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瀾
武俠小說中,武功已達臻化境界的高手,多不再倚仗兵器,草木竹石均能代劍,飛花摘葉皆可傷人。古代文人作詩撰文,有時也頗效此等灑脫肆意,不拘于花箋云藍,信筆題于蕉葉梧桐之上,留下一段風雅佳話。
在南北朝時期,南梁才女劉令嫻所作的《題甘蕉葉示人》便是一首寫在芭蕉葉上的詩。“夕泣已非疏,夢啼太真數(shù)。唯當夜枕知,過此無人覺?!痹娢钠嗤癜Ы^,是女詩人悼念亡夫之作。詩人愁腸百結(jié)無人可訴,唯有題于芭蕉葉上寄托哀思,讀來分外傷情。
韋應(yīng)物也曾在蕉葉上題詩,他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分享了這份悠然的雅趣:“秋草生庭白露時,故園諸弟益相思。盡日高齋無一事,芭蕉葉上獨題詩?!?/p>
“雨洗芭蕉葉上詩,獨來憑檻晚晴時。故園雖恨風荷膩,新句閑題亦滿池?!碧瞥膶W家司空圖一向才思敏捷,若非他在芭蕉葉上的題詩被雨水沖刷殆盡,想來這組名為“狂題十八首”的組詩數(shù)量還能翻番。
除了雅號“扇子仙”的芭蕉葉,色紅如血、葉缺如花的梧桐葉也是詩家的寵兒。
唐朝孟棨的詩論著作《本事詩》中就記敘了一個紅葉題詩的浪漫傳說。詩人顧況在洛陽時,一日在上陽宮的宮苑內(nèi)游玩,在流水間撿到一片梧桐葉,上有題詩:“一入深宮里,年年不見春。聊題一片葉,寄與有情人?!?/p>
顧況得詩后感慨不已,次日也將一首詩題于梧桐葉上,詩曰:“花落深宮鶯亦悲,上陽宮女斷腸時。君恩不閉東流水,葉上題詩寄與誰。”顧況將葉片從上游放入水中,日日徘徊等候,終于在十余日后又收到了紅葉上的和詩:“一葉題詩出禁城,誰人酬和獨含情。自嗟不及波中葉,蕩漾乘春取次行。”
故事到此戛然而止,無人可知葉上題詩的宮女姓名。對于幽居深宮的宮女而言,金碧輝煌的上陽宮無異于不見天日的囚牢,除了偶然借一片渺小的梧桐葉寄寓才思幽緒,往后余生再也逃不脫寂寞的牢籠。
葉上題詩并非皆由于詩人浪漫的雅興,“懷素書蕉”的緣故便單純得多。根據(jù)陸羽 《僧懷素傳》的記載,這位唐朝的大書法家,早年間貧困拮據(jù),無錢買紙,就在寺內(nèi)廣種芭蕉萬余株,用蕉葉代紙練習書法。因懷素苦練不輟,院里的芭蕉葉都快被摘完了,懷素便站在芭蕉樹旁,在新鮮的葉子上練字,終成一代大家。
元末明初的陶宗儀興許從懷素的經(jīng)歷中得到了啟發(fā),他利用勞動的間隙發(fā)奮讀書,每當有心得,便隨手從樹上摘下幾片樹葉,記下體會,這些樹葉被他晾干后存放在瓦罐里。歷經(jīng)多年,瓦罐已經(jīng)被填滿了十幾個,陶宗儀將瓦罐里的樹葉分門別類,整理成了一部二十余萬字的《南村輟耕錄》。《南村輟耕錄》成為記載元朝史料的珍貴典籍,更留下了“積葉成書”的寫作佳話。
可惜我輩如今棲身于片瓦之下,芭蕉梧桐多是公物,不宜采摘。那么,不妨靜候秋葉落時,撿拾葉片效仿古人,將幾筆千古佳句書于葉上,聊以寄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