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麗華
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有效運用英語繪本開展教學是有較大價值和意義的。運用繪本開展教學不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和積極性,也能促進英語教學效率以及質量的提升。英語繪本中的畫面非常優(yōu)美,鮮艷的色彩畫面十分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點,不僅能夠加深學生記憶,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知識的學習當中,也能有效轉變以往教學模式,在良好的教學模式下強化學生英語基礎,對促進小學生穩(wěn)定發(fā)展有極大意義。
首先,在小學六年級英語教學中,學生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學習氛圍也非常緊張,為了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并讓學生從中掌握更多英語知識,教師就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英語繪本教學的意義和重要性,使學生能夠在豐富多彩的課堂中強化自身學習能力,促進學生英語學習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其次,教師應重視引導學生有效運用英語繪本來學習英語,讓學生借助生動的繪本內容更好地理解英語知識,進而加深對英語詞匯的記憶。再次,繪本教學中,教師應合理地設計課堂教學問題,讓學生可以通過觀察繪本畫面來找尋問題的答案,由此進一步強化學生接受英語知識的能力以及應用能力[1]。最后,對于難度較高的英語知識,教師必須要有目的性地選擇繪本和設計課堂問題,通過正確引導來強化學生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為強化學生學習水平提供保障。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1《The king’s new clothes》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安徒生童話——《皇帝的新衣》英語繪本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中文版的故事很多學生都聽過,但因為英語不是母語,很多學生并沒有聽過英文版的童話故事,所以教師應將英語繪本融入到英語教學活動中,以此來讓學生運用英語繪本學習英語知識。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問一問學生:Do you like new clothes?Boys and girls,who wants to try on them now?隨后教師將衣服拿出,并引導學生說出想要試衣服的話語,如“Please try on this new coat.Please try on this new shirt.Please try on this new dress.”等句子,通過這樣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之后教師通過講述皇帝的新衣英語繪本故事,讓學生深刻了解該童話故事的意義和蘊含的道理。與此同時,也使得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聽懂并學會說、寫、讀“king、try on、fit、magic clothes”這些單詞。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也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互動學習的習慣,以此強化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學生英語理解能力的提升。
在以往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主要以灌輸式、一言堂等模式開展教學,導致學生在英語課堂中的學習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整體教學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會對學生學習積極性帶來影響。而有效地將英語繪本教學模式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中,可以將教學內容以圖像的形式展示出來,這樣能夠讓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新的英語知識,從而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2]。審美是英語繪本教學當中較為重要的部分,繪本中有很多審美內容,目的就在于提升英語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這樣才能讓學生運用優(yōu)秀的英語繪本來學習英語知識,由此來增強小學生學習能力。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重視繪本中的審美。首先,教師應正確引導學生對優(yōu)秀英語繪本進行鑒賞,使學生在繪本中學習更多新的知識,進一步強化學生想象力,讓學生在鑒賞后可以說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應針對學生實際情況來有效選擇英語繪本,以此確保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最后,教師應對教材內容和教學視頻進行有效的改編,將復雜的英語內容改編成學生容易聽懂的英語繪本,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學知識。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4《Then and now》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閱讀《Transportation Then and Now》繪本,讓學生通過閱讀繪本來了解過去和現(xiàn)在的交通情況,通過想象來說一說以后的交通會是什么樣的,使學生參與到本課知識的學習之中。之后,教師要以本課知識點為基礎來改編繪本內容。教師應在課前結合an e-book、a mobile phone、a telephone、a TV 等知識點來設計教學繪本,從而讓學生更好地掌握過去和現(xiàn)在相應的知識,將較難的知識點轉變成學生容易理解的知識,不僅能夠增強學生學習能力,也能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水平的提升。
英語繪本主要以精美的圖片、押韻的語言以及反復的句型特點來吸引學生注意力,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英語知識,并掌握英語發(fā)音韻律以及語言結構等[3]。而且,繪本的題材較豐富,有圖有文,語境較充實,情節(jié)也非常豐富,打破了傳統(tǒng)英語教材中存在的局限性和單一性問題,能夠更好地豐富教學內容。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效借助具有豐富題材的英語繪本來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從而強化學生學習水平。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上冊Unit7《Protect the Earth》一課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Five Little Men in a Flying Saucer》英語繪本來開展教學活動。該繪本主要倡導環(huán)境保護話題,和本課知識點有很多契合之處,講述了五個小外星人來到地球上發(fā)生的一系列故事,并告訴學生要愛護地球的環(huán)境。故事中有很多重復的句子,豐富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思考預測,并進行模仿朗讀和故事表演,讓學生可以跟著五個小外星人共同經(jīng)歷故事,不但能夠吸引學生參與到本課知識的學習活動中,也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做到內化英語語法知識,以此來讓學生消化重難點內容,進一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能力。另外,教師可以讓學生結合所學知識來給五個外星人寫信,并能夠正確運用“We use…to…We should…We shouldn’t…”等句式來造句,讓學生意識到保護地球的重要性,進而更好地提升其保護地球的意識,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
新課程改革環(huán)境下,學本課堂理念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全面滲透,通過以學習者學習為本的理念來引導學生發(fā)揮自身課堂主人翁的作用,讓學生愛學習、學會自主學習,并善于進行合作學習,以此來強化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以及實際應用能力,為小學生未來良好發(fā)展奠定堅實基礎。針對當前的小學英語教材,由編制者結合課程標準要求所制定的學生學習的范例,有著較廣的適用性,但卻不能適合所有的學生發(fā)展。所以,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應有效借助英語繪本來對教材內容進行優(yōu)化,確保英語課程有效完成的基礎上,進一步升華教學活動,豐富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在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下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的目標,為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提供有力保障[4]。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1《The lion and the mouse》一課教學時,教師可以借助網(wǎng)絡技術來向學生展示《The Lion and the Mouse》的有聲繪本故事,讓學生通過繪聲繪色的繪本故事學習和掌握“l(fā)arge、strong、sharp、bite、net、hole、sadly”等知識。繪本中有著豐富的圖片信息,鮮明的顏色、朗朗上口的語言,以及多樣性的配套資源,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而且有聲繪本中的歌曲、原版朗讀等可以讓學生掌握正確的發(fā)音,進而強化自身學習能力。另外,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容來設置具有梯度的問題以及課后作業(yè),進一步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學生也可以根據(jù)自身實際情況來制定個性化學習計劃,會唱歌的學生可以用演唱的形式來閱讀繪本;善于朗讀的學生可以用英語來朗讀繪本;有較強綜合素養(yǎng)的學生可以進行模仿創(chuàng)編新的繪本,并錄制視頻作品等,通過這樣的學習模式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實現(xiàn)個性發(fā)展的目標,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素養(yǎng)。
英語繪本教學屬于英語教材教學的一種補充與再拓展,具有加深教材內涵與教育意義的效果,可以促進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科素養(yǎng)。繪本教學和實際中的教材課文學習是有很多不同點的,具有自身獨特且靈動的教育形式[5]。
例如,在牛津譯林版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Unit6《An interesting country》一課教學時,教師引導學生觀看《National Flags》繪本時,可以先向學生提問:“Do you like the flags of those countries?Why?”讓學生可以發(fā)散思維,并運用以前所學的知識來組織語言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以此來活躍和鍛煉學生的思維,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能力。之后,教師帶領學生共同參與到英語繪本的閱讀活動中,讓學生對不同國家的國旗有初步的了解,掌握本課“Melbourne、plant、for example、like、Tower Bridge”等短語和單詞,并在引導學生認識國旗的同時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特色,使學生可以仿照課文案例來介紹不同的國家,從而確保學生加深對本課知識的記憶,進一步強化學生學習能力。學生也能在聽、讀、思、寫中內化相應知識,以此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運用新知識進行語用輸出等[6]。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教學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功夫上,應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學習繪本知識,并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多思考,在舊知識的鞏固下進行語用遷移,進一步促進學生實現(xiàn)發(fā)散思維能力的提升。
另外,繪本中圖文并茂,可以讓學生運用視覺捕捉信息,并存儲在大腦中,而只有不斷豐富學生頭腦中的繪本畫面,才能使學生更快理解和掌握文本知識,并在情境理解和故事詮釋中形成文本框架,從而更好地識別和記憶詞匯以及句型,促進學生對語言知識的掌握。小學生在閱讀繪本時能夠通過上下文、圖片來猜測文本中的含義,從而通過重組語言來強化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以及思維品質等。繪本能夠為文本教材提供補充和拓展內容,并讓學生了解到中外文化的差異,進一步拓展文化知識,促進小學生文化品格的強化。
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學本課堂理念已經(jīng)全面滲透到小學英語教學中,而為了更好地營造精彩的英語課堂,教師就應合理運用英語繪本開展教學活動。教師要合理選擇英語繪本,做到與教材內容進行有效整合,加強學生對英語繪本教學的認識,并注重繪本中的審美內容,對英語教材進行有效補充和延伸,以此來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通過簡單的英語故事來學習其中的道理,并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水平,進一步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為小學生未來穩(wěn)定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