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切爾
當(dāng)你剛一聽到《賞月空山圖》這幅畫的名字時,會不會像畫中人一樣,習(xí)慣性地去找月亮在哪兒呢?然而,畫面的上方是一片林中山石,看不到一點兒月影。正當(dāng)大家在疑惑為何賞月圖里沒有月亮?xí)r,才發(fā)現(xiàn)水面上的那個圓圈正是月亮的倒影。雖是賞月題材,畫家卻沒有把月亮畫得特別顯眼——明明是主角,卻十分低調(diào)!
在希臘神話中,月亮女神的名字叫阿爾忒彌斯,代表著純潔。到了中世紀(jì),阿爾忒彌斯被女巫們信奉為魔力的源泉,占星師和煉金術(shù)師也特別喜歡“使用”月亮。慢慢地,月亮在西方人眼中多了一些神秘的氣質(zhì)。
盧梭的《沉睡的吉卜賽人》中掛著一枚明晃晃的圓月,營造出了深夜里的秘境氛圍。一位白天匆忙趕路的曼陀鈴女演奏者,到了夜晚正疲倦地在沙漠中沉沉睡去。此時,一只不應(yīng)出現(xiàn)在沙漠中的獅子恰巧路過,它靠近女子,嗅著她的氣味,卻沒有貪婪地把她吞掉。月色朦朧,獅子也變得善良,一切是如此魔幻。
◎[法]亨利·盧梭《沉睡的吉卜賽人》
“月百姿”畫了一百種月亮,講述了一百個故事。作品講述了人間之事與月亮的關(guān)聯(lián),其中有對月射箭的武士,甚至還有懶洋洋曬“月光浴”的小動物……
在“月百姿”中,月亮是夜晚的代表。每一幅畫中的月亮都是獨一無二的,見證了光怪陸離的世間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