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汝卉 遼寧省盤錦市中心醫(yī)院口腔治療科 (遼寧 盤錦 124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究計算機輔助制作(CAM)高嵌體修復磨牙根管治療后牙冠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冠大面積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guī)修復,觀察組進行CAM高嵌體修復。比較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修復體顏色滿意度、修復體外形滿意度、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明顯較對照組更高(P<0.05);修復體顏色滿意度、修復體外形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更高(P<0.05);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治療前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治療后觀察組的炎癥因子改善情況更好(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結論:將CAM高嵌體應用在修復磨牙根管治療后牙冠大面積缺損中效果顯著,可以有效修復牙冠缺損,患者滿意度高,臨床應用價值確切。
根管治療術又稱牙髓治療,可以在保留牙齒的基礎上有效治療牙髓壞死和牙根感染,迄今仍是牙髓和根尖周病的主要方法。磨牙根管治療后,為了延長修補后的牙齒壽命,通常會對修補牙齒進行全冠修復。全冠修復是臨床常見的修復體,采用各種材料制成修復體,覆蓋整個牙冠表面,用以修復牙齒的缺損,進而最大程度保持牙齒的咀嚼功能和美觀程度,還起到了一定的固定作用[1,2]。常規(guī)的全冠修復是烤瓷冠或者全瓷冠,目前也有與樹脂類材料混合的材料制成的全冠修復體。但是根管治療雖然保存了牙齒,但是不可避免的損傷了牙根或牙體,導致保存下來的牙體營養(yǎng)供應減少,牙體的硬度降低,抗壓力也降低,容易導致牙體折損和根管治療失敗。近年來,對于牙冠修復的技術不斷精進和發(fā)展,有研究表明計算機輔助制作(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CAM)高嵌體修復對于磨牙大面積牙體缺損臨床療效好,成功率高[2,3]。本篇對CAM高嵌體修復磨牙根管治療后牙冠大面積缺損的臨床療效進行探討,具體如下。
選擇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60例牙冠大面積缺損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16例,女14例;年齡19~53歲,平均(37.82±3.61)歲。觀察組男15例,女15例;年齡20~54歲,平均(37.74±3.52)歲?;颊呔邮苷?guī)的根管治療,研究開始前為患者拍攝X射線牙片進行評估,X射線牙片顯示根尖無陰影或陰影經(jīng)過觀察已縮小。對患者的口腔健康情況進行評估:患牙牙齦健康,無黏膜按壓疼痛等情況,牙周無進行性炎癥;無夜磨牙、牙齒咬合不良的情況;全身健康狀況良好。在參與此項研究之前均對患者仔細講解此次研究的目的、實施方法等,在患者充分了解情況后同意參與此項研究并簽署相關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修復:根據(jù)外形和牙冠色澤的要求采用樹脂材料進行填充。
觀察組采用CAM高嵌體修復:①牙體預備:在最大程度保留原有牙體的情況下預備牙體,對預備牙體進行加工,使其髓腔呈箱狀,深度為2~3mm,軸壁外展角度為2~6?。按患者具體情況設計牙尖高度,不預留功能尖斜面,牙面咬合邊緣磨為水平面,最大程度保留牙釉質;②高嵌體的制作:CEREC計算機輔助設計(Computer Aided Design,CAD)/CAM口內掃描儀掃描患牙、咬合關系等進行掃描,然后通過計算機進行個體化設計,制作高嵌體,制作之前進行比色調整;③試戴:將制備好的高嵌體進行消毒后,放在預留的位置進行試戴,觀察咬合關系,及鄰接關系,邊緣是否光滑整潔,評估美觀程度復體及時調整;④戴入:確定功能及美觀之后,將修復體的表面用氫氟酸酸蝕,進行硅烷化處理后,進行黏接,去除多余黏合劑,在修復體邊緣涂阻氧劑。
①治療效果評價。顯效:修復體完整,修復體周邊保持原有解剖形態(tài),探針探無間隙,牙齦健康,顏色比色結果匹配難以分辨,與臨近牙齒緊貼,無食物嵌入;有效:修復體穩(wěn)定,探燈照可見裂隙,修復體周邊可有裂隙,卡探針,肉眼不可見,牙齦輕微炎癥,顏色明暗度稍有差異,與鄰牙的間隙可嵌頓食物,易于清理;無效:修復體明顯缺損,裂隙,修復體周邊有裂隙,可間基底,牙齦紅腫出血,顏色明暗度差異大,與鄰牙的間隙可嵌頓食物,不易清理??傆行?顯效率+有效率;②滿意度。患者從修復體顏色和修復體外形方面對治療的滿意度進行評價,分為三個等級:滿意、一般滿意、不滿意;③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對患者進行半年隨訪,記錄兩組患者發(fā)生繼發(fā)齲、修復體脫落、食物嵌塞的例數(shù),并計算不良反應發(fā)生率;④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采用牙齦溝液測量儀測量齦溝液中天冬氨酸轉氨酶(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Aspartate Aminotranferase,GCF-AST)、齦溝液中谷轉氨酶(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 Glutamic Pyruvic Transaminase,GCF-ALT)含量。
數(shù)據(jù)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治療有效率更高(P<0.05),見表1。
表1.治療效果比較(n=30,n/%)
觀察組的修復體顏色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修復體顏色滿意度比較(n=30,n/%)
觀察組的修復體外形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修復體外形滿意度比較(n=30,n/%)
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更低(P<0.05),見表4。
表4.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30,n/%)
治療前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GCF-AST、GCF-ALT因子水平更低(P<0.05),見表5。
表5.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比較(n=30,±s,IU)
表5.牙齦溝炎癥因子指標比較(n=30,±s,IU)
組別GCF-AST GCF-ALT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382.87±58.02 268.12±47.32 152.38±30.31 76.55±10.12對照組383.14±58.09 305.32±46.04 151.36±29.42 92.26±10.06 t 0.018 3.086 0.132 6.030 P 0.986 0.003 0.895 0.001
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發(fā)展和現(xiàn)代醫(yī)療理念“以人為本”的理念倡導下,微創(chuàng)修復技術得以發(fā)展[4,5]。隨著患者對于生活質量要求的提高和對于美觀程度的需求,微創(chuàng)修復在臨床被廣泛使用,在口腔醫(yī)學領域一部分表現(xiàn)為嵌體、高嵌體修復牙體缺損的發(fā)展[6]。在此之前,針對磨牙根管治療后牙冠大面積缺損主要采取全冠修復的方式。全冠修復需要磨除大量的牙體組織量,導致剩余牙體組織量較少,抗壓力大大減小,導致牙齒折斷的概率增加,尤其是樁核冠的后牙,根管口等部位[7]。高嵌體修復的方式彌補了全冠修復的不足,通過盡可能保留牙體組織量,在提高牙齒的抗壓能力及修復治療成功率的同時增加了美觀程度[8,9]。但是高嵌體對于牙體的預備及后續(xù)修復體的制作過程的操作水平要求高,美觀程度尚缺且耗時長。隨著數(shù)字化技術的發(fā)展,可以使用CAM系統(tǒng)高嵌體,通過電腦掃描口腔內部咬合及比鄰關系,設計個性化修復體,與本身牙齒具有很高的契合度,很好地減少了食物的嵌頓,牙周組織的健康得以保障[10,11]。CAM制作修復體可以在椅旁掃描完成模型采集,且采集的光學模型更為準確,可以恢復患者牙齒的外形及功能,牙齒吻合度較好且修復時間較短[12,13]。精簡牙體修復的步驟,對于醫(yī)師的操作水平要求也稍微降低,有利于該項技術在臨床的廣泛推廣[14,15]。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CAM高嵌體修復的患者其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實施常規(guī)修復的患者,患者滿意度更高,炎癥因子指標水平更低,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P<0.05),可見,CAM高嵌體修復能夠明顯降低炎癥因子水平,提高修復后患者對修復的滿意度,同時還有利于降低修復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這是由于CAM高嵌體修復技術能夠在修復缺損牙列的同時重建咬合,恢復正常的咬合關系,并減輕關節(jié)病癥,并恢復正常咀嚼功能。在牙冠大面積缺損中,CAM高嵌體修復能夠盡可能減少牙體磨損程度,減低牙髓刺激,可顯著減輕疾病治療痛苦,并且,CAM高嵌體修復中齦上邊緣的設計能夠降低菌斑與軟垢的附著,有利于保證牙周組織的健康,減少牙周炎癥因子細胞增殖。CAM高嵌體修復的應用還能有助于恢復牙齒正常的形態(tài)與功能,對于鄰面齲壞造成的缺損,能正確的恢復鄰面接觸點的部位,大小,松緊等,最大程度還原牙齒的咀嚼效率,具備美學性與生物學相容性。這是由于嵌體制作過程是在口外完成的,可以很好的恢復原來牙齒的外形及咬合關系,嵌體在形態(tài)、硬度等方面與牙齒吻合度高,所以咬合功能好、咀嚼效率高。更有研究發(fā)現(xiàn),CAM高嵌體修復的修復密合度較高,高嵌體能保護牙齒薄壁弱尖和隱裂,防止牙齒折裂和縱折,能夠減少牙齒齲壞及折裂的發(fā)生,有效預防修復后壓制崩裂現(xiàn)象。
綜上所述,CAM高嵌體在修復磨牙根管治療后牙冠大面積缺損的臨床顯效率較好,患者的滿意度較高。