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慶云
在閱讀學習中,“生活化”是至關重要的一個方法。那么,寫作能否也借助“生活化”之力呢?筆者以統(tǒng)編教材三年級為例,簡述寫作教學中融入生活元素的價值,舉例說明具體的策略。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通過閱讀可以看到豐富多彩的世界,了解很多之前不知道的故事,因此多數(shù)學生有極高的閱讀興趣。但是,寫作要求學生用自己的筆桿記錄世界,對學生語言文字運用能力、觀察能力、情感表達能力等都有很高的要求,難度遠高于閱讀。
三年級學生普遍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愿意圍繞生活侃侃而談,樂于向他人分享自己的生活見聞。將生活元素融入寫作教學,以學生好奇心、探索欲、真實見聞為切入點,讓學生在尊重生活事實的基礎上寫作,在無形中降低了寫作難度,自然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生活是豐富的、變化的、多元的,有著無窮無盡的可寫素材。這意味著學生能獲得更多寫作對象,豐富寫作內容。
(一)對比生活,學習寫作方法
掌握方法是學生學會寫作的前提條件,如若沒有正確認識寫作方法,不清楚“如何寫”,即便心中對“寫什么”有一定規(guī)劃,學生也很難寫出好文章。統(tǒng)編教材中的課文多以生活為背景,是運用一定方法描寫和記錄現(xiàn)實生活的,學生可以由課文切入,一邊閱讀課文,一邊對比現(xiàn)實生活,思考作者是通過哪些方法將生活寫得生動的。
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七單元安排的課文,以“自然”為主題,描寫了大自然賜給人們的“珍貴禮物”。基于單元“自然”主題,教師可以創(chuàng)新開展“魅力自然”寫作教學,指導學生描寫自然之美。寫自然之美的方法,學生能夠在《大自然的聲音》《讀不完的大書》等課文中找到。學生可以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走進大自然,進行對比學習。比如,在閱讀《大自然的聲音》后,學生走進大自然,聽風聲、水聲、雨聲、鳥鳴聲、落葉聲,找到更多“自然的歌手”。然后,學生結合觀察過程,對比閱讀課文,具體地理解“總分”式寫作方法,并在習作中加以運用。
(二)觀察生活,積累寫作素材
學生掌握方法后,開始向“寫什么”過渡。生活處處是風景,生活處處有驚喜,日升日落,風卷殘云,一次出行經歷,甚至是一家人簡單的一天,都可以成為寫作素材。學生只要用心觀察生活,積累生活中的素材,就能順利解決“寫什么”的問題。所以,學生應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習慣,認真對待生活,觀察一草一木,感受一事一物。
例如,三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單元習作話題為“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學生要將身邊印象最深的一種事物或一處場景寫下來。為達到“寫好”的境界,學生可提前進行觀察,上學路上的風景,放學路上的見聞,街邊駐足聊天的人們,公園里的景物,都可以成為觀察對象。學生不僅可以用眼睛看、耳朵聽,還可以用手觸摸、用鼻子聞,觀察得越具體,才能將觀察對象寫得越生動。
此外,基于日常觀察,學生還可以填寫觀察記錄表,及時記下事物、場景,寫下感受和體會。
(三)討論生活,強化寫作情感
通過對比和觀察生活,多數(shù)學生能夠對“要寫哪些情感”形成一定認知。為了強化寫作情感,學生可以基于積累生活化寫作素材展開討論。
例如,三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語文要素提到“收集傳統(tǒng)節(jié)日的資料,交流節(jié)日風俗習慣,寫一寫過節(jié)的過程”。學生可在展開相關寫作前,圍繞“過節(jié)”的生活經驗展開討論,如“中國有哪些傳統(tǒng)節(jié)日”“不同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哪些不一樣的風俗習慣”“最喜歡哪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為什么對某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印象深刻”“最美好的過節(jié)記憶是什么”,等等。學生可以先在同桌、前后桌的范圍內討論,分享生活經驗與情感。等到小范圍討論結束后,各組的學生可以派出代表,在班級范圍內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和情感,將關于傳統(tǒng)節(jié)日、“過節(jié)”的感受描述得更加細致。
(四)回歸生活,落實寫作訓練
討論結束,學生形成飽滿的情感后,就可以將寫作落在實處了。三年級學生的認知與經歷有限,與實際生活距離過大的寫作主題會在無形中增加寫作難度,這就要求三年級寫作教學以生活化主題為主。
例如,三年級下冊第八單元,寫作話題為“這樣想象真有趣”,寫作提示為“如果母雞能在天空中飛翔,如果螞蟻的個頭比樹還大,如果老鷹變得膽小如鼠,如果蝸牛健步如飛……”由此可見,本次寫作教學需要圍繞生活中常見的動物展開想象。學生可以基于身邊的動物,自主命題,如《會飛的母雞》《大頭螞蟻》等,讓寫作題目回歸生活。接下來,學生回憶生活中相關動物的特征,基于事實確定需要在寫作中大膽想象的內容。最后,學生基于生活中存在的形象,展開想象,寫出生動具體的想象作文。
總之,小學三年級語文寫作教學融入生活元素,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學生在實際學習活動中,先通過課文與生活的對比學習寫作方法,再觀察生活、討論生活,從中積累寫作素材,激活寫作情感。最后,學生應回歸生活,基于真實內容與情感落實寫作訓練,鍛煉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