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青峰
摘要:新課改在我國教育教學領域的推進,讓高中語文教學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方向,語文教學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體驗感。為了更好地推動高中語文教學改革,更好地貫徹落實新課改的要求,語文教師要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高中語文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基于此,本文對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以及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 高效課堂? 構建策略
1 新課程改革下高中語文教學現(xiàn)狀
1.1部分高中語文閱讀課程形式化
部分教師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學,主要提高閱讀水平展開語文閱讀教學,忽視了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對閱讀課程的合理、科學設置。部分教師在開展閱讀課程教學時流于形式,未能加強閱讀教學與生活之間的有效銜接,學生容易出現(xiàn)“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情況。在閱讀教學的實際開展中,部分教師不重視生活化教學方式的運用,未能將生活化的教學素材或知識引入課堂當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無法很好地當堂消化所學知識,從而影響學生參與閱讀學習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1]
1.2部分高中語文教師教學內容單一
部分高中語文教師設計的教學內容有些單一,忽視了開展綜合性的語文學習活動的重要性。單一的語文學習內容很難幫助學生進行拓展延伸,不利于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提升。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學生只能學習掌握基礎的語文課本知識,很難通過課堂延伸豐富自身的情感體驗,無法通過課堂內容更好地提高自身語文核心素養(yǎng)。不僅如此,單一的語文教學內容也會影響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的發(fā)展,遇到開放性練習題,學生無法靈活運用自身掌握的語文知識來解答問題,也會使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難以得到較好的發(fā)展。
2? 構建高中語文高效課堂增強高中語文教學效果的策略
2.1多元教學,提升教學效率
新高考改革要求教學要圍繞學生為主體展開,提倡培養(yǎng)學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核心素養(yǎng),高中語文教學也必然需要針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改革。教師應當圍繞學生這個主體,引入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盡可能滿足學生多元化的需求,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發(fā)展。結合當前高中語文教學實際來看,教學模式還包含微課教學、混合式教學等新興的教學模式。教師在采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基礎上,還需要盡可能融入新興教學模式,結合教學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學模式,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為靈活、自主的學習空間,最終實現(xiàn)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2]比如,對于《赤壁賦》的教學來說,教師在教學前設置線上預習任務,通過微課引導學生進行預習,線上預習過程中,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可以進行多元化的互動,教師也可以掌握學生學習動態(tài),根據(jù)學生預習任務完成情況,對課堂教學內容進行針對性的調整。進入課堂教學以后,教師再針對學生預習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開展教學。這個過程中可以引入多媒體教學模式,吸引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利用多媒體幫助學生學習文言文知識,突破教學重難點。當教學完成以后,教師可以設計實踐作業(yè),讓學生通過圖書館、互聯(lián)網(wǎng)收集《赤壁賦》有關的資料,針對課堂所學知識內容進行拓展,同時通過實踐性的作業(y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參與進來。而完成作業(yè)的過程中同樣可以在線上平臺進行多元化的互動,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分享、相互合作,教師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進行適當?shù)狞c撥,能夠進一步鞏固課堂教學成果、拓展教學內容。
2.2 適時活躍課堂氣氛,構建有良好氛圍的課堂
如何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充分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是每一位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活躍課堂教學氛圍,以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同時,教師要監(jiān)督學生的課堂參與行為,讓學生在集體學習的過程中相互幫助、良性競爭,從而增強班級整體的團隊意識,形成良好的班風。[3]
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語文課程體系的構建中,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語文素養(yǎng)并學好基礎知識是教學的關鍵,教師應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保持對高中語文教學的熱愛,積極應對語文課堂中的突發(fā)情況,采取高效的實用戰(zhàn)略,從而提升自身的教學涵養(yǎng),提高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促進高素質人才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張利.高中語文教學中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2022(42):142-143.
[2]趙暉.高中語文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教學的定位、困境和突破[J].智力,2022(34):76-79.
[3]關晶晶.引入群文閱讀,讓高中語文課堂更高效[J].好作文,2022(22):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