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陸遠志
[摘 要]新課程要求初中英語教師以核心素養(yǎng)為導向,培養(yǎng)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英語寫作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點,具有培養(yǎng)學生英語能力的重要作用。閱讀與寫作是學習語言的兩大要素,二者相輔相成。文章基于新課標理念,堅持“源于情境,思于問題,動于任務,達于素養(yǎng)”的設計思路,落實以讀為本、以寫為核心的教學理念,讓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英語語言應用能力和思維能力,使學生在讀中學寫、讀中悟寫,實現(xiàn)“以讀優(yōu)寫”。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導向;初中英語;以讀優(yōu)寫
[中圖分類號]? ? G633.41? ? ?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 [文章編號]? ? 1674-6058(2023)13-0034-04
一、案例背景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本文簡稱“新課標”)指出,要發(fā)揮核心素養(yǎng)的統(tǒng)領作用,構建基于分級體系的課程結構,以主題為引領,選擇和組織課程內容,踐行學思結合、用創(chuàng)為本的英語學習活動觀,注意“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推進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的深度融合。新課標背景下,“以讀優(yōu)寫”成為初中英語教學改革的熱點,其能優(yōu)化傳統(tǒng)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度解讀,發(fā)散思維,提升讀寫能力。本文以人教版英語教材七年級下冊Unit 10 “Id like some noodles.”的教學為例進行論述。該單元圍繞“食物”展開,探究中西方的飲食文化,讓學生自主感悟食物與文化之間的關系,從而開闊視野,滲透文化意識,提升英語核心素養(yǎng)。在該單元的教學中,教師主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運用微課導入中西方生日聚會的場景,讓學生在主題情境中進行探究,在真實情景中學習語言知識;精心設計課堂互動問題,讓學生深度閱讀課文;圍繞課文內容設計讀后續(xù)寫、讀后改寫練習,讓學生將閱讀成果轉化為作文,提升寫作能力;優(yōu)化課堂評價,讓學生提升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促進核心素養(yǎng)發(fā)展。
二、教學內容分析
“Id like some noodles.”單元內容從一篇介紹中西方生日習俗的文章展開,激發(fā)學生對中西方文化的探索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意識,發(fā)散學生的寫作思維,讓學生從會讀到會寫,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該單元閱讀課的難點在于對比思維的培養(yǎng),學生在掌握深度閱讀和對比技巧的同時要學會寫作,進而進一步提升學習效果。首先,教師圍繞單元教學主題設計了情境教學、任務驅動、以讀優(yōu)寫和多元評價環(huán)節(jié),利用問題鏈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分析,歸納出中西方飲食文化、生日習俗等方面的差異,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其次,引導學生將英語課文閱讀體驗轉化為英語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活學活用的能力。
三、教學實踐過程
(一)情境導入,讓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
首先,教師基于單元主題“生日聚會”,通過在教學中增加關于中西方生日美食、生日習俗的內容來創(chuàng)設真實情境,讓學生觀看相關視頻,帶領學生在真實的語境中學習語言。例如,教師播放中西方生日聚會的不同視頻后,引導學生將視頻進行對比,啟發(fā)他們對中西方生日習俗進行思考,激發(fā)起學生學新知識的欲望。其次,教師在播放視頻后,利用單元詞匯、短語和句型等語言知識來介紹中西方生日聚會的具體情況,加強了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讓學生溫故知新,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為后續(xù)的讀寫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任務驅動,巧設問題促進學生思維品質的提升
大部分七年級學生思維都比較活躍,更渴望表達自己的想法,并得到教師的認可。該單元圍繞中西方慶祝生日時不同的飲食文化和不同的活動展開,體現(xiàn)了中西方的差異,激發(fā)了學生的探究興趣,有利于提升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從會讀到會寫,教師以任務為驅動,設計了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問題鏈,并利用這些問題發(fā)散學生思維,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任務一]Free talk.(引導學生結合實際回答問題,讓知識與生活相連接。)
1.When is your birthday?
2.What did you eat on your last birthday?
3.What did you do on your last birthday?
這三個問題問到了學生的出生日期、生日食物和生日活動,在教學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
首先,教師通過復習關于年份、月份、日期的表達方式,引導學生準確表達自己的生日,再與同桌之間互相詢問出生日期和具體時間,進一步激發(fā)他們的英語交流興趣,從而提升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例如,提問“When is your birthday? ”,學生回答“My birthday is March 12th./My birthday is on 11th November.”引導學生總結出日期的英語表達順序是“月日年”,日期與年份之間用逗號,月份是專有名詞,前面不需要加冠詞,加深學生對出生日期表達方式的記憶,使其養(yǎng)成“溫故知新”的學習習慣。
其次,學生通過回憶自己去年生日吃了哪些食物,最喜歡的食物是什么,進一步發(fā)散思維,并與同桌進行互問互答,編寫關于生日美食的對話,進一步提升英語思維能力和語言能力。有的學生用英語介紹了自己去年的生日聚會是邀請同學吃火鍋,并表達了自己對香辣火鍋的喜愛:“I enjoy eating the spicy chinese hot pot.”有的學生則描述了家庭生日聚會的場景,媽媽為自己制作了麻婆豆腐和紅燒肉等菜肴,“I ate MaPo Tofu,Red?braised Pork Belly on? last birthday.”這進一步豐富了學生對美食名稱的英語詞匯儲備。
最后,學生用英語介紹自己去年慶祝生日的方式,如生日那天去了哪里游玩、收到了哪些禮物等。有學生回答與同學一起去動物園、與家人一起去游樂場,收到了來自朋友和親人的禮物等。英語教學和生活的緊密銜接,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任務二]Read and find out the main idea of each paragraph.(讓學生抓住關鍵信息,培養(yǎng)快速閱讀和歸納總結的能力。)
該單元教學圍繞“Birthday Food Around the world”展開,學生通過與同桌討論,結合課文細節(jié)分析歸納的方式提煉段落大意,從而提升信息分析能力和概括總結能力。同時,這也能幫助學生理清文本脈絡,為后續(xù)的寫作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任務三]Read and complete the chart.(引領學生深度閱讀文本,在實踐探究中感受中西方的文化差異。)
學生解讀文本內容,找到細節(jié)支撐,制作表1。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分析課文,完成中西方節(jié)日美食和習俗差異的表格制作,以此加深學生對中西方生日文化差異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例如,學生分析了西方國家過生日吃生日蛋糕、吹蠟燭前許愿以及英國在蛋糕中藏糖果的習俗,而我國的是壽星一口吃完長壽面、不咬斷面條的習俗。
其次,學生嘗試利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課文主要內容,對英國與中國慶祝生日的美食與風俗進行探索,進一步提升文本分析能力。
最后,以“以讀優(yōu)寫”為核心,將閱讀和寫作融為一體,引導學生對文本進行深入解讀,對句子結構、固定搭配等知識進行分析,讓學生在語境中掌握知識點,并加深對不同國家慶祝生日的風俗的認識,在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讓其掌握寫作技巧,為后續(xù)寫作積累豐富的素材。
[任務四]Answer questions.(采用問題驅動,遞進式地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
1.How can a person make his /her birthday wish come true?
2.What do people in the UK sometimes put in a birthday cake?
3.Why do people never cut up birthday noodles in China?
4.Why do people eat special foods on their birthdays?
學生閱讀后回答問題,能找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在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礎上有更多自己的思考,會一步步找到問題的答案,也會主動向教師或他人提問、追問,促進高階思維的發(fā)展。例如,有的學生追問了中西方生日聚會上的不同美食是哪些,中國人過生日喜歡吃面條,寓意長壽;西方人則喜歡吃比薩、烤雞和甜點。這時,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分析中西方的不同文化,如西方人慶祝生日更主張個性化,孩子會寫生日邀請函,舉辦生日派對,中國人慶祝生日喜歡與家人聚在一起,感恩父母,感受親情。此外,學生之間通過互問互答,能結合自己慶祝生日的習慣,對中西方過生日的風俗、文化等進行對比和分析。這不僅能促進同學間的交流,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對后續(xù)的寫作教學也能起鋪墊作用。
[任務五]Knowledge Construction.(帶領學生梳理文脈,畫出思維導圖,形成結構化思維,培養(yǎng)邏輯思維能力,并為讀后寫作搭建支架。)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梳理課文脈絡、感受中西方慶祝生日的文化,教師在讀寫結合的教學中融入了思維導圖。這種做法能更加直觀地呈現(xiàn)單元詞匯、語法和短語等知識點,概括段落大意,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其英語寫作積極性。
教師設計了思維導圖,見圖1,核心詞語設為“Birthday Food”,左側為中國人慶祝生日的美食與文化描述,右側為西方人慶祝生日的美食與文化描述。學生可根據(jù)對文本內容的理解來完善思維導圖,這樣既可以構建單元知識體系,又可以培養(yǎng)結構化思維,為后續(xù)的“以讀優(yōu)寫”教學奠定良好的基礎。
[Birthday Food][birthday food in china][The birthday person must? ? ? ? ? ? ? ?and? ? ? ? ? ? ? ?all the candles? ? ? ? ? ? ?so that her /his wish can? ? ? ? ? ? ? .][The number of the candles is? ? ? ? ? ? ? .][birthday food in other country][traditional food][popular food][in the UK][in many countries][? ? ? ? ? ? ? ? ? ?][? ? ? ? ? ? ? ][put a? ? ? ? ? ?in the cake][birthday cake with? ? ? ? ? ? ?][Never? ? ? ? ? ? ? ?the noodles.
A symble of long.][A symble of? ? ? ? ? ? ? ?.][The child with the candy is? ? ? ? ? ? ? .]
圖1? ? 單元教學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了文章脈絡、明確了寫作思路、搭建了寫作支架,促進了學生英語思維的發(fā)展,為“以讀優(yōu)寫”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趣味寫作,提升“以讀優(yōu)寫”的教學效果
閱讀與寫作關系密切,但是部分七年級學生的英語寫作存在語法錯誤多、邏輯混亂或觀點不鮮明等問題,作文考試得分差距較大。為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根據(jù)該單元中西方飲食文化這一話題,布置了讀后續(xù)寫、讀后改寫任務。這兩種新穎的寫作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挖掘寫作靈感,加快構建“以讀優(yōu)寫”的教學新模式。
首先,教師結合文本內容設置了讀后續(xù)寫任務。學生根據(jù)生日聚會的相關信息和自己過生日的經歷,進行合理想象后寫作,做到有內容可寫,讓作文更加富有生活氣息。例如,有的學生續(xù)寫了中國人過生日的風俗,介紹了插生日蠟燭、生日聚會等習慣,還分享了中國尊老愛幼的美德。
其次,通過讀后改寫任務,學生對課文進行“二次創(chuàng)作”,提升了信息提煉能力和知識遷移能力,提高了讀寫結合教學的質量。例如,有的學生對比了中西方節(jié)日的風俗,概括了中西方人慶祝生日時喜歡吃的食物、慶祝生日的風俗等。有的學生則分享了自己參加同學生日聚會的故事,描述了送生日禮物、一起制作生日美食的經過。在該單元教學中,教師留給學生自主思考、獨立寫作的空間,鼓勵他們對課文進行提煉和整合,引導他們結合文本內容和個人生活經驗來寫作,進一步豐富了他們的寫作素材,提升了他們的讀寫能力。
四、案例反思
(一)成功之處
教師通過引領學生深度研讀文本的方式來優(yōu)化初中英語寫作教學。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相結合,能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訓練學生的寫作技巧,而學生也能將在閱讀過程中掌握的文本內容、結構、表達方式,按照要求靈活地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二)不足之處
“以讀優(yōu)寫”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方式,能提高學生的寫作積極性,但是由于學生對讀后續(xù)寫、讀后改寫的方式不太熟悉,因此作文中的語法錯誤仍比較多。教師在課堂上雖然融入了學生的生活體驗,但是一些學生的作文立意仍不太鮮明,后續(xù)教學中還需要解決這個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發(fā)現(xiàn)學生對問題的關注度還不夠,思考還缺乏深度和廣度,視野還需進一步開闊。
[? ?參? ?考? ?文? ?獻? ?]
[1]? 劉桂蓉.以讀促寫:從意義閱讀到功能寫作:以“My Homestay in France”的同課異構為例[J].教學月刊·中學版(外語教學),2022(12):20-24.
[2]? 李慧瓊.思維可視化:初中英語“以讀促寫”新路徑[J].教育家,2022(49):55.
[3]? 郭小蘭.“以讀促寫,以寫促解”的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探究[J].校園英語,2022(46):76-78.
(責任編輯 黃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