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回歸家庭,面對身邊糾糾纏纏的人和情、遇到社會上紛紛擾擾的事和物,你是否可以泰然處之、坦然視之、淡然待之、陶然行之呢?如果回答是否定的,不妨從“六慣”開始,躬行實踐吧。
看得慣
對社會,對任何人和事,都要看得慣??床粦T,自己也是無能為力,也很無奈,只會給自己增加煩惱。最好的辦法就是看得慣??床粦T也要學(xué)會看得慣,怎么學(xué)?學(xué)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比如在家里,老輩兒們過去那些“吃苦耐勞”、“省吃儉用”的想法已不受歡迎。兒女們穿什么?玩什么?干什么?愛什么?只要不違反法律和道德都最好不要干預(yù)和干涉。如此不一而足。
聽得慣
時代不同了,言論相應(yīng)的也就自由得多,說話的分寸也就沒那么嚴(yán)格。因此,各種聲音入耳,多聽少說。對善良的勸告、提醒要聽得慣,即使聽了對你不友好的話,也不必較真,一笑置之可矣;對晚輩不恭的稱呼要聽得慣,無論是自己的子女還是其他年輕人,如果直呼其名,也不要那么較真抑或責(zé)怪,寬宏些。
玩得慣
要想成為有活力的老人,就必須要肯玩、能玩、會玩。
簡單的“玩”,就是玩耍。比如那些率性童趣的活動,可選擇電子狗、拼圖、積木、擊打玩具等。
高層次的“玩”,就是去追逐夢想,創(chuàng)造更多人生精彩。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只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長壽。
吃得慣
無論是與老伴單獨生活,還是與子女一起生活,對吃的事情不要太講究,要隨意一些,不挑食,不指責(zé)難吃,不挑鹽挑淡,不暴飲暴食,不追求過分精良。應(yīng)該追求的是吃喝的速度宜緩——細(xì)嚼慢咽有利于消化、吸收;口味宜淡——菜品要清淡,少鹽少油少糖;食物宜粗——多吃五谷雜糧。做一個什么飯菜都吃得慣的隨和老人,不僅利于身體健康,而且會成為一個家人樂于待見的好老人。
做得慣
要盡可能幫助兒女和老伴多做家務(wù)活。每天要拿出一定時間來鍛煉身體。把自己身體整棒棒的,省去兒女們的照料,和老伴相扶走完一生。多做贍養(yǎng)父母的活。等我們到了退休年齡,父母如果健在已八九十歲了,就要多花時間來照料和陪伴他們。這既是盡自己對父母的責(zé)任,更是給自己子女做表率。
行得慣
如今,各種新事物讓老人應(yīng)接不暇,很多老人開始模仿年輕人的生活方式。比如在運動、健身方面,有的老人模仿年輕人跳熱舞,但跳了幾次就發(fā)現(xiàn)膝蓋疼得厲害。因此要善于接納在歲數(shù)增長中生理機(jī)能變?nèi)醯默F(xiàn)實,別去趕與身體違合的時髦,別去做有損健康的傻事。老有所為,也要順著身體和體能來。
(摘自《科學(xué)養(yǎng)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