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

    2023-09-02 09:00:17李慶本
    文藝理論研究 2023年2期
    關(guān)鍵詞:跨文化理論研究

    李慶本

    比較文學,作為一門世界性人文學科,是跨國別的文學研究。然而,在進行具體研究的時候,不同國家會面臨不同的問題。比較文學的中國問題,所要探討的就是比較文學在中國所遭遇的問題,既包括比較文學學科的本體論、方法論等普遍問題,又包括中國比較文學的特色、貢獻以及如何處理中外文學關(guān)系等特殊問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西二元論”問題。

    我們甚至可以說,比較文學的中國問題,無論是“西學東漸”還是“中學西傳”,無論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無論是“以西釋中”還是“以中釋西”,表面上看,其觀點迥然有別、截然不同,而實際上都是基于同樣的“中西二元論”模式而形成的?;诖?我們可以把比較文學的中國問題概括為“中西二元論”問題。這也是中國比較文學所面對的世紀難題。它構(gòu)成了我們思考比較文學中國問題的框架(framework),決定著我們思考的內(nèi)在限制和范圍,是我們在文本中說出來的東西背后的“不可想的東西”(the unthinkable),即阿爾都塞的“問題式”(法文problematique,英文problematic),也是我們需要采用“癥候閱讀”(symptomatic reading)予以揭示出來的(劉康,《解讀福柯》52)。在今天全球化的背景下,這樣一種本質(zhì)主義的看法顯然無法滿足國際交往,對于比較文學研究也形成一大阻礙,因而需要采用跨文化闡釋來消解它。

    需要說明的是,中國之成為比較文學的問題,是隨著比較文學研究的范圍從西方擴大到東方而出現(xiàn)的。起初,西方學者并不認為中國會成為比較文學自身的問題。例如美國學者韋恩斯坦(Ulrich Weisstein)就曾對“是否要將平行比較擴張到兩個不同的文明”表示質(zhì)疑,他認為“只有在一種文明中,人們才能夠在思想、感情和想象方面找到共同因素”,而“試圖在西方和中東或遠東的詩歌之間尋找形似性”是很難站得住腳的(7—8)。在今天,這種看法顯然已經(jīng)沒有多少市場了。可是,這并非意味著“中西二元論”問題,已經(jīng)得到合理的解決了。實際上,隨著最近幾年“逆全球化”思潮的出現(xiàn),這個問題反而越來越嚴重了,因而有認真深入討論的必要。我們希望超越“中西二元論”模式,從“世界的中國”,而不是“世界與中國”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劉康,《西方理論的中國問題》97)。

    一、 闡發(fā)研究: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何以可能?

    1976年,古添洪、陳慧樺在《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序》中提出了比較文學的“中國派”的概念:“援用西方理論與方法并加以考驗、調(diào)整以用之于中國文學的研究,是比較文學中的中國派?!?2)1979年,古添洪在《中外文學》第7卷第11期發(fā)表《中西比較文學:范疇、方法、精神初探》,進一步把比較文學的“中國派”的內(nèi)涵明確地界定為“闡發(fā)研究”。他后來回憶說:“我并進一步界定‘中國派’的內(nèi)涵,認為在范疇上、方法上必須兼容并蓄,亦即我們要容納法國派所主要從事的影響研究、美國派所主要從事的類同研究和平行研究,加上我們所提出的、符合當前狀況的‘闡發(fā)研究’?!?古添洪167)因而,“闡發(fā)研究”也就成為與比較文學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相并列的一種比較文學的類型與方法。

    從“中國學派”的提出到現(xiàn)在,盡管已經(jīng)過去了30多年的時間,但目前來看,它仍然是未來的愿景,而不是現(xiàn)實(現(xiàn)狀),人們并沒有對“中國學派”形成一個大體一致的認識,如同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和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那樣。有的學者希望建立“中國學派”,但對其內(nèi)涵則莫衷一是;有的學者則根本不承認有“中國學派”的存在。而爭論的焦點無不在于“援用西方理論與方法能否闡釋中國文學”的問題。

    肯定者的意見中,以杜衛(wèi)的觀點最有代表性。他指出,闡發(fā)研究“是在充分理解、審慎選擇和適當調(diào)整的基礎上,采用某種具有跨文化適應性的理論和方法來比較、印證、概括和解釋別國文學,由此使研究成為一種介質(zhì)、一種對話、一種融合,并為進一步的跨文學對話提供可交流與可理解的話語”(杜衛(wèi)419)。在這里,杜衛(wèi)強調(diào)“闡發(fā)研究”的跨文化平等對話性質(zhì),從而為“以西釋中”的闡發(fā)研究進行有力辯護。

    否定者的意見中,以孫景堯的觀點最為徹底。他指出:“西方文論是建立在西方文學及文化的基礎上的,而西方文學與文化背景又是同中國文學與文化背景截然不同的兩大體系,因此,用它來套用中國文學與文化,其結(jié)果不是做削足適履式的‘硬比’,就是使中國比較文學成為西方文化的‘中國腳注’?!?111)他認為,西方理論之所以不能用來闡釋中國文學,是因為中西文化存在本質(zhì)差異;如果硬要套用中國文學,就不免會削足適履,并使中國文學淪為西方文論的“腳注”。

    從邏輯上講,對于西方理論能否解釋中國文學這一問題,贊成者的門檻較低,因為你只要舉出一個這樣的例子,如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即用西方的悲劇理論來解釋中國文學經(jīng)典《紅樓夢》,即可支持西方理論能夠解釋中國文學這種觀點。反對者的門檻則很高,因為你不能僅僅舉出幾個或多個例子,而必須要窮盡所有的情況,才能支持西方理論不能闡釋中國文學的觀點。當我們說西方理論能夠解釋中國文學,不是說任何西方理論都可以隨便解釋一切中國文學。的確存在著許多不能解釋的例證。但這些例證的存在卻不足以反駁西方理論能夠闡釋中國文學這一結(jié)論,因為存在著同樣很多的能夠以西釋中的例證。如此便可以無休止地爭論下去。

    筆者一向認為討論西方理論能否解釋中國文學這個問題本身并沒有多大的學術(shù)價值,更重要的問題是解釋的有效性問題(李慶本 張華51)。我們應該將“能否闡釋”與“闡釋是否有效”看成兩個不同層面的問題。實際上,無論是贊成者還是否定者,我們在中西文化既有共同性又有差異性這一點上,應該是有共識的。而這一點恰恰構(gòu)成了中西互釋的基礎。我們尤其不應該一方面支持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提法,另一方面卻拒絕這一學派所賴以存在的方法支撐和理論依據(jù)。實際上,沒有“闡發(fā)研究”,比較文學的中國學派也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闡發(fā)研究”的提法無疑是有缺陷的。如顏元叔采用弗洛伊德學說來解釋王融的“思君如明燭”和李商隱的“蠟炬成灰淚始干”時,說燭炬是男性生殖器的象征,就顯得牽強附會,難以服人(曹順慶114)。但這種無效性的闡發(fā)研究,并不能證明和支持“西方理論不能闡釋中國文學”這一結(jié)論。它只能證明,用西方的某一種理論(如弗洛伊德的理論),不能解釋中國的某一(些)作品(如李商隱的詩歌)。對于有缺陷的“闡發(fā)研究”,正確的態(tài)度應該是完善它、發(fā)展它,而不是否定它、拋棄它。

    以中西差異來全盤否定“闡發(fā)研究”也不是正確的選擇。因為,從差異方面來講,不僅中西文化存在差異,中西文化內(nèi)部也都有差異。我們無法辨別美國文化內(nèi)部不同族裔之間的文化差異就一定小于美國文化內(nèi)部華裔文化與中國文化的差異。實際情況可能剛好是相反的。恰如蘇東坡《前赤壁賦》所言:世界萬物,“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蘇軾738)。同與異、變與不變,往往只是取決于觀者的角度而已。

    由于文學是形象思維,文學理論是抽象思維,用任何理論來解讀文學作品,都會存在某種程度的削足適履的現(xiàn)象;在理論解讀的過程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著作品淪為理論腳注的情況。即使用中國理論來解釋中國作品,也是如此。然而,人們并沒有因為文學與文學理論的差異性而否定用理論來解讀作品的必要性。同樣的道理,也不應該一概排斥外來理論解讀中國文學的做法。文學作品都有多義性,需要理論的多方面解讀。采用他者文化的視角,從一種新的角度來解讀文學作品,只要這種解讀是有效的闡釋,可以發(fā)掘出作品本身所存在的不曾被發(fā)覺的意義,都應該得到肯定。所謂有效闡釋,是指對文學作品的解讀雖然不能受制于作者意圖或讀者意圖,但必須符合“文本意圖”(intention of the text)①。只要符合“文本意圖”,即使是外來理論,也不應該拒絕。如果不符合“文本意圖”,本土理論也不應該接受。

    以外來理論解讀中國作品,這是文明交流互鑒的一種方式,在目前的中國也是主流意識形態(tài)所提倡的。例如我們提倡以馬克思主義的立場、方法來研究中國的文藝問題,其實就是一種“闡發(fā)研究”。在采用馬克思主義理論有效解釋中國文學的時候,不僅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普遍性得到檢驗,中國文學也得以在新的平臺上得到發(fā)揚光大,因而是一個雙贏的局面。我們必須拒絕西方中心主義,卻不必拒絕一切西方文學及其理論,因為這就可能導向文化封閉主義;我們必須反對西方中心主義,卻不可以提倡和踐行東方中心主義,因為這是以一種錯誤去反對另一種錯誤,最終是無法奏效的。

    對于“闡發(fā)研究”的性質(zhì),學界的看法并不一致。主要是:闡發(fā)研究能否成為獨立于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之外的一種方法?由于闡發(fā)研究并不注重不同國別文學之間的事實聯(lián)系,因而常常被看成不同于影響研究的一種方法,這是沒有異議的。但人們對闡發(fā)研究是否也區(qū)別于平行研究卻遲疑不決。筆者認為,如果把“闡發(fā)研究”歸為“平行研究”,這實際上也就取消了“中國學派”的方法論基礎,而直接將它等同于“美國學派”的方法論了。這顯然與論者建立中國學派的初衷相違背。

    其實,要厘清闡發(fā)研究與平行研究的區(qū)別并不困難。平行研究的路徑是從沒有事實影響關(guān)系的文學現(xiàn)象出發(fā),探討其中的文學本質(zhì)和共同規(guī)律。而闡發(fā)研究恰好相反,是基于共同的文學性,并以此為預設,對不同國別文學現(xiàn)象進行闡釋、發(fā)掘、發(fā)明。平行研究話語的基本句式是“A與B”;闡發(fā)研究話語的基本句式則是“A是B”。前者是從現(xiàn)象到本質(zhì),是一種形上方法,追求理論的普遍性;后者是從本質(zhì)到現(xiàn)象,是形下方法,追求實踐的有效性。前者是永不交叉的平行,后者則要將不交叉的兩點鏈接起來。

    需要說明的是,當闡發(fā)研究表述“A是B”句式的時候,并非將中西文化完全等同起來,而忽視兩者的差異性。實際上,A與B是不同的個體,其相同性僅是就各個個體的外在特征或品質(zhì)而言的。丹托(Arthur Danto)指出:“句子‘此A是B’與‘此A不是B’是完全可并立的(compatible),當?shù)谝粋€句子用了‘是’的一個含義,而第二個句子用了另外含義的時候?!?Danto576-577)具體來說,句子“A是B”,是就其特征(property)而言,“A不是B”是就本體(body)而言。特征不等同于本體。當我們說兩物具有相同性的時候,前提是將相同性視為兩物在特征上的相同性,絕非將兩物視為一物。

    同樣的道理,如果我們將特征視為本體,將某物的特征視為某物,如將“動”的特征視為西方文明,將“靜”的特征視為中國文明,就會導致以“特征論”取代“本體論”,從而出現(xiàn)中西二元論。而實際上,中西文明都具有“動”的特征,也具有“靜”的特征,只不過它們在各自文化中所具有的地位和作用不同罷了。恰如張隆溪所說的:“強調(diào)東西方文化差異的論者,往往以偏概全,用一種文化的某一種或某一些特點代表那種文化的全部和本質(zhì),一句話概括了東方,再一句話概括了西方,而且總是把東西文化對立起來。”(2)他主張,“要開展東西方的比較研究,就必須首先克服將不同文化機械對立的傾向,尋求東西方之間的共同點。只有在此基礎上,在異中求同,又在同中見異,比較研究才得以成立”(2)。這一點也完全適用于“闡發(fā)研究”。如果中西文化完全相同,則無須“以西釋中”或“以中釋西”;相反,如果中西文化完全相異,則無闡發(fā)的基礎。只有在異中求同、同中見異的基礎上,“闡發(fā)研究”才可以存在,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也才可以成為可能。

    二、 雙向闡發(fā):“以西釋中”與“以中釋西”

    整體來看,港臺學者之所以提倡“闡發(fā)研究”,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中國傳統(tǒng)的文學研究方法缺乏系統(tǒng)性,因而需要引進學習西方的理論方法;二是中國文學豐富含蓄,需要援用西方的理論方法加以闡發(fā),以開辟研究中國文學的新途徑。這種“闡發(fā)研究”的表現(xiàn)形式,是“以西釋中”。這種方法由于極容易導向西方中心主義,使中國文學作品淪為西方理論的腳注,因而受到許多學者理所當然的批評。

    為了彌補“以西釋中”單向闡發(fā)的缺陷,有學者提出了“雙向闡發(fā)”這一概念。杜衛(wèi)指出:“中西比較文學中的闡發(fā)應該是一種反思性的闡釋,它不僅包含著對西方文論的引進,而且包含著中國學者立足于本民族的立場,根據(jù)研究對象的特征,對西方文論進行選擇與改造,這就是‘雙向闡發(fā)’?!?427)陳惇、劉象愚在《比較文學概論》中指出:“闡發(fā)研究絕不是僅僅用西方的理論來闡發(fā)中國的文學,或者僅僅用中國的模式去解釋西方的文學,而應該是兩種或多種民族的文學相互闡發(fā)、相互印證。這樣說并不意味著每一個具體的研究都必須做到相互闡發(fā),否則就不是‘闡發(fā)研究’,而是說作為一種理論和方法,闡發(fā)的雙向性、相互性是不容忽視的?!?136—137)總的來看,所謂“雙向闡發(fā)”包含著兩層含義:一是要對所援用的西方理論和方法進行選擇和改造,而不能不加批判地全盤接受;二是要既做到“以西釋中”,又能夠“以中釋西”。

    古添洪、陳慧樺在《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序》中也希望能“以中釋西”,“能以中國的文學觀點,如神韻、肌理、風骨等,對西方文學作一重估”(4),并將此也納入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闡發(fā)研究”之中。在古添洪、陳慧樺的“闡發(fā)研究”中,其實包含著“以西釋中”和“以中釋西”兩層含義,只不過,對于后者,他們沒有找到合適的案例,就只能寄希望于未來。

    實際上,在中國古典文獻中,并不乏“以中釋西”的案例。例如《史記·大宛列傳》中記載“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司馬遷3163—3164),這是明顯的“以中釋西”,就是用中國的“弱水”和“西王母”來闡釋條枝(伊拉克一帶)的相類似的河流與傳說。《世說新語·假譎第二十七》中有一段記載:“愍度道人始欲過江,與一傖道人為侶,謀曰:‘用舊義往江東,恐不辦得食?!愎擦ⅰ臒o義’?!?劉義慶715)按照陳寅恪的解釋,“舊義者猶略能依據(jù)西來原意,以解釋般若‘色空’之旨。新義者則采用周易老莊之義,以助成其說而已”(《金明館叢稿初編》143)。支愍度與傖道人共同創(chuàng)立的“心無義”這一新教義,就是用中國的老莊思想來解釋佛經(jīng)的色空思想,因而是典型的“以中釋西”,并由此創(chuàng)立了一種新教義。梁代慧皎所著《高僧傳》卷四中云:“竺法雅,河間人,凝正有器度,少善外學,長通佛義,衣冠仕子,咸附咨稟。時依雅門徒,并世典有功,未善佛理。雅乃與康法朗等,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為生解之例,謂之格義。”(152)在佛經(jīng)的翻譯、學習和傳播過程中,“以經(jīng)中事數(shù),擬配外書”的“格義法”,即“以中釋西”的闡發(fā)研究,是非常流行的。

    明末清初耶穌會士來中國傳播天主教教義,為了讓中國士人便于理解和接受,也往往采用中國古代經(jīng)典來解釋《圣經(jīng)》,如以“上帝”來解釋和翻譯“天主(God)”。利瑪竇說:“吾天主,乃古經(jīng)書所稱上帝也。《中庸》引孔子曰:‘郊社之禮,以事上帝也?!?利瑪竇21)這說明,利瑪竇是從中國古經(jīng)書《中庸》中借用“上帝”一詞來指代天主教的“God”的。而一般以為“天主”是西方傳教士所新創(chuàng)的詞,也有中國古經(jīng)書的淵源。根據(jù)紀建勛的考證,“天主”一詞,源于被后世尊為中國凈土宗第八代祖師的蓮池大師云棲祩宏與利瑪竇論辯的《天說一》:“彼雖崇事天主,而天之說實所未諳。按經(jīng)以證,彼所稱天主者,忉利天王也,一四天下三十三天之主也。”(袾宏196)而在《史記·封禪書》中也有“天主”一詞的記載:“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齊。天齊淵水,居臨菑南郊山下者?!?司馬遷1367)“天主”一詞或者來源于佛教的“忉利天”,或者來源于古代齊地的“八神將”,因此是“古已有之”的(紀建勛121)。這說明無論是“上帝”還是“天主”,其實都是引用中國古籍以解說天主教的最高神的。在這一過程中所發(fā)生的詞義的變遷,也是不可避免的。耶穌會士的這種“以中釋西”的闡發(fā)研究,顯然有利于天主教在中國的傳播。相反,羅馬教皇拒絕這種闡釋,則導致天主教退出中國。

    1693年,時任浙、贛、閩、湘署理代牧主教、巴黎外方傳教會會士的閻當(Charles Maigrot, 1652—1730年)發(fā)布訓令,要求他所在的福建教區(qū)內(nèi)禁止使用“天”或“上帝”的譯名,并要求各教堂摘去康熙皇帝所賜的“敬天”的牌匾。閻當在發(fā)布這一禁令的時候,上呈了羅馬教皇,并說明了理由。1704年,克萊孟(Clement)十一世對此作了答復,支持閻當?shù)淖龇?。由此引得康熙大?閻當被諭令出境,中國與教廷決裂(趙稀方4)。

    在這些案例中,值得注意的是,凡是采用“以中釋西”策略者,闡釋者均為外國人,或是傳播外教的人?!妒酚洝ご笸鹆袀鳌分械摹鞍蚕㈤L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這句話,最初闡釋者是安息長老?!妒勒f新語》中的支愍度、《高僧傳》中的竺法雅雖是中國人,但他們是在傳播外來的佛教。利瑪竇采用儒教經(jīng)典中的“上帝”來解釋和翻譯“天主”,顯然是為了更有效地傳播天主教。這充分說明“以中釋西”并不必然優(yōu)于“以西釋中”,這是跟闡釋者的身份及意圖密切相關(guān)的。站在他者文化的立場上,往往采用“以中釋西”的策略;而如果站在中國文化的立場上,想讓中國文學走出去,發(fā)揚光大,則顯然更應該“以西釋中”。

    近來學術(shù)界討論“以中釋西”或“以西釋中”的文章很多。西方理論能否闡釋中國文學的問題,在我看來是一個偽命題。我們不能因為個別錯誤的闡發(fā)就全盤否定“闡發(fā)研究”。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闡發(fā)研究,是超越中西二元論模式的一次有益嘗試和努力。不管我們喜不喜歡,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闡釋、不同文明之間的相互借鑒都是一種客觀存在。重要的問題應該是“闡釋的有效性”問題,而不是中西文化之間能否闡釋的問題。我們尤其不應該將“以西釋中”與“以中釋西”割裂開來,對立起來,似乎你只要“以西釋中”,就是排斥和反對“以中釋西”。

    從外在表現(xiàn)形式來看,“闡發(fā)研究”往往會被看成“以西釋中”的單向闡發(fā)。其實單純的“以西釋中”是不存在的。表面上看起來的“以西釋中”往往也包含著“以中釋西”的成分。錢鍾書在《管錐編》中曾用西方的“邏格斯”來解釋《老子》的“道”,他說:

    “道可道,非常道”;第一、三兩“道”字為道理之“道”,第二“道”字為道白之“道”,如《詩·墻有茨》“不可道也”之“道”,即文字語言。古希臘文“道”(logos)兼“理”(ratio)與“言”(oratio)兩義,可以相參,近世且有謂相傳“人乃具理性之動物”本意為“人乃能言語之動物”。(錢鍾書408)

    在這里,其實無法將“以西釋中”和“以中釋西”嚴格區(qū)分開。我們既可以用老子的“道”來理解古希臘的“邏格斯”,也可以用“邏格斯”來理解“道”,從而達到互文見義的效果。

    當然,對于錢鍾書的這種雙向闡發(fā),也有人持不同意見。如于連(也譯為朱利安,Francois Jullien)就曾指出:錢鍾書的做法“旨在滿足于從文本到文本”,“省去了重新分類的工作”,“只限于在一種沒有結(jié)果的研究活動”,“停留在一種‘自由銜接’的形式(正如常說的‘聯(lián)想’),這種形式是不可靠的,甚至當人們想依此進行研究時,便自身解體了”(于連 馬爾塞斯134—135)。由于于連堅持中西二元論,把中國文化看成歐洲文化的反面,因而無法理解這種“雙向闡釋”的價值和意義,從而否認不同文化互相闡釋的可能性。實際上,中西不同文化之間雖然存在著不可通約的差異性,但由于文化本質(zhì)上是為了滿足人類自身需要所創(chuàng)造的,滿足需要的相同性決定了不同文化的相通性,因而不同文化之間最終是可以相互理解、相互闡釋的,否認這種相通性顯然是不正確的。

    正如蘇源熙所指出的,于連把中國與歐洲絕然對立,看成“一個翻譯對應表(為了X,閱讀Y)”,例如歐洲的“存在”(being)、“因果”(cause)、“個體”(individual entity)、“自由”(freedom)分別對應中國的“變動”(becoming)、“態(tài)勢”(tendency)、“關(guān)系”(relation)、“隨機”(spontaneity)等,“將中國的互補性概念(A和B)看成是西方重要的問題形式(A或B)的反題”,這樣的方法“產(chǎn)生的結(jié)果越多,對比閱讀的原則也會越多。制造規(guī)范的、相互對應的對立,將他者轉(zhuǎn)換為我們的他者,也就是說,轉(zhuǎn)換為我們自己(或?qū)ξ覀冏约旱囊环N理解)的反面形象。在這一轉(zhuǎn)換中,未知事物的誘惑力,就有可能變成自戀的迂回形式”(Saussy110-112)。于連的自戀還表現(xiàn)在:一方面,他主張通過中國他者來“迂回”認識歐洲自我,主張“以中釋西”;但另一方面,卻反對中國通過歐洲來認識自己,反對“以西釋中”,這不能不暴露出他的“迂回論”是自相矛盾的,是完全為他自己服務的。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很難嚴格分清到底是“以西釋中”,還是“以中釋西”,因為二者是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的,無法決然區(qū)隔。當我們用西方術(shù)語解讀中國文學的時候,這些西方術(shù)語由于脫離了原來的能指與所指的語境,必然會發(fā)生意義的變異,定義者也會被“被定義者”重新定義?!瓣U發(fā)研究”不能總是簡單地被理解為“單向闡發(fā)”。無論是“以西釋中”,還是“以中釋西”,只要我們破除了“中西二元論”的魔咒,擺脫了“西方中心主義”的困擾,就都會帶有跨文化相互闡釋、相互參證的成分在內(nèi)。

    港臺學者所提倡的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闡發(fā)研究”,的確存在著許多缺陷,尤其是容易導致不顧實際情況套用西方理論來剪裁中國人的審美的現(xiàn)象。這的確是應引以為戒的。許多學者認為應該用“雙向闡發(fā)”來取代或補充“單向闡發(fā)”的“闡發(fā)研究”。這種意見是有一定道理的。但在筆者看來,僅僅做到“雙向闡發(fā)”還不夠,“闡發(fā)研究”只有發(fā)展為“跨文化闡釋”,才能真正成為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單向闡釋向雙向闡釋的轉(zhuǎn)換,不能僅僅看闡釋的外在形式,更要注重內(nèi)在實質(zhì)。即使是雙向闡釋,如果仍以西方中心主義和中西二元論為理論前提,則仍然無法實現(xiàn)不同文化文明之間的平等交流與對話,依然不能視為是跨文化闡釋。

    在實際的闡釋實踐中,人們其實很少能夠見到既“以西釋中”又“以中釋西”的“雙向闡發(fā)”的實際例證。大多闡釋都是以一方闡釋另一方,都是以單向闡釋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到底采用哪種闡釋方式,多數(shù)情況下取決于面對的對象。如果你想向中國人介紹西方文學,最有效的方式是“以中釋西”;如果你是向西方人闡釋中國文學,想讓中國文學走出去,最有效的方式是“以西釋中”。因此,所謂的雙向闡釋只是一種理念內(nèi)涵,隱藏在單向闡釋的表現(xiàn)形式之中。在這里,是否具有跨文化的理念就會變得尤其重要了。無論是“以西釋中”還是“以中釋西”,無論是“單向闡發(fā)”還是“雙向闡發(fā)”,都只有在跨文化理念和方法的規(guī)范下,才能成為跨文化闡釋。

    三、 居間之中道:走向跨文化闡釋

    在我們的學術(shù)界,“跨文化”是一個廣泛被使用卻不被界定的術(shù)語。人們只是在通常意義上使用這個術(shù)語,認為只要跨越了不同的文化界限,就是“跨文化”。如此一來,所有的比較文學研究,無論是法國學派,還是美國學派,都可以算作跨文化研究。這就使得這一術(shù)語無限泛化,也就取消了其作為一個學術(shù)術(shù)語的界限,致使它停止履行符號功能了。

    我們必須對“跨文化”的內(nèi)涵進行界定,把它看成不同于法國學派影響研究和美國學派平行研究的一種比較研究方法。已有學者指出:“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最重要的特點是跨文化。”(楊乃喬205)而王國維的《紅樓夢評論》,“已經(jīng)確定性地奠定和包含了后來臺灣和香港學者所提倡的作為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闡發(fā)法’的雛形”(楊乃喬211)。在筆者看來,“闡發(fā)法”其實就是一種有待完善的跨文化闡釋,②因而,“跨文化”的含義也就孕育在“闡發(fā)法”之中,它就是中國比較文學所特有的一種理念與方法,也就只能在與平行研究和影響研究的比較中獲得邊界的界定。

    “闡發(fā)”意為將不明確的內(nèi)涵和意義通過某種方法明確地闡釋出來,比較文學的“闡發(fā)”,“就是把中國文學的精神、特質(zhì),透過西方文學理念和范疇加以表揚出來”(古添洪167)。所以闡發(fā)必然與闡釋密切相關(guān)。有研究者指出:“闡發(fā)研究的理論依據(jù)雖然不是直接來源于闡釋學,甚至它的提出和論證都沒有太多地借鑒闡釋學的成果和理論,但是,闡發(fā)研究與闡釋學之間顯然存在著某種必然的內(nèi)在的聯(lián)系,因為任何闡發(fā)研究都是通過闡釋得以完成的,盡管我們也知道,并非所有的闡釋都可以發(fā)展成為闡發(fā)研究。”(曾艷兵93)基于此,我們可以將跨文化闡釋視為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它是由王國維在《紅樓夢評論》中“取外來之觀念與固有之材料互相參證”(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219)的文藝批評方法所開創(chuàng),經(jīng)20世紀70年代港臺學者所提倡的“闡發(fā)研究”具體推進,后來又經(jīng)海內(nèi)外中國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以后所逐步完善起來的一種比較文學研究的范式。這種范式當然不僅僅局限于中國,正像比較文學法國學派所提倡的影響研究不僅僅局限于法國、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也不局限于美國一樣。甚至說,這種范式也不僅僅局限于比較文學,正如影響研究、平行研究也不僅僅局限于比較文學一樣。

    然而,跨文化闡釋之所以能夠成為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是因為:整體上看,將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進行整合的跨文化研究符合中國傳統(tǒng)哲學理念。這種整合,是在比較文學這個學科中完成的。古添洪、陳慧樺在提倡以“闡發(fā)研究”為主要標志的比較文學學派的時候,就有將法國學派和美國學派結(jié)合起來的想法。他們在《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序》中說:“法國派注重文學的影響,美國派注重類同與相異。究其實,兩派實可互補,如能在有文學影響的諸國文學里,以影響作為基礎,探討其吸收情形及其類同與相異,豈非更為穩(wěn)固、更為完備?”(1)美國學者李達三在《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中對于這種綜合法國學派和美國學派的做法非常贊賞,并認為這體現(xiàn)了中國傳統(tǒng)哲學“中庸之道”的折中精神。他指出:

    受到中國古代哲學的啟示,中國學派采取的是不偏不倚的態(tài)度。它是針對目前盛行的兩種比較文學學派——法國學派和美國學派——而起的一種變通之道。中國學派對于比較文學在西方發(fā)展的歷史具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它不獨承認上述兩種學派所擁有的優(yōu)點,并且加以吸收和利用。但在另一方面,它要設法避免兩派既有的偏失,以東方特有的折中精神,中國學派循著中庸之道前進。(4)

    李達三在此實際上提出了中國比較文學研究所應該遵循的“居間”之“中道”?!爸械馈笔紫润w現(xiàn)于儒家所倡導的“執(zhí)兩用中”的原則?!吨杏埂吩?“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zhí)其兩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為舜乎!”(朱熹19)

    其次,這種“居間”也與美國后殖民理論界霍米·巴巴(Homi Bhabha)的“居間”(in-between)空間理論有異曲同工之妙?;裘住ぐ桶椭赋?“居間空間為制定單一的或公共的自我人格的策略提供了平臺(terrain),這些策略在界定社會理念本身的行為中接納新的身份標志、以及合作和競爭的創(chuàng)新場所。[……]正是在間隙——不同領(lǐng)域的重疊和置換——的突現(xiàn)中,‘國民性’(nationness)的、共同體利益的或文化價值的主體間集體經(jīng)驗才得以協(xié)調(diào)?!?Bhabha1-2)因而,“居間”空間也就帶有他一貫倡導的“混雜性”(hybridity)含義。

    作為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跨文化闡釋就具有這種“居間”性質(zhì)。一方面,它從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和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中汲取有利成分;另一方面,又要避免兩者的偏頗,而有自己的獨特理論創(chuàng)造??缥幕U釋首先要對外來理論進行翻譯、理解,同時也要進行選擇和改造,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影響和接受的過程,可以從法國學派影響研究中汲取很多研究經(jīng)驗??缥幕U釋在運用外來理論對自己的文學進行闡釋的時候,也應該進行平行比較,就是要研究所援用的理論與所闡釋的文本之間是否有契合點,這個過程就可吸收和利用美國學派的優(yōu)點。

    要做到跨文化闡釋,最重要的是需要放棄中西文化絕對對立的看法,以開放態(tài)度,采取“和而不同”“執(zhí)兩用中”的理念和方法來對待他者文化。這也是中華文化傳統(tǒng)“包容性”的體現(xiàn)。如果說,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體現(xiàn)的是文化中心主義,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追求的是文化普遍主義,那么,中國學派的跨文化研究則追求多元化的普遍主義。需要說明的是,這種多元化的普遍主義不僅體現(xiàn)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如“和而不同”,也體現(xiàn)在現(xiàn)當代文化中,如費孝通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中國目前所提倡的“人類命運共同體”也是多元化的普遍主義的體現(xiàn)。正是由于跨文化研究(闡釋)具有法國學派的影響研究和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所不具備的特點,才使得它作為比較文學中國范式成為可能。

    影響研究注重不同國家之間文學的事實影響關(guān)系,側(cè)重于實證主義研究,而相對忽視“文學性”的美學研究。平行研究的理論基礎是“新批評”理論對“文學性”的追求,因此注重美學研究,而忽視實證研究。所謂“文學性”,就是使一部作品成為文學作品的東西。在“新批評”理論看來,強調(diào)“文學性”,就不能將文學作品當作其他學科的二流材料,與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哲學等混同,而必須將文學本身的審美特性彰顯出來。韋勒克說:“文學研究的概念被他們擴大到如此地步,以至同整個人類的文化史等同起來。但這樣文學研究在方法上將不會取得任何進展,除非它將文學作為一種有別于其它任何人類活動和產(chǎn)物的研究對象區(qū)分開來。因此,我們必須正視‘文學性’(literariness)的問題,它是美學的中心問題,是文學和藝術(shù)的本質(zhì)?!?276)

    然而,后現(xiàn)代主義理論并不認同將文學從其他學科中孤立出來以彰顯“文學性”的做法,認為這是邏各斯中心主義的一種理論預設,需要對其進行解構(gòu)。那么,在“文學性”被解構(gòu)的情況下如何重構(gòu)“文學性”?這也是跨文化闡釋所要解決的問題。我們不能徹底放棄對“文學性”的追求,同時,我們又要承認“文學性”必然體現(xiàn)在不同的、具體的民族文化之中。這其實就是共性與個性相結(jié)合的問題,也是世界文學與民族文學的張力問題??缥幕芯坎荒芟裎覀円酝斫獾哪菢?僅僅是將比較文學的研究范圍從西方文學擴大到東方文學,就大功告成了,這還僅僅是表面現(xiàn)象,在這種表面現(xiàn)象的背后,我們還必須看到跨文化研究的實質(zhì)。從某種意義上講,跨文化闡釋考慮的是“后現(xiàn)代主義之后”的事情,是如何超越“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的問題,它必須將審美研究和實證研究、將文學性的建構(gòu)與文化理論的解構(gòu)整合起來加以考量,從而克服以往研究的片面性,實現(xiàn)在更高層面上的“文學性”的重構(gòu)。

    總之,跨文化闡釋注重并力行內(nèi)部與外部、審美與文化相結(jié)合的綜合研究,這也使它與注重外部研究、實證研究的影響研究,以及注重內(nèi)部研究、美學研究的平行研究區(qū)別開來。

    站在今天的視角來看,關(guān)于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討論雖有學科史的價值,卻并沒有多大的現(xiàn)實意義,這是因為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不同國別的比較文學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并非單一的,法國比較文學學者也可以采用“美國學派”的平行研究或“中國學派”的“闡發(fā)研究”,美國學者和中國學者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的比較文學學者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研究對象和興趣來取舍自己的研究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學者所要做的是建立有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體系、學術(shù)體系和話語體系,向世界比較文學界提供解答比較文學中國問題的智慧、方案,有效地促進中國文學走出去,以便讓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國。而這恰恰就是比較文學跨文化闡釋的主要任務。

    所謂構(gòu)建中國特色的比較文學學科體系、學術(shù)體系和話語體系,并非意味著完全排斥外來的學科體系、學術(shù)體系和話語體系。判定中國話語,不一定從來源上必須是中國的,外來的也會轉(zhuǎn)換為中國的,比如外來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踐相結(jié)合,解決了中國問題,就成為中國馬克思主義。判定是否是中國話語,主要應該看它能否以中國立場、中國方式解決中國問題。如能,外來的也不應排斥;如不能,中國的也不應保守。在這里,我們要明確,中國不僅是中國之中國,也是世界之中國。只有從這個角度來界定中國,而不是將中國置于世界之外,才能認識跨文化闡釋作為中國范式的確切含義。

    “中西二元論”,作為比較文學的中國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種對立關(guān)系之中,即:“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的對立,“東方壓倒西風”與“西風壓倒東風”的對立,“以西釋中”與“以中釋西”的對立。第一種關(guān)系是影響研究的中國問題;第二種關(guān)系是平行研究的中國問題;第三種關(guān)系是闡發(fā)研究的中國問題。要突破“中西二元論”模式,就應該以“居間”(in-between)之“中道”(the golden mean)來處理這三種關(guān)系,而不應該偏于一端。只有這樣,才是中國方法與方式,才能解決好中國問題,也才能構(gòu)建起跨文化闡釋中國新范式。

    跨文化闡釋,就是要處理好這三種關(guān)系。對于第一種關(guān)系,如果能夠?qū)⒁酝盍验_來的“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看成一個整體,即可構(gòu)建起跨文化闡釋環(huán)形旅行的新范式。對于第二種關(guān)系,如果能夠理性地看待中西文化,既反對文化霸權(quán)主義,又不走向文化相對主義,將中西文化視為多元共生、互鑒共存的關(guān)系,即能構(gòu)建起跨文化闡釋隔空共振的新范式。對于第三種關(guān)系,如果能夠?qū)ⅰ耙晕麽屩小迸c“以中釋西”結(jié)合起來,而不是將兩者看成是絕然對立的,由此發(fā)展成真正平等的雙向闡釋,既吸收影響研究和平行研究的優(yōu)點和長處,又避免其各自的缺陷,即可構(gòu)建起跨文化闡釋互證互釋的新范式。我們不妨把這三種跨文化闡釋的形式分別稱為“溝通式的跨文化闡釋”(cross-cultural interpretation)、“互動式的跨文化闡釋”(inter-cultural interpretation)、“跨越式的跨文化闡釋”(trans-cultural interpretation)。限于篇幅,對于這三種不同形式的跨文化闡釋,筆者將另文論述。

    根據(jù)2021年美國《比較文學與文化》期刊的一組文章的研究表明,以特朗普主義(Trumpism)為表征的右翼民粹主義(Rightwing Populism)正成為“權(quán)威主義的新面孔”(New Faces of Authoritarianism),而相比之下,西方式民主則正經(jīng)歷衰退(Haider and Tomba2-3)。在后疫情時代,面對“逆全球化”,中國的比較文學研究更應該堅守“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繼承和發(fā)揚不同文化平等交流的中國傳統(tǒng),避免墜入特朗普式民粹主義的陷阱,這要比單純地談論比較文學中國學派更有意義。相對于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提倡,構(gòu)建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顯得更加重要,也更為迫切。建構(gòu)比較文學的中國范式,是確立比較文學中國學派的基礎。如果我們能夠構(gòu)建好源于闡發(fā)研究的跨文化闡釋這一中國新范式,比較文學中國學派自然會水到渠成,實至而名歸。

    注釋[Notes]

    ① “文本意圖”(intention of the text),是意大利符號學家艾柯提出的一個概念,用來限制對文本的“過度闡釋”,區(qū)別于“作者意圖”和“讀者意圖”(Eco25)。但他對這個概念并沒有作出明確的界定。在筆者看來,由于文本本身并不能告知自己的意圖,因而文本意圖仍然需要靠讀者來推測。但讀者不可任意猜測,不能“過度闡釋”,而必須將意義置于上下文中,上下文的語境限制和決定了意義的有限性。對于不同個體之間的理解和闡釋問題,必須以共同的生命體認為基礎來加以確認和界定。詳細論述見李慶本:《強制闡釋與跨文化闡釋》,《社會科學輯刊》,4(2017):200—207。

    ② 之所以說“闡發(fā)法是有待完善的跨文化闡釋”,是由于港臺學者20世紀70年代所提倡的“闡發(fā)研究”主要還是以理論來解釋文學作品,跨文化闡釋除了以理論來解釋作品這種方式之外,還應該包括以作品解釋作品、以理論解釋理論,以及以作品來解釋理論等方式。

    引用作品[Works Cited]

    Bhabha, Homi K.TheLocationof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4.

    曹順慶:《比較文學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

    [Cao, Shunqing.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Literature. Beijing: 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 2011.]

    陳惇 劉象愚主編:《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年。

    [Chen, Dun, and Liu Xiangyu, eds.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Literature.Beijing: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2000.]

    陳寅恪:《王靜安先生遺書序》,《金明館叢稿二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219—220。

    [Chen, Yinke. “Preface toCollectedWorksofWangGuowei.”CollectedWorksintheJinmingLibrary.Vol.2.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0.219-220.]

    ——:《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 - -.CollectedWorksintheJinmingLibrary. Shanghai: Shanghai Chinese Classics Publishing House, 1980.]

    Danto, Arthur. “The Artworld.”TheJournalofPhilosophy61.19(1964):571-584.

    李達三:《比較文學中國學派》,《中外比較文學的里程碑》,李達三、羅鋼主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3—8。

    [Deeney, John J. “The Chinese School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MilestoneofChinese-WesternComparativeLiterature.Eds. John J. Deeney and Luo Gang. Beijing: People’s Literature Publishing House, 1997.3-8.]

    杜衛(wèi):《中西比較文學中的闡發(fā)研究》,《審美與人生》。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8年。418—428。

    [Du, Wei. “Elucidation Studies in Chinese-Western Comparative Literature.”AestheticsandLife. Beijing: China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 2018.418-428.]

    Eco, Umberto.InterpretationandOverinterpretation. Ed. Stefan Collon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古添洪:《中國學派與臺灣比較文學界的當前走向》,《中國比較文學學科理論的墾拓》,黃維梁、曹順慶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63—177。

    [Gu, Tian Hong. “The Chinese School and Current Trend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in Taiwan.”TheReclamationandDevelopmentoftheDisciplinaryTheoryofChineseComparativeLiterature. Eds. Huang Weiliang and Cao Shunqing.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1998.163-177.]

    古添洪 陳慧樺:《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序》,《比較文學的墾拓在臺灣》。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76年。1—4。

    [Gu, Tian Hong, and Chen Huei-hua. Preface.TheReclamationandDevelopmentofComparativeLiteratureinTaiwan.Taipei: The Grand East Books Co. Ltd., 1976.1-4.]

    Haider, Asad, and Massimiliano Tomba. “Introduction: New Faces of Authoritarianism.”CLCWeb:ComparativeLiteratureandCulture23.1(2021):2-3.

    慧皎:《高僧傳》,湯用彤校注。北京:商務印書館,1986年。

    [Huijiao.BiographiesofEminentBuddhistMonks.Ed. Tang Yongtong. Beijing: The Commercial Press, 1986.]

    紀建勛:《明末“天主”的源流及其比較文化學的考察》,《北京行政學院學報》4(2020):120—128。

    [Ji, Jianxun. “The Origin of the Concept ‘Tianzhu’ (Lord of Heaven) in Late Ming: A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Culturology.”JournalofBeijingAdministrativeCollege4(2020):120-128.]

    佛朗索瓦·于連 狄艾里·馬爾塞斯:《(經(jīng)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張放譯。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年。

    [Jullien, Francois, and Thierry Marchaisse.Penserd’undehors(LaChine):Entretiensd’Extrême-Occident.Trans. Zhang Fang. Zhengzhou: Elephant Press, 2005.]

    李慶本 張華:“西方浪漫主義闡釋的有效性——對屈原作品的個案考察”,《文史哲》6(2001):51—56.

    [Li, Qingben, and Zhang Hua. “The Validity of the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Western Romanticism: A Case Study of Qu Yuan’s Works.”JournalofLiterature,HistoryandPhilosophy6(2001):51-56.]

    劉康:《解讀???解釋學、知識分子與譜系學的思考》,《甘肅社會科學》4(2021):52—61.

    [Liu, Kang. “Interpreting Foucault: Reflections on Hermeneutics, Intellectuals and Genealogy.”GansuSocialSciences4(2021):52-61.]

    ——:《西方理論的中國問題:中國文藝理論與政策的譜系學思考》,《文藝爭鳴》5(2020):97—103.

    [- - -. “China Question of Western Critical Theory: Genealogical Reflections o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and Policy.”LiteratureandArtForum5(2020):97-103.]

    劉義慶:《世說新語箋疏》,余嘉錫箋疏。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Liu, Yiqing.AnnotatedThe Tales of the World. Ed. Yu Jiaxi.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2007.]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Qian, Zhongshu.LimitedViews:EssaysonIdeasandLetters.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79.]

    利瑪竇:《利瑪竇中文著譯集》,朱維錚主編。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年。

    [Ricci, Matteo.WorksandTranslationsofMatteoRicciinChinese.Ed. Zhu Weizheng.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1.]

    Saussy, Haun.GreatWallsofDiscourseandOtherAdventuresinCulturalChina.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司馬遷:《封禪書》,《史記》第四冊,裴骃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1355—1404。

    [Sima, Qian. “Book of Offering Sacrifices to Heaven.”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 Eds. Pei Yin, Sima Zhen and Zhang Shoujie. Vol.4.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1355-1404.]

    ——:《大宛列傳》,《史記》第十冊,裴骃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jié)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3157—3180。

    [- - -. “BiographiesofDayuan.”RecordsoftheGrandHistorian. Eds. Pei Yin, Sima Zhen and Zhang Shoujie. Vol.10. Beijing: Zhonghua Book Company, 1959.3157-3180.]

    蘇軾:《前赤壁賦》,《古文觀止譯注》,陰法魯主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737—738。

    [Su, Shi. “Ode to the Red Cliff.”AnnotatedThe Best Ancient Essays. Ed. Yin Falu.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11.737-738.]

    孫景堯:《簡明比較文學》。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88年。

    [Sun, Jingyao.ConciseComparativeLiterature. Beijing: China Youth Publishing Group, 1988.]

    Weisstein, Ulrich.ComparativeLiteratureandLiteraryTheory:SurveyandIntroduction.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1974.

    勒內(nèi)·韋勒克:《比較文學的危機》,《批評的諸種概念》,丁泓、余徵譯。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88年。265—278。

    [Wellek, René. “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ConceptsofCriticism.Trans. Ding Hong and Yu Zheng. Chengdu: Sichuan Literature and Art Publishing House, 1988.265-278.]

    楊乃喬主編:《比較文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Yang, Naiqiao, ed.IntroductiontoComparativeLiterature.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6.]

    曾艷兵:《闡發(fā)研究之研究》,《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31.4(2019):91—97。

    [Zeng, Yanbing. “A Study on Elucidation.”JournalofNorthChinaUniversityofTechnology31.4(2019):91-97.

    張隆溪:《中西文化研究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年。

    [Zhang, Longxi.TenDiscussionsonChineseandWesternCulturalStudies. Shanghai: Fudan University Press, 2005.]

    趙稀方:《翻譯現(xiàn)代性——晚晴到五四的翻譯研究》。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Zhao, Xifang.TranslationModernity:AStudyofTranslationfromtheLateQingtotheMayFourthMovement. Tianjin: Nankai University Press, 2012.]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Zhu, Xi.CollectedAnnotationstoThe Four Books. Hangzhou: Zhejiang Ancient Books Publishing House, 2013.]

    袾宏:《蓮池大師全集》(下),張景崗點校。北京:華夏出版社,2011年。

    [Zhuhong.TheCompleteWorksofMasterLianchi. Vol.3. Ed. Zhang Jinggang. Beijing: Huaxia Publishing House, 2011.]

    猜你喜歡
    跨文化理論研究
    FMS與YBT相關(guān)性的實證研究
    堅持理論創(chuàng)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理論創(chuàng)新 引領(lǐng)百年
    相關(guān)于撓理論的Baer模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超越文明沖突論:跨文化視野的理論意義
    EMA伺服控制系統(tǒng)研究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寫作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国产极品精品免费视频能看的| 性欧美人与动物交配| 国产黄a三级三级三级人| 成人三级黄色视频|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韩国av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老司机福利剧场| or卡值多少钱|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 国产熟女xx| 色尼玛亚洲综合影院| 久久久国产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中国|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老司机在亚洲福利影院| 久久草成人影院| 岛国在线免费视频观看| 香蕉av资源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黄色日韩在线| av专区在线播放| 91麻豆av在线| 欧美色视频一区免费| av视频在线观看入口| 亚洲熟妇中文字幕五十中出|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在线a可以看的网站| 国产探花极品一区二区| 在线观看人妻少妇|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性插视频无遮挡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国产黄频视频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av片永久免费下载| 欧美日本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一精品久久久| 乱系列少妇在线播放| 69人妻影院| 国产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 五月伊人婷婷丁香|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青春草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av黄色大香蕉| 亚洲成人一二三区av| 又爽又黄无遮挡网站|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av女优亚洲男人天堂|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综合精华液|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身体一侧抽搐|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av天堂中文字幕网| 免费av不卡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 国产精品一及|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美女黄网站色视频|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舔av片在线|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爱| videossex国产| 成人无遮挡网站| 中文乱码字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在线观看美女被高潮喷水网站| 成人午夜高清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欧美97在线视频| 搞女人的毛片| 国产av码专区亚洲av|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观看| 精品午夜福利在线看| 搡老乐熟女国产| 亚洲aⅴ乱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插阴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最近的中文字幕免费完整| 秋霞在线观看毛片| 欧美3d第一页|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丝瓜视频免费看黄片| 欧美97在线视频| 啦啦啦韩国在线观看视频| 赤兔流量卡办理| 十八禁网站网址无遮挡 | 久久久久久久亚洲中文字幕| 国产在视频线在精品| 老师上课跳d突然被开到最大视频| 91久久精品电影网| 色网站视频免费|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女|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2022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少妇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不卡一卡二| 精品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日本猛色少妇xxxxx猛交久久| 床上黄色一级片| 嫩草影院精品99| 亚洲精品影视一区二区三区av| 97热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亚洲精品久久久com|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三级毛片av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精品电影小说 | 女人被狂操c到高潮| 久久国内精品自在自线图片|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一级毛片久久久久久久久女|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丝袜美腿在线中文|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777片| 99久久精品国产国产毛片|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如何舔出高潮| 亚洲精品成人av观看孕妇| 麻豆精品久久久久久蜜桃| 少妇人妻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乱码不卡18| av一本久久久久| 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日本wwww免费看| av国产免费在线观看|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熟女电影av网| 国产有黄有色有爽视频| 成人亚洲欧美一区二区av| 高清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一个人看的www免费观看视频|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免费看| 日日啪夜夜爽|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免|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美女高潮的动态| 韩国av在线不卡|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在线 av 中文字幕| 日本一二三区视频观看| 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蜜月| 国产精品精品国产色婷婷| 精品久久国产蜜桃|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美女大奶头视频| 热99在线观看视频| av免费在线看不卡|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更新| 久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最新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日日啪夜夜撸| 成年女人看的毛片在线观看| 免费观看av网站的网址| 肉色欧美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青春草国产在线视频|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久久99精品国语久久久| 汤姆久久久久久久影院中文字幕 | 成人国产麻豆网|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国产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日韩精品有码人妻一区| av播播在线观看一区|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久久| 欧美日韩精品成人综合77777|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亚洲| 亚洲怡红院男人天堂| 色吧在线观看| 黄色日韩在线| 国产精品1区2区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高清在| 亚洲av国产av综合av卡| 黄片无遮挡物在线观看| 黄片wwwwww|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一区| 一级片'在线观看视频| 18禁在线播放成人免费| 啦啦啦中文免费视频观看日本| 女人十人毛片免费观看3o分钟|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 国产午夜精品论理片| .国产精品久久| 日韩三级伦理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欧美潮喷喷水|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那|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深夜a级毛片|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丰满少妇做爰视频| 日日啪夜夜爽| 国产熟女欧美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亚洲最大成人手机在线| 欧美极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激情偷乱视频一区二区| 岛国毛片在线播放|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黄大片高清| 蜜臀久久99精品久久宅男| 99热网站在线观看| 最近视频中文字幕2019在线8| 三级国产精品片| videos熟女内射| 亚洲精品一二三| 少妇高潮的动态图| 国产午夜福利久久久久久| 街头女战士在线观看网站| 一本—道久久a久久精品蜜桃钙片 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99久播 | 中文字幕人妻熟人妻熟丝袜美| 成年女人在线观看亚洲视频 |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av|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又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69av精品久久久久久| 精品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 成人鲁丝片一二三区免费|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中国美白少妇内射xxxbb| 精品不卡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午夜福利在线在线| 高清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亚洲av电影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 九九在线视频观看精品| 日日啪夜夜撸| 免费av毛片视频| 久久久精品欧美日韩精品| 18禁在线无遮挡免费观看视频|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色| 看免费成人av毛片| 久久久久久九九精品二区国产| 美女主播在线视频| 欧美精品国产亚洲| 午夜福利视频精品| 在线免费观看不下载黄p国产| 日韩欧美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我的老师免费观看完整版| 男人舔女人下体高潮全视频| 成人特级av手机在线观看| videossex国产| 成年免费大片在线观看| 国产色婷婷99| 国产男女超爽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久噜噜老黄| 六月丁香七月| 亚洲一区高清亚洲精品| 国产淫语在线视频| 大陆偷拍与自拍| 久久久久精品久久久久真实原创|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亚洲三级黄色毛片|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美女大奶头视频| 国产视频首页在线观看| 99久国产av精品国产电影|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欧美+日韩+精品| 男的添女的下面高潮视频| 亚洲av.av天堂|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黄色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三级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 爱豆传媒免费全集在线观看|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九色|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极品天堂在线| 天美传媒精品一区二区| 婷婷色av中文字幕|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91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 又爽又黄a免费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国产精品伦人一区二区| 最近手机中文字幕大全| 老女人水多毛片|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夫妻午夜视频| 久99久视频精品免费| 午夜免费男女啪啪视频观看| 亚洲精品日韩在线中文字幕| 日本免费a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看十八女毛片水多多多| 亚洲国产av新网站| 能在线免费看毛片的网站| 免费黄频网站在线观看国产| 最近中文字幕2019免费版|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mmmm| 国产亚洲av嫩草精品影院| 又黄又爽又刺激的免费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久久6这里有精品| 晚上一个人看的免费电影| 精品少妇黑人巨大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 av在线天堂中文字幕|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亚洲最大成人av| 日本黄色片子视频| 人妻制服诱惑在线中文字幕| 精品国产三级普通话版| 国产免费视频播放在线视频 | 午夜福利高清视频| 国产高清国产精品国产三级 | 久久精品国产自在天天线| 久久6这里有精品| 蜜桃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 .国产精品久久| 在线免费观看的www视频| 2021少妇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大又大粗又爽又黄少妇毛片口| 大话2 男鬼变身卡|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少妇熟女欧美另类| 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av毛片| 男女啪啪激烈高潮av片| 有码 亚洲区|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影片|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性色avwww在线观看| 观看免费一级毛片|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亚洲av福利一区| 51国产日韩欧美| 日韩国内少妇激情av| 少妇被粗大猛烈的视频| 舔av片在线| 国产单亲对白刺激| 亚洲经典国产精华液单|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国产v大片淫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久久| 国内揄拍国产精品人妻在线| 男女边吃奶边做爰视频| 五月天丁香电影|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亚洲美女视频黄频| 六月丁香七月|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午夜视频国产福利| 成人高潮视频无遮挡免费网站| 日韩av在线免费看完整版不卡| 综合色丁香网| 欧美日韩亚洲高清精品| 国产毛片a区久久久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9| 日韩欧美精品免费久久|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22中文网久久字幕| 男女国产视频网站| 色视频www国产| 国产白丝娇喘喷水9色精品|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波多野结衣巨乳人妻| 国产三级在线视频| 久久97久久精品| av线在线观看网站| 一级毛片黄色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97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av在线|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午夜福利在线观看吧| 国产亚洲av片在线观看秒播厂 | 日日啪夜夜撸| 日日干狠狠操夜夜爽| 精品亚洲乱码少妇综合久久| 你懂的网址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xxx大片免费视频| 欧美xxxx性猛交bbbb|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婷婷色综合大香蕉| 国模一区二区三区四区视频| av在线老鸭窝| 精品人妻偷拍中文字幕| 乱人视频在线观看| 特大巨黑吊av在线直播| av福利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av| 一级黄片播放器|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综合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视频女| 最后的刺客免费高清国语|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涩爱| 国产成人91sexporn|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看黄色毛片网站|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日韩| 欧美日韩国产mv在线观看视频 | 七月丁香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美女特级片免费视频播放器| 国产伦在线观看视频一区| 婷婷六月久久综合丁香| 国产老妇伦熟女老妇高清| 亚洲精华国产精华液的使用体验| 国产不卡一卡二| 男人和女人高潮做爰伦理| 日韩,欧美,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免费在线观看| a级毛色黄片| 熟女电影av网| 日本av手机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综合懂色| 国产伦理片在线播放av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久久久| 超碰av人人做人人爽久久|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永久免费av网站大全| 视频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天堂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亚洲自拍偷在线| 国内精品宾馆在线|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亚洲自偷自拍三级| 18禁动态无遮挡网站| 成人毛片60女人毛片免费| 搡老妇女老女人老熟妇| 免费观看精品视频网站| 欧美bdsm另类| 免费黄色在线免费观看|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免费看美女性在线毛片视频| 一级爰片在线观看| av免费观看日本| 狂野欧美白嫩少妇大欣赏| 黄色日韩在线| 成人漫画全彩无遮挡| 欧美97在线视频| 一级毛片 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资源|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在线|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国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99 | 两个人视频免费观看高清| 中文资源天堂在线|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久久av| 国产中年淑女户外野战色| 人妻一区二区av| 国产男人的电影天堂91|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日韩av不卡免费在线播放| 天天躁日日操中文字幕| 小蜜桃在线观看免费完整版高清| 亚洲av成人精品一二三区| 久久久久精品性色| 国产精品.久久久|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99热这里只有精品一区| freevideosex欧美| 午夜精品在线福利| 黄色一级大片看看| 精品一区在线观看国产|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国产 一区精品| 美女内射精品一级片tv| 亚洲在线自拍视频| 看非洲黑人一级黄片|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人体艺术视频欧美日本| 青青草视频在线视频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eeuss影院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成人毛片| 寂寞人妻少妇视频99o|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 免费av观看视频|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久久|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久久99蜜桃精品久久|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日韩二区| 亚洲成人av在线免费| 校园人妻丝袜中文字幕| 亚洲av中文字字幕乱码综合| 亚洲av男天堂|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午夜福利视频1000在线观看| 久久鲁丝午夜福利片| 噜噜噜噜噜久久久久久91| 成人美女网站在线观看视频| 草草在线视频免费看|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 网址你懂的国产日韩在线| 一个人免费在线观看电影| 久久久欧美国产精品| 又粗又硬又长又爽又黄的视频| 如何舔出高潮| 人人妻人人澡欧美一区二区|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 麻豆成人av视频| a级毛片免费高清观看在线播放| 精品一区二区三卡|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欧美|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专区| 亚洲欧美日韩无卡精品| 午夜激情欧美在线| 边亲边吃奶的免费视频| 婷婷色综合www| 老司机影院毛片| 久久6这里有精品| 国产伦一二天堂av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电影| 黄色欧美视频在线观看| 免费不卡的大黄色大毛片视频在线观看 | 蜜桃亚洲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高清在线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男人爽女人下面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综合久久久久久| 免费观看无遮挡的男女| 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嫩草影院精品99|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2018国产大陆天天弄谢| 久久久a久久爽久久v久久| 国产成人91sexporn| 熟妇人妻不卡中文字幕| eeuss影院久久| 干丝袜人妻中文字幕| 国产亚洲5aaaaa淫片| 国产精品一区www在线观看| 亚洲av日韩在线播放| 男插女下体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露脸久久av麻豆 | 国产乱人偷精品视频| 亚洲伊人久久精品综合|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国产真实伦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久久99热6这里只有精品| 日产精品乱码卡一卡2卡三|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freevideosex欧美| 久久人人爽人人片av| 男人舔奶头视频| 亚洲成人久久爱视频| av在线蜜桃| 日本欧美国产在线视频| 99视频精品全部免费 在线| 精品久久久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 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末码| 女人久久www免费人成看片| 卡戴珊不雅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av成人精品| 成人毛片a级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aa在线观看|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 久久久久久久大尺度免费视频| 免费播放大片免费观看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在线观看免费www的网站| 亚洲内射少妇av|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午夜亚洲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黄片美女视频| 免费观看的影片在线观看| 午夜福利网站1000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人妻熟女av久视频| 亚洲激情五月婷婷啪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