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_ 藍海
離開家鄉(xiāng),踏入陌生的國家,面對陌生的環(huán)境,留學生開始親身體驗“留學”這件事。無論時間長短,身在異國他鄉(xiāng),難免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為此,不少留學生患上“心靈感冒”,甚至有人因此而中斷留學生涯。其實,留學期間偶遇心情陰霾乃是常態(tài),我們要學會紓解情緒。那么,當心理不適時,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又可以做些什么,來避免可能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呢?
一些留學生的切身經(jīng)驗和相關(guān)教師的分享,或許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幫助。
在留學過程中,我們總會面臨各式各樣的困難,如學習跟不上、教學方式不適應(yīng)、語言交流障礙等,這些都可能會誘發(fā)留學生的心理問題。為了提早規(guī)避,我覺得最重要的是放下“面子”,說出你的真實需求和問題,尋求別人的幫助。我發(fā)現(xiàn),很多中國留學生不愛表達,或者說不好意思表達。但其實,英國當?shù)氐睦蠋煻颊J為,在各國留學生里中國學生的英語說得最好聽、發(fā)音最標準,但奇怪的是中國學生不喜歡說話。不說話會導致你的困難、困惑沒人知道,也解決不了,久而久之就會演變成心理問題。只有說出來,別人才知道怎么幫你。尤其是學業(yè)上的問題,只要你說出來,一般來說,老師們都會幫忙的。
我們學校的老師就一直強調(diào),師生之間是互相學習的關(guān)系,遇到困難可以隨時提,老師會全力以赴幫助解決。這并不是一句空話或官話,老師們確確實實都在這樣做。拿我自己來說,我曾經(jīng)在課上拼不出特別難、特別長的單詞,我會直接和老師說:“這個單詞我不會拼,能不能請你再念一遍?”然后,那位老師就直接跪在地上給我拼,非常有耐心地逐個字母地教我。
當我感到焦慮不安時,我會和朋友、父母溝通。比如,我曾經(jīng)選修過法語課,結(jié)果課上什么都聽不懂,這讓我很焦慮。多虧朋友和家人一直鼓勵我,讓我能夠鼓起勇氣,在業(yè)余時間找老師補習法語。慢慢地,我的法語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
在國外留學的朋友可以多和身邊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交流,一些不安和焦慮的情緒自然會煙消云散。我非常感恩我的吉他老師,她是一位漂亮的西班牙裔女孩,很善于鼓勵身邊的人。她曾告訴我:“如果你不自信,可以為自己畫一張自畫像,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質(zhì)?!庇谑俏冶惝嬃艘环援嬒?。她看到后說:“其實你很棒,不要用自己的短板來衡量事物,要發(fā)掘出自己的優(yōu)勢和閃光點?!边@給了我很大的信心。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好辦法可以緩解焦慮,那就是早起晨練。我會在早上六點左右起床,告訴自己“你很棒!”然后聽著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開啟幸運又愜意的一天,在學校的花園里散步,感受清新的空氣,焦慮自然會不翼而飛。
上學期間,有一次選修課掛科,讓我非?;艔垼驗橹匦薏粌H費用高昂,還會延遲我的畢業(yè)時間。于是,我去找老師談心,希望他能給我一次補考的機會,然而老師拒絕了,他認為這樣對其他學生不公平。但同時,他安排我和美國同學一組,這樣在下半學期我可以獲得一些幫助。談心過后,我開始努力地進行課前準備,課上也會積極與老師互動,最終順利通過了那門選修課。說實話,當時我感到很絕望,但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非常感謝老師這種“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教學理念。這段經(jīng)歷給我的啟示是,當感到焦慮、無助時,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yī),也不要尋找所謂的“捷徑”,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靜,想辦法解決問題。
生活中我們總會面臨各種壓力,最重要的是要找到自己的排解方式。我認為,培養(yǎng)興趣愛好很重要,有自己熱愛的東西,就不會那么容易被擊垮。像我就很喜歡跳舞,當我感到很累,或是內(nèi)心受到打擊的時候,我就會用跳舞來紓解。我還會把跳舞的過程拍下來,這樣當我回看視頻時,原來自己還有擅長的東西,它能夠幫助我建立起自信心。
我有個師兄,是個酷愛健身的英國人,在和他交談的過程中我得知,他有段時間學業(yè)壓力特別大,于是開始用健身來緩解壓力。還有的朋友則選擇出去逛街、吃飯、看演出等??傊煌娜擞胁煌纳罘绞?,當大家面臨壓力時,不妨試著培養(yǎng)自己興趣和愛好,去好好地享受生活。
心理健康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每個人都是完全不同的生理個體,每位留學生應(yīng)對心理問題的方法也各不相同。結(jié)合我自己及身邊同學們的經(jīng)歷,我認為增強心理承受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提前了解國外真實的學習生活情況,這樣才能有意識地做好心理建設(shè)。同樣,保持學業(yè)上的忙碌也很重要。留學生千辛萬苦來到國外,最主要的目的是學習,讓自己忙起來,認真應(yīng)對課業(yè),就能消除心理的焦慮和雜念,自然也就不會暗自神傷了。
與家人的雙向溝通在留學過程中也至關(guān)重要。這里強調(diào)雙向溝通,是因為不僅身在異鄉(xiāng)的學子需要心理安慰,遠在千里之外的家長同樣經(jīng)歷著孤獨和寂寞。其實,“留守家長”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十分突出,他們同樣值得關(guān)注和愛護。常與父母、長輩溝通不僅能調(diào)適自己的心理,還能寬慰家人,有百利而無一害。
除此之外,真摯的友誼也能夠促進學術(shù)的進步和人生的發(fā)展。當你難以抑制思鄉(xiāng)之情、感到孤獨,或是學業(yè)壓力太大時,都可以找朋友們聊一聊,他們會幫助你緩解心情。擁有這些諍友的渠道包括各國的中國學生學者聯(lián)誼會、學友會等留學生群體組織,例如,德國海德堡大學的學生聯(lián)合會,經(jīng)常組織活動,為大家尋找歸屬感而群策群力,非常務(wù)實。
很多時候,留學生的壓力來自父母。有的人在選擇目標院校時并沒有考慮清楚,只是迫于父母的壓力和周遭的環(huán)境,在沒有充分了解院校和專業(yè)的情況下便貿(mào)然地出了國。這往往會導致他們在去海外后感到非常焦慮、不適應(yīng),后悔自己出國前沒好好做留學規(guī)劃、沒有把語言學好、沒有選擇更好的學?!?/p>
為了避免留學生產(chǎn)生這樣的負面情緒,首先,一定要在出國前打好語言基礎(chǔ),這是出國后不焦慮的大前提。其次,要多了解一些信息源,可以向已經(jīng)在海外上學的學長學姐尋求幫助。最重要的是,留學前一定要好好審視自己的內(nèi)心,問一下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哪一個能做到,并制訂一個比較完整的計劃。切勿隨波逐流,更不要因為父母催得緊,就盲目做出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