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斌
德育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有著重要導向作用。它是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健全人格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學會明辨是非,規(guī)范自我,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人際交往。小學階段的語文兼具了工具性和人文性,對學生德育教育的滲透有著天然優(yōu)勢?;诖?,本文對德育教育在小學語文中如何滲透展開了思考。
一、從認字滲透德育教育
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漢字更是華夏幾千年文化的瑰寶,集形象、聲音和詞義于一體,因此漢字的每一個筆畫都是具有其意義的。在小學語文的認字教學中,我們可以從漢字筆畫由來的解釋入手,讓學生明白到每個字的含義,從而理解字背后的豐富感情,繼而塑造良好品德。小學語文的第一課就是識字“天地人”,我們舉個例子說“天”字,“天”字上面一橫,下面一個“大”像正面站著的人,結(jié)合起來看就是一個人頭頂上方的蒼穹,也就是我們說的“天”。在學習“天”字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抬頭望見那藍藍的寬廣無際的天空,感受到一種明媚又爽朗的美好向往。又或者是學習“人”字,簡簡單單由一撇一捺構(gòu)成,卻能非常直觀地看到“人”頂天立地的形象。通過這個字去教育學生,做人一定要“行得正,坐得直”。漢字的每個字和詞都具有一定的價值取向和感情色彩,因此小學語文的認字識字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基礎(chǔ),不可輕視。
二、從閱讀滲透德育教育
學生認字后便能夠自主看書閱讀了,其中小學語文的教材就是重要的閱讀讀物。小學語文教材里的文章都是由教育專家們認真把關(guān)篩選出來的,對學生認知和品格的塑造具有豐富意義。通過閱讀文章,學生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文中人物的行為影響,他們會根據(jù)周圍伙伴對人物行為的反應(yīng)進行判斷正確與否,從而確定或糾正自己的認知。例如,如果教師在帶領(lǐng)學生閱讀課文中的《雷鋒叔叔,你在哪里》時,明確告知學生雷鋒是一個好人,因為他克服了雨天出行的困難將迷路的小孩送回家,那么學生就會知道老師在夸贊雷鋒叔叔的行為,這個行為的背后是鼓勵和榮譽,為此他們就會像雷鋒叔叔學習做好人好事。在這積極樂觀的環(huán)境和氛圍影響下,學生會按照期盼成長為正直又善良的人。用閱讀的方式去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說是十分有效的手段。
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中,認字和閱讀都是滲透德育教育的重要方式方法。以認字和閱讀為載體滲透德育教育,讓學生收獲知識的同時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成為一個具有良好修養(yǎng)和健康心理的能實現(xiàn)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人。如果說認字是泥土,閱讀是化肥,德育便是成長中盛開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