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吉何
新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現(xiàn)代化模式的構建,對初中階段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新時期語文教師在探索構建語文教學指導體系的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對寫作訓練教學活動進行分析,不斷探索完善的教學指導體系,為初中生的語文寫作學習創(chuàng)造條件。但是在當前初中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中,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影響仍然比較明顯,嚴重制約了學生對語文寫作知識的學習,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培養(yǎng)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降低了語文教學效果。因此,我們要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活動的開展和教學體系的構建進行分析,促進學生對寫作知識內容的有效學習,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訓練環(huán)境,切實提升寫作訓練的有效性。
從國外研究看,美國在母語寫作教學指導中堅持推行實用主義的思想和理念,對寫作部分的目標進行了定位,強調培養(yǎng)學生針對不同目的寫作的能力,并鍛煉學生不同文體寫作的能力,使學生可以使用母語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并提出在寫作教學指導中將文學體裁區(qū)分開,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寫作訓練。美國在寫作教學指導中也重視寫作訓練環(huán)節(jié)的及時反饋,并且會結合詩歌、小說、劇本等不同的形式開展寫作訓練,寫作教學的針對性和邏輯性相對較強。從我國研究角度看,我國研究者也高度重視寫作訓練指導,并且從不同的視角進行了探究,在現(xiàn)有研究中主要針對寫作訓練的特點、寫作訓練的價值、寫作訓練存在的問題以及寫作訓練指導方法的創(chuàng)新等角度,這能為本次研究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高效化培養(yǎng)和系統(tǒng)化鍛煉。
本文將生活教育理論作為理論基礎,從生活化寫作教育指導的角度對寫作教學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美國著名教育學家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思想,認為在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堅持生活即教育的思想,將教育活動與生活聯(lián)系在一起,從生活中選擇教育素材,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吸收和借鑒杜威研究理論的基礎上,結合我國教育領域的基本國情,提出了“生活教育”的理論,認為“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保獔猿帧敖虒W做合一”的理論。葉圣陶先生在研究中將生活化教育與寫作教學緊密結合起來,提出應該將生活和作文結合在一起,從生活入手開展作文教學指導訓練,促進學生作文學習能力的提升。按照生活教育理論的指導,新時期在開展作文教學和訓練的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對生活教育素材和資源進行挖掘,有效開展教學指導活動,對學生學習寫作知識做出積極的引導。
對于初中階段的語文寫作教學指導而言,科學地開展寫作訓練能對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表達能力等加以培養(yǎng),可以進一步增強語文寫作教學指導的綜合效果,為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提供便利。開展有效的語文寫作訓練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教師相對科學地設計寫作訓練,能促進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方面,有效的語文寫作訓練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初中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過程中有意識地積累豐富的寫作語言,能結合語言的綜合應用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從而使學生的語文語言組織能力、思維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情感表達能力也會得到相應的優(yōu)化,為初中生對語文知識的深度探索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語文寫作訓練是提高學生語文知識應用能力的前提和基礎。在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背景下,語文教師按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 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寫作教學指導活動進行設計和規(guī)劃,能構建完善的寫作教學指導組織體系,關注對學生知識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在科學的寫作教學指導和訓練中使學生對自身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應用,讓其在寫作中感知語文知識的實踐應用價值,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同時,初中生的綜合素質也會得到相應的培養(yǎng)和改善[1]。此外,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組織過程中,還要制訂科學的寫作教學指導和訓練方案,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寫作教學指導,優(yōu)化教學組織規(guī)劃體系,對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yǎng)加以培養(yǎng),使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展現(xiàn)出良好的實踐應用價值。因此,新時期的教師要高度重視語文寫作有效訓練教學活動的組織規(guī)劃,科學地開展寫作教學指導活動,為初中生對語文寫作知識的系統(tǒng)學習和深度探究創(chuàng)造條件。
《課程標準》使教師有意識地針對寫作訓練進行了適當?shù)母母飫?chuàng)新,這也使得寫作訓練的整體組織成效呈現(xiàn)出明顯提升和優(yōu)化的狀態(tài)。但是,部分教師在實際開展寫作教學指導的過程中也會面臨一定的問題,會對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和鍛煉形成一定的沖擊[2]。
在當前初中寫作教學中,部分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情感引導價值相對較低,難以激發(fā)學生的真實情感,導致部分學生在寫作中情感表達不到位,無法將自己的真實情感融入寫作訓練,習作質量偏低,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緊密聯(lián)系,在當前寫作教學指導過程中,部分學生對閱讀與寫作關聯(lián)度的認識不夠深刻,沒有進行充分的閱讀,積累的寫作素材也相對較少,導致寫作質量偏低[3]。
寫作來源于生活,在對學生實施寫作指導和訓練的過程中,部分教師沒有引導學生認真地觀察生活,也不注意引導學生結合生活元素對寫作內容進行思考,導致學生的寫作訓練脫離生活實際,寫作構思比較單一,甚至部分學生的選題立意缺乏深度。教師難以對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會降低寫作教學的整體成效,不利于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寫作學習任務。
在當前初中語文寫作訓練中,部分學生得到的寫作評價反饋相對較少。在實際開展寫作訓練的過程中,教師不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造成學生在寫作訓練中難以準確地認識自己和定位自己,無法有效地對作文進行改進和潤色,這也會影響寫作訓練指導的有效性,不利于初中生寫作能力的高效培養(yǎng)和系統(tǒng)訓練[4]。
寫作教學有效性的提升與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教學模式的構建聯(lián)系相對比較密切。初中語文教師在組織開展教學指導活動的過程中,需要結合當前寫作訓練存在的問題,探索教學改革措施的合理化制訂,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訓練興趣,構建高效的寫作教學指導模式,保證初中生的寫作能力得到良好的培養(yǎng)和鍛煉,全面提高寫作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教學主題一般與學生的生活存在緊密聯(lián)系。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指導的過程中,要注意結合生活內容探索生活化情境的創(chuàng)設,依托生活化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使初中生保持良好的寫作狀態(tài)。在教學實踐中,結合語文寫作訓練的主題思想,語文教師可以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盡量選擇生活化的寫作訓練素材,探索生活化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在真實的生活情境空間中探索,指導學生對語文寫作知識進行系統(tǒng)學習和探究,進一步提高語文寫作教學指導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指導成效[5]。
例如,教師在指導學生以“有你的地方就有風景”為主題進行寫作訓練的過程中,可以結合生活素材的篩選和生活情境的創(chuàng)設,對學生實施有效的指導。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參與討論和探究,在系統(tǒng)討論分析的基礎上對“有你的地方就有風景”的創(chuàng)作方向進行準確的定位。然后,教師精心篩選生活化的教學素材,創(chuàng)設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特定的生活情境中產生對寫作主題思想的積極情感,能將自己對生活的觀察、理解、感悟等融入作文,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在此過程中,教師借助生活化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通過文字展現(xiàn)生活的深度和思想的溫度,實現(xiàn)了對個人情感的有效傳達,提高了寫作訓練的有效性,切實保障了初中生綜合寫作能力的提升[6]。
在結合生活化教育理論的指導對語文寫作訓練教學進行全面改革和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選擇學生生活中感興趣的現(xiàn)象,讓學生在閱讀書籍、體驗生活的過程中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從而提高寫作訓練的整體有效性。在實際開展語文寫作訓練的過程中,通過教學素材的篩選和教學指導體系的構建,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引導學生觀察生活,選擇與生活探索相關的閱讀素材,如在觀察動植物的過程中讓學生閱讀與生物科普相關的閱讀內容,在了解時事熱點信息的過程中讓學生閱讀與此相關的新聞內容等,使學生在生活化閱讀、趣味性閱讀的支撐下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進一步豐富寫作素材,為高效參與寫作訓練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提高寫作訓練的有效性和科學性[7]。
例如,在“議論要言之有據(jù)”的寫作教學指導過程中,教師要重點向學生講解豐富寫作素材和靈活應用寫作素材的重要性,然后指導學生結合具體的作文訓練,從生活化閱讀積累中選擇合適的素材證明自己的觀點,達成良好的寫作訓練教學指導效果。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橫看成嶺側成峰”“勿以善小而不為”等主題,引導學生進行寫作訓練。要想引導學生系統(tǒng)地論證自己的觀點和看法,使寫作的內容言之有物,教師就要注意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生活感悟,選擇合適的主題思想和創(chuàng)作素材進行創(chuàng)作,更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論證自己的觀點,從而優(yōu)化教學活動的整體質量,使學生的寫作訓練更具針對性和有效性,使寫作訓練的整體質量得到明顯的提升,為初中生高效寫作提供良好的支持[8]。
教師要以生活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對語文寫作教學指導活動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創(chuàng)新。語文教師在教學指導活動中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從生活中捕捉創(chuàng)作素材和創(chuàng)作靈感,在寫作訓練中融入生活創(chuàng)意,在自己所寫的文章中充分發(fā)揮想象力,使寫作訓練真正言之有物。語文寫作來源于生活,而學生能夠借助文學的升華,使寫作高于生活。因此,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從生活中篩選和應用創(chuàng)作素材,捕捉生活靈感并將其融入寫作,對寫作進行優(yōu)化,強化選題立意的深度,更精準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從而提高作文質量,保證語文教學指導的高效性[9]。
例如,教師在結合“有創(chuàng)意地表達”開展寫作教學指導和訓練時,在教學活動的設計和規(guī)劃中,就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捕捉生活的靈感,在生活素材的基礎上大膽想象,優(yōu)化寫作的整體構思,從而提升寫作訓練選題立意的高度。在具體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中有創(chuàng)意的相關內容,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捕捉生活中有創(chuàng)意的元素,融入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形成特色的語言組織形式和表達形式,使寫作的價值得到進一步展現(xiàn)。例如,學生在了解社會新聞信息的過程中往往會將網(wǎng)絡語言、社會新聞信息等融入寫作訓練,有創(chuàng)意地進行表達,突出個性創(chuàng)作。在此過程中,教師指導和帶領學生捕捉生活元素,使其在寫作訓練中更好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顯著提升寫作訓練的整體組織實施效果,為初中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使初中階段寫作教學取得良好的成效[10]。
在積極組織開展初中寫作教學指導活動的過程中,科學的評價反饋能深化學生對寫作訓練的認識,使學生可以在寫作教學指導中找到合適的方向,提高自身寫作訓練的整體能力。因此,新時期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指導實踐中要重點針對寫作訓練,構建完善的寫作訓練教學活動體系,通過訓練模式的構建和教學指導的創(chuàng)新,深化學生的思想認識,確保初中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和系統(tǒng)幫助下,從多角度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寫作狀態(tài),端正態(tài)度,積極看待寫作方面的問題,實現(xiàn)高效發(fā)展和系統(tǒng)創(chuàng)新的目標[11]。
例如,在以“修改潤色”為主題思想開展寫作教學指導活動的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就可以結合學生的寫作訓練情況,對評價反饋指導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創(chuàng)新,在評價指導和反思的過程中,讓學生認識到自己在寫作訓練方面的不足,激發(fā)學生主動寫作訓練的意識,使學生在反復修改和潤色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寫作質量,增強寫作教學指導的有效性。在具體寫作訓練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以“一路向前”為話題參與寫作訓練,然后在寫作教學指導中讓學生對自己的作文進行評價,也可以采用小組互評的方式,從文章的選題立意、語言應用、謀篇布局等角度進行評價,使學生能客觀、準確地認識存在的問題,從而有效調動學生寫作訓練模式的創(chuàng)新,切實提高寫作訓練指導的有效性。在此過程中,初中語文教師能引導學生反思自己存在的不足,不斷優(yōu)化寫作訓練,為初中生對語文寫作知識的針對性學習和探索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12]。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背景下對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活動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時,教師在教育指導活動中應該有意識地堅持生活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不斷對教育組織模式進行系統(tǒng)改革和創(chuàng)新,構建完善的寫作教學指導體系,有效推動學生對語文寫作知識進行系統(tǒng)學習和深度探究。在語文寫作教學中,構建生活化的作文教學指導體系,促進生活要素在寫作教學指導中的有效應用,能更好地凸顯作文教學的價值和作用,使學生養(yǎng)成觀察生活的意識和表達思想的意愿,全面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性。教師應注意構建完善的寫作教學指導教育體系,讓學生逐漸愛上寫作,養(yǎng)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全面增強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指導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對語文寫作進行深入探究,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