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佩風 郭秋燕 孫雪 朱麗紅
宮頸癌是世界上第四大常見惡性腫瘤,是婦女面臨的主要健康問題之一。2020 年,全世界每年宮頸癌發(fā)病率高達52.8 萬例,病死率達26.6 萬例[1]。85%的宮頸癌病例發(fā)生在發(fā)展中國家,也是這些地區(qū)癌癥死亡的主要原因。手術是早期宮頸癌的首選治療方法,近年來傳統(tǒng)的開腹手術已經向腹腔鏡手術發(fā)展[2]。同時醫(yī)療設備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的發(fā)展,特別是在Sert 等實施了第一例宮頸癌機器人根治術后,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逐漸在婦科領域得到應用[3]。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雖然有效率高,但屬于侵入性手術,術后一系列的并發(fā)癥依舊會影響患者的康復。因此,合理有效的術后護理措施對于保證手術效果,提高患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焖倏祻屠砟睿‵TS)是一種護理概念,采用被證明有效的方法和措施來提供護理,以減少并發(fā)癥和加快患者術后康復進度[4]?;诖?,本研究將FTS應用于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的護理中,觀察臨床護理效果。
選取醫(yī)院2020 年1 月—2021 年1 月收治的50例行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宮頸癌根治術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條件:診斷明確、臨床分期適合做廣泛全子宮切除術和盆腔淋巴結清掃術的宮頸癌;無嚴重心肺疾病、急性或嚴重肝腎功能損害等常規(guī)腹腔鏡手術的絕對禁忌癥;術前盆腔CT 掃描,腹主動脈周圍無明顯腫大淋巴結,直腸、膀胱等其他盆腔器官無明顯受侵;無肝臟、肺部或腹部的遠處轉移。排除條件:有手術禁忌癥的患者;存在嚴重器質性疾病患者;存在精神疾病或者無法正常交流者。將2020 年1—6 月入院的27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 2020年7 月—2021 年1 月入院的23 例患者為觀察組。對照組年齡27~60 歲,平均43.5±16.5 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9例,高中及中專10例,大專及以上8例;癌癥分期:Ⅰb 期15 例,Ⅱa 期12 例;根除術類型:廣泛全子宮切除術14 例,次廣泛子宮切除術13 例。觀察組年齡25~60 歲,平均42.5±17.5 歲;文化程度:小學及初中6例,高中及中專10例,大專及以上7例;癌癥分期:Ⅰb 期12 例,Ⅱa 期11 例;根除術類型:廣泛全子宮切除術13 例,次廣泛子宮切除術10 例。兩組上述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新疆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批件號:KY2018011893),且所有入組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接受為期1 周的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為期1 周的FTS 護理。首先成立FTS 護理小組,由1 名專家、1 名護士長和2 名初級護士組成。所有團隊成員都有3 年的疾病管理和臨床護理經驗,有耐心和溝通技巧,通過小組討論、專家咨詢和專家培訓,參與制訂FTS 護理方案。所有成員對宮頸癌根治術后如何預防和應對并發(fā)癥有足夠的認識。具體護理措施如下。
(1)早期營養(yǎng)護理:在術前3 h 口服200 ~ 300 ml 的10%葡萄糖[5]??梢灾笇Щ颊咴谛g后4~6 h 開始吃流質食物,并在術后2 d 逐漸過渡到正常食物。
(2)早期預防護理:如果疼痛評分低于4 分,術后24 h 內每12 h 遵醫(yī)囑口服塞來昔布膠囊100 mg,直到出院。不建議接受腹腔鏡手術的患者使用鎮(zhèn)痛泵。在手術結束前遵醫(yī)囑給患者肌內注射5 mg地塞米松以防止嘔吐。幫助患者調整到舒適的體位,并反復提醒患者少量飲水;術后2~4 h,患者可咀嚼口香糖,每次15~20 min,每天4~6 次,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
(3)對早期活動的指導:術后6 h(22:00 前),護理人員幫助患者下床,根據病情在床邊進行小范圍的活動和康復鍛煉。如果時間超過22:00,床邊活動將從術后第2 天7:00 開始進行。術后第1 天,患者下床慢走900 m 左右,第2 天,下床慢走1500 m左右。順著時間的推移,鍛煉的范圍和強度逐漸增加。并對患者進行膀胱功能訓練的指導,基本訓練包括指導患者在床上翻身,下肢屈伸練習,肛門收縮練習,盆底肌肉的提拉和收縮,保持10 s,放松4 s,反復進行5 min。排尿中斷訓練分為幾次(即排一下忍一下,再排一下忍一下),肛門收縮訓練是指導患者在不收縮下肢和臀部的肌肉的情況下主動收縮恥骨和尾骨周圍的肌肉,每天4~6 次,每次收縮持續(xù)5~10 s,持續(xù)6 d。
(4)監(jiān)測輸液量,并盡快拔管:術后1 天,患者靜脈輸液1000~1500 ml,鼓勵其少量多次飲水,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以補充身體所需的液體量;術后3 d 可以拔除導管。如果患者的殘余尿液在100~300 ml,應給予其清潔間歇導尿[6]。
(5)并發(fā)癥的護理:及時告知患者和親屬術后并發(fā)癥的臨床指標,并告知患者相關注意事項,比如及時更換切口藥物,并準確記錄更換時間。
(6)出院隨訪: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電話跟蹤隨訪,2 周1 次,主要隨訪內容為患者康復情況了解,并指導患者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自我護理注意要點等。患者如有任何不適,立即到醫(yī)院就診,統(tǒng)計住院率和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關注患者的預后情況。
(1)性生活質量:女性性功能問卷(FS-FI)用于術后性生活質量的自我評估[7]。FS-FI 問卷包含19 個自我評估項目,包括性喚起、陰道潤滑、性高潮、性滿足、性欲望和性交疼痛等6個重要維度,各維度含2~4 個問題,各維度分值范圍0~6 分,正向條目得分越高表明性生活質量越高,逆向條目(性交疼痛)得分越高提示性生活質量越差。
(2)康復的效果:使用自制的調查問卷來評估術前后康復對患者的影響。該表包括5 個內容:住院時間、恢復胃腸功能的時間、放置導尿管的時間、首次下床活動的時間和第一次進食的時間。每個維度的數值越低,患者的康復效果就越好。
(3)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并發(fā)癥包括術后潰瘍、感染、繼發(fā)性出血、惡心和嘔吐。
(4)護理滿意率的比較:兩組患者護理滿意率評價采用紐卡斯爾護理服務滿意率量表(NSNS量表)進行[8]。共調查了19 個項目,每個項目從1到5 評分,即:5 分為非常滿意、3~4 分為一般滿意、1~2 分為不滿意??倽M意率=(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2.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FS-FI 性喚起、陰道潤滑度、性高潮、性欲望、性滿足評分均較高,性交疼痛低于對照組,組間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FS-FI 評分比較(分)
觀察組患者的康復預后效果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康復預后效果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的66.67%,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率比較
宮頸癌是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巴氏涂片的使用大大降低了宮頸癌的發(fā)病率,但它仍然嚴重威脅著全世界婦女的生殖健康。美國國家癌癥研究所估計,2020 年將有12820 個宮頸癌的新病例,其中46%為早期病例。5 年生存率為91.5%,局部淋巴結轉移的病例占36%,5 年生存率為57.57%,14%的遠處轉移患者的5 年生存率為17.3%[7]。在美國所有新發(fā)癌癥中,宮頸癌的新發(fā)病例和病死人數排名第21 位,比率為0.8%。 發(fā)病的中位年齡為49 歲,死亡的中位年齡為57 歲,14%遠處轉移的患者的5 年生存率為17.3%[8]。根據陳萬青教授進行的流行病學研究,2021 年的新病例數將為989 萬例,死亡人數為5 萬。宮頸癌是中國婦女健康的主要“殺手”[9]。隨著患者人數的逐年增加,早期診斷和早期治療至關重要[10]。目前,對宮頸癌有不同的治療方案,但根治性子宮切除術仍是有效切除腫瘤以防止癌細胞擴散和重新出現的主要方法[11]。
其中,機器人手術系統(tǒng)集多種現代高科技工具于一體,外科醫(yī)師可以遠離手術臺操縱機器進行手術,在世界微創(chuàng)手術領域是當之無愧的革命性手術工具[12]。機器人宮頸癌根治術的過程也體現了機器人手術本身的優(yōu)勢:①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②操作者可以在整個手術過程中坐位完成手術,這使得操作者在手術過程中更加舒適,更容易完成時間長且復雜的手術;③三維成像系統(tǒng)為切割微小的三維結構提供完美的視覺[13];④簡化了復雜的手術,縮短了恢復曲線。主要缺點:缺乏觸覺來探索組織的性質和韌度[14]。然而,手術本身就是壓力的來源,每一次手術都有一定的風險,所以必須輔以有效的、高質量的、安全可靠的宮頸癌根治術后護理措施。快速康復理念FTS 是一個與外科護理概念同時發(fā)展的新概念[15]。 其主要重點是發(fā)展和實施一個有針對性的、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模式。其基本概念是通過患者的飲食和身體活動提供護理干預,實現患者快速康復的目標[16]。結合文獻總結FTS 的優(yōu)勢在于:①FTS 整合了權威文獻和臨床護理經驗,提供更科學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制訂更詳細具體的護理干預措施,有助于對患者實施護理方案,改善預后。②在飲水和飲食護理中,更精確地規(guī)定飲水時間,便于家屬協(xié)助護理,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此外,盡早飲水和進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身體機能,從而提高免疫力和恢復功能,達到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風險和縮短恢復過程的目的。③幫助患者盡早運動,改善運動內容,有助于養(yǎng)成良好的術后恢復習慣,從而達到改善預后的目的。術后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避免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由于宮頸癌根治術持續(xù)時間長,患者在術前需要補充葡萄糖,以保持足夠的能量,防止術后疼痛、靜脈血栓和嘔吐,并幫助患者恢復體力,盡快下床活動。
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術后FS-FI 性喚起、陰道潤滑度、性高潮、性欲望、性滿足評分高,性交疼痛低于對照組,并且觀察組的康復預后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與趙奇靜[17]的研究結果一致,說明術后FTS 護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質量,促進康復。FTS 護理小組為患者制訂了個性化的適應護理方案,根據患者術后情況采取相關護理措施,能保證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FTS的術后護理鼓勵患者盡快活動,并盡快恢復飲食,可以使患者獲得更好的康復效果。另外,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低,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率為95.65%,高于對照組66.67%,與吳晶晶[18]、楊金鳳等[20]研究結果相同。FTS 護理小組成員在術后結合切口換藥記錄,能夠在護理人員換班時及時做好交接,進一步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19]。同時,出院后對患者進行電話跟蹤隨訪,了解患者的預后情況,保存了相關的統(tǒng)計數據,有利于及時為患者提供護理指導,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從而提高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和護理的滿意率。
綜上所述,達芬奇機器人輔助下宮頸癌根治術后患者應用FTS 護理,可以改善患者術后的性生活質量,縮短康復過程,減少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提高護理滿意率。本研究也有一些不足之處,如樣本量小,研究時間短,可能導致研究結果出現誤差。在未來的研究中,應該增加樣本量,以提高研究結果的準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