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 史周攀
記者:今年3 月,教育部等部門印發(fā)了《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4 月,河南省教育廳等部門按照方案要求,結合河南實際, 也出臺了具體的實施方案。 可以說,把青少年學生的閱讀工作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那么,就青少年學生的閱讀指導來說,您認為應該重點關注哪幾個方面?
吳欣歆:針對青少年學生的閱讀指導,我想需要關注三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是文件要求。 我們要了解,從國家層面到教育部門,再到學科教育,對于閱讀有哪些具體的文件規(guī)定,指出了怎樣的發(fā)展方向。 第二是閱讀指導的基本要點。 進行閱讀指導,開展閱讀活動,我們要清楚重點強調和關注哪些內容。 第三是學校實施閱讀指導的具體方式。
記者:近年來,國家一直在倡導全民閱讀,推進書香中國建設,青少年學生閱讀是其中的基礎和重點。 對于涉及青少年學生閱讀的文件及實施方案,您覺得有哪些是需要特別關注的?
吳欣歆:我國是較早提出全民閱讀要求的國家之一,2006 年就發(fā)布了 《關于開展全民閱讀活動的倡議書》, 這對于國家的文化建設、 人才培養(yǎng)都具有重大意義。2006 年以來,全民閱讀在整個社會持續(xù)推進。 今年,教育部等部門印發(fā)的《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 提出青少年學生不僅包括基礎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還包括職業(yè)教育、 高等教育階段的學生。對于不同的閱讀對象和閱讀主體都有相應的讀書載體和推進形式的要求。 《方案》提出,在未來3—5 年要達到的目標,既有態(tài)度上的目標、行動上的目標,又有數(shù)量上的目標,從評價的角度把目標定位表述得非常清晰。 國家主導推動,教育部門有針對性地落實,各地各校在學科教學等層面具體開展,這是自上而下整體嵌入的一個推動實施的過程。
在推進閱讀的過程中, 我們要關注學生的閱讀習慣、閱讀經驗和閱讀能力,閱讀已經變成了整體推進學生素養(yǎng)發(fā)展的一項工作。
記者:目前不少學校在推進閱讀工作的時候都存在一些困惑,究其原因,就是還沒有真正掌握閱讀指導的基本要點。 請您具體講一講,要重點掌握哪些要點?
吳欣歆:我們先要弄清楚一個問題,一個真正的閱讀者有什么外在的行為表現(xiàn)?我覺得應該有四個方面。一是穩(wěn)定。真正的閱讀者的閱讀狀態(tài)是非常穩(wěn)定的,在受到其他因素干擾的情況下,依然能夠保持閱讀的行為。 二是持續(xù)。 這個持續(xù)可以是連續(xù),也可以是間隔性的連續(xù),能把閱讀當成一種生活方式。 三是有選擇。 我曾經問南師大附中的王東升老師,孩子們選書應該關注什么樣的內容? 王老師說,閱讀是個性化的事情,孩子們要知道在當前的發(fā)展階段,自己最需要用哪些書來更好地實現(xiàn)自我發(fā)展。 四是有興味。 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獲得精神成長、 情感滋養(yǎng),獲得相關的知識,打開新的世界。 閱讀行為應該是一種有興味的行為。
這些行為表現(xiàn)如果轉化為學校的閱讀指導,我想有三個基本要點:一是閱讀內容,二是閱讀行動,三是閱讀成果。
記者:您對閱讀指導的基本要點闡述得非常深入。 對于中小學開展閱讀指導,如何更好地運用這些要點,您能否給出一些實施方式和路徑上的建議?
吳欣歆:學校要建立閱讀的長效機制,需要做好四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打造讀書環(huán)境。 硬環(huán)境就是圖書館、圖書角等場所的建設。 我們要站在孩子的視角,為他們打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軟環(huán)境就是讀書氛圍的營造。例如,北京的一位小學校長,每個星期都要給全校學生講一個故事。 校長講的時候,學生感受到的是從上到下對這件事的關注。 除了校長,各個學科的老師都可以開導讀課。
二是融入教育教學。第一是指向精神成長的跨學科閱讀。 我們發(fā)現(xiàn),在文學閱讀時加入地理閱讀、歷史閱讀,在音樂教學時加入文學閱讀,會有不一樣的教學效果。 第二希望大家關注慢閱讀。不要一味地追求閱讀量, 而要去關注如何打造沉浸式閱讀氛圍,用怎樣的方式指導學生沉浸式閱讀。
三是加強閱讀指導。 專業(yè)指導強調的是閱讀本體的指導, 指導的是策略方法、成果提煉。 非專業(yè)指導較多呈現(xiàn)的是閱讀過程中的收獲和體驗。 這兩種指導對青少年學生來說同等重要。 如果學生家長熟悉某本書,我們可以請他到學校里來講講對于這本書的認識和理解,這會給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感受。
四是健全交流機制。 我們曾經在一所學校做了“校本書單”活動。 一到六年級的學生,每個學期都會共讀一本書,6 年12 本書。 這12 本書是“校本書單”,每本書都要舉辦大型的讀書交流活動。 高年級學生看見低年級學生在讀他曾經讀過的書, 就會湊過去幫忙;低年級學生遇到問題,會找高年級學生詢問。 久而久之,這12 本書就形成了學校的一種文化基因。
記者:《全國青少年學生讀書行動實施方案》倡導廣泛全面閱讀。 那么,什么是廣泛全面閱讀? 在具體的閱讀內容方面,您有什么建議?
吳欣歆:我認為,在青少年學生階段,文學、歷史、哲學、科學、藝術,都是需要關注的。 這樣學生才可能在閱讀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職業(yè)方向,確定自己未來想成為什么樣的人。 這是廣泛全面閱讀的意義所在。 廣泛全面閱讀,小學、初中、高中面對同樣的內容框架, 可以有一個進階的發(fā)展。 在河南省或某個地市,可以有一個整體的內容規(guī)劃, 在完整的閱讀框架里,小學、初中、高中階段分別需要關注哪些書,從而形成一個廣泛全面閱讀的書單,這個書單就能形成一個逐漸進階的框架。
在閱讀內容上, 除了廣泛全面,《方案》還規(guī)定了主題和載體形式,談到了要開展主題閱讀,比如愛國主義教育、科學教育、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革命文化教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教育,等等。 這些主題閱讀的開展不是列一個書單就能完成的,一定要有清晰的教育目標。
比如要開展革命文化主題閱讀,首先得了解革命文化的內容有哪些,根據學生實際去選擇適合的內容進行呈現(xiàn),這樣就可以呈現(xiàn)出小、初、高的進階。 選好了內容,我們還要明白目標定位是什么。 我們閱讀革命文化的書籍, 需要了解革命歷程、領悟革命精神,在這個基礎上挖掘革命傳統(tǒng)的審美價值,還要把革命傳統(tǒng)和當代社會生活建立關聯(lián),去把握它的當代意義。 在帶領學生閱讀革命作品的時候,要不斷去強化作品里出現(xiàn)的審美特征。 當代青少年學生中,個別人的小情緒、小格調、小心態(tài)非常明顯, 怎么讓他們由小變大,有大格局、大氣魄、大胸懷,我覺得革命作品的閱讀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總之,我們在閱讀內容的選擇上要有一個思路,就是怎么才能讓學生通過閱讀得到發(fā)展,從而成為更好的自己。
記者:您剛才分析了閱讀內容的選擇。 選好了內容,還需要有具體的行動,對于閱讀行動,您有什么建議?
吳欣歆:在閱讀行動上,我認為要抓住三個落腳點,一是良好的閱讀習慣,二是科學的閱讀策略,三是強勁的閱讀動力。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老師要先“打樣”。 老師帶動學生效果更好,我們期待這些學生未來成為家長的時候可以打出更好的“樣”。 如果學校里所有學科的老師都是閱讀的推動者, 那對于學生閱讀習慣的養(yǎng)成是有著巨大作用的。 我曾經在一所學校邀請體育老師和化學老師參加讀書會。體育老師興致勃勃地讀完了書, 也參與了討論。這對于學生的帶動作用,在某種程度上說是巨大的。
關于科學的閱讀策略, 我覺得全過程指導應該分為選書、預讀、通讀、研讀這四個環(huán)節(jié)。有很多書不需要推薦導讀,學生拿起來就能讀。 我們要對學生閱讀的速度做個測算,三年級學生每分鐘讀300 字,一節(jié)推薦導讀課40 分鐘,可以讀12000 字。 老師推薦的那本書, 學生在這節(jié)課上能讀個大半。我們與其推薦導讀,不如直接把這40分鐘交給學生,讓學生獲得的東西多一些。選書環(huán)節(jié),怎樣融入教育目的,讓學生自己找到喜歡的書,這非常重要。
在預讀環(huán)節(jié), 我們培養(yǎng)的應該是一個負責任的閱讀者。 他首先要判斷我能不能讀這本書,有沒有讀這本書的意愿,能不能根據自己的認知、經驗及與書的契合度,判斷出對這本書的真實需求。
在通讀環(huán)節(jié),需要指導學生高質量地讀完一本書。 教師可以幫學生做一些閱讀的時間規(guī)劃,設計一些能夠幫助他們讀完整本書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在閱讀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得到較好的支持和真實的指導。
在研讀環(huán)節(jié),需要幫助學生解決問題。我不主張上很多的閱讀課,開設閱讀課,課時也不一定要多長, 但是課的含金量要足夠高。 學生在閱讀時發(fā)現(xiàn)不了的問題、發(fā)現(xiàn)了又一時解決不了的問題, 才是需要我們上課來解決的。
最后是強勁的閱讀動力。 我們希望學生用記錄閱讀收獲的方法來增強閱讀動力, 也希望學生有較多的分享交流的機會,以獲得積極的閱讀體驗。
記者:正確選擇閱讀內容,采取科學精準的閱讀行動, 一定會收獲豐碩的閱讀成果。 關于閱讀成果的呈現(xiàn),您有什么建議?
吳欣歆:在呈現(xiàn)閱讀成果方面,我想提三個關注點。 一是可視化。 不管是錄視頻、音頻,做宣傳展覽、手抄報,還是舉辦朗讀比賽、故事會,一定要有讓學生看得見的東西,這樣更容易帶給學生直接的體驗。 二是連續(xù)性。 學校要做閱讀成果的工作,最初設計的時候就要設計成每年都組織的活動, 或者是每月都有的展示活動。三是豐富性。 有的學校,一組織讀書活動就是讓學生辦手抄報。 其實,閱讀成果的展示有各種各樣的形式,我們一定要看看別的學校是怎么做的,思考一下自己學校有哪些做法可以成為亮點。
以上我們談了文件要求、指導要點、實施方式和路徑等, 其實現(xiàn)在最核心的問題還是教師閱讀能力的提升。 教師應該成為真正的閱讀者、成為閱讀的代言人,要開展專業(yè)閱讀,用專業(yè)閱讀促進專業(yè)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