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全森 栗建軍 王曉寧 李歲艷 郭少華 孫彩娟 梁合文 周棟
摘 要:為研究飼料中添加不同濃度益生菌制劑后對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生長、體成分及營養(yǎng)指標的影響,采用單因子變量法設計4個組,益生菌制劑(主要成分為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復合物、乳酸菌以2∶1∶1的比例的混合發(fā)酵液)占飼料的重量分別為100、200、300、0 g/t,對南美白對蝦(平均初始質(zhì)量均為5.50 g)進行飼喂試驗。結果顯示,8周后,添加益生菌的試驗組對蝦體質(zhì)量、成活率及蝦體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并且在益生菌濃度梯度處于200 g/t飼料時,對蝦體各項指標的增長最為顯著。結果表明內(nèi)服益生菌對于南美白對蝦體成分營養(yǎng)指標具有顯著影響。
關鍵詞:益生菌;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營養(yǎng)指標
益生菌通過定殖于水產(chǎn)動物宿主的腸道,加快宿主對其體內(nèi)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的吸收利用,提高宿主機體免疫力和腸道菌群結構平衡[1-3]。相關研究顯示,使用益生菌復合產(chǎn)品對南美白對蝦進行飼喂,可提高酶活、非特異性免疫指標提高以及生長性能[4-6]。
南美白對蝦(Penaeus Vannamei)肉質(zhì)肥美、養(yǎng)殖成活率高、生長周期較短,倍受人們喜愛。養(yǎng)殖過程使用抗生素類藥可用于防治病害,但對食物鏈帶來極大風險[7]。以益生菌產(chǎn)品對對蝦進行飼喂的方法,不僅可以提高產(chǎn)量,而且對水產(chǎn)養(yǎng)殖水體水質(zhì)具有一定的凈化作用,并且不會產(chǎn)生抗藥性。目前,國內(nèi)外對使用益生菌制品在魚類、蝦類等水產(chǎn)養(yǎng)殖方面均有研究,顯示其可促進生長和降低病害[8]。
基于此,本研究擬通過對南美白對蝦進行不同濃度梯度的益生菌(益生菌為100、200、300、0 g/t飼料)飼喂后,對南美白對蝦的蝦體成分以及營養(yǎng)指標進行初步研究,以期為益生菌對生物的影響研究提供參考依據(jù),也為對蝦養(yǎng)殖飼喂益生菌提高養(yǎng)殖效益的技術應用前景提供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1.1.1 試驗研究材料 試驗所用南美白對蝦均來自邯鄲水產(chǎn)養(yǎng)殖場。益生菌為商品制劑(生產(chǎn)廠家:云南陸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使用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復合物、乳酸菌三種菌按一定配比制備而成的混合發(fā)酵液。
1.1.2 試驗儀器 快速水分含量測定儀、索氏抽提器、凱氏定氮儀、瓷坩堝、電爐、干燥器、馬福爐、分析天平、滴定管、脫脂濾紙。
1.1.3 試驗藥品 鹽酸、硼酸、氫氧化鈉、無水乙醇、石油醚、硫酸銅、硫酸鉀、濃硫酸。
1.2 試驗設計
采用單因子變量法設置試驗,對照組使用基礎飼料飼喂對蝦,試驗組在基礎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對南美白對蝦進行飼喂,對照組和試驗組內(nèi)的對蝦均在生態(tài)缸中進行培養(yǎng),經(jīng)過8周生長試驗之后,檢測對照組及三個濃度益生菌下試驗組內(nèi)南美白對蝦的生長狀況及營養(yǎng)成分變化。
1.3 益生菌的選用及制備
選用的益生菌為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復合物、乳酸菌三類菌通過2∶1∶1的比例混合發(fā)酵制成的益生菌商品制劑。綜合益生菌商品制劑的功效可得,將枯草芽孢桿菌和地衣芽孢桿菌復合物添加入飼料內(nèi),能夠增加水生動物的腸道蛋白消化酶活性及酶的數(shù)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起到降低對蝦對于飼料需求量的作用,可以節(jié)約資金;并且可以降低有害細菌的繁殖速度,從而減少疾病發(fā)生率。另一方面,芽孢桿菌具有較為穩(wěn)定的特性,加入飼料中可以對飼料作用,分解多余物質(zhì),從而凈化養(yǎng)殖水體水質(zhì)[7,9]。將乳酸菌添加進入飼料內(nèi),可以提高生物體的消化作用,從而提高對于飼料的利用率[10]。另一方面,乳酸菌可改善生物體腸道內(nèi)環(huán)境,增加生物體系統(tǒng)免疫能力。
1.4 南美白對蝦的養(yǎng)殖及飼喂
1.4.1 分組及南美白對蝦放養(yǎng) 在實驗室的生態(tài)養(yǎng)殖缸中進行的。生態(tài)養(yǎng)殖缸所用水源為邯鄲本地的自來水,經(jīng)曝氣處理后使用。共20個生態(tài)缸。每周進行一次養(yǎng)殖水體的更換,換水量為生態(tài)養(yǎng)殖缸水體的1/4。養(yǎng)殖過程中,通過加熱裝置使溫度保持在 25 ℃左右。試驗選用健康強壯的南美白對蝦300尾,試驗前進行7 d的暫養(yǎng)。蝦的放養(yǎng)量為15尾/箱,按照單因素試驗,設4組,每組5個重復,每個重復15尾蝦,共計300尾。
1.4.2 南美白對蝦的飼喂 設3個試驗組(分別標號為A、B、C)和1個對照組(標號為D),對3個試驗組中的南美白對蝦投喂益生菌,益生菌添加濃度梯度分別為添加水平100、200、300 g/t飼料;日投喂量為在池蝦體總體重的3%范圍內(nèi)。每日進行2次飼喂。對照組飼喂基礎飼料,其他條件均一致。試驗持續(xù)8周,采用人工少量多次的方法進行飼喂,使得缸內(nèi)對蝦能夠較大程度利用飼料。每2周進行1次蝦體稱重,調(diào)整日投喂量。為保證對蝦體質(zhì)量無較大偏差,因此稱重前1 d禁食。
1.5 相關指標測定方法
8周生長試驗結束后,對于試驗所用的南美白對蝦進行24 h的空腹處理后,每組從每個魚缸中隨機取樣3尾合并測定,計算平均數(shù)。稱重計數(shù)各蝦體的重量及長度,蝦體內(nèi)基本營養(yǎng)成分測定:水分含量使用快速水分含量測定儀測定,粗脂肪含量使用索氏抽提法測定[11],粗蛋白含量按照凱式定氮法測定[11-12],粗灰分使用干式灰化法[11-12],蝦體的前處理采用鹽酸水解法。
測定粗脂肪計算公式:
式中:X為試樣所含粗脂肪的量,%;m1為脂肪和脂肪燒瓶的總單位質(zhì)量,g;m2為脂肪燒瓶的總單位質(zhì)量,g;m為樣品的質(zhì)量,g。
蛋白質(zhì)含量計算公式:
式中:X為試樣中蛋白質(zhì)的平均含量,g/100g;V1為樣品滴定耗費鹽酸國際標準水溶液體積,mL;V2為真空滴定耗費鹽酸標準水溶液容積,mL;c為鹽酸的滴定溶劑含量大小,mol/L;m為樣品的質(zhì)量,g;F為將氮原子轉化為蛋白質(zhì)的過程系數(shù)。
1.6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方法
計算試驗前后南美白對蝦平均體質(zhì)量及試驗末存活率,使用Excel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內(nèi)服益生菌前后南美白對蝦體內(nèi)水分含量、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等指標的變化規(guī)律。用SPSS26.0統(tǒng)計軟件使用單因子方差分析(One-way ANOVA)的方法,分析內(nèi)服益生菌前后南美白對蝦體內(nèi)水分含量、粗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等指標的顯著性變化,并對不同試驗組的組間差異進行多重比較分析,且在P<0.05時認為差異顯著。
2 結果和分析
2.1 南美白對蝦體質(zhì)量及存活率分析
南美白對蝦的體質(zhì)量情況可以初步反映出對蝦的生長發(fā)育、健康情況,在進行試驗前對照組及益生菌濃度梯度為100、200、300 g/t飼料的試驗組內(nèi)南美白對蝦的初始體質(zhì)量各組之間并無顯著性差異(P>0.05),見表1。對比分析各組間終末體質(zhì)量及增重量可得出,在益生菌濃度梯度為200 g/t飼料的試驗組中南美白對蝦的體質(zhì)量增長最快;對照組與濃度梯度為100 g/t益生菌飼料試驗組無顯著性差異(P>0.05),而與益生菌濃度梯度為200、300 g/t飼料的試驗組有顯著性差異;且益生菌濃度梯度為200 g/t飼料的試驗組終末體質(zhì)量和增重量均高于300 g/t飼料的試驗組。因此在益生菌濃度大于200 g/t飼料時對于南美白對蝦體質(zhì)量增長有影響,并且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效果最為顯著。分析比較各組間存活率的關系可以發(fā)現(xiàn),飼喂益生菌對于蝦體存活率有一定提高,并且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南美白對蝦的存活率最高。
2.2 飼喂益生菌對蝦體粗灰分含量影響分析
粗灰分主要是南美白對蝦蝦體飼料、蝦體組織、蝦體排泄物等樣品經(jīng)高溫焚燒過后剩余的氧化殘渣[13]。根據(jù)表2對比分析對照組及益生菌濃度梯度為100、200、300 g/t飼料的試驗組可得,對照組與三個試驗組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因此飼喂益生菌可以增加南美白對蝦蝦體粗灰分含量,并且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的試驗組顯著高于100 g/t試驗組和對照組(P<0.05),而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和300 g/t飼料時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在益生菌濃度達到200 g/t飼料時,南美白對蝦體內(nèi)粗灰分含量達到最大值。
2.3 飼喂益生菌對蝦體粗脂肪含量影響分析
脂肪是一種重要營養(yǎng)指標,可以很好地表示動物體的營養(yǎng)狀況[14]。根據(jù)表2對比分析可得,對照組與三個濃度梯度的試驗組之間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可得出,飼喂益生菌對于南美白對蝦體的粗脂肪含量具有顯著效果,而益生菌濃度為100 g/t飼料和300 g/t飼料的試驗組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對于蝦體粗脂肪含量的增長而言,飼喂益生菌濃度達到200 g/t飼料時具有更優(yōu)的效果。
2.4 飼喂益生菌對蝦體粗蛋白含量影響分析
據(jù)表2對比分析,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蝦體粗蛋白的增長量最高,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蝦體粗蛋白的增長量次之。因此,飼喂益生菌制劑能夠增加蝦體粗蛋白含量。
2.5 飼喂益生菌對蝦體水分含量影響分析
據(jù)表2對比分析可得,對照組及各益生菌濃度梯度的試驗組之間蝦體水分含量均無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對于南美白對蝦而言,飼喂益生菌對于南美白對蝦體內(nèi)水分含量變化不顯著。
3 討論
3.1 益生菌對對蝦體質(zhì)量增長的影響
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飼喂益生菌后對于南美白對蝦的體質(zhì)量有顯著增長趨勢,并且,當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體質(zhì)量增長狀況最為顯著,300 g/t飼料次之;對比以往[15-17]的研究可得,飼喂益生菌商品制劑對于對蝦體質(zhì)量增長影響較顯著,與前人研究結果均吻合,無較大差異。因此,飼喂益生菌相關產(chǎn)品可以促進南美白對蝦體質(zhì)量增長。
3.2 益生菌對于蝦體營養(yǎng)指標影響
本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在飼喂益生菌后對于南美白對蝦的營養(yǎng)指標具有顯著提升,對于有機質(zhì)、蛋白質(zhì)等蝦體成分也有明顯增長,除水分含量之外,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體質(zhì)量、存活率等指標含量均有顯著增長。并且,對于蝦體的粗脂肪含量而言,益生菌濃度200 g/t飼料最好,300 g/t飼料次之;而對于蝦體粗蛋白含量而言,益生菌濃度200 g/t飼料最好,100 g/t飼料次之。根據(jù)本研究結果顯示,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對于蝦體各營養(yǎng)指標效果最顯著,基于本試驗僅參考相關文獻做出設置,效果更顯著的益生菌濃度區(qū)間可能會更具體。本研究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基本一致,飼喂益生菌產(chǎn)品可以顯著促進南美白對蝦體內(nèi)各營養(yǎng)指標的變化[18-20]。
3.3 益生菌濃度及種類對蝦體的影響
本研究使用的益生菌菌種為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復合物、乳酸菌三類,可能使用不同的菌種對于南美白對蝦體營養(yǎng)指標含量的增加會有不同。并且不同的益生菌濃度對于飼喂南美白對蝦之后產(chǎn)生的影響會有不同[12,20]。本研究通過參考文獻及相關研究,僅設置100、200、300 g/t飼料這三個益生菌濃度梯度,對于不同營養(yǎng)指標的最適益生菌濃度區(qū)間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4 結論
本研究表明,在飼喂益生菌濃度梯度為100、200、300 g/t飼料后對蝦體質(zhì)量具有顯著增長,并且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體質(zhì)量增長最為顯著;蝦體粗蛋白含量也具有顯著的增長,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蝦體粗蛋白含量增長最為顯著;同樣,蝦體粗灰分、粗脂肪含量也同樣在飼喂益生菌之后具有顯著的增長,并且在益生菌濃度為200 g/t飼料時增長最為顯著。因此,可得出結論,飼喂益生菌后南美白對蝦的營養(yǎng)指標具有顯著性的增長,有待商榷的是,不同益生菌濃度對于南美白對蝦營養(yǎng)指標具有的影響不同,本研究表明最適于南美白對蝦體營養(yǎng)指標增長的濃度為200 g/t飼料。
參考文獻:
[1] 林艾影,王維政,陳剛,等.2種乳酸菌對軍曹魚幼魚生長及消化酶、 免疫酶活性的影響[J].廣東海洋大學學報,2020,40(5):105-110.
[2] 張文博,馬旭洲.2000年來中國水產(chǎn)養(yǎng)殖發(fā)展趨勢和方向[J].上海海洋大學學報,2020,29(5):661-674.
[3] 劉陽.地衣芽孢桿菌KL6對鯉魚生產(chǎn)性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響[D].天津:天津師范大學,2012.
[4] 朱成坤,秦振寧,韓雙艷,等.堅忍腸球菌6-24和枯草芽孢桿菌B9對羅氏沼蝦免疫水平與腸道環(huán)境的改善作用[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21,37(3):23-31+153.
[5] 伊再提古麗·外力,阿力米江·奧布力塔力甫,卡麗比奴爾·艾爾肯,等.復合益生菌酸馬奶的研制及其對腸道菌群的影響[J].中國乳品工業(yè),2021,49(12):13-20.
[6] 臧凱麗,任效東,王秋萍,等.益生菌胞外蛋白與腸道粘膜免疫細胞互作關系的研究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8,39(14):346-351.
[7] 薛俊敬. 益生菌對草魚生長、營養(yǎng)代謝和機體免疫的影響[D].南昌:南昌大學,2018.
[8] 黃靈,李小梅,舒琥,等.飼料中添加不同益生菌對虎龍斑生長、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6,37(22):15-20.
[9] 段昊,呂燕妮,閆文杰.益生菌在我國保健食品中的應用進展[J].食品工業(yè)科技,2022,43(3):384-394.
[10] LU Y,HAN S,ZHANG S,et al.The role of probiotic exopolysaccharides in adhesion to mucin in different gastrointestinal conditions[J].Current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2022,5:581-589.
[11] MOGHADAM H,SOURINEJAD I,JOHARI S A.Growth performance,haemato-immunological responses and antioxidant status of Pacific whit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 fed with turmeric powder,curcumin and curcumin nanomicelles[J].Aquaculture Nutrition,2021,27(6):2294-2306.
[12] 張高靜,韓麗萍,孫劍鋒,等.南美白對蝦營養(yǎng)成分分析與評價[J].中國食品學報,2013,13(8):254-260.
[13] ZHUANG Y,HUANG H,LIU X L,et al.Effect of bovine lactoferricin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digestive capacity,immune responses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n Pacific white shrimp,Penaeus vannamei[J].Fish & Shellfish Immunology,2022,123:282-289.
[14] 王彩理,劉叢力,滕瑜,等.南美白對蝦飼料的營養(yǎng)分析[J].飼料工業(yè),2002(2):46-48.
[15] 張喜雙.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在水產(chǎn)養(yǎng)殖中的運用[J].智慧農(nóng)業(yè)導刊,2022,2(5):70-72.
[16] 劉樂丹,趙永鋒,魏友海.南美白對蝦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分析及新技術應用[J].科學養(yǎng)魚,2022(4):20-23.
[17] 彭燕,曾霞.南美白對蝦蝦頭的營養(yǎng)成分分析及評價[J].茂名學院學報,2007(1):25-27.
[18] GEETHA R,AVUNIE S,SOLANKI H G,et al.Farm-level economic cost of Enterocytozoon hepatopenaei (EHP) to Indian Penaeus vannamei shrimp farming[J]. Aquaculture,2022,548:737685.
[19] 林麗云.南美白對蝦高效生態(tài)養(yǎng)殖技術[J].江西水產(chǎn)科技,2021(6):31-32+35.
[20] 范武江,蘇明,李雪松,等.日本沼蝦淀山湖野生群體和養(yǎng)殖群體肌肉營養(yǎng)成分分析[J].水產(chǎn)科技情報,2019,46(4):181-186.
The effect of dietary probiotics on growth and nutritional indexes of body composition of Penaeus vannamei
XIE Quansen1, LI Jianjun2, WANG Xiaoning2, LI Suiyan2, GUO Shaohua2, SUN Caijuan2, LIANG Hewen2, ZHOU Dong2
(1.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Engineering,Handan University,Handan 056005,China;2.Handan Fisheries Technology Promotion Station,Handan 056005,China)
Abstract: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effects of probiotics in feed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n growth, body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indexes of the shrimp Penaeus vannamei,four groups were designed by single factor variable method. The probiotics (mainly composed of Bacillus subtilis,B. licheniformis complex and lactic acid bacteria in the proportion of 2:1:1) accounted for 100,200,300 g/t and 0 g/t of the feed. The feeding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on the shrimp (with the average initial mass of 5.50 g/ind.). After 8 weeks of growth,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dy weight,survival rate,crude protein,crude ash and crude fat content of shrimp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ith probiotic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growth indexes of shrimp was the most significant when th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of probiotics was 200 g/t in feed.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probiotics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body composition and nutritional indexes of Penaeus vannamei.
Key words:probiotics; Penaeus vannamei; nutritional indicator
(收稿日期:2023-05-17)
作者簡介:謝全森(1983-),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水產(chǎn)動物營養(yǎng)生理生態(tài)學。E-mail:xiequansen@163.com。
通訊作者:栗建軍(1963-),男,本科,研究員,研究方向:水產(chǎn)養(yǎng)殖。E-mail:china.ljj@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