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偉
一、學習目標
1.知道什么是壓力,會畫壓力的示意圖;
2.通過實驗:探究壓力作用效果的影響因素.
二、新課導入
通過抖音小視頻引入課題壓力及壓力作用效果
三、認識壓力
展示課件,認識壓力(引導學生畫出壓力示意圖)分析壓力特點。
1.定義:垂直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壓力.
2.作用效果:使受壓物體發(fā)生形變。
3.壓力的方向:垂直于接觸面指向被壓物體。
4.作用點:在所壓物體表面。
師點撥:
壓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體放在水平桌面上時,如果物體不受其他力,則桌面受到的壓力F=物體的重力G,方向垂直于桌面向下(豎直向下),作用點在桌面上.
指出上圖中桌面受到的壓力F壓與物塊重力G物之間的大小關系.
四、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猜想與假設:通過課件展示引導學生參與用兩個手指用力向中間壓一支鉛筆,體驗兩個手指的感受有什么不同?觀察兩個手指的凹陷有什么不同?(引導學生猜想)
猜想1: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
猜想2:壓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與受力面積有關?
實驗方法:控制變量法
設計并完成實驗探究:
4.師引導學生分析結論
實驗結論:
1.當受力面積一定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2. 當壓力一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五、壓強(p)
1.定義:物體所受壓力的大小與受力面積之比叫做壓強。
2.公式:
3.意義:表示壓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4. 壓強單位:N/m2讀作牛每平方米, 專用名稱叫帕斯卡(pascal)簡稱帕,符號為Pa, 1 Pa = 1 N / m2
例題:水平桌面上放一本書,書所受的重力為3 N,與桌面的接觸面積為5 ×?10-2m2,計算書對桌面的壓強。(引導學生分析)
六、課堂小結
學生設計思維導圖
七、當堂訓練
如圖所示,A、B、C三個實心物體的體積、密度均相同,它們對水平桌面的壓力分別為FA、FB、FC,它們對桌面的壓強分別為pA、pB、pC。則三個壓力的大小關系是,壓強自小到大的順序是___________?。
八、作業(yè)布置
教材147頁第1、3、4、5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