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部經(jīng)典的寵物電影,愛狗人的眼淚炸彈。故事源自真狗真事。那是日本的一只秋田犬,每天接送主人上下班。主人突發(fā)心臟病再沒回來。它依然每天去車站等,風雨無阻地堅持了9年,直到生命盡頭——東京澀谷站,至今立有其紀念銅像。
1987年和2009年,這個故事先后被日本和美國拍成電影。2023年——正是忠犬“八公”誕辰100周年,它也走上了中國銀幕。
那么你有沒有好奇過,讓狗狗做出如此細膩的表演,是怎么辦到的?
中國版的“八公”,改名為麻將中的“八筒”。血統(tǒng)也設定為“中華田園犬”,也就是俗話說的“土狗”。鏟屎官郝帥先生恰好有現(xiàn)成的演員。郝先生也曾是一名導演,熱心參與過許多流浪狗救助項目,后來成為專業(yè)的“動物演員導演”。他旗下有只叫“大黃”的明星犬,已有7年戲齡,一眼被總導演相中。不過,為演“八公”,除大黃外還選了17只田園犬作外援。何以至此?
影片中,八筒的戲份從小到老,橫跨狗的一生。2019年開拍時,大黃已經(jīng)8歲,其他年齡段就需要替身。而且拍攝過程并不按時間(劇情)線走,幼犬成長飛快,容貌一個星期就變樣——再回頭拍同期另一場景,就得重新找小狗。所以郝帥和同伴,幾乎每周都要為找新的替身奔忙。此外八筒不同年齡、不同情緒下的配音,也不是一兩只狗就能搞定的。
和人一樣,不同狗狗的個性也千差萬別。各個場景的腳本,大黃如做不到(或狀態(tài)不佳),就得根據(jù)性格選替身來演:活潑的拍奔跑玩耍戲;膽小的拍憂郁驚恐戲;懶惰的可以拍睡覺、演死狗。替身中有只叫“黃妹”的膽子特別小,只允許少數(shù)熟人接近,但它喜歡像貓一樣追捕地上移動的光斑。劇本里剛好有這么一出,雨夜里八筒追著手電光一路玩?!獎e的狗干不了這個,黃妹輕松完成。
雨夜追光這場戲由黃妹出演,它平時膽小怯場,卻像貓一樣喜歡追逐地面上移動的光斑,這回“天生我材必有用”了。
動物演員的耐心比人類差遠了,很難一個鏡頭重拍好幾遍。一旦它們不再配合,就需要替身出場。大黃演戲盡管輕車熟路,但偶爾也會偷懶耍賴,有時老油條反而更懂“耍大牌”。總之片場如球場,開機時總得有替補隊員候場,如有生病、受傷等意外,它們立刻頂上救場。
動物演員選定后,開拍前還得依劇情需要專門訓練。郝帥作為動物組導演,也會為演員設計分鏡頭腳本,以此確定有針對性的訓練內(nèi)容。影片中,八筒每天都要在過江纜車站前的花壇上等主人下班。拍這個基本場景,就需要狗狗聽口令跳上跳下、趴下站起——光訓練這項就花了將近一個月。片場布景搭好前,還得專門另建一個相同的訓練用花壇。最終,所有戲份的訓練時間加在一起,達到一年之久。
展現(xiàn)人狗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是一個難點。為此,郝帥要求人類演員至少提前一周進組,與狗建立感情(男一號提前預熱了三個星期)。對陌生人,狗大多有防備心,所以一開始人需要坐等狗慢慢適應、接近,之后再喂食、撫摸,進一步親密交流,獲得它的信任。不過在實拍過程中,除演員和訓練師外,其他人禁止喂狗,以免它們工作時分心。
演員走戲通常不讓狗上場,用玩偶替代。為的是不浪費狗的感情,把最好的狀態(tài)留給實拍。
動物演員也有8小時工作制,最多不超過10小時。在片場待太久會讓它們焦躁不安。候場期間,動物演員有專門的休息區(qū),閑人不得打擾。
在以往的影視劇組中,動物演員被分在道具組。近年來動物權(quán)益得到尊重,影視行業(yè)規(guī)范也相應升級。《忠犬八公》這類“動物電影”,必須有專業(yè)的“動物演員組”——其下再專設針對動物的導演組、訓練組、化妝造型組、醫(yī)療組、后勤組和側(cè)拍組等分支小組。其中導演組統(tǒng)籌安排動物演員的腳本鏡頭、每日拍攝任務。側(cè)拍組則記錄從選角、訓練,到實拍、善后的幕后全過程,一來留作資料,二來可以讓公眾知曉動物演員的福利有保障,沒受到虐待。
狗演戲與人一樣,上場前也都要進行“妝造”。狗開心時毛發(fā)更亮、更蓬松,生病時毛發(fā)打結(jié)、干枯,這些都得靠妝造組實現(xiàn)。比如八筒的最后一場戲:它流浪多年后,在老家的廢墟上等待死亡。扮演者大黃年紀雖然不小,可依然精神抖擻,容光煥發(fā)。為了表現(xiàn)衰老外貌、痛苦表情,妝造師需要把它的毛發(fā)打薄,涂上無害“臟”顏料,還得給狗臉化“愁苦”妝……足足打扮了4個小時!
目前在國內(nèi),郝帥的動物演員劇組已屬頂級團隊。但若光靠狗狗們的演技,完成整部戲也是不可能的——新技術(shù)和老花招,都不可或缺。
劇情場景1:八筒來到家里不久,地位直線攀升,甚至可以跑到床上與主人玩耍。拍這場戲時,導演希望小狗親昵地舔主人的臉。然而小狗實拍時太緊張,一直不愿舔。郝帥就在演員臉上涂了些蜂蜜,結(jié)果還挺管用。
劇情場景2:八筒很晚還沒回家,主人趕緊找,發(fā)現(xiàn)它還在纜車站等自己,心疼地喊它的名字,八筒轉(zhuǎn)身回眸,露出讓人憐惜的眼神……這場戲由大黃親自演,它雖被贊“狗界大帥哥”,擅長眼神戲,但終究沒法理解“長久等待的疲憊”與“主人突現(xiàn)的興奮”相交織,該投射什么目光。郝帥的對策是:現(xiàn)場安排兩組人;一組在大黃前方,盡量耍寶吸引它一動不動向前看;耗足夠久的時間,再讓另一組人在身后喊它的名字——大黃立刻轉(zhuǎn)身,眼神達標。
劇情場景3:主人去世后,八筒跑去纜車站找,在滾滾人流中焦急穿行……這場戲有很多群眾演員,八筒卻需要由膽子最小的黃妹出演。平時它只跟男一號和幾個訓練師熟,一下冒出這么多陌生人讓它非常緊張。為安撫黃妹,郝帥在路人中特意安排了幾個“熟人”,必要時還讓訓練師穿上全套藍衣褲躺在它身邊,這樣黃妹就有足夠的安全感?,F(xiàn)代拍攝手段中,這套藍裝相當于隱身衣,可以在后期剪輯中用電腦擦除。
《忠犬八公》上映時,主演大黃已12周歲,從影10年。郝帥決定讓它息影退休,安度晚年。17位替身中,兩位精英留隊繼續(xù)拍戲,其余的全被領(lǐng)養(yǎng)。感謝狗狗們?yōu)閷櫸镫娪白龀龅呢暙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