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能望 馮會濤
令犬前進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科目,也是探雷、搜爆、搜捕等應用科目的基礎,在實戰(zhàn)中經(jīng)常能見到這一科目的使用。令犬前進的訓練方法有很多,如真藏假藏、真拋假拋等訓練方法,但這些方法存在著訓練周期長、動作不穩(wěn)定等缺點。使用倒訓法訓練前進,不僅可以提高成型速度,而且能夠提高軍犬前進的穩(wěn)定性。
從字面意思上理解,倒訓法就是倒著訓練,也就是將傳統(tǒng)的訓練順序顛倒過來進行訓練,但倒訓法的真正含義在于“以退為進”這4 個字。例如軍犬越障訓練,傳統(tǒng)的訓練方法是先單獨訓練每個障礙,然后再將每個障礙連接起來訓練。假設只有6 個障礙,傳統(tǒng)的訓練方式是先將1、2連接起來,然后是1、2、3,再然后是1、2、3、4,以此順序類推將每個障礙連接起來。而倒訓法則是“以退為進”,連接的方式先是5、6,然后是4、5、6,在保持終點不變的情況下以此類推,“從后往前推”的方式將障礙連接完。
倒訓法的好處在于可以避免軍犬在中途為了得到獎勵而停止動作。在傳統(tǒng)訓練障礙的方式中,因為每次獎勵的終點不一樣,軍犬會自主地去感知訓導員的動作,訓導員一旦在軍犬跑障礙的中途做出想要獎勵的動作(即使全部障礙連接完畢),就會導致軍犬停下或放慢速度,等待獎勵,從而破壞訓練效果。但倒訓法因為每次獎勵的終點都是一樣的,所以軍犬會很清楚它要跑完哪個障礙才會得到獎勵。
由此可知,倒訓法就是將傳統(tǒng)訓練方法的“終點”作為第一步獎勵的“起點”進行訓練,然后以“以退為進”的方式增強軍犬的能力。
軍犬“前進”倒訓法就是將傳統(tǒng)“前進”訓練法的“終點”作為第一步獎勵的“起點”進行訓練,而傳統(tǒng)“前進”訓練法的“終點”則是軍犬臥下的動作,所以我們要先將軍犬臥下的地點固定,然后使用“以退為進”的方式增加軍犬前進的距離。
定標訓練主要是利用軍犬的記憶對某一物體(標識物)產(chǎn)生動力定型。
首先找到一個標識物(任何與周圍環(huán)境獨立且具有明顯標志的物體,可自主在訓練場地設置,如:在平坦的地面上插入一面小旗或放置一個木箱等),而后訓導員帶犬來到在標識物旁,下達口令讓犬臥在標識物旁,最后進行獎勵。重復多次訓練后再帶犬來到標識物旁時,犬看到標識物就會觸發(fā)它的形象記憶,在犬的形象記憶里它臥在這個東西旁邊,主人就會獎勵它,這時就帶動了犬的情緒記憶和運動記憶。獎勵會影響犬的情緒,使犬感到興奮。而這個獎勵是通過犬自身臥下這個動作形式產(chǎn)生的,而且結(jié)合形象記憶,犬知道它只要走到標識物旁臥下就會得到獎勵,所以犬就會自主地走到標識物旁臥下,此時訓導員及時進行獎勵。反復訓練直至犬對標識物產(chǎn)生動力定型,即看見標識物就會條件反射地走到標識物旁臥下。
需要注意:不要使用犬特別喜愛的物品誘導犬臥下,犬會因為一直注視著物品而忽略標識物。同時獎勵一定要及時、充分,讓犬對在標識物旁臥下這一行為有充足的興奮性,以提高犬自主行為的欲望。
1.建立基本條件反射
當犬完成定標訓練,即看見標識物就會走到標識物旁臥下時,即可開始建立犬對前進的口令和手勢的條件反射。
此時訓導員將犬帶至距離標識物2~3 米處,令犬左側(cè)坐,而后下達前進的口令及手勢,同時帶犬快速向標識物前進,這時犬并不知道前進的口令和手勢是什么意思,但是因為訓導員帶著它到標識物旁邊了,通過之前的訓練犬就會自主地去標識物旁臥下,此時訓導員要及時獎勵犬。反復訓練后犬就會將前進的口令和手勢聯(lián)系成去標識物旁臥下。
而后訓導員再將犬帶至距離標識物2~3 米處,令犬左側(cè)坐,此時下達口令和手勢讓犬前進,訓導員在原地不動。通過之前的訓練,犬已經(jīng)將前進的口令和手勢聯(lián)系成去標識物旁臥下,所以犬會自主地跑到標識物旁臥下。反復訓練后,犬對前進的口令和手勢的基本條件反射就已形成,可開始下一步訓練。
需要注意:在訓練時要多變換場地,以便犬更好地建立條件反射。
2.延長距離訓練
前進的距離是前進訓練必不可少的一項,而這一步訓導員一定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訓練,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選擇有利于犬直線前進的場地放置標識物,如:小路、河堤、林蔭道、稻田埂或長廊等有利地形,使犬能直線前進。而后訓導員帶犬來到距離標識物2~3米處,下達口令和手勢讓犬前進到標識物旁臥下,訓導員跑到標識物旁獎勵。獎勵完犬后,帶犬向后退至4~5米處再下口令和手勢讓犬前進到標識物處臥下。而后反復訓練,同時根據(jù)犬的狀態(tài)逐漸延長犬前進的距離。
由于犬前進的距離是每次從標識物處后退的距離來定的,即訓導員帶犬后退的距離等于犬前進的距離。那么只要我們反復訓練,同時逐漸延長后退的距離即可。最后直至訓練到犬可前進50 米以上。
需要注意:此訓練是利用了犬會回到標識物處等待獎勵的心理,所以每次獎勵時訓導員一定要跑到標識物處獎勵。同時,在延長犬前進的距離時不可操之過急,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可采取“波浪式提高”,時遠時近讓犬找不到規(guī)律。
在實戰(zhàn)環(huán)境中敵人并不會為我們準備好標識物,如果不去除標識物的引導,那么該訓練將毫無意義。去除標記物則主要有以下兩種方法:
1.“由大變小”法
該方法的含義是將標識物逐漸變小直至消失,主要是通過將標識物變小的方式,逐漸減小標識物對犬的引導作用。以使用輪胎作為標識物為例,開始訓練時使用大號的輪胎作為犬前進的標識物,而后逐漸改為使用小號的輪胎作為犬前進的標識物。在訓練時,訓導員要有意地在犬快要接近輪胎準備臥下時呼喊犬名,并下達臥的口令,以此建立犬在前進中臥下的條件反射。隨著訓練的重復,輪胎逐漸變小最后直至消失。當輪胎消失后犬會前進一段距離,然后開始減慢速度尋找標識物,訓導員要提前在犬減速之前呼喊犬名并下達臥的口令,讓犬在前進中臥下,而后跑到犬的身邊進行獎勵。
2.“時有時無”法
該方法的含義是時而放置標識物,時而不使用標識物,讓犬找不到規(guī)律,主要是利用犬的記憶進行訓練。首先選擇經(jīng)常訓練犬前進的場地,而后標識物時有時無進行訓練,在進行無標識物引導的訓練時,訓導員要正常下達前進的口令、手勢。犬會條件反射地向前跑去,且會根據(jù)自己的記憶向之前放有標識物的地點跑去,當犬跑至原標識物附近時,犬會開始減慢速度,而后四處張望尋找標記物。訓導員要在犬開始減速之前呼喊犬名,并下達臥的口令,犬若轉(zhuǎn)身臥下,訓導員即可跑至犬身邊進行獎勵,若犬沒有臥下,訓導員需要及時補充口令讓犬臥下而后獎勵。隨著訓練次數(shù)的增加要逐漸減少“有”的次數(shù),直至徹底去除標識物。
3.注意事項
(1)在訓練去除標識物時可將兩種方法結(jié)合使用。
(2)標識物變小的過程要逐漸地由大變小,不可操之過急。
(3)在進行“時有時無”法訓練時,不可讓犬找到標識物“有無”的規(guī)律。
(4)訓導員一定要跑至犬的身邊進行獎勵,防止犬為了快速得到獎勵,而在前進后又自行跑回訓導員身邊。
(5)去除標識物后,可使用假拋、真拋、送物銜取和提前放置物品等方式單獨訓練并延長犬前進的距離。
(6)犬若不聽口令臥下,則需要訓導員單獨去訓練犬距離指揮臥的服從性。
環(huán)境復雜化訓練是要讓軍犬適應在各類環(huán)境、各種場地中聽從訓導員的指令前進,主要是在訓練中設置人員走動、聲光煙霧等情景,要求軍犬在復雜環(huán)境下能夠服從命令。前進科目的實戰(zhàn)性強,要以模擬現(xiàn)場使用為總的出發(fā)點,讓軍犬適應復雜的地形、不良天氣,適應各種自然環(huán)境因素的干擾,并能達到實際使用的需要。
需要注意的是,復雜環(huán)境的訓練一定要遵循由弱到強、因犬制宜的原則,剛開始一定不要以為軍犬在正常情況下已經(jīng)會了,現(xiàn)在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也沒問題,我們要將訓練回到最開始,逐步讓軍犬在復雜的環(huán)境中進行前進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