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琴
摘 要: 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語文教育的目標已經不再局限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和語言表達能力,更加注重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其中,開展群文閱讀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其審美情趣、思辨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诖?,文章首先對核心素養(yǎng)和群文閱讀兩個概念進行了辨析,明確了它們的含義和特點,分析了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并在此基礎之上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項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具體策略,以期為進一步提升初中語文教育水平和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養(yǎng)提供了一定的理論指導和實踐借鑒。
關鍵詞: 核心素養(yǎng);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918(2023)36-0054-05
初中語文教師順應時代要求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具有必然性,是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大背景下的順勢之舉。隨著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傳統的語文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對文言文和現代文本的講解與分析,而是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和批判思維。傳統閱讀教學可能只限于教科書或規(guī)定的文本,而群文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閱讀范圍,使其接觸到真實世界中的各種文本類型,提升他們的閱讀興趣和廣度。此外,在信息時代,學生需要具備辨別真?zhèn)?、挖掘信息背后深層含義的能力。通過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學習不同文本的解讀方法和文化意義,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批判思維,這對學生未來的人生發(fā)展具有不同尋常的意義。
一、 核心素養(yǎng)及群文閱讀的概念辨析
(一)核心素養(yǎng)
2022年教育部頒發(fā)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將義務教育語文核心素養(yǎng)界定為:“是學生在積極的語文實踐活動中積累、建構并在真實的語言運用情境中表現出來的,是文化自信和語言運用、思維能力、審美創(chuàng)造的綜合體現。”
筆者認為,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是指學生在學習語文過程中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和素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語言表達能力。學生應具備良好的聽、說、讀、寫能力,能夠準確、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第二,閱讀理解能力。學生應具備良好的閱讀理解能力,能夠理解各類文本的表達意圖,抓住關鍵信息,進行推理和判斷。第三,文學鑒賞能力。學生應具備欣賞文學作品的能力,能夠理解文學作品的情感內涵、藝術特點和社會意義。第四,文化傳承能力。學生應具備對中華優(yōu)秀傳統文化的了解和傳承意識,能夠理解和欣賞中國古代文學作品,傳承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第五,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學生應具備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能夠運用語言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考和表達,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閱讀能力、文學鑒賞能力、文化傳承能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以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終身學習能力。初中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需要學校、教師和家長的共同努力,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資源,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語文學習,培養(yǎng)他們的語言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
(二)群文閱讀
特級教師蔣軍晶認為:“群文閱讀,是指在語文課堂上,針對一個議題,給學生呈現多篇文章(數量3~5篇不等),進行多文本的閱讀教學。”倪文錦教授也指出:“群文的‘文,并不只限于文章,而指的是文本。群文閱讀即多文本閱讀?!薄叭何牟皇嵌鄠€文本的雜亂堆砌或簡單相加,而是將具有(或能夠建立)某種關聯的多個文本,按一定原則組合的閱讀整體?!?/p>
群文閱讀可以理解為通過一個主題選取多篇文本,進而廣泛涉獵、閱讀多種類型、多樣化的文學作品和文化經典的閱讀方式。其強調通過閱讀各類文學作品,包括小說、詩歌、散文、戲劇以及傳統文化經典如古代典籍、史書、哲學著作等,來拓寬視野,提升修養(yǎng),豐富思想。群文閱讀的目的是培養(yǎng)個體的人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對文學藝術的欣賞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理解能力。通過廣泛的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情趣和思維能力,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文化素養(yǎng)。群文閱讀不僅限于學校教育,也可以在家庭、社會等多個層面進行。其強調的是全面、多元的閱讀,通過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和文化經典,使個體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文學藝術,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培養(yǎng)對人類智慧的尊重和理解。
群文閱讀可以帶來諸多好處,為語文學科的發(fā)展和學生的成長提供助力。一方面,群文閱讀可以激發(fā)學生之間的討論和思想碰撞,促進彼此之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共同解讀和理解文本,可以增加學生團隊成員之間的互動和凝聚力。群文閱讀也可以引導學生接觸不同領域的知識,并從中獲得新的見解。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學生可以擴大對各種主題和觀點的了解,豐富個人的知識儲備。另一方面,群文閱讀要求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分析和深入思考。通過集體研究和討論文本中的問題和觀點,可以鍛煉團隊成員的分析、推理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群文閱讀也可以幫助團隊成員對某一特定主題或價值觀形成共識。通過共同探索和理解文本,可以加深對共同價值觀的認同和理解,從而增加班級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總而言之,初中語文教師對群文閱讀的理解和運用不能只停留在膚淺的文本疊加層面,而是應該把握核心主題,精心選擇文本素材,構造多個文本之間的內在聯系,確保知識結構體系的完整性和邏輯性。若想通過群文閱讀將瑣碎、割裂的閱讀知識進行清晰、完整的系統整合,教師需要深入了解群文閱讀的內在本質,學習其內核精神,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群文閱讀體系。
二、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分析
(一)豐富教學內容
通過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開展群文閱讀教學,初中語文教師能夠豐富教學內容,使學生在同一個大主題下接觸多樣化的文本,給予學生更大的閱讀空間,使學生能夠突破傳統閱讀課堂的局限性,走向廣闊的語文閱讀天地。教師可以選擇同一個主題下不同體裁的文章,也可以選擇同一種體裁、不同主題的文章,還可以選擇同一個作者的多個作品。這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閱讀能力,還能夠培養(yǎng)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積淀文化,豐富內涵,在扎實課內基礎知識的同時有效拓展課外知識,實現博覽群書、拓寬視野的目的。這樣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在新高考的模式下顯得愈發(fā)重要,當中考、高中題型越來越靈活,知識涉及越來越廣泛,學生就更加需要借助群文閱讀積累自己的語文知識,增強自己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具體而言,群文閱讀包括傳統文學、現代文學以及各種類型的經典、名著和優(yōu)秀作品。在初中語文階段開展群文閱讀可以使學生接觸到豐富多樣的文本,不僅注重傳統經典,還能涵蓋當代流行文化、社會熱點等,博古通今、學貫中西。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接觸到廣泛、深入的內容,從而拓寬他們的知識面和個人視野。與此同時,群文閱讀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閱讀需求和偏向愛好。通過選擇多篇適合學生年齡段和興趣的文學作品,語文教師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引導他們主動去探索和思考作品中的意義和價值。此外,群文閱讀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提高其欣賞和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群文閱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思維。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學生能夠鍛煉自己的文字組織能力、概括歸納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二)鍛煉探究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開展群文閱讀對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群文閱讀通過多篇閱讀文本同時進行的方式,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解讀和自主思考,激發(fā)他們自主探索和批判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在群文閱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實現自主選擇、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閱讀方式、閱讀技巧、閱讀內容,最大化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這一點與新課標提倡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不謀而合,將在潛移默化中鍛煉學生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產生持續(xù)的內在學習動力,為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具體而言,在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討論和分析同一主題下多篇文本的共同點和不同點,尤其是從不同文本的寫作風格、切入角度、思想內核方面,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文本中的細節(jié)、主題、情感等要素,并且鼓勵學生自行閱讀、自主探索,充分地進行自主思考,發(fā)揮個人的主觀能動性,表達自己的見解和疑問。這種積極的互動可以增強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能力,培養(yǎng)他們思考和批判性思維的能力。群文閱讀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使其接觸到各種不同的文字和語言風格。通過閱讀大量文學作品,學生會觀察和學習到作者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表達方式的技巧。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和敏銳度,并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他們將準確、生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在群文閱讀的模式下,教師只是作為一個引領者和指導者的身份出現,主要提供高質量的多個閱讀素材、對大體的閱讀方向進行把控和推動閱讀的整個流程進度以及適當實時地進行閱讀結果評價反饋。教師借助此種方式真正實現了把“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掌舵閱讀過程”的目的,讓學生盡可能地自行完成整個閱讀過程,自行探究而后得出個人結論,實現個人思維的建立和個人能力的培養(yǎng),做課堂真正的主人翁。通過群文閱讀,學生還會接觸到不同類型的故事情節(jié)、人物形象以及世界觀。這將促使學生進行深度思考,并培養(yǎng)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和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自主學習的閱讀能力。
(三)提高綜合素質
當代的語文教學強調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重視學生五育并舉,全面發(fā)展。初中語文教師開展群文閱讀活動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具有顯著的作用。群文閱讀教學可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包括閱讀理解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群文閱讀教學也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綜合素養(yǎng),包括文化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等。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歷史背景和社會背景,拓寬視野,增強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具體而言,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情感表達能力。首先,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感受到作品中的情感體驗,培養(yǎng)自己的情感共鳴和情感表達能力。這對學生的情感發(fā)展和人際交往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其次,通過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欣賞能力。通過接觸不同類型的文學作品,學生可以感受到不同的藝術風格和表達方式,培養(yǎng)對美的敏感性和欣賞能力。最后,群文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關懷和社會責任感。尤其是對一些愛國主義詩歌以及革命先烈事跡的學習,能夠使學生在心中深深地埋下愛國愛黨的種子,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
三、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
(一)立足之地,構建群文閱讀新體系
初中語文教師在構建群文閱讀新體系之前,必須先明確一點,群文閱讀并不是隨意地選取文章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而是要跳脫出教材現有的框架和思維的束縛,去尋找在主題、思想、作者、手法等方面有共同點的多個文本,再從中選擇銜接緊密、內容適量的幾個文本按照一定的并列,或者遞進的邏輯順序進行整合,以確?!耙患右淮笥诙钡男Ч=處熢跇嫿ㄈ何拈喿x新體系的過程中,一定要抓準多個文本之間的銜接點,進行有意義的整合,要勇于突破單元與單元之間、教材與教材之間、片段與整體之間的界限,尋找內在聯系,堅決不能流于表面,做無用之功,更不能“換湯不換藥”,走向形式主義的弊端。
例如,初中語文(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是新聞體裁,第一課《消息二則》,即《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以及《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部分通過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逐漸產生對新聞題材類文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師可以順應學生的閱讀需求,為學生補充全面的新聞文本,讓學生從多個角度全面地認識新聞的結構及意義。一方面,教師可以從“人民日報”“中國新聞網”等著名的現代網站上下載時事新聞報道,讓學生在了解新聞熱點話題的同時,產生對新聞體裁真切、深入的認知。通過對同體裁新聞文本的收集,教師可以以此形成一個系列群文文本閱讀專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閱讀和自主思考,形成自我探究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優(yōu)勢,根據文章的時代背景和重要事件追溯到幾十年前的同類型新聞報道,尤其是當年《人民日報》上就南渡長江和橫渡長江事件的其他報道,這樣以新聞體裁為主線,以同一事件為副線,教師可以形成銜接緊密的群文閱讀教學,既能夠使學生深入了解新聞閱讀題材的特征,又可以讓學生對新聞中的歷史事件有一個全面的、多角度的認知,形成正確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培養(yǎng)自身的邏輯思維能力。
(二)立根之本,打造群文閱讀新生態(tài)
打造群文閱讀新生態(tài)對教師來說是一個有挑戰(zhàn)性且具有意義的任務。群文閱讀新生態(tài)在這里指的是教師要以新課標的相關精神為指引,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和學習水平因材施教地選擇適合其本身發(fā)展的閱讀文本,打造一個動態(tài)的、健康的群文閱讀教學生態(tài)系統。換言之,教師應當遵循學生自身的發(fā)展規(guī)律和個人差異指定個性化的閱讀指導策略,不能按照同一套群文閱讀標準去要求每一個學生,一定要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的個性化、差異化閱讀指導與幫助,去契合“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教學精神,確保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例如,在初中語文(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中,教師應重視學生與群文的適應性,按照學生不同的學習習慣、性格特征以及成績水平布置與之匹配的教學任務,打造良好的群文閱讀新生態(tài),提供學生獨一無二的差異化閱讀教學指導。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基本學習情況,將學生劃分為A、B、C三個層次,再根據愛國類的其他詩歌整合成一個群文閱讀集合。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以此布置“讀愛國詩歌、寫愛國詩歌”“讀愛國詩歌,品愛國詩歌”“品愛國詩歌,背愛國詩歌”三種群文閱讀任務要求。這三種閱讀任務的提出分別對應了“拓展學生能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作;賞析文本內涵,體味愛國情懷;夯實基礎知識,掌握基本內容”的三個由高到低的教學目標。這樣一來,班級內不同水平的學生都可以得到屬于自己的個性化閱讀指導,在教師的引領與指導之下,學生可以更好地在群文閱讀中獲得各自的成長,殊途同歸,最終一起提升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
(三)立錐之基,形成群文閱讀新支架
群文閱讀是一種有助于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教學方法,通過多樣化的閱讀材料和閱讀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和批判性思維。作為教師,要想形成群文閱讀的新支架,一定要學會將群文閱讀的教學過程進行細化與分割,將龐大且繁重的教學任務細化成一個個具體翔實的具體執(zhí)行任務,巧妙地化“宏觀”為“微觀”。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創(chuàng)造性地將支架式教學的思想運用到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中去,為實現高層次的群文閱讀深入理解提供有力的支持。
例如,在初中語文(部編版)九年級上冊第六單元第四課《劉姥姥進大觀園》中,教師可以這樣進行任務式閱讀教學,形成群文閱讀教學的新支架。眾所周知,這篇文章選自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紅樓夢》。劉姥姥進大觀園這一情節(jié)是該書中的一大亮點,但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細小的片段。學生僅僅通過課堂內這一個片段的學習并不能夠真正地體會到《紅樓夢》這部作品永垂不朽的經典魅力。因此,教師要以這一課為切入點,適當地拓展《黛玉葬花》《寶釵撲蝶》《香菱學詩》《元妃省親》等著名的片段,形成一個系統化的群文閱讀,增進學生對《紅樓夢》的深入了解。在這一過程中,為了確保群文閱讀的有效性,教師要相應地設計“微任務”。比如,“分析小說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為你喜歡的人物立傳記”。又如,“在閱讀小說故事的時候注意作者曹雪芹草蛇灰線的寫作手法,找到小說前后的伏筆”。教師可以通過搭建微型任務支架的閱讀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經典名著的魅力,完成群文閱讀的任務,打開閱讀教學的思路,拓展閱讀教學的空間。
(四)立身之選,搭建群文閱讀新平臺
在信息化的時代下,教師應當樹立“學而不止、闔棺而已”的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高自身的信息素養(yǎng)和信息技能,將群文閱讀與信息化教學創(chuàng)造性地結合,讓信息技術助推群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搭建出一個高效、優(yōu)質的在線群文閱讀新平臺。教師要乘著信息化教育的東風,引領學生進行“線上+線下”“互聯網+群文閱讀”“課內+課外”的新型閱讀模式,讓學生的閱讀能力能夠更上一層樓。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充分考慮目標群體及學生特點,為其提供更好的使用體驗。教師可以選擇一個適合的在線平臺來搭建群文閱讀新平臺,也可以考慮使用現有的學習管理系統、博客平臺或社交媒體平臺,或自主開發(fā)一個網站或應用程序。
例如,在初中語文(部編版)教材九年級下冊《孔乙己》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互聯網多媒體設施開辟第二課堂,打造線上線下混合閱讀教學模式。通過新平臺的創(chuàng)建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機會和高效的閱讀方式。一方面,教師在講《孔乙己》這篇文章之前,可以通過網絡在線平臺,如“雨課堂”等,向學生發(fā)布相應的閱讀任務,要求學生收集魯迅的個人信息、白話小說的發(fā)展歷程以及創(chuàng)作背景等信息,并閱讀相關課外補充閱讀資料,自行提取重要信息整理成思維導圖或重點表格。在正式上課之前可以邀請學生上臺展示成果,比較學生收集到的信息,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另一方面,在本節(jié)課結束之后,教師可以以魯迅為群文閱讀的核心主題,讓學生一起閱讀《藤野先生》《范愛農》《紀念劉和珍君》《阿Q正傳》等一系列文章,并帶領學生一起分析文章中的真實人物與小說人物的寫作特征,分析相同點與不同點,系統化地分析魯迅的寫作特點和寫作風格,深入了解魯迅這位著名的偉大作家,形成體系化的閱讀理解。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讀一些現代文學評論家或批判家對魯迅經典作品的賞析文本,通過其他人的視角全面地深入了解魯迅的創(chuàng)作,拓寬學生的視野與思想。
四、 結論
總而言之,通過群文閱讀,學生可以深入了解人性、情感和社會問題,從而培養(yǎng)對他人的關懷和理解,提高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道德觀念。通過群文閱讀培養(yǎng)的品質和素養(yǎng)能夠幫助學生成長為立大志、成大才、擔大任的社會主義接班者和建設者。教師要學會構建群文閱讀新體系,打造群文閱讀新生態(tài),形成群文閱讀新支架,搭建群文閱讀新平臺,促進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改革與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常潔瑤.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2022(3):21-23.
[2]李守忠.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域下初中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J].當代家庭教育,2021(34):13-14.
[3]丁霞.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的思考[J].知識窗,2021(11):110-111.
[4]王琰,朱俊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21(15):37-38.
[5]郭勝華.讓學生的心靈在“群文閱讀”中飛揚——淺談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21(21):25-26.
[6]魏啟娜.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現狀調查與對策分析[D].延安:延安大學,2016.
[7]李娟.高中生英語閱讀能力調查分析[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