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停
【摘要】? 目的? ? 比較透明敷貼與紗布敷料在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 選取進賢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87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成透明敷貼組(43例)和紗布敷料組(44例),分別使用透明敷貼和紗布敷貼。對比2組干預前后的舒適度、皮膚狀況,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預后。結果? ? 相較于干預前,干預后2組GCQ評分降低、FIIQ評分升高,且透明敷貼組優(yōu)于紗布敷料組(P<0.05)。相較于紗布敷料組,透明敷貼組導管留置時間、敷貼更換時間均更長,各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更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 透明敷貼相比紗布敷料,患者舒適度和安全性更高,可改善皮膚狀況,減少敷貼更換次數(shù),減少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延長導管留置時間。
【關鍵詞】? 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置管;透明敷貼;紗布敷料
中圖分類號:R4?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721(2023)12-0126-03
DOI:10.19435/j.1672-1721.2023.12.042
血液透析為終末期腎臟疾病、急性腎損傷等原因導致的腎臟功能衰竭患者最有效的維持治療手段,頸內靜脈留置導管常用于動靜脈瘺治療前血液透析和臨時性血液凈化,其使用時間較長且不易感染,還可壓迫止血,是首選血管通路[1]。但穿刺部位敷料會直接影響導管感染率,從而降低患者治療效果,并增加不必要的醫(yī)療費用。本次研究將臨床常用的透明敷貼與紗布敷料進行對比,旨在探究不同敷料在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 ? 資料與方法
1.1? ? 一般資料? ? 將進賢縣人民醫(yī)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87例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慢性腎功能不全尿毒癥期診斷標準[2];(2)疾病單一;(3)右側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置管;(4)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精神病患者;(2)頸內靜脈置管周圍有皮膚感染者;(3)因其他原因提前拔管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患者分為透明敷貼組和紗布敷料組。透明敷貼組43例患者中男21例,女22例;年齡43~62歲,平均年齡(50.38±5.26)歲;體質量指數(shù)(BMI)平均(20.97±3.58)kg/m2;總置管時間平均為(11.86±5.67)個月;原發(fā)疾病為糖尿病腎病8例,慢性腎炎28例,高血壓腎病5例,多囊性腎病2例。 紗布敷料組44例患者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45~59歲,平均年齡(52.08±5.12)歲;BMI平均(21.36±4.12)kg/m2;總置管時間平均(12.26±5.97)個月;原發(fā)疾病為糖尿病腎病7例,慢性腎炎32例,高血壓腎病4例,多囊性腎病1例。
2組患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 方法? ? 導管置入后通常在患者透析日進行頸內靜脈穿刺部位換藥,為確保嚴格無菌操作,醫(yī)護人員均經(jīng)過統(tǒng)一培訓。操作方法:透明敷貼組使用3M透明敷貼對導管進行固定,使用碘伏消毒液將局部皮膚消毒,待消毒液自然晾干后再將3M透明敷貼貼于局部,敷貼過程中應采取捏(將3M敷料的中心位置對準導管穿刺處,并將其與導管凸起處捏緊,使兩者完全貼合)、撫(于貼合處向四周撫平敷料)、壓(將敷料撫平后輕輕按壓,使敷料與穿刺點周圍皮膚貼合)。紗布敷料組消毒后將紗布用醫(yī)藥膠帶固定。
1.3? ? 觀察指標? ? (1)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觀察縫合線斷裂、穿刺點滲血、敷料松脫、導管滑脫、出口感染、皮膚損傷發(fā)生率。測量導管每一次更換敷料時外管長度,若長度增加則表示導管發(fā)生滑落;導管出口處紅腫,異常分泌物,出口處疼痛、壓痛以及導管其他部位疼痛,出現(xiàn)其一者則為局部感染;移除醫(yī)用粘膠后半個小時后發(fā)生皮膚異常(紅斑、水皰、糜爛等)則為皮膚損傷。(2)舒適度:采用舒適度量表(GCQ)進行評估,選取該量表中生理、心理、精神3個維度,每個維度各包含7個項目,每個項目評分為1~4分,部分項目為反向計分,得分與患者的舒適程度呈正相關[3]。(3)皮膚狀況:采用四項目皮膚瘙癢量表(FIIQ)進行評估,選取該量表中瘙癢程度(5分)、瘙癢頻率(5分)、瘙癢對睡眠的影響(6分),得分與患者皮膚狀況呈負相關[4]。(4)預后:訪錄導管留置時間,拔除導管條件為無需進行血液凈化治療,導管周圍出現(xiàn)感染或者導管脫落;記錄患者敷貼更換時間。
1.4? ? 統(tǒng)計學方法? ? 采用SPSS 20.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等級資料行秩和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性差異。
2? ? 結果
2.1? ? 2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 ? 透明敷貼組患者縫合線斷裂、穿刺點滲血、敷料松脫、導管滑脫、出口感染、皮膚損傷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紗布敷料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 2組舒適度對比? ? 2組干預前舒適度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2組患者GCQ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降低,但透明敷貼組高于紗布敷料組(P<0.05),見表2。
2.3? ? 2組皮膚狀況對比? ? 2組干預前FIIQ評分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2組FIIQ評分均較干預前明顯升高,但透明敷貼組低于紗布敷料組(P<0.05),見表3。
2.4? ? 2組預后對比? ? 透明敷貼組導管留置時間、敷貼更換時間均明顯長于紗布敷料組(P<0.05),見表4。
3? ? 討論
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慢性腎病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且患病人群逐漸年輕化[5]。既往研究表明,有2%[6]的慢性腎病患者可發(fā)展為尿毒癥。尿毒癥患者常有不可逆的腎臟功能衰竭,其最佳治療方法為手術換腎,但由于腎源稀缺,常采取血液透析代替腎臟功能,清除機體代謝廢物,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穩(wěn)定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血管通路,包括以動靜脈瘺為主的永久性血管通路和以靜脈留置導管為主的臨時血管通路,但動靜脈瘺術后需等待一段時間使靜脈充分動脈化,此時血管直徑變粗,血流量增加,從而可以供給保證血液透析順利完成,故其不適用于需立刻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對此類患者,常以頸內靜脈置管為首選通路,建立臨時中心靜脈通路。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每次透析都需更換局部插管傷口敷料,目前臨床上敷料種類較多,常見的有紗布敷料、透明敷貼等。隨著靜脈留置導管技術逐漸成熟,使用者也在逐漸增加,對患者置管后舒適度需引起重視。
3M敷料及紗布敷料均為靜脈留置導管患者常用敷料,其中3M敷料包括3M透明敷料和傷口敷料兩種類型,但3M傷口敷料封閉范圍較大,可增加封閉面積,且由于其材質影響,傷口敷料可與患者創(chuàng)面皮膚粘連,增加敷料更換難度,甚至可因敷料與皮膚貼合過于緊密導致揭開敷料時粘下部分皮膚表皮,致皮膚破損,增加感染風險,故常選用3M透明敷料。本研究結果顯示,透明敷貼組各項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紗布敷料組,且導管留置時間和敷貼更換時間更長(P<0.05)。表明透明敷料可降低血液透析靜脈留置導管患者導管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延長導管留置時間和敷貼更換時間。分析其原因為,隨著敷貼時間的延長,汗液、灰塵、敷料或固定用膠帶自身黏性下降等原因均可導致敷貼黏性下降、松脫,不能與穿刺點周圍皮膚緊密貼合致導管松動,牽拉縫合線導致其斷裂。而縫合線為固定導管,保證置管效果的重要因素,故縫合線斷裂后可導致導管穩(wěn)定性下降,甚至可能使導管松脫,需更換敷料后重新置管。紗布敷料需采取醫(yī)用膠帶固定,而醫(yī)用膠帶黏性低,固定性差,穩(wěn)定性低,故易松脫,且醫(yī)用膠帶和紗布敷料的順應性差,患者做大幅度動作或局部過度牽扯時無法隨皮膚收縮,故可增加導管松脫風險。既往研究顯示,3M透明敷貼粘貼牢靠,順應性強,可隨局部皮膚運動伸縮,能緊密貼合皮膚防止敷料松脫導致導管脫落[7],可避免由于導管松脫導致的重新置管,延長導管留置時間。3M透明敷料的優(yōu)點:(1)顏色透明。透明敷貼顏色透明,易于觀察穿刺點狀況。(2)防水抑菌。3M透明敷料具備防水無菌屏障,可防止外界液體和污染物接觸穿刺點,從而降低細菌感染概率。而紗布敷料的防水性和封閉性弱,無法與皮膚緊密貼合,可導致皮膚與紗布間存在間隙,為細菌提供入侵途徑,無法為穿刺點提供無菌環(huán)境,被汗液等浸濕后可滋生細菌,促進細菌繁殖,導致出口感染。(3)使用時間長??蓸O大減少皮膚損傷以及觸摸留置管機會,降低感染風險。(4)與導管貼合緊密。既往有研究顯示,透明敷料可由于敷料中心水汽積聚加大感染風險[8]。但本研究在粘貼透明敷貼時采用規(guī)范化操作,即粘貼時進行揉搓、撫、按壓三個步驟,特別是揉搓過程,可對導管敷料塑形,目的是消除兩者之間的間隙,使導管與敷料完全貼合,避免敷料中心水汽積聚,導致導管固定不穩(wěn)、脫落、感染等并發(fā)癥。
有文獻指出,透明敷貼能使體液更容易在傷口下凝集,過于潮濕的環(huán)境會損害傷口周圍的皮膚,導致局部皮膚瘙癢、不適[9]。但本研究發(fā)現(xiàn),雖經(jīng)敷料粘貼一段時間后,2組均GCQ得分下降,F(xiàn)IIQ得分上升,但透明敷貼組相對于紗布敷料組患者上述指標變化幅度均更?。≒<0.05)。表明3M透明敷料可降低不適程度,改善皮膚狀態(tài)。分析其原因為,在粘貼透明敷貼之前,聚乙烯吡咯烷酮碘必須自然干燥2 min以上,否則極易引起化學損傷和刺激性皮炎,干燥消毒液和皮膚屏障建立至關重要,是預防皮膚損傷主要措施;其次,作為無張力握持薄膜,可避免與侵入性操作相關的機械性皮膚損傷,并防止在抓取薄膜過程中引起張力性皮膚損傷。粘貼3M敷料時采取規(guī)范化操作,可將導管與敷貼間的間隙排空,使二者緊密貼合,從而防止體液聚集,與彭慧等[10]研究結果一致。且透明敷貼的高透氣性、低敏感性、黏性物質的溫和性可保護穿刺點及其周圍皮膚的溫度及濕度。人體代謝可產(chǎn)生皮膚表面油脂、體液,若敷料缺乏透氣性則可導致油脂及體液堆積,局部皮膚高熱潮濕、過敏瘙癢,但3M透明敷料具有高透氣性,可促使油脂、體液揮發(fā),提升舒適度。同時3M透明敷料高黏性、高順應性可使敷料緊密貼合導管,固定性能良好,故可防止導管自由活動導致的局部刺激及對穿刺點局部血管的損傷,避免局部炎癥反應、炎癥因子釋放聚集所導致的局部皮膚紅腫,改善皮膚狀態(tài)。
綜上所述,透明敷料相較于紗布敷料,能有效提高患者舒適度,改善皮膚狀態(tài),減少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患者導管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延長導管的使用時間。
參考文獻
[1]? ? 梁濤,黃艷秋.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性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廣西醫(yī)科大學學報,2019,36(8):1292-1295.
[2]? ? 王鑫,王媛媛,孫亞南,等.不同敷料在血液透析頸內靜脈留置導管中的應用效果比較[J].安徽醫(yī)藥,2018,22(8):1542-1544.
[3]? ? 張穎,朱宇.Orem護理模式干預預防2型糖尿病胰島素注射所致皮下脂肪增生療效及對患者治療舒適度、自我管理行為的影響[J].現(xiàn)代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9,28(36):4086-4089.
[4]? ? 唐琦,張黎明,胡小華,等.硫代硫酸鈉聯(lián)合血液灌流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頑固性皮膚瘙癢及氧化應激的影響[J].中國血液凈化,2022,21(1):33-37,47.
[5]? ? 黃燕萍,茹倩影,張旦歡,等.2012—2016年上海市長寧區(qū)老年人群慢性腎臟病患病率調查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20,23(17):2215-2218.
[6]? ? 楊青梅,王成軍,鮑曉榮.尿毒癥血液透析患者并發(fā)高三酰甘油血癥性急性胰腺炎1例及文獻復習[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腎病雜志,2020,21(1):73-75,96.
[7]? ? 張桂榮,白雪景,王芝云,等.百克瑞紗布敷料聯(lián)合3M透明敷料對預防中心靜脈導管相關感染的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藥,2020,42(21):3324-3326.
[8]? ? 曹禮應,謝云惠.血液透析患者長期留置導管感染的影響因素分析[J].國際泌尿系統(tǒng)雜志,2019,39(5):864-866.
[9]? ? 沈紅,周葒,陳玉兄.3M液體敷料預防早產(chǎn)兒靜脈導管敷貼性皮膚損傷的應用研究[J].解放軍預防醫(yī)學雜志,2016,34(S2):80-83.
[10]? ? 彭慧,梁紅.3M透明敷貼聯(lián)合體表導管固定裝置或縫合固定雙腔中心靜脈導管的效果觀察[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
2019,16(3):151-153.
(收稿日期:2023-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