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我的母親》是朱德同志深切悼念自己母親的回憶性散文,文中的母親是一位典型的平凡而又偉大的勞動婦女。
一、勤勞能干,心靈手巧
1.母親是個好勞動。從我能記憶時起,總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婦女們輪班煮飯,輪到就煮一年。母親把飯煮了,還要種田,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因為她身體高大結(jié)實,還能挑水挑糞。
“總是”“還要”“還能”等詞寫出了母親的勤勞與能干。母親日復一日地早起干活,她不但負責煮飯的活,還負擔其他很多活兒,“種菜,喂豬,養(yǎng)蠶,紡棉花”,兩三字一句,并列鋪陳,突出表現(xiàn)了母親所干的活多與雜。
2.我們用桐子榨油來點燈,吃的是豌豆飯、菜飯、紅薯飯、雜糧飯,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飯里做調(diào)料。這類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飯食,母親卻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來有滋味。趕上豐年,才能縫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產(chǎn)出來的。母親親手紡出線,請人織成布,染了顏色,我們叫它“家織布”,有銅錢那樣厚。
這里除了表現(xiàn)母親勤勞之外,重要的是突出她的能干與生活智慧。母親在有限的能力范圍內(nèi),將貧苦的生活打理得井井有條。
二、個性和善,同情他人
3.她性格和藹,沒有打罵過我們,也沒有同任何人吵過架。因此,雖然在這樣的大家庭里,長幼、伯叔、妯娌相處都很和睦。母親同情貧苦的人——這是樸素的階級意識,雖然自己不富裕,還周濟和照顧比自己更窮的親戚。
母親對待周圍的人和善,對待孩子也溫和,在一個諾大的家族里,母親總是能與他人相處得和睦美好。她雖然過得清貧,但仍能對更困難的人家施以援手,這是最難能可貴的品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