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陸韜 林 宇 藍璧高 廖開歷 阮 鈞 莫莉莎 莫向華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心血管內科,廣西河池 546300
冠狀動脈是為心臟提供血液的動脈,當其發(fā)生粥樣硬化導致管腔狹窄甚至閉塞后,引起的心肌缺氧缺血,誘發(fā)胸痛、胸悶,即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冠心病患者隨著冠脈狹窄程度的加重可能會引發(fā)心力衰竭,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冠脈造影是評估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病變程度的“金標準”,但檢查所獲結果無法對患者冠脈病變程度進行量化分析[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半胱氨酸與蛋氨酸代謝的中間產(chǎn)物,可能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形成[3]。超敏C 反應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作為常用炎癥標志物,可促使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4]。血管內皮功能障礙會導致細胞因子分泌異常,介導血小板聚集、白細胞黏附等,從而促發(fā)動脈粥樣硬化[5]。鑒于此,本研究重在分析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程度與Hcy、hs-CRP 及血管內皮功能的相關性。
選擇2018 年10 月至2020 年7 月廣西河池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本院)確診冠心病患者176 例為研究對象,全部患者及家屬簽署研究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KY-2018-01)。
納入標準: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6];穩(wěn)定性冠心?。皇状谓邮芄诿}造影檢查;凝血功能、免疫功能正常;精神正常,可配合研究。排除標準:合并心、肝、腎衰竭等重要臟器病變;具有冠脈造影檢查禁忌證;不能配合冠脈造影及相關檢測指標檢查;合并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合并難以糾正的低鉀血癥;合并感染性肺炎、乙型肝炎等感染性疾病;合并腦梗死及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近2 個月服用抗炎藥物;合并惡性腫瘤或全身、局部炎癥性疾病。
1.3.1 冠脈狹窄病變程度評估及分組 所有患者均接受冠脈造影檢查,以Gensini 評分系統(tǒng)[7]評估患者冠脈狹窄病變程度,參照黃照河等[8]研究,將Gensini 評分得分<30 分患者納入輕度組(n=49 例),30 ~90 分患者納入中度組(n=85 例),>90 分患者納入重度組(n=42 例)。
1.3.2 實驗室指標檢測 于患者入院時,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以4000 r/min 轉速離心10 min,離心半徑為10 cm,用美國雅培公司(型號:c1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測定Hcy 水平;用基蛋生物科技提供的熒光免疫定量分析儀(型號:Getein1600)測定hs-CRP 水平。血管內皮功能指標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內皮素-1(endothelin-1,ET-1)外送至深圳華大基因檢測,檢測方法為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
1.3.3 基線資料采集 記錄患者性別、年齡、病程、合并基礎疾?。ǜ哐獕?、2 型糖尿病、高脂血癥)、病變數(shù)目等。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經(jīng)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三組間用單因素方差分析檢驗,兩兩用SNK-Q檢驗;偏態(tài)分布資料用[M(P25,P75)]表示,三組間用Kruskal-WallisH檢驗,組間兩兩用Pairwise Comparisons 檢驗;logistic 回歸分析冠脈狹窄程度與指標的關系。P< 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176 例冠心病患者中,輕度狹窄病變49 例,占27.84%(49/176);中度狹窄病變85 例,占48.30%(85/176);重度狹窄病變42 例,占23.86%(42/176)。
輕度組Hcy、hs-CRP、vWF、ET-1 水平均低于中度組和重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但中度、重度組Hcy、hs-CRP、vWF、ET-1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不同程度冠脈狹窄病變冠心病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將2.2 結果中有差異的變量作為自變量并賦值(Hcy、hs-CRP、vWF、ET-1 均為連續(xù)變量),經(jīng)logistic 回歸分析顯示,Hcy、hs-CRP、vWF、ET-1 是冠心病患者中、重度冠脈狹窄的風險因子(OR> 1,P< 0.05)。見表2。
表2 影響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程度的回歸分析
冠心病具有高發(fā)病率、高致死率等特點,發(fā)病率逐年升高,且呈年輕化趨勢。研究指出,冠脈狹窄病變是冠心病的病理基礎,而狹窄程度越嚴重,患者心力衰竭、猝死風險越高[9]。因此,盡早明確冠心病冠脈狹窄病變程度,對早期干預有重要參考意義。
本研結果顯示,Hcy、hs-CRP 水平異??赡苁枪谛牟』颊咧小⒅囟裙诿}狹窄的風險因子。說明Hcy、hs-CRP 水平與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程度有關。Hcy 是一種含硫氨基酸,通常情況下,Hcy 在體內會被代謝分解,血清Hcy 含量較低,但Hcy 水平增加會損傷血管內皮細胞、刺激血管平滑肌細胞異常增生,導致凝血與纖溶失衡,增加血栓形成風險[10]。相關研究表明,血清Hcy 升高是心腦血管疾病風險因子之一,其表達增加可能會誘發(fā)冠心病、腦梗死等疾病[11]。炎癥反應作為誘發(fā)冠心病重要原因之一,在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與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重要作用[12]。hs-CRP 是一種由肝臟合成的急性時相反應蛋白,通常情況下,含量較低,但當機體存在炎癥、應激反應時,hs-CRP 血中水平顯著升高,直接推動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進程[13]。
除Hcy、hs-CRP 外,本研究經(jīng)logistic 回歸分析發(fā)現(xiàn),vWF、ET-1 水平也可能是冠心病患者冠脈狹窄程度的危險因子。vWF、ET-1 是評估血管內皮功能常用指標,其中vWF 由內皮細胞合而來,可反應內皮細胞損傷情況;ET-1 是一種縮血管因子,具有調控血管收縮作用,在血管內皮功能受損時,二者水平顯著升高[14]。有研究表明,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會影響一氧化氮合成酶表達,而一氧化氮合成酶可抑制內皮細胞遷移,預防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同時,血管內皮功能失調會導致血管舒張障礙,使內皮抗凝、抗纖溶功能無法正常維持,進而增加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風險[15]。而冠心病患者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會導致血管活性物質分泌異常,造成冠脈痙攣,增加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破裂風險,因斑塊破裂會導致血小板聚集,形成新的血栓堵塞血管,所以隨著血管內皮功能異常發(fā)生,將直接加重冠脈狹窄病變程度[16]。
綜上所述,冠心病冠脈狹窄程度可能與血清Hcy 與hs-CRP 水平升高、血管內皮功能異常有關,考慮未來可將血清Hcy、hs-CRP、血管內皮功能指標作為輔助評估冠脈狹窄程度重要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