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嬌嬌
肝切除治療主要應用于肝臟內的局部性病變,如肝腫瘤、肝血管瘤、肝膿腫、肝纖維瘤和肝囊腫等,一般應用外科方式完成肝段、肝葉和半肝的切除,并留下能夠保證活動的正常肝組織。肝臟切除術的切除范圍主要取決于病變的位置以及大小,切除時連帶病變周圍少量的未病變肝組織一起。目前肝切除術大致有:肝楔形切除術、肝部分切除術、肝葉切除術、半肝切除術、中肝葉切除術和肝二葉切除等。
作為人體的重要器官,肝臟具有凝血、解毒、代謝、合成轉化等生理功能,其一旦受損肝功能出現(xiàn)異常,極易累及多個臟器引發(fā)多種疾病,影響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就有些人認為肝臟切除術會導致肝臟受損,肝功能減退,從而影響患者生存時間。為此有必要進行相關科普,以提高對肝臟切除術的認知,減輕人們的恐懼心理。
肝切除后能夠活多久,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準確預測的。其結果取決于原發(fā)疾病類型、病變程度以及術后并發(fā)癥。如果是良性疾病進行了肝切除或者切除范圍較小,健康的肝組織會代償肝臟的功能,能夠保持正常的代謝和解毒功能,一般情況下不會影響生存時間。
如果是惡性疾病做肝切除,具體的存活時間要取決于惡性疾病的分期以及嚴重程度。一般來說,肝臟的惡性疾病以肝癌最為常見,能進行手術治療的肝癌絕大部分屬于早中期,可能達到根治性切除,主要目的是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部分肝癌早期的患者,通過積極的外科手術治療,可能達到完全治愈,這種情況就不會影響生存時間。
而針對中晚期的腫瘤,部分患者可能已經(jīng)失去手術治療的機會,即使通過手術切除也無法達到治愈的效果。一般來說,中期的肝癌5年生存率可以達到40%~50%。而晚期肝癌,即使再積極的手術治療,效果也不太理想,可能僅能活2~3年,具體存活時間根據(jù)患者的自身實際情況判斷。
此外,惡性病變進行肝切除或者肝切除的范圍比較大,會導致肝臟的代謝功能明顯減退,部分患者可能在幾周內出現(xiàn)肝功能衰竭導致死亡。
理論上,肝臟切除后是可以再生的,而且肝臟是人體中再生能力最強的臟器。肝細胞在正常情況下更新速度緩慢,可一旦肝臟受損或部分切除,成熟的肝細胞就會以最快的速度進入細胞周期,通過再生以補償丟失、損傷的肝組織和恢復肝臟的生理功能。即便是切除1/2甚至切除3/4的肝臟,肝臟的生理功能仍可維持,肝臟體積可在3個月左右基本恢復到原來的正常水平。一個肝功能正常的患者,通常最高可以極限切除75%的肝臟組織。而對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肝功能受損的患者,肝切除量應相對謹慎些。但只要肝功能處于A級,肝臟的切除范圍也可以達到肝臟整個體積的50%。
綜上所述,肝臟切除術本身并不會對患者的存活時長造成影響,具體存活時間主要還是取決于疾病的類型、病變程度以及術后并發(fā)癥。肝臟具有強大的代償、再生能力,切除的部分肝臟會在一段時間內重新長出,可以維持正常生活,不必過分擔心。患者需做到在治療后積極配合醫(yī)生的隨訪或術后的其他治療;平素適當加強身體運動,以提高對機體的抵抗力,同時合理調整飲食,改正抽煙、喝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此外,醫(yī)務人員需幫助患者對術后肝功能衰竭、膽汁瘺等并發(fā)癥進行預防以及正確處理,并對切除術后患者進行相應的日常生活指導以及護理干預,定期隨訪追蹤與調查患者的健康恢復情況以及不適癥狀的發(fā)生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