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常春
眾所周知,《紅樓夢》是中國古代章回體長篇小說,中國古典四大名著之首。自從它問世到現(xiàn)在這200多年間,研究它的“紅學”專家也是數(shù)不勝數(shù),其中以王國維、胡適、蔡元培、俞平伯、馮其庸、周汝昌、李希凡、周思源、周嶺、劉心武等人的研究最為權威,他們對《紅樓夢》的精準解讀和獨到見解,讓人們對“大觀園”有了固定的“尋幽路徑”。
■金融界的“紅學”新人
如今,金融界出現(xiàn)了一位“紅學”研究新人——楊正華先生?!芭冀饧t樓真隱事,三分快意竟開懷”,正華先生覺得讀《紅樓夢》是一件身心愉悅的事,是他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他為了研讀好《紅樓夢》這本曠世名著,花了30多年的時間,閱讀了多種版本的《紅樓夢》,查閱了許多歷史資料。除了做好本職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對該書的研讀之中。
2016年5月5日,正華先生注冊了一個公眾號——老眼看紅樓,公眾號近800篇原創(chuàng)文章內容豐富,干貨滿滿?!巴R煌?,歇一歇,走走停停,可以慢慢地欣賞,細細地品味,沿途不一樣的風光?!闭缢约核f的,無論走到哪里,他都不放松對“紅學”的研究和對周圍事物的觀察,然后便有感而發(fā),寫成文字。尤其是,他把從《紅樓夢》中挖掘出來的金融見解和觀點,以及對書中大部分人物形象的深刻剖析整理成文章,放在公眾號里,供讀者分享、品評。其中,有不少文章已在省部級刊物及以線上讀物中發(fā)表。他還建立了一個微信群“紅樓一夢”,讓更多的《紅樓夢》讀者參與研讀,互相討論、學習,取長補短。
特別是近三年來,他重新審視曹雪芹先生“草蛇灰線、伏脈千里”的高明手法,在字里行間辟出一條前人未曾發(fā)覺的“曲徑”,“從《紅樓夢》中,發(fā)現(xiàn)賈府經營金融業(yè)的隱情”“《紅樓夢》所謂的‘隱,其實是對其經營古代金融業(yè)務的‘隱。并非僅僅是‘真事隱,其他還有‘真人隱‘真情隱,揭開這層薄薄的面紗,感覺要把《紅樓夢》中的所謂‘隱,大白于天下了。”他以金融為切入點,用獨特新穎的眼光,整理出《紅樓夢》中的金融信息,編撰成書,開創(chuàng)了金融“紅學”的先河,補充和完善了對《紅樓夢》的研究,給“紅學”研究領域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探索《紅樓夢》中的“真事隱”
《紅樓一枕金融夢》全文近三萬字,有名家說它是“紅樓‘金夢”,構思奇妙,語言流暢,行文舒展自如,自然灑脫,字里行間無不透露出正華先生深厚的文學功底和金融素養(yǎng)。
正華先生首先予以古代金融一個明確的界定:是指金融業(yè)的古代雛形——錢莊、當鋪,并且從《紅樓夢》原著中,尋找到難以發(fā)現(xiàn)的蛛絲馬跡。
他從三個層面闡述了賈府金融業(yè)“隱”在哪里?第一個層面就是找出了賈府的“賈”字和賈府姓名里隱藏的秘密。自從《紅樓夢》問世以來,人們對書中的“賈”字,一直理解為姓,讀jiǎ,而正華先生通過對“賈”字的另一種讀音gǔ的解讀,找到了打開《紅樓夢》隱情第一扇門的“鑰匙”。也就是說《紅樓夢》里面的“賈”,理解為一種職業(yè),主要與經商有關。賈府,就是商鋪、商場,經商的地方。
第二個層面就是為什么是冷子興解說榮國府?因為冷子興經營古董,與賈府來往密切,深知其中隱情,自然是一條利益鏈,關系千絲萬縷。冷子興在講解賈璉與王熙鳳夫妻的關系時,他看得最清楚明白。他說賈府已經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正好說到了點子上,擊中要害。賈府后繼無人,才是賈府金融業(yè)務衰敗的關鍵一環(huán)。
第三個層面就是正華先生對賈府金融業(yè)的興衰進行了認真研讀、論證和點評。他說賈府經營金融業(yè)務,大體可以分為三個階段:一是賈母和其之前階段,是賈府金融業(yè)興起到興旺的階段;二是王夫人階段,是賈府金融業(yè)的維持期;三是王熙鳳階段,賈府金融業(yè)日漸蕭條衰落,直至關門倒閉。賈府的金融業(yè),屬于家族式企業(yè),在古代環(huán)境下,根本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增資擴股、尋找資金來源,出現(xiàn)風險時自然難以自救,最終走向關門破產。
正華先生從起因、求證、佐證、點評四個方面充分展現(xiàn)了賈府經營金融業(yè)務的全貌,系統(tǒng)地闡述了賈府的衰落,是因為其金融業(yè)的衰落而引發(fā)的,并以自身熟悉的金融業(yè)務為起點,加上30余年豐富的金融監(jiān)管從業(yè)經驗,探索《紅樓夢》里面的“真事隱”隱情,從而形成比較完整的體系。
我相信,正華先生即將出版的《紅樓一枕金融夢》,作為近年來最新的“紅學”研究作品,必將融入主流“紅學”,必然會引起讀者的廣泛關注和閱讀。
正華先生囑我為他的新書寫一篇評論,我一直在寫與不寫之間徘徊。若寫,總覺得自己學識淺薄,怕寫不好;若不寫,更覺得對不起他對我的信任。于是,我只好硬著頭皮寫了這篇評論。
最后,我賦詩一首,祝賀正華先生新書《紅樓一枕金融夢》付梓。
噴涌才思著錦篇,
匠心獨運辟新天。
紅樓一枕金融夢,
紙貴洛陽佳譽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