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文飛
“拙”字,形聲。從手,出聲。細(xì)究起來,有十余種意思,以本義“笨拙,不靈活”使用最多?!墩f文》中解釋道:“拙,不巧也?!薄稄V雅》中說:“拙,鈍也?!薄侗阕印分杏小懊縿幼鞫茑停园l(fā)口而違理者,拙人也”。用“拙”指人的粗笨。
“拙”字似乎與“蠢”“笨”類似,但有人對它情有獨鐘。書法如是,書法批評里,“漂亮”多含貶義;國畫如是,畫得像是工藝,畫得“拙”才是藝術(shù)。“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是求學(xué)問道的“拙”;“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是干事創(chuàng)業(yè)“拙”。連養(yǎng)的花花草草也是這樣,耷拉著幾片葉子的蘭草是最愛,大紅大紫美艷無比的從來入不了眼。
“拙”字看似愚笨,實際蘊藏著大智慧。老子曰:“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巧的最高境界便是拙。做人也好,做事也罷,所有的捷徑與巧道,都來自于樸拙之心下的埋頭苦干。漫漫長征路中,紅軍將士跨越近百條江河,攀越40 余座高山險峰,穿越“死亡陷阱”,用一步一個腳印的拙勁換來了中國革命的偉大轉(zhuǎn)折;茫茫戈壁灘上,又是一大批“拙人”,甘愿隱姓埋名、甘愿戰(zhàn)天斗地,用算盤珠和手搖計算機讓“蘑菇云”震驚世界;巍巍太行山下,勤勞勇敢的30 萬林州人民,苦戰(zhàn)10 個春秋,僅靠著一錘、一鏟和兩只手,創(chuàng)造出紅旗渠這樣的人間奇跡。
《菜根譚》中說:“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濁,以屈為伸。真涉世之一壺,藏身之三窟也?!弊鋈说淖罡呔辰?,就是寧拙毋巧、藏巧于拙、抱樸守拙。理學(xué)大師周敦頤在《拙賦》中痛批“巧”者熱衷玩嘴皮子,耍鬼心眼兒,蠅營狗茍;盛贊“拙者”默默干事,以德服人,靜心修養(yǎng)?,F(xiàn)實中,仍有少量黨員干部熱衷于做“巧宦”,把調(diào)查研究當(dāng)作走過場,把去基層當(dāng)成“鍍金身”,將老做法換個新名詞匯報成創(chuàng)新性工作,將虛假材料粉飾一番當(dāng)作突出實績,不肯下苦功夫用拙勁,專挑輕巧事,吃“香餑餑”。
習(xí)近平總書記在河南安陽考察時強調(diào):“社會主義是拼出來、干出來、拿命換來的,不僅過去如此,新時代也是如此。沒有老一輩人拼命地干,沒有他們付出的鮮血乃至生命,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要永遠(yuǎn)銘記他們。”“年輕一代要繼承和發(fā)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精神,摒棄驕嬌二氣,像我們的父輩一樣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p>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dān)當(dāng)。新時代的事業(yè)仍有許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仍有許多“高山”“峻嶺”需要征服。廣大黨員干部需添幾分“拙勁”、多幾分“拙氣”,講真話、干實事,抱樸守拙,行穩(wěn)致遠(yu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