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玉
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基于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的基礎上,為他們設計系列的情境活動,能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他們的親歷體驗,促進他們對知識的建構與內化,從面促進語言技能的提升。
一、更新觀念,把握發(fā)展規(guī)律
語文學科兼具工具性、人文性,教師在識字、閱讀、寫作方面注重基礎的夯實,促進學生人文素養(yǎng)的提升、正確價值觀的形成。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要開展體驗式教學,吸引學生融入到教學活動中,讓他們獲得自身的感悟,獲得語言知識的積累、自我感知能力的提升。教師要改變教學觀念,要為學生留有體驗、感悟的空間,借助情境的創(chuàng)設,促進語言知識與現(xiàn)實世界的聯(lián)系,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
二、創(chuàng)新策略,促進師生互動
語文課堂教學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教師要構建學習共同體,讓師生共同完成“認識、實踐、再認識”的過程。教師要將體驗式教學融入到小學語文課堂,靈活地為學生安排學習內容,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運用合作式、啟發(fā)式、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讓學生動腦思考、動腦參與,形成真切的感知,感受到學習語文所帶來的樂趣。如在學習部編版三下《荷花》一課內容時,筆者讓學生初讀課文,并完成小詩“我聞到荷花的? ? ? ? ? ? ?;我看到荷花的? ? ? ? ? ? ? ?;我想象我是? ? ? ? ? ? ?在陽光里? ? ? ? ? ? ?;我想象? ? ? ? ? ? ??!睂W生調動用自己的感官,運用嗅覺、視覺、想象將我們帶進了一幅美妙的荷花圖!筆者讓學生聚焦第二三段,畫出描寫荷花優(yōu)美生動的句子,想象畫面,說出自己的感受。我還讓學生思考將“挨挨擠擠”換成“密密層層”好不好,為什么。還可以讓學生演一演,體會“冒”字的表達效果。
三、整合內容,促進能力提升
教師要加強知識體系的整合與建構,讓零散的知識完整化,讓學生在動口表達、動手操作、動腦思考中形成積極的思維習慣,促進知識的自主建構。體驗式教學立足于學生現(xiàn)有的認知水平,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積極體驗,增進教學的趣味性。教師要建立知識點之間的關聯(lián),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提升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通過閱讀能力、寫作能力、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想象力。教師要將生活內容帶入課堂,讓學生發(fā)表獨特的感受與個人見解,通過具體的體驗加深對語文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提升,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審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