并在想象后將動作做到最大程度地貼近真實,也就是常說的“真聽真看真感受”,才能做出合格的表演使自己和觀眾滿意。所以演員的即興表演訓練必須將注意力的培養(yǎng)納入學習的內容。
1.演員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主動觀察生活的習慣
表演絕不能只停留在舞臺上,演員要走進生活觀察和了解形形色色的人,甚至與其發(fā)生互動,觀察他們的日?;顒樱鲃拥幕蛳乱庾R的行為舉止,找準不同的人身上的特點并進行總結,演員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才能做到在即興表演時按要求及時地找準生活中對應的人物形象,提取出來運用到表演當中。但這種表演最忌諱生搬硬套,絕不能是刻意模仿,要想達到表演貼合人物形象就要在觀察生活的同時加入體驗,讓這種主動的觀察變成舞臺上下意識的表現(xiàn),不是模仿他,而是成為他,像他一樣思考、行動。
2.演員在生活中要培養(yǎng)自己的“第六感”
“第六感”與觀察生活同時進行,同時也在觀察生活之上,因為只有當演員具有了一定的觀察生活后的積累才會進一步產生這種更深層次的能力“第六感”,它不屬于人的理性思維判斷,也不具有邏輯,它是一種難以被具像化的思維能力,反映在表演上就體現(xiàn)為演員對于此刻即興扮演的人物根據此前的觀察積累能做出該人物在此刻會做出的行動,它既不是演員本身的行為同時也可能不是人物的反映,但在即興表演中這種“第六感”是合理的且生動的?!暗诹小币蛉硕悾械难輪T天生心思敏感細膩,再通過平時個人生活閱歷的積累所建構起來的對事物發(fā)展的前瞻性預見能力就使得其具有更強的“第六感”,所以不能盲目地為了培養(yǎng)“第六感”而隨意推斷,做出行動。但無論如何演員都必須潛心觀察生活,根據自己的體驗能力逐漸提高自己對于人和事的敏感程度,努力培養(yǎng)自己的“第六感”。
3.演員在生活中要注重個人的知識積累
在舞臺上的表演離不開臺詞和行動,而所有的能力都是相輔相成的,當演員具有了一定的生活觀察積累以及成熟的表演技巧,但卻沒有足夠的知識積累,那么在舞臺上其余的能力的發(fā)揮就會被限制。知識儲備也不僅僅是書本知識,現(xiàn)代社會將知識分為客觀事實、自然規(guī)律和原理、技術技能以及社會關系知識。作為演員更適合羅素對于知識的分類說法,羅素將知識分為直接經驗、間接經驗和內省經驗,直接經驗就是指我們通過不斷的實踐、探索、失敗后總結獲得的,而有些人明明經歷很多卻仍然處于一個無知的狀態(tài),是因為其在探索中總是流于表面,淺嘗輒止,只得到了經驗卻沒有得到知識;間接經驗也就是從他人的經驗中獲得知識,即來自他人的教學。作為一個演員一定要注重從直接經驗獲取知識,多做多看多感受,在面對不同的即興表演創(chuàng)作時能有深厚的知識和經驗儲備讓自己發(fā)揮出更完整的能力。
在創(chuàng)作中,之前談到所有的應具備的能力和習慣都在表演中轉化為敏銳的反應與判斷力、積極的交流和適應能力、有效的行動和組織能力。
一位優(yōu)秀的演員絕不會不管臨場變化照本宣科地將每句臺詞、每個動作都做得與之前毫無差別,絕大多數(shù)演員在不具備演員應有的能力時就開始對戲反復排練,這樣只會使最后呈現(xiàn)出來表演十分僵硬死板,缺少演員應該展現(xiàn)的生命力和自由感,即興表演訓練不同于無變化反反復復的傳統(tǒng)排練模式,即興表演就是要先培養(yǎng)演員敏銳的反應和判斷能力,面對不同的情境和對手,即使在無實物表演、無臺詞的情況下也能做到游刃有余。例如應用最廣泛的單人或多人小品,演員并不知道即將面對的規(guī)定情境是什么,以及對手下一秒給出的反應等這一切都是未知的,所以就需要靠自己的反應和判斷做出最合理且精彩的反饋。在這樣的訓練下演員才可以從最初的慌張,不自信逐漸變得自信、反應迅速、判斷準確,心理也會變得愈加強大。強大的心理是演員必須具備的,它源于平時的學習和生活的積累鑄就自己深厚豐富的內心世界,要足以支撐演員在舞臺上及時找準人物的思想和行動,將人物展現(xiàn)從簡單的模仿朝更細膩真實的方向進步。
積極的交流與適應能力是演員必須具備的能力之一。語言上的交流是最基本的層面,它還包括更深層的精神、思想、欲望等交流,在舞臺上呈現(xiàn)為與對手之間相互拋出和接受反應與刺激,表演的精彩正是在這種演員之間來回的交流、配合之中不斷遞進展現(xiàn)的。而交流和適應的難點就在于一開始演員將表演與現(xiàn)實生活完全割離,在日常生活中稀疏平常的交流在表演時卻表現(xiàn)的十分生硬刻意,即興表演要克服的就是“什么都要演”,說話、走路、吃東西等等這些日常行為被許多演員刻意的演出來,甚至連“放松”都是演出來的放松而不是真正的放松,歸根結底就是演員沒有與自己、對手和環(huán)境進行交流和適應,一切行動都在匆忙且漫無目的的狀態(tài)下進行。所以在即興表演訓練時要著重訓練演員的交流能力,通過無臺詞或一句話的練習,訓練演員在信息有限的情況下通過與對手的語言、眼神、肢體動作以及精神上的交流將情節(jié)進行下去。最重要的是擺脫定式,不要死板的思考,吃飯一定要有桌子,喝水一定要用杯子,接受對手的反應同時也要積極的給予對手反應,通過反復不斷的、有趣的變化將自己從被情境束縛轉變成掌控情節(jié)推進的角色,不斷提高自己的交流和適應能力。
行動與組織的能力通常是當演員完成了基礎的學習,開始逐漸對表演產生自己的見解后顯現(xiàn)出來的能力,即演員在之前的學習都是按照老師給出的規(guī)定情境和要求以及對手給出的反應去感受、構想和呈現(xiàn)??梢哉f在本質上是處于被動的狀態(tài),因為此時演員不懂得構建自己在未知的情節(jié)中可以做出的行動,頭腦里只是單純的等待刺激然后給出反應。當演員經過即興表演后有了一定的進步后就開始有意識的對自己接下來的行動進行構想和組織,及時在面對未知的情節(jié)時也能在事先構想的行動中選出合適的行動,也就是演員開始思考做什么、為什么做、怎么做這些問題。行動和組織的能力要靠大量的即興表演訓練和日常生活積累才能逐漸掌握,它與其他能力一樣是成為一位合格的演員必不可少的能力。
即興表演訓練作為一個歷史悠久、優(yōu)秀的表演訓練方式,貫穿演員的整個學習生涯,不僅鍛煉了演員們所必須具備的各種能力,更為演員在日后的創(chuàng)作道路上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更能夠幫助演員塑造一個強大的內心,以更加自信、飽滿的狀態(tài)去面對每一次舞臺上的演出,無愧于觀眾們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