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慧琴
(張掖市山丹縣清泉學校 甘肅 張掖 734100)
空間觀念的養(yǎng)成對提升學生數學學科素養(yǎng)具有重要價值,其與圖形教學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對于圖形教學來說,空間觀念能夠降低學生學習圖形知識的難度,促進其站在多維立體的角度思考圖形問題,而學生在研究、理解圖形知識的過程中,能過對物體的形狀、方向、大小等元素進行感知、判斷,并在腦海中建立起空間模型,也能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但對于小學生來說,圖形知識的學習難度普遍較大,這主要源于這部分知識對學生各方面能力要求過高,比如,思維能力、認知能力、空間想象力等等,因此學生在學習期間容易出現理解困難、興致缺失等問題,學習壓力讓學生面對圖形問題總是望而卻步,針對學生空間觀念的養(yǎng)成很不友好,教師應不斷加強對空間觀念的關注度,這對圖形教學期間存在的問題研究針對性教學方法,有效借助圖形教學促進學生空間觀念養(yǎng)成。
數學學科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基地,學生的空間觀念能夠提升其對空間的感知能力,其在學習圖形知識期間能憑借這一感知能力產生豐富的想象,并通過猜想、驗證等環(huán)節(jié)解決相應的學習問題,這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會得到鍛煉與升華,包括其對空間當中事物的理解也會隨著空間觀念的提升而更加多元,比如事物之間的相對關系、物體不同角度的呈現等等,這都對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有推動作用。另外,學生能夠在空間觀念的支持下轉換多個角度思考空間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其還可以將這種多角度的思考方式融合在其他問題當中,其思考問題的方式、途徑就會發(fā)生變化,這也對學生思維能力的提升有一定幫助。
解決問題能力是學生在小學階段必須要養(yǎng)成的關鍵能力之一,其是一種綜合性較強的能力,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要求較高,空間觀念的提升也有助于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養(yǎng)成。比如,針對學習上的問題來說,圖形知識對學生空間觀念的要求較高,學生解決圖形問題的過程實際上也是提升自身空間觀念的過程,隨后再由養(yǎng)成的空間觀念進一步解決相關學習問題。而對于生活中的問題來說,學生空間觀念提升,有助于其養(yǎng)成站在空間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及能力,能促進其將學習到的空間、圖形知識自主運用到實際問題當中,實現知識與生活的互聯(lián)互通,這都有助于提升其解決問題能力。
在傳統(tǒng)教學當中,教師更傾向于將教學重點放在知識的講解上,更關注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對數學思維、觀念的滲透則有所欠缺,這實際上會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造成阻礙,會削弱數學教學的總體效益。若教師能在圖形教學期間有效向學生滲透空間觀念,學生的思維、能力都會得到發(fā)展,那么教師的教學效益也會明顯提升,這對小學數學教學本身的發(fā)展也有正面價值。
由以上的闡述我們可以看出,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無論對學生還是小學數學教學本身都具有重要價值,但就目前總體教學情況來看,教師教學期間還存在教學觀念更新不夠徹底、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性不足、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等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空間觀念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需立足于教學實際探尋優(yōu)化教學的具體措施,整合多元化教學手法、融合現代化教學技術,解決當前教學困境,為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提供保障與助力。
教師是教學關系當中的關鍵人物,學生所學的內容、所采用的學習方法、最終獲得的學習成效,在很大程度上都取決于教師,而教師的教學觀念將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因此,若想有效借助圖形教學來提升學生的空間觀念,首先就需要從教師入手,教師需要意識到空間觀念的重要性,徹底轉變自身教學理念,充分關注學生知識、思維、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尤其在從事圖形教學期間,要針對性滲透空間觀念,研究切實可行的滲透方法。另外,教師還需要注重自身教學素養(yǎng)的提升,培養(yǎng)學生空間觀念的人主要負責人是教師,若教師本身對空間觀念的理解不夠深入,其呈現的教學效果也難以理想。因此,教師還需要加強對空間觀念的了解,明確教材知識與空間觀念之間的聯(lián)系,在教學中適時適度的完成滲透工作,包括新課改背景下不斷涌現的多元化教學方法,教師也要加強研究與學習,合理運用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為學生空間觀念的提升奠定基礎。
空間關鍵的養(yǎng)成需要學生經過不斷的鍛煉與實踐,單純憑借教師的講解并不能形成系統(tǒng)、深刻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未來教學期間應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有效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養(yǎng)成空間觀念。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一年級下冊“有趣的圖形”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任務型教學法,為學生布置簡單的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探究圖形問題,以達到培養(yǎng)空間觀念的目的。教師可以先為學生展示與教材內容相符合的多個圖形圖片或視頻,各個圖形的大小、形狀可適當發(fā)生變化,教師可將學生分成不同小組,讓每個小組學生通過觀看視頻或圖片觀察其中都包含哪幾種圖形,不同圖形之間有哪些區(qū)別,并分析如何判斷圖形的種類等等。這些問題對于一年的學生來說難度并不高,但卻能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興趣,小組之間的競爭能讓學生更積極、更專注,探究問題期間學生能夠對圖形的形狀、大小、方向等元素進行分析與感知,這些元素都與空間觀念息息相關,且自主探究的形式能有效鍛煉學生的空間觀察能力及感知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解決問題的意識及習慣。
圖形知識對于學生來說實際上并不遙遠,但學生憑借自己能力并不能順利與之建立起聯(lián)系,因而對相關問題的理解比較模糊,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也會因此面臨困難。針對性這一問題,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的方式為拉近學生與相關知識的距離,為空間觀念的養(yǎng)成提供助力。比如,在學習北師大版二年級上冊“觀察物體”這部分知識時,教師可以事先收集一些生活中不同形狀物體的視頻,包括同一物體的多個角度等,但要注重與小學生生活實際相吻合,照顧學生的認知能力及生活經驗,比如視頻中可包含鉛筆、橡皮、書籍、公交車、餐具等等。在正式上課期間,教師可先為學生播放物體的局部,讓學生猜測展示的是生活中的哪些物體,學生在猜測的過程中其好奇心會被激發(fā)出來,學習知識的積極性會大幅提升,此時教師就可通過逐一揭答案引導學生從多個空間角度觀察物體。后續(xù)可讓學生分成小組觀察教室當中的物體或教師提供的教具,讓學生在實踐中形成空間意識,學會多角度觀察物體。
游戲教學法也是小學數學教學中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將數學知識融合在游戲當中,與學生以游戲的形式完成知識探索,其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及自主性,在勝負欲的驅使下探究問題更“賣力”,形成的學習效果會大幅度提升,學生即使在課后對知識的印象也會非常深刻。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法融合在圖形教學當中,以此促進學生空間觀念的養(yǎng)成。比如,在學習“對稱、平移和旋轉”時,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小組競賽,將與知識相關的內容編寫成競賽題目,每個小組可以搶答的形式進行答題,最終答題數量最多且正確率最高的小組獲得勝利。在游戲過程中,教師可通過題目的調整來鍛煉學生的空間觀念,比如,讓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畫出既定圖形平移后形成的圖形,或讓學生根據旋轉后的圖形畫出原圖等等,在游戲的刺激下,學生的思維將更加活躍,此時空間觀念的形成速度也將更快,同時也能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興趣,為后續(xù)教學奠定基礎。
在信息化教學背景下,教育信息技術在教學工作中的運用已經成為常態(tài),教師也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力量助力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比如,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為學生錄制微課,以動態(tài)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圖形在空間當中的形態(tài),展現同一物體在不同空間、角度當中發(fā)生的變化等。還可以運用flash 等動畫制作軟件,為學生制作圖形拼接、移動、翻轉等過程,讓學生直觀感受多維空間的魅力,包括在學習計算圖形面積、周長等知識時,也可運用視頻將圖形分解,展現不同公式的計算原理。總之,教師要善于借助信息技術將抽象的圖形知識直觀化,為學生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在未來教學當中,教師應明確空間觀念的價值,注重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通過圖形教學有效滲透空間觀念,結合游戲化教學、探究性教學、生活化教學、信息化教學等多種途徑,為空間觀念的培養(yǎng)提供助力,促進數學教學總體效益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