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藝周
(福建省云霄縣火田鎮(zhèn)衛(wèi)生院,福建 漳州 363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為呼吸內(nèi)科常見病,主要表現(xiàn)為呼吸道氣流受限,以及胸悶、喘息、咳嗽咳痰等。COPD使患者肺功能減弱,通氣受限,嚴重時引發(fā)肺性腦病或者呼吸衰竭,必須積極治療[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 (AECOPD)是指一種COPD急性起病的過程,其特征是患者呼吸系統(tǒng)癥狀惡化,COPD患者免疫功能減弱,病原菌感染風險較高,較易引起急性發(fā)作,在治療時主要進行對癥治療和緩解炎癥[2]。噻托溴銨為膽堿受體拮抗藥,舒張支氣管平滑肌,藥物具有長效性,常用于急性加重期維持性治療,但實際療效較差[3]。布地奈德福莫特羅不僅可舒張支氣管,而且具有顯著抗炎效果,聯(lián)合使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的目的是進行綜合治療,以期進一步緩解病情。本文從2022年2月—2023年1月收治的AECOPD 病例中選取68例,說明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與噻托溴銨用藥方法,觀察療效。
選取2022年2月—2023年1月68例AECOPD患者,A組(34例,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噻托溴銨):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齡61~89歲,平均(76.01±8.29)歲;病程1.5~10.0年,平均(5.76±1.20)年。B組(34例,噻托溴銨):男性20例、女性14例,年齡63~87歲,平均(76.05±8.25)歲;病程1.0~10.5年,平均(5.73±1.22)年。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1)確診為COPD急性加重期[4];(2)短期內(nèi)發(fā)熱、咳嗽咳痰加重、喘息氣短加重等癥狀;(3)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4)急性發(fā)作至入院<5 d;(5)資料完整。
排除標準:(1)藥物過敏;(2)出血癥狀;(3)凝血功能障礙;(4)臟器功能障礙;(5)發(fā)展至肺性腦病;(6)其他肺病引發(fā)氣流受限。
A組:(1)入院后保持靜臥,常規(guī)抗感染,針對性低流量吸氧、補液與止咳化痰治療。(2)噻托溴銨粉吸入劑(廠商:浙江仙琚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90279;規(guī)格:18μg×6 s)吸入給藥。將膠囊置入吸入器刺孔槽,手指撳壓按鈕,用力吸氣吸入藥物,每次1粒,1次/d。(3)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廠商:AstraZeneca AB;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0458;規(guī)格:每吸160μg + 4.5μg)吸入給藥,每次1~2吸,2次/d。根據(jù)病程調(diào)節(jié)劑量,盡可能以最小劑量用藥。
B組:治療方法同A組(1)、(2)。
兩組連續(xù)用藥2 w。
肺功能:治療前后肺量計檢測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檢測時,患者取站立體位,患者用力吸氣,屏氣1 s后用力均勻、快速呼氣,重復2次,分析最佳曲線,記錄檢測結(jié)果。
JP+2凝血功能:治療前后檢測凝血指標,即D-二聚體、凝血酶時間(TT)、凝血酶原時間(PT)。自動血凝儀檢測TT和PT指標。晨間空腹采集3 mL外周靜脈血,離心處理分離血清,轉(zhuǎn)速3000轉(zhuǎn)/min,半徑15 cm,處理10 min。酶聯(lián)免疫吸附檢驗24 h D-二聚體濃度。D-二聚體正常值為0~0.5mg/L,凝血酶時間正常值為11~13s,凝血酶原時間正常值11~13s。
炎性反應(yīng):治療前后晨間采靜脈血,每分鐘2000轉(zhuǎn)速下處理15 min。免疫化學發(fā)光法進行降鈣素原(即PCT)檢測,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C反應(yīng)蛋白(即CRP)檢測。PCT正常值<0.05 ng/mL,CRP正常值為<8mg/L。
臨床療效:(1)顯效:無顯著呼吸道癥狀、體征,FEV1%不低于80 %;(2)有效:呼吸道癥狀、體征異常減輕,FEV1%為51%~79%;(3)無效:無上述改善。顯效率=顯效例數(shù)÷本組例數(shù)×100.00 %,有效率=[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本組例數(shù))×100.00 %。
不良反應(yīng):記錄用藥期間頭暈、皮疹、面色潮紅、惡心等情況。
使用SPSS 24.0分析研究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肺功能、凝血功能、炎癥情況)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療效、不良反應(yīng))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FEV1、FVC與FEV1/FVC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A組FEV1、FVC指標>B組,A組FEV1/FVC比值>B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FEV1、FVC與
治療前,兩組PT、TT、D-二聚體指標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A組D-二聚體指標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PT、TT、D-二聚體指標
治療前,兩組CRP、PCT水平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A組CRP
表3 治療前后CRP、PCT指標
A組顯效率(47.06 %)>B組(38.24 %),A組有效率(97.06 %)>B組(85.29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臨床療效(n,%)
A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5.88 %)低于B組不良反應(yīng)總發(fā)生率(17.65 %)(P<0.05)。見表5。
表5 不良反應(yīng)情況(n,%)
COPD發(fā)生發(fā)展過程復雜,其中炎性因子產(chǎn)生參與作用。蛋白酶紊亂是COPD發(fā)病誘因之一,蛋白酶MMP-9可對彈性蛋白、膠原蛋白進行分解,損傷肺彈性蛋白、降低肺表面活性,擾亂肺組織降解、沉積過程,導致COPD加重[5]。醫(yī)學研究顯示,炎癥參與AECOPD過程,導致病情加重[6]。單一使用噻托溴銨療效存在局限性。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與其聯(lián)用,可發(fā)揮協(xié)同藥效[7],在舒張支氣管同時抑制炎性因子,綜合療效較好[8]。
本次研究中,肺功能顯示,兩組治療前肺通氣指標FEV1、FVC與FEV1/FVC無統(tǒng)計學差異,治療后FEV1、FVC指標和FEV1/FVC比值均有所升高,A組變化顯著。該結(jié)果表明,A組在改善通氣功能方面更具積極意義。噻托溴銨為抗膽堿能藥物,可擴張支氣管擴張,抑制大、中氣道M1、M3受體[9],舒張平滑肌從而擴張支氣管,緩解肺部過度充氣,改善呼吸功能[10]。噻托溴銨與布地奈德福莫特羅聯(lián)用時發(fā)揮綜合藥效,因此患者肺功能顯著改善。
凝血功能顯示,A組通過治療降低了D-二聚體指標,B組變化相對較小,兩組PT、TT指標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該結(jié)果表明,A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凝血功能。A組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有效抑制機體炎癥反應(yīng),有利于緩解血凝障礙,改善凝血功能。
炎性反應(yīng)顯示,A組CRP、PCT水平均有所降低,B組降幅較小。該結(jié)果表明,A組方案可緩解炎癥,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彌補了噻托溴銨炎癥抑制方面的不足,提高抗炎效果,因此療效較好。
療效顯示,A組顯效率為47.06 %、有效率為97.06 %,B組顯效率為38.24 %、有效率為85.29 %。不良反應(yīng)率顯示,A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為5.88 %低于B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的17.65 %。說明A組方案不僅提高療效,而且可減少不良反應(yīng),A組采用聯(lián)合用藥方案時,兩種藥物發(fā)揮協(xié)同作用,快速穩(wěn)定機體內(nèi)部環(huán)境,改善肺功能,因此預后較好,總體療效和安全性比較符合預期。COPD患者多為老年人,基礎(chǔ)疾病復雜[11],安全性是用藥方案重要考量指標[12]。該結(jié)果表明A組具有可行性。
布地奈德福莫特羅同時包含布地奈德與福莫特羅兩種成分[13],其中布地奈德與糖皮質(zhì)激素類似[14],可抑制炎癥[15],延緩病情惡化[16]。福莫特羅為受體激動劑[17],全面舒張支氣管平滑肌[18]。該藥可改善肺功能[19],緩解可逆性氣道阻塞[20]。該藥屬于復方制劑[21],不僅可用于AECOPD,而且可治療哮喘[22]。用藥時應(yīng)注意科學控制劑量,及時調(diào)整劑量,避免隨意加量[23]。吸入用藥后應(yīng)及時漱口,預防真菌感染[24]。用藥后觀察癥狀,維持劑量后逐漸減量和停藥,避免突然停藥[25]。
綜上所述,噻托溴銨聯(lián)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羅治療AECOPD具有積極意義,可促進肺通氣功能增強,改善凝血功能,緩解炎癥,療效較高、不良反應(yīng)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