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教育之路是偶然,但在這條路上走得堅定且成功卻是范峰霞不斷改變的必然。
幾年前,當范峰霞所在的青島市第四十二中學從原來的校區(qū)搬到新校區(qū)后,學校生源質(zhì)量大不如前。以往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用于新學生,十多年來積累的教學經(jīng)驗也無“用武之地”,范峰霞的語文課堂面臨著重大的挑戰(zhàn)。對于范峰霞而言,改變現(xiàn)有的教學方式迫在眉睫。
“柳暗花明又一村”,在一次班會課中,范峰霞偶然地發(fā)現(xiàn)班上很多學生的理想都是成為漫畫家。聽到學生們繪聲繪色的講述,即便范峰霞并不了解漫畫,但她仍舊感受到了學生們對于漫畫的熱愛。
范峰霞敏銳地抓住了“愛好漫畫”這一點,并根據(jù)這一特點設計出情境化教學方式。在教授賈平凹的散文《一棵小桃樹》時,她一改以前的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流程,讓學生們在預習完課文后為小桃樹畫一本漫畫集。通過畫漫畫,學生不僅對課文有了一個整體的把握,還對文章“托物言志”的表現(xiàn)手法有了更深的體悟。在這之后,范峰霞便重新制定了符合這些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
及時改變教學方式,讓范峰霞很快適應了新學生,也收獲了學生對于語文的興趣。
談到教師成長,范峰霞不止一次指出一定要做學習型、研究型的教師,不能僅憑經(jīng)驗去教學。她提到自己在一次班主任培訓會上從外校的老師身上得到了巨大的啟發(fā),在那以后她就覺得教育必須要拓寬眼界,不能坐井觀天。教育觀念的改變,讓她不斷通過學習提升自己,在各類課程競賽中成績斐然。
范峰霞曾經(jīng)遇到過一個學生,他原本成績優(yōu)異,在班級名列前茅。但在初三時,這名學生沉溺于打籃球,精神萎靡不振,導致成績一落千丈,以至于后面沒能成為直升二中的指標生。此時,他面臨著是否改變一志愿學校的難題。出于穩(wěn)妥,學生的母親希望他放棄二中,但學生卻堅持非二中不去。范峰霞一開始也希望他能選擇更穩(wěn)妥的學校,但學生的一席話讓她改變了想法?!袄蠋熚乙欢ㄒ忌隙?,否則我再也不碰籃球?!笨粗麍远ǖ难凵?,范峰霞不禁換位思考,將自己視作學生,拷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樣選?”一番考慮之后,范峰霞最終選擇相信學生,并幫他說服了他的母親。即便承擔了很大的風險,但為了讓學生將來不后悔,范峰霞還是選擇遵從學生自己的意愿。
幸運的是范峰霞的堅持有了圓滿的結局,這名學生順利考上了二中,并在教師節(jié)給她發(fā)來了這樣一條短信:“老師,我并不是一個讓你省心的學生,但是你卻是最理解我的老師。在我被思想壓力困擾時,是您把我從困惑中領了出來,幫我緩解壓力;在我遇到困難想放棄時,是您給了我勇氣、信心和希望?!?/p>
思考角度的改變,讓她充分理解了學生,并收獲了學生的肯定。
于改變中探索成功的奧秘,范峰霞在教育這片海洋中遨游,一路乘風破浪,直抵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