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瓊
呼倫貝爾的綠夏短暫而熱烈,倏忽而過,中秋將至。此時的大興安嶺森林,無比絢爛,豐富的色彩傾訴了唯這一季的深情與浪漫,好似文學的語言,在大地的調色板上斑斕地絮語。
本期的作品大都呈現(xiàn)煙火人間的尋常巷陌,表達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美好、復雜和幽深。一如秋季,在漸變的色彩中,總有一些顏色,我們叫不出名字,那是一種過渡的、含混的,難以被命名,卻真實存在的。情感世界的森林,繁復、玄妙,好似交響樂團的多重奏。作家們的筆如同樹木的根須,探入生活泥土的深處,汲取營養(yǎng),沐浴陽光和四季雨露,成就了枝繁葉茂、各有風姿的大樹。
小說《不等流星了》聚焦現(xiàn)代婚姻中的女性世界。如果說婚姻對女性的再塑造是全方位的,那面臨婚姻困境,仍然保持女性的清醒、獨立,呈現(xiàn)出一種通透、豁達的智慧,以主動選擇抵抗逆來順受或妄自菲薄,一定是難能可貴的品質。作者在對女性細膩心理的探微和人物品性的把握上,傳遞著健康積極的價值導向。
散文《風吹過七十八號大院》語言平實而記敘動人。關注“跨境讀書”中一名身世凄苦的中學生。周遭對他的忽視與怠慢,并沒有影響他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家庭溫暖的缺失,讓他敏感又早熟?!拔摇辈粺o心疼與憐憫,看似平靜的敘述中,隱含了濃郁的情感力量,是人心之間的體恤。
《八個瞬間》是詩人舒潔在今夏與呼倫貝爾相遇迸發(fā)出的詩情。土地的博大與繁盛,自然的多情與生機,投射在詩人的眼中心中,他一路尋找,也在一路還愿,語言仿佛脫去了工具的外殼,成為自然而然流淌的蜜河。
呂陽明是近幾年呼倫貝爾活躍的作家之一,中短篇小說屢見各大文學期刊。他的作品特色鮮明,關注邊地,平民意識突出,小說的藝術審美性皆有提升,書寫的向度和深度也在不斷拓展,本期特設立“呂陽明作品評論小輯”,是為總結,也為希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