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娟,黃欣
江西省宜春市中醫(yī)院 (江西宜春 336000)
膝骨性關節(jié)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臨床常見病,與年齡密切相關,隨年齡增長,發(fā)病率不斷升高,在中老年人群中廣泛存在,是導致中老年人慢性致殘的重要原因[1]。臨床針對該病以營養(yǎng)膝關節(jié)軟骨類藥、非甾體抗炎藥治療為主,并配合必要的護理措施,以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紅外線照射具有熱效應,利于促進新陳代謝,解除肌肉痙攣,是臨床常用的理療方案[2-3]。中藥熱奄包可促進局部循環(huán),緩解疼痛,在腰椎間盤突出癥、頸椎病等疾病干預中發(fā)揮明顯的優(yōu)勢?;诖?,本研究探討KOA 患者應用中藥熱奄包聯(lián)合紅外線照射護理的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7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82例KOA 患者,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1 例。對照組男20 例,女21 例;年齡46~86 歲,平均(58.42±4.09)歲;病程1~5 年,平均(2.82±0.40)年;病情分期,早期13 例,中期28 例;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評分4~9 分,平均(6.31±1.05)分;X 線表現(xiàn),Ⅰ級13 例,Ⅱ級20 例,Ⅲ級8 例;膝關節(jié)活動度40~85°,平均(62.41±11.03)°。觀察組男18 例,女23 例;年齡45~85 歲,平均(58.37±4.13)歲;病程2~6 年,平均(2.90±0.38)年;病情分期,早期15 例,中期26 例;VAS 評分4~9 分,平均(6.25±1.10)分;X 線表現(xiàn),Ⅰ級15 例,Ⅱ級19 例,Ⅲ級7 例;膝關節(jié)活動度41~86°,平均(62.89±10.87)°。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納入標準:符合《骨關節(jié)炎診療指南》(2018 年版)中KOA 的診斷標準[4];近1 個月內出現(xiàn)膝關節(jié)疼痛;年齡45~75 歲;具備基本的溝通能力;知情同意本研究。排除標準:合并風濕類疾??;膝關節(jié)部位存在皮膚病;膝關節(jié)局部皮膚破損;伴惡性腫瘤;對中藥熱奄包中成分過敏。
對照組僅予以紅外線照射干預:將紅外線照射儀(上海躍進醫(yī)用光學器械廠,YSHI-Ⅰ型)置于距膝蓋15~20 cm 處照射,30 min/次,2 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熱奄包干預:自制20 cm×40 cm的藥袋,將艾葉30 g,木瓜、萆薢、木香、雞血藤、骨碎補、白茅根、葛根各15 g,當歸、熟地、千年健、川牛膝、川芎各10 g,紅花8 g 放入藥袋中,加熱至60~70 ℃后取出,用一次性治療巾包裹,在患膝處鋪蓋1 條小毛巾,將中藥熱奄包置于其上,以患肢局部微紅、不燙傷為宜,20 min/次,2 次/d。
兩組均連續(xù)干預10 d。
(1)比較兩組疼痛程度:于干預前、干預10 d后,采用VAS 評估,分值0~10 分,評分越高表示疼痛越劇烈。(2)比較兩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于干預前、干預10 d 后,使用標準手持式量角器,在患者自主屈曲及伸直患膝關節(jié)達極限時,測量患側下肢近端軸線(股骨外側髁與股骨大粗隆的連線)與遠端軸線(股骨外側髁與腓骨外踝的連線)夾角,連續(xù)測量3 次并取平均值。(3)比較兩組疼痛介質水平:于干預前、干預10 d 后,采集患者3 ml空腹靜脈血,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多巴胺(dopamine,DA)、5-羥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水平。(4)比較兩組膝關節(jié)功能:于干預前、干預10 d 后,采用西安大略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jié)炎指數(shù)(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y osteoarthritis index,WOMAC)評估,包含疼痛(5 個條目)、僵硬(2 個條目)和日?;顒幽芰Γ?7 個條目)3 個維度,共24 個條目,每個條目的分值均為0~4 分,總分96 分,評分越高表示膝關節(jié)功能越差。(5)比較兩組生活質量:于干預前、干預10 d后,采用健康調查簡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評估,包含軀體功能、心理健康、生命活力、社會功能4 個維度,每個維度的分值均為100 分,評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好。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兩組VAS 評分和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 后,兩組V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 后,兩組膝關節(jié)活動度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 評分和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s)
表1 兩組VAS 評分和膝關節(jié)活動度比較(±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VAS 為視覺模擬評分法
組別 例數(shù) VAS 評分(分) 膝關節(jié)活動度(°)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6.31±1.05 2.55±0.33a 62.41±11.03 97.25±12.34a觀察組 41 6.25±1.10 1.78±0.26a 62.89±10.87 105.62±13.25a t 0.256 11.878 0.201 2.996 P 0.799 0.000 0.841 0.004
干預前,兩組DA、5-HT 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 后,兩組DA、5-HT 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疼痛介質水平比較(μg/L,±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DA 為多巴胺,5-HT 為5-羥色胺
組別 例數(shù) DA 5-HT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267.12±12.38 240.37±10.16a 185.12±11.43 121.62±8.37a觀察組 41 266.59±12.41 177.28± 8.74a 189.22±11.38 98.98±7.24a t 0.194 30.143 1.628 13.099 P 0.847 0.000 0.108 0.000
干預前,兩組WOMAC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 后,兩組WOMAC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WOMAC 評分比較(分,±s)
表3 兩組WOMAC 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WOMAC 為西安大略麥克馬斯特大學骨關節(jié)炎指數(shù)
組別 例數(shù) 疼痛 僵硬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13.16±2.04 6.11±1.01a 5.34±0.97 2.75±0.35a觀察組 41 13.21±2.07 4.09±0.65a 5.28±1.01 2.03±0.24a t 0.112 10.899 0.278 10.995 P 0.912 0.000 0.782 0.000組別 例數(shù) 日?;顒幽芰?總分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52.37±5.70 19.84±3.14a 70.87±8.71 28.70±4.50a觀察組 41 52.44±5.61 14.05±2.12a 69.74±8.69 20.14±3.01a t 0.057 9.904 0.595 10.247 P 0.955 0.000 0.553 0.000
干預前,兩組SF-36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10 d 后,兩組SF-36 評分均高于干預前,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SF-36 評分比較(分,±s)
表4 兩組SF-36 評分比較(分,±s)
注:與同組干預前比較,aP<0.05;SF-36 為健康調查簡表
組別 例數(shù) 軀體功能 心理健康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63.13±5.22 70.25±6.57a 64.11±5.27 73.45±6.63a觀察組 41 63.20±5.30 85.34±6.39a 63.87±5.35 84.68±6.05a t 0.060 10.543 0.205 8.012 P 0.952 0.000 0.838 0.000組別 例數(shù) 生命活力 社會功能干預前 干預10 d 后 干預前 干預10 d 后對照組 41 65.14±5.23 73.54±6.74a 63.05±5.08 70.23±5.62a觀察組 41 64.99±5.36 87.47±5.70a 62.16±5.13 86.36±4.15a t 0.128 10.105 0.789 14.784 P 0.898 0.000 0.432 0.000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KOA 發(fā)病主要原因是膝關節(jié)長期勞損,致使關節(jié)內發(fā)生組織水腫和炎性滲出,引起關節(jié)內壓升高而導致關節(jié)骨性硬化和增生[5-6]。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局部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導致周圍筋膜發(fā)生慢性炎癥,誘發(fā)關節(jié)腫脹、疼痛等癥狀[7-8]。對于KOA 患者,僅予以常規(guī)治療,恢復較慢,在此基礎上予以一定的護理措施,對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具有重要意義。紅外線照射的輻射熱效應可升高局部溫度,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對于減輕疼痛、促進炎癥吸收的效果明顯,利于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但單純應用效果十分有限,難以獲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
中醫(yī)學將KOA 歸屬于“骨痹”范疇,認為該病主要是由于肝腎虧虛、氣血不足,致使風、寒、濕邪侵襲,導致氣滯血瘀、經絡不暢所致[9-10]。故應施以活血化瘀、補益肝腎、祛風散寒之法進行干預。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10 d 后,觀察組VAS 評分、WOMAC 評分及DA、5-HT 水平均較對照組低,膝關節(jié)活動度、SF-36 評分均較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KOA 患者應用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中藥熱奄包可獲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利于緩解疼痛,改善膝關節(jié)活動度及生活質量。其原因為,中藥熱奄包中艾葉可溫經散寒;木瓜可舒筋活絡;萆薢可祛風通痹;木香可行氣止痛;雞血藤、當歸、熟地、紅花可活血化瘀;骨碎補可強筋骨;白茅根可清熱涼血;葛根可解肌退熱;千年健可祛風濕、強筋骨;川牛膝可通利關節(jié)、逐瘀通經;川芎可祛風除濕、止痛;中藥熱奄包利用熱力將中藥藥性滲透入皮膚至病灶組織,可促進病灶處血液循環(huán)及炎癥吸收,有效緩解韌帶、肌肉僵硬,減輕關節(jié)疼痛,從而促進膝關節(jié)功能恢復,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及生活質量[11-12]。
綜上所述,中藥熱奄包和紅外線照射聯(lián)合應用于KOA 患者護理中,有助于減輕疼痛及恢復膝關節(jié)功能,改善關節(jié)活動度及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